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達郁湯(《醫醇賸義》)
[組成]銀柴胡12g當歸10g赤芍12g赤茯苓15g牡丹皮10g焦栀10g橘葉10張菊花10g橘白6g薄荷葉10g炙甘草3g
[用法]水煎,微溫服。汗多者去薄荷,加人參10g、鼈甲10g。
[主治]肝郁血熱,經行先期,乳脹脅痛,量少色紅,潮熱自汗,頭暈心煩,舌質紅,脈弦細者。
[證析]經行先期,是本方主證;肝郁血熱,是此證病機;乳脹脅痛,經少色紅,潮熱自汗等證,是肝郁血熱辨證依據。
月經一月一行才是正常生理現象。若連續幾月二十餘日即至,稱為月經先期。月經先期病機,約有氣虛不能攝血、肝郁疏洩失調、瘀阻血不循經、肝熱迫血妄行幾種。
此證屬于肝郁血熱所緻。肝不舒,氣機阻滞,則乳脹脅痛;血熱蒸騰,陰津外洩,則潮熱自汗;陰津外洩,營陰不足,則經少色紅;虛熱内擾、上幹,則頭暈心煩,其餘舌脈,亦可作為陰虛血熱佐證。
[病機]肝郁偏熱。
[治法]清熱疏肝法。
[方義]肝郁偏熱,法當清熱、疏肝,雙管齊下。方用銀柴胡清解肝經虛熱,得橘葉芳香理氣,橘白行氣通絡為助,使氣機宣暢,肝氣條達,乳脹脅痛之證可愈。
焦栀清氣分之熱,赤芍、牡丹皮涼血清肝,佐菊花、薄荷辛涼宣發,令熱從表出,茯苓淡滲利水,導熱下行,使熱有外出去路,能收事半功倍之效。至于當歸調經,甘草護胃,亦有可取。
此為逍遙散之變方。血分有熱,故去溫燥之白術,加入清熱之牡丹皮、栀子、滁菊;氣滞較甚,故加暢氣之橘白、橘葉;以銀柴胡易柴胡,是因本品更擅清解虛熱;茯苓改用赤茯苓,是因色赤可入血分。通過此方可以看到古人師古而不泥古的變化方法。
[應用]此方僅為肝郁而兼血熱者設。若系單純血熱,當用清經湯、兩地湯等方,非本方所宜,若欲增強滋陰涼血力量,可加生地黃、玄參、麥冬。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