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組方不傳之秘密(劑量)
昨天遇到我的師弟,他現在是醫院的藥劑師.他是個認為中醫沒有前途的青年人,但是從和他的聊天中得到一個信息:他們科的主任是研究中藥提純課題的專家,主任認為中醫方劑的比例非常奇妙,他做過六一散的藥理研究,發現:除了六比一的比例外,其他的比例都效果不佳.
我今天查了下六一散的介紹:它的處方簡單,是由滑石6份和甘草1份所組成,二是制法也簡單,隻是将l兩味藥研粉拌勻就可以了。
相傳“六一散”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别号劉河間)所創。滑石能解肌清熱,滑竅行水而利濕,統治表裡上下三焦。加入甘草瀉火和中,便能清暑利濕.
關鍵是他的比例的解釋是:本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後人通稱為六一散。既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這不是河圖洛書中的數理嘛!
太神奇了,也太奇妙了!
在學習傷寒論中的,我也聽說,麻黃湯中的比例是,麻黃:桂枝:甘草=3:2:1,這是原方中的記載,最佳的效果就是這個比例.
郝萬山老師的課程中也提到:在治療一個脾虛腹脹的病人時,他的處方為厚姜半甘參湯,但是沒有效果,後來他的老師指點他:該方中的生姜和厚樸的量各是半斤,而郝隻用兩片生姜是沒有效果的,開經方不是做菜!按照經典方劑的比例重新開方後,一劑而痊愈了.
問題是古人是如何得出這樣的劑量比例的呢?大量的實踐經驗還是數術的推算?或者是特異功能的感知呢?
經方就是經方,他的秘密除了組方的成分外,劑量比例的重要性是個不傳之秘密啊!
組方思路的探索之一(證藥對應)
在傷寒論中有六個方後附有加減:我仔細分析後發現,他們有個規律,基本上是一個症狀,一味藥的加或減少.
這可能是解開經典組方秘密的方法之一:一藥對一證
比如:
咳這個症狀:有三個加減條文.
咳者,加五味子細辛幹姜 (真武湯)
咳者,去參姜棗 ,加五味子幹姜 (小青龍湯)
咳者,加五味子幹姜 (四逆散)
很明顯,當醫聖看到患者有咳嗽的症狀時,立藥的思路很單純,就是五味子幹姜這對藥.這個五味子是性酸,補肺的,幹姜用來散寒.
類似的條文,比如:凡是有嘔吐現象症狀的,仲景都用生姜來止嘔,難怪後世稱生姜是嘔家的聖藥.
凡是有小便不利的,都用茯苓來利水.
但也有些症狀用藥有變化:如腹中痛:
用附子(四逆散)
用芍藥(通脈四逆湯,小柴胡湯)
用人參(理中丸) ,這個加減我現在無法破解
前三方的規律是:治療腹中痛的思路中,三個方子中都用芍藥,兩個用附子,兩個用柴胡.也就是芍藥是解痛的必用藥,但和其他兩味中藥的組合更能起到作用.
現在我嘗試用症狀和方藥對應的方法來解釋一個方子: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他的症狀條文是:胸滿煩驚,小便不利,嚴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蛎湯主之.
我想隻要看到小便不利,方中必定有茯苓.
胸滿,煩是小柴胡湯的症狀之一,嚴語是陽明内熱的表現,用承氣湯中的大黃.
心驚用龍骨牡蛎和鉛丹來處理,這可能是該方組成的思路吧.
中醫有句行話:見是證,用是方.我認為可以增加一句:見是證,用是藥.
通過對傷寒論中六個方劑中加減法的分析,我們可以掌握最常見的幾個藥的特性,然後在以後經典方劑的組方分析時便有了一個很實在的分析思路.
萬物起點是一,中藥方劑的起點可能就是每個藥物自己的特有功效和對症.
我準備等以後學習另一部經典的時候,把仲聖的其他加減方一起列表分析,以此做為方劑組方思路研究的起點.
組方的秘密之三(髒腑補瀉)
用經典來解釋經典也是研究經典的一種方式。成無己的注解傷寒論就是從黃帝内經的髒器法時論中得到的基本的性味補瀉知識來解釋方劑的組成規律。
但是有兩個困擾我持續使用該方法的問題:
問題一:是黃帝内經的髒腑補瀉内容和輔行訣的内容有出入:相同部分是髒腑的補和關于肝的補瀉是完全相同的。
問題二:輔行訣中對藥物的性味定義和現在流行的對某些藥物的判定不同:比如,大黃被判定為味鹹,而通常的判定是苦寒。定位不準确,對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組方思路是有極大的障礙的。
我曾經用這樣的辦法對厥陰病篇提到的方劑做了以上的研究:發現這樣的分析頗有些道理。而且很可能對揭開組方的秘密有極大的幫助!
舉例:
當歸四逆湯
桂枝(辛熱) 細辛(辛熱) 當歸(辛溫) 大棗(甘溫) 甘草(甘平) 通草(甘平) 芍藥(酸寒)
作為厥陰病的方劑,我們參考肝的補瀉原則:肝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食甘以緩之。
方劑中,三補,一瀉,三甘緩。完全符合以肝作為中心的補瀉組方思路。
當然,對本方劑的解讀還要深入:條文: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本方針對的是肝血不足,肝氣不足導緻的手腳冷的症狀。重用大棗當歸來生血養肝,用桂枝湯通陽複脈。
我準備以後針對瀉心湯類再進行類似研究.
引用江南柳月 的中藥之秘在于量
中藥不傳之秘,在用量上。用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因此,在确定用量時,應注意以下10種不同情況:
體質不同:體質虛弱者,對藥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過大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故宜酌情減量;體質壯實者,用量可稍大。
病情不同:輕病下藥過重,藥力太過,反傷正氣;重病下藥過輕,則藥力不足,達不到治療目的。
性别不同:男性用藥量可稍大一點;女性有月經、懷孕和哺乳等生理特點。故用藥量宜小。
年齡不同:一般情況下,10歲以上兒童,可用成人量的2/3;5—10歲,可用成人量的1/2;2—5歲,可用成人量的1/3;1歲以内的嬰兒,可用成人量的1/4或更少;60歲以上的老人藥量應低于中青年的1/2---1/4。
藥性不同:凡使用毒峻烈藥,須從小量開始,再根據服藥後患者的情況而增減;如病勢已退,即停服,不愈則酌量增加。
配伍不同:在方劑組成中,有主藥和輔藥之分。一般來說,主藥用量重,輔藥用量輕。如小承氣湯與厚樸三物湯,都由大黃、厚樸、枳實組成,前方重用大黃主攻下,後方重用厚樸主利氣。單味藥用于急救,如用大黃治療中毒性菌痢,用獨參湯救治血崩虛脫,用量均可加大。
藥質不同:如花、葉之類質地輕及有效成分易煎出的藥物,用量不宜過大;質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藥物如礦石、貝殼之類,用量宜重。過于苦寒的藥易傷脾胃,用量宜少;甘平之藥用量可稍大。
劑型不同:同樣的藥物,湯劑比丸、散劑用量要重;複方應用比單味用量要少;鮮藥用量比幹藥用量應多一倍以上。
地區不同:如用麻黃發汗,南方氣候較熱,人易出汗,用量宜小,一般用5克左右;而北方天氣較冷,不易出汗,北方人體質又較結實,故一般可用至10克以上。
炮制不同:中藥的生品、炮制品及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變化,用量亦應有所區别。如鮮槟榔切片,槟榔堿含量高,用量可稍小,而幹品水浸近一個月(每日換水)再切片,其槟榔堿含量降低,故用量宜稍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