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常見同一張方子,兩個醫生開出來會有不同的效果;同一味藥物,在不同的醫生手中會呈現不同的作用。很多有臨床實踐經驗的醫生恐怕都會日思夜想這個問題,我從事臨床工作以來,時常被這一問題所困惑,通過四十多年的不懈探索,我終于對這個博大精深、複雜多變的問題有了一個膚淺的認識。
藥物之所以能夠出現某種效應,除與藥物的性味歸經、配伍有直接關系外,與藥物在方劑中的使用劑量恐怕關系也很大。
白術與茯苓 白術與茯苓都是健脾去濕藥,配伍在一起協同作用會增強。但随着配伍劑量的改變,它們所起的療效就會有所偏差。我們知道,白術健脾去濕偏于健脾益氣;茯苓健脾去濕偏于健脾利水。在二者配伍當中,如果白術用量大與茯苓,它們就會呈現健脾益氣的效應;如果茯苓用量大于白術,它們就會呈現健脾利水的效應。
附子與幹姜 附子與幹姜都是溫裡藥,都能回陽救逆、溫裡止痛,一個溫先天,一個暖後天,二者常相須為用。但附子偏于溫補腎陽、溫經散寒,以走見長,回陽救逆,溫經止痛方劑中常用;幹姜偏于溫脾陽、暖脾胃,以守見長,溫脾散寒,暖胃止痛的方劑常用。附子用量大于幹姜它們就偏于溫經散寒止痛、回陽救逆;幹姜用量大于附子它們就偏于振奮脾陽、暖胃止痛。
大黃 大黃苦寒,洩熱通便,逐瘀通經,本身既含有具有瀉下作用的蒽醌;也含具有止瀉作用鞣酸。既可洩熱通便;又能健脾止瀉。但不管是便秘還是腹瀉,我們都在方劑中加入30 g大黃行嗎?一個脾胃虛寒,腸鳴瀉洩的病人,不管你配伍再多的溫脾止瀉藥,再多的收斂止瀉藥,若加上30 g大黃,不鬧出醫療事故那才真是見鬼了!
柴胡 柴胡既能解表透疹,又能疏肝解郁,還可升舉清陽。不管是治療風熱感冒的方劑,發表透疹的方劑,治療傷寒邪在半表半裡少陽證的方劑,疏肝解郁的方劑,還是升舉固脫的方劑,我們一律加上10 g柴胡,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嗎?肯定不能。
“若開方用藥這麼簡單,是個人隻要識幾個字,讀幾本醫書,記住幾味藥,他就是名醫!就沒有看不好的病!”
如果我們治療一位脾胃虛寒洩瀉的病人,在溫脾止瀉的基礎上,配入少量(3~5 g)具有健脾止瀉作用的大黃,且與藥同煎,将其具有瀉下作用的成分揮發掉,保留其收斂止瀉的成分,這個方子的效果可能要比單純溫脾止瀉要好得多。
柴胡在解表透疹、和解少陽的方劑中用10~15 g都可以,但用于疏肝解郁就得少用。古人認為:藥物的使用劑量對藥物的功效有很大影響,某些藥物,特别是具有升散作用的藥物用量宜輕,用量輕質量就輕,質輕輕如羽毛,輕揚疏散。我在臨床一般都是用柴胡用量的二分之一(5~6 g)。柴胡若用于升舉固脫,用量還應減少,古人認為:用量越小,輕浮之力越大,升提之力也就越大。
通過四十多年的臨床摸索,反複參研曆代名家的用藥規律,我逐漸按感悟到:
用于發散解表、疏肝解郁、開竅醒腦的藥物在方劑中用量宜輕;用于補益氣血、滋陰補腎、重鎮降逆、平肝潛陽的藥物在方劑中用量宜重。
中醫的不傳之秘在于量。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醫教學主要通過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許多老中醫為防止“教會了徒弟,餓壞了師傅”悲劇發生,往往在給徒弟授課時把其他東西都告訴你了,就是不告訴你所用藥物的份量。就是告訴了你份量也不告訴你份量與功效之間的關系。緻使許多中醫奮鬥一輩子也追趕不上師傅的技術水平。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當歸補血湯是補血劑,治療血虛浮陽外越的發熱證。其組方原理是根據“氣血同源”、“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的道理,用大量黃芪補脾肺之氣,以資化源,使氣旺血生。配以少量當歸養血和營,則浮陽秘斂,陽生陰長,氣旺血生。
組方理論依據是“陽升陰長”;組方要點是黃芪用量大于當歸。但具體比例用多少呢?是9:8、2:1、還是10:1?李東垣先生在《内外傷辯》卷中将其比例定為5:1。千百年來,還沒有發現那個比例的療效能能達到或超過這個水平。現在許多雜志介紹的醫療方法觀點新穎,療效超群。但你實際一用,就會發現療效平平,“不過如此”。其中的奧秘也許就在于此。
作者:楊承岐(河北省行唐縣口頭中心衛生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