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三豆飲可用于消渴(糖尿病)及蛋白尿 錄自《路志正醫林集腋》
扁鵲三豆飲新用
扁鵲三豆飲,系由綠豆、赤小豆、黑大豆各一升,甘草節二兩組成。以水八升,煮極熟,任意食豆飲汁,治天行痘瘡,預服此飲,疏解熱毒,縱出亦少。
考綠豆,甘寒,無毒,行十二經,清熱解毒,消腫下氣,止消渴。赤小豆,味甘酸,性平,無毒,功能清熱解毒,散惡血,消癰腫排膿,療熱中消渴。黑大豆,味甘寒,性平,無毒,屬水似腎,故能補腎鎮心明目,行水下氣,活血解毒,消腫止痛,止消渴。甘草味甘性平,生用瀉心火補脾胃不足,炙用氣溫,補三焦元氣,能調和諸藥,使之不争,生肌止痛,通行十二經,解百藥毒,而有國老之稱。
餘根據藥食同源理論,結合長期臨證實踐,恒以此方加減,分别用于消渴、濕阻、淋濁,以及現代醫學中部分慢性疑難疾病,作為輔助飲料,與内服藥并投,每能提高療效,縮短病程。
消渴病雖有肺熱、胃熱、腎虧三消之分,而其病機總不外陰虛燥熱而已。而三豆飲中,甘草味甘,消渴病忌甘,濕阻、下焦濕熱者,亦非所宜,以甘能令人滿也,故應去而不用為佳。除甘草外,三豆均有止消渴作用。
臨床運用時,凡消渴病以及現代醫學之直立性蛋白尿、慢性腎炎蛋白尿者,均可分别用之。上焦屬心肺,除肺熱可導緻上消,心移熱于肺,同樣可以出現口幹舌燥,飲不解渴之上消。而赤小豆,色赤,為心之谷,故以此為君,綠豆為臣,黑大豆為佐,竹葉少許為使,煎水作茶飲,以收清中寓補,補中有清,标本同治之效。中焦屬脾胃,中消熱重者,以綠豆為君,赤小豆為臣,碗(豌?)豆味甘性平,主治消渴,用以為佐,荷葉為使,以清胃瀉熱,升清降濁;若挾濕者,以黃大豆為君(甘溫無毒,功能寬中,消水脹腫毒),碗豆為臣,赤小豆為佐,茯苓為使,俾收裡脾和胃,祛濕清熱之功。下焦屬腎,凡下消、直立蛋白尿、慢性腎炎有蛋白尿者,則以黑豆30克為君,生、熟薏仁各15克為臣,荷葉6克為反佐,赤小豆15克為使,以益腎健脾,祛濕清熱,升清降濁。
通過臨床觀察,尿糖一般可以下降,蛋白尿逐漸減少或消失,而未發現副作用。且三豆 與消渴病飲食宜食豆類極為吻合。
此外,對于濕熱腳氣、瘡疖腫毒、斑疹等,均可根據濕熱偏重與在營在血之不同,分别以三豆為主,稍事增損,如濕重者可加蘇葉、生苡仁;熱重入營者,加白茅根,綠萼梅。當然,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是以中醫藥為主,以此方為輔。為此,所見臨床效果,應歸功于中醫綜合療法,至于單用本方是否功效相同,當須進一步觀察和驗證。
評注
路志正是2009年國家評定的首批30位國醫大師之一,今已90高齡,仍在從事臨床工作,是所謂“德者壽”、“仁者壽”,古之人不餘欺也。
上述關于消渴從三消立論,是傳統觀點,并無不妥,但是如今診治糖尿病的中醫觀點已有進一步的發展,同樣是廣安門醫院的仝小林教授,在中醫治療糖尿病方面殚精竭慮,建樹較多,已經寫出《糖絡雜病論》一書,該書有理有據,臨證真實可信,筆者曾仿其方治療,确收佳效,有志研究中醫治療糖尿病者可以買來閱讀。
CCTV—4有“中華醫藥”一欄目,今年曾介紹“國醫大師的長壽粥”,講到同樣是國醫大師的朱良春的粥方:每日生黃芪50克煎水,取所煎之水煮熟下述物品為粥:綠豆50克,苡仁50克,扁豆50克,蓮子50克,大棗30克,枸杞子10克,認為該粥方調補五髒,寒溫調和,對抗疲勞,延緩衰老有益,也似一堆豆類,可以相互參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