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樸溫中湯出自李東垣《内外傷辨惑論》.原文:'厚樸溫中湯:治脾胃虛寒,心腹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厚樸(姜制)、橘皮(去白,以上各一兩)、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以上各五錢)、幹姜(七分)戊火已衰,不能運化,又加客寒,聚為滿痛,散以辛熱,佐以苦甘,以淡洩之,氣溫胃和,痛自止矣.上為粗散,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相,溫服,食前.忌一切冷物.'
羅天益在《衛生寶鑒》中也載有該方,方中幹姜用量為七錢.單從方劑組成來看,很難想到該方出自李東垣之手.方中既沒有人參、黃芪之補,也沒有升麻、柴胡之升,藥味也非'多多益善'.方書多謂本方主治脾胃寒濕氣滞證,但平胃散方也可主治脾胃寒濕氣滞證,二方有何區别?
從方劑用藥分析,本方去蒼術燥脾祛濕,加茯苓淡滲利濕,祛濕之力更勝一籌,再加木香草豆蔻幹姜,溫胃行氣之力更強因此臨床遇到寒濕氣滞腹脹腹痛苔白膩明顯者可以選用本方。苔膩便溏腹脹不甚選用平胃為好。
從脾胃來看,本方更側重治療胃;再考溫病條辨寒濕中焦篇,雲:痞結胸滿,不饑不食,半苓湯主之。胃主受納,寒濕内蘊胃經,則收納功能差故而不饑不食,因此以半夏茯苓健脾胃祛寒濕,厚樸溫中行氣燥濕,另用黃連清熱通草利濕,屬于濕熱合病,濕大于熱治法。
所以三方臨床當區别對待。脾胃濕邪氣滞不嚴重選用平胃散,脾胃寒濕氣滞明顯腹脹嗳氣腹痛選用厚樸溫中湯,脾胃濕熱,濕大于熱不饑不食選用半苓湯。
趙守真在《治驗回憶錄》中載一案:劉健英,男,50歲.
零陵芝城鎮人.性嗜酒,近月患腹痛,得嘔則少安,發無定時,唯飲冷感寒即發.昨日又劇痛,遍及全腹,鳴聲上下相逐,喜嘔,欲飲熱湯.先以為胃中寒,服理中湯不效.
再診,脈微細,舌白潤無苔,噫氣或吐痰則痛緩,按其胃無異狀,腹則臌脹如鼓,病在腹而不在胃,審系寒濕結聚之證.蓋其,,,人嗜酒則濕多,濕多則陰盛,陰盛則胃寒而濕不化,水濕相搏,上下攻沖,故痛而作嘔.治當溫中寬脹燥濕為宜.前服理中湯不效者,由于參術之補,有礙寒濕之行,而轉以滋脹,雖有幹姜暖中而不化氣,氣不行則水不去,是以不效.改以厚樸溫中湯,溫中宮則水濕通暢,調滞氣則脹寬痛止.但服後腹中攻痛尤甚,旋而雷鳴,大吐痰涎碗許,小便增長,遂得脹寬痛解.
其先劇而後緩者,是邪正相争,卒得最後之勝利,亦即古人'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之理也.再劑,諸症如失,略事調補而安.
臨床應用要點:
本方具有行氣溫中,燥濕除滿之功效。是主治脾胃寒濕凝聚,氣機阻滞所緻的脾胃寒濕氣滞證的首選方劑。
臨床應用以脘腹脹滿,便溏,食欲不振,舌苔白膩,脈沉細為其辨治之要點。若脘腹脹滿屬實熱者,忌用。
凡屬寒濕氣滞之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潰瘍、婦女白帶等病症,用治有效。
(二)加減方法
①若兼身重肢腫者,加大腹皮,以下氣利水。②痛甚,加肉桂、高良姜,以溫中散寒。③脘腹有寒冷感,加高良姜、肉桂,以暖胃。④氣滞脹滿較甚,加枳殼、砂仁,以行氣消脹。⑤嘔惡,加半夏、吳茱萸,以止嘔。⑥脾虛乏力,加黨參、白術,以健脾。⑦飲食不香,加山楂、神曲。⑧洩瀉,将幹姜改為炮姜,加蘇葉、藿香,以止瀉。
上一篇
術前準備與醫患安危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