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孟子有哪些教育思想?

孟子有哪些教育思想?

一、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是人類所特有的本質特性。孟子認為,人先天就具有四種善的萌芽:恻隐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善端是後天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發展的基礎與條件。後天完善的道德其實就是先天“四端”的展開。孟子不僅提出了“四端”說,而且提出了“良知、良能”的觀念以推廣“四端”說。所謂“良知”,即不經過考慮而生來就具有的知識。有時孟子統稱為“善心”。他認為善心不僅是先天性的和非功利性的,而且具有平等性,人人相同。人性是善的,一個人道德及其他方面的發展動力來自于内部。但不否認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将固有的善端保存并擴而充之,使其成為善德,另一方面擔負着把喪失的良心尋找回來的任務。

二、理想人格“内聖外王”是理想人格,重視道德完善甚于治理天下國家才能。“大丈夫”應該有着崇高的志向和偉大的精神境界,有着對正義行為的高度自覺性,有着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氣節。


三、道德教育的内容。仁、義、禮、智四德作為道德内容。仁是發自内心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狀态,是内在的東西,義是仁的外化與推衍,是外在的道德行為。禮是行為的準則,智是辨别是非的智慧。孟子注重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血緣關系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内容,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也是孟子整個教育目的所在。四、道德教育的方法


(1)存心寡欲,自然屬性和道德屬性價值和意義不同,其中有大小貴賤之分。(2)尚志養氣。立大志,舍生取義。它是一種以正義培養起來的,是至大至剛之氣,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3)反求諸己,道德修養方法上,最重自覺,講究内省,主張判别行為是否合宜以自己的良心為标準,強調對社會規範再判斷,與孔子(4)磨練意志注重道德修養方法和意志的鍛煉。


孟子教育思想: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是一位成績斐然的教育家。“教育”一詞最早即見于《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在《孟子》一書中,涉及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第二,如何實施道德教育。第三,教育與學習的原則和方法。孟子很少有直接論述教學方法的言論,大多是在闡釋他的政治、哲學思想時涉及的。他主張對人進行道德教育要順應自然,順應天性;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同時,還要注意因材施教,提出“教亦多術”(《告子下》)。此外,孟子還十分重視教育環境的作用以及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最後,孟子主張學習要專心緻志,堅持不懈,不可三心二意,一曝十寒。

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而又有較大發展。他的“仁”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主張通過施行“仁政”去統一天下。孟子認為“仁政”的核心是“保民”,隻有施行“仁政”才能無敵于天下。這種主張在當時未能行得通,但卻為後世有為的統治者提供了治國的基本方略,因此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要統治者多為人民的生存條件着想,對殘害百姓的君王,他痛加指斥,認為可廢可弑。這曠古未有的議論,更鮮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是閃現于中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道強光。孟子不但講“仁”,也強調“義”。“義”的本意是行為合理适宜。孟子把“義”作為人的行為選擇的最高标準。利義相比,應輕利取義;生死關頭,也要舍生取義。“義”的内涵各時代當然有所不同,但義利選擇問題,永遠存在。因此孟子的義利觀影響深遠,對我們民族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

“性善”、“性惡”論,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命題。孟子是“性善”論者。他說:“人性之善也,人皆有之;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他把“性善”具體闡述為恻隐、羞惡、恭敬、是非這“四心”,認為對應這“四心”的仁義禮智不是外加的,而是“我固有之”的,但他又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即要自覺地向自身内心去追求,才能得到。這就是“反求諸己”,是宋明心性之學的先導。其實,人之初無所謂性善性惡,在長大的過程中,由于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作用,才有了向善向惡的變化。性善雖是孟子的理論預設,但他在分析人的實際道德狀況時也很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的“人格”論影響深遠。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認為人格的重要遠遠高于财富、權力、地位。主張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怎樣蓄積“浩然之氣”?那就是:一要持志養氣,堅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動心忍性”,有意識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養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孟子的這些主張和理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貢獻。做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自古以來激勵了無數的仁人志士,誠如馮友蘭先生所說:“懂得了這個詞彙,才可以懂得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精神。”

從以上對孟子及其主要思想和影響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孟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曆史地位。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