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足三裡能給胃經補氣,讓胃經充滿活力從而推遲衰老!孩子别輕易灸足三裡!

足三裡:大人灸了美容長壽 女人到了三十五歲,臉真的容易垮啊,肉會松,代謝慢了。 《黃帝内經》說: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堕。 這裡面的「焦」是通假字,通「憔」,憔悴的憔。這是說女子到了三十五歲,陽明脈開始出現衰敗,面部開始憔悴,頭發也容易掉。怎麼辦呢?首推艾灸足三裡。
足三裡能給胃經補氣,讓胃經充滿活力。從而推遲衰老。
我國民間一直有“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的說法。為何足三裡有如此強大的功效?
因為足三裡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輸穴之一,它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特别注重脾胃,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生命的根本。而灸“足三裡”有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導氣下行,強壯全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孩子别輕易灸足三裡 古人的看法: ' 《類經圖翼》說:“小兒忌灸三裡,三十外方可灸,不爾反生疾。”

《謝錫亮灸法》:日本澤田健說“小兒灸三裡,會妨礙成長。”

《醫宗金覽》:小兒忌灸(三裡穴)恐眼目不明。 ' 古人認為:小孩處于生長期,是純陽之體,生發之氣旺盛,常灸足三裡使氣下瀉,可導緻生長遲緩、氣血不和多生病,故小孩不宜灸足三裡穴。 今人辯證: 中醫需要辨證論治,雖然《類經圖翼》告訴我們正常情況下小孩不宜灸足三裡。但現在的小孩很多都已不是純陽之體,常吃各種寒涼之物,出現體内寒濕氣重,導緻脾胃虛弱,這種情況下适當灸足三裡也未嘗不可,但要首選脾腧、胃腧、中脘穴位代替足三裡。 結 論: 1、正常情況下,小孩最好不灸足三裡,不該把足三裡作為日常保健穴位。 2、如果是小兒“食積傷胃諸證”,“用足三裡向下消導之效”,适當艾灸是可以的,但不宜多灸。
3、如果小兒先天脾胃虛弱,那就應該首選艾灸脾俞、胃俞、中脘穴之類。 12歲以後即可灸足三裡 小兒一般不宜艾灸足三裡,但是30歲以前不能艾灸足三裡的說法也不全對——我們認為孩子12歲以後就可常灸足三裡。
說小兒要少灸足三裡,是因為小兒髒腑發育不完全,且為純陽之體,若是艾灸足三裡會把陽氣引到下焦,髒腑就得不到足夠的滋養,然後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
而到12歲以後,人的髒腑已初步發育完成,這時候艾灸足三裡引氣下行,也不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産生重大影響,而且可以脾胃調和,促進水谷精微的吸收,何嘗不可灸呢? 小兒艾灸,應注意些啥 小兒艾灸穴位在于精:小兒多為純陽之體,陽氣充足,艾灸重在補陽。因此小兒艾灸穴位不在多而在精,不要像大人一樣把全身灸一遍,一是沒必要,二是有可能擾亂原本氣血狀況,選取主要穴位點艾灸即可。 小兒艾灸時間: 一般建議6歲以下的孩子要少灸,手持艾條懸灸的話每個穴位5分鐘左右即可,年齡越小,時間越不宜長,若用随身灸的話,時間可延長至2倍。
時間要靈活運用,如果孩子不配合,那就隻能少灸一會,一周2-3次,如果孩子已經很健康了,就不必總艾灸了。 小兒最宜施灸穴位: 絕大多數的孩子,脾胃功能都沒有發育完善,胃腸道的吸收能力差。然而當今的父母最怕孩子吃不好,拼命塞各種營養品。久而久之,消化不了的食物停滞于胃腸中形成食積。 “積滞日久,郁而化熱,'熱’和'積滞’相合,就會産生内熱。内熱不能及時排出,勢必導緻疾病的發生。而且孩子愛出汗,出汗則表虛,風邪就會侵入體内。
所以小兒容易出現肺炎、咳嗽、感冒等症;脾胃功能也比較弱,常出現嘔吐、腹瀉、積食等問題。所以小兒艾灸保健可以側重肺和脾胃的調理。
常用穴位有:大椎、身柱、中脘、神阙、脾腧、肺腧穴
大椎穴: 脾腧,肺腧穴

尤其是虛弱孩子的家長,應該堅持長期給孩子灸身柱;身柱穴不僅能夠改善孩子的體質,更能促進孩子長個!

30歲以後要多灸足三裡! 30歲以後需常灸足三裡以下氣,因為30歲以後人體濁氣容易上泛,灸足三裡可使濁氣下降,強壯全身。

古醫書說'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裡,令人氣上眼暗,陽氣逐漸衰弱,所以三裡下氣也。'也就是說,30歲以上的人陽氣逐漸衰弱,灸足三裡穴可補氣壯陽,不然會出現氣短、兩眼昏花等現象。
把人的壽命按100歲,進行黃金率分割,人從出生到38歲時,生命力(陽氣)達到最高峰。
過了38歲生命力開始下降,到61.8歲時就降到接近最低的位置,如果及時灸足三裡穴就可補氣壯陽,就可延緩衰老,達到長命百歲。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日本全國曾掀起過一場“國民三裡灸運動”。當時結核作為日本的“國民病”,使日本的醫療界束手無策,這時原志免太郎博士通過實驗研究證明灸法對結核有特效。
原志免太郎本人也身體力行,天天堅持艾灸,活到108歲,在年過百歲以後,還給人施灸,是一位堅持艾灸養生的現代百歲長壽老人的實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