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東西方管理思想的對撞:為何科學管理的思維與體系出現在西方?

廣東歐博企管的創始人曾偉教授、首席科學官李忠教授兩人在雲南麗江泸沽湖畔的裡格半島進行了一場關于”東西方管理思想的對撞“的對話與探讨。在這樣的一個風景秀麗、心曠神怡的背景之下展開思維與洞見碰撞,特别放松、特别有意義、特别的有趣。


管理究竟是藝術還是科學?

到目前為止關于管理是什麼,我聽過有四個答案,最早說管理是一種文化,後來說管理是一門藝術,甚至有人講管理是一門宗教,自從我聽了一個表達,我個人認為是蠻精确的:“管理是一門科學”,這句話有味道,為什麼呢?因為我是學自然科學,對科學的東西還是有比較深的感悟、感受和實踐的經驗。

在我腦袋裡面對科學形成了一些很深的可以說是固化的認知了。有兩個固執的認知,第一個科學一定是唯物,而不是唯心的。第二個就是科學一定要能夠體現出科學素養,或者叫科學精神。

在我看來科學精神有三種邏輯,這三種邏輯都是科學不可缺乏的,缺乏其中任何一個,我認為就不能稱之為科學。第一個一定是思辨,也就是我們講的形式邏輯,其實從蘇格拉底開始都是這樣。第二個是邏輯關系,叫推演邏輯,比如說牛頓,其實從歐幾裡得開始就是一種推理,邏輯是從幾個公理出發,能夠推出所有的結論(公理化體系)。第三個一定要得到驗證,不驗證不能叫科學,稱為實證邏輯。我認為形式邏輯、推演邏輯、實證邏輯加在一起才是一種科學的思維與知識體系,如果沒有這些,我不認為它是符合科學的。如果不是唯物而論,我認為也不能稱之為科學。從這個角度來說,管理是一門科學,這句話完全符合我對科學的理解。

東西方管理的文化共源

科學的對象是面對自然的,這個跟我講的唯物對應。其實你面對人的時候,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有唯物、唯心兩部分,既然是科學,哪怕心理學,其實是把心理的規律找到,其實也是把你當物來看。實際上唯物和唯心的區别,其實是在心裡的規律,比如說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的規律,它是可以反複驗證的。隻要反複可以驗證、實證的,它都屬于唯物,這是唯物的核心,不能一講到心理學,它就屬于唯心,那心理學還是科學嗎?心理學作為科學,他也是唯物的,所以首先呢,我覺得這個自然的概念要擴散的,不能理解成就是山和水了,而是一切可以實證的,可以站在唯物的角度去看它的,都可以稱之為自然。科學是建立在以物為對象,就是有規律可循的。

其實在東西方管理文化裡頭都有相同之處,我們都是在研究某種管理規律,隻不過有的規律是純文化性的,有的是藝術性,藝術性也有規律,宗教裡面有沒有規律?有,一定有。學佛的修行就有次第的,次第就是規律,佛門裡面叫37道品,37道品是一步一個台階往上走的,不能夠把佛門就純粹當成唯心來對待,它有規律可循的,所以其實在這個層面來講啊,東西方文化上有相通之處,其實都是在尋找某種規律,試圖要找出來規律,都是一樣的。

第二個就是東西方管理,關于管理文化的思辨性,其實叫做異曲同工也好,叫做如出一轍也好啊,叫做大同小異也好,也是一樣的,為什麼呢?管理的最後一定還是落到實用上。文化有什麼用啊?教化,文化就在于一個化,以文化人。文化本身就是着眼于管理的,所以你看在曆史上來講,管理是一門藝術,不要對抗,不要對立啊,你像儒家,他是文化,你通篇看下來,他都是在講管理,尤其論語的第一篇談的是什麼,君子的基本啊。第二篇就是為政篇。為政篇幹什麼,就是怎麼做管理呀,你做管理,你首先要從德行入手,為政以德啊,這就是一種管理藝術,這是孔子提出來的管理。講孝道,其實是緻力于管理,也就是說文化,它在用啊,再比如道家也是一樣的,道家看起來好像很玄妙啊,逍遙,道可道非常道,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講管理,治大國如烹小鮮講的是一種管理的藝術。你看儒家《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管理;格物緻知誠意正心講管理,前面講的是管自己,後面講的是管天下。所以文化說到底也是為了管理。

西方人也一樣,西方哲學最出名的柏拉圖的《理想國》是美國各大學哲學的必讀教材。《理想國》談什麼?談文化,談思想,也在談管理,一個理想的國家怎麼管。這些文化無論是中還是西,東方西方,其實都是在談管理。那麼宗教呢?其實也一樣,比如說我們剛才講的基督教的中世紀,上千年基督教在幹什麼,管西方社會,管歐洲社會,像現在,伊斯蘭教的很多國度,他是用什麼在做人性的管理啊。所以其實文化的管理,宗教的管理,其實都是在管理。也就是說管理東西方在宗教性,文化性,甚至藝術性上都是相通的。

現代科學管理在西方的興起

泰勒與科學管理的崛起

管理的科學時代應該是泰勒開創的,他寫了一本書《科學管理原理》,1911年出版。因為泰勒講科學管理原理的時候,把管理上升到科學的高度。它實際上是從細節入手,小處入手,它是現代IE工程的鼻祖,比如說一個工人拿一個鏟子,怎麼拿效率最高,鏟子的長度應該多少,兩隻手放什麼位置,腰彎成多少度,那個效率是最高的,疲勞度是最小的,它是一種科學的表達而非思辨性的思考。

科學的第一個元素,它的自然性(唯物性),東西方其實本質上相同。科學的第二個元素,哲學性,我剛才講到,就是它的文化性啊,這一點的話,東西方又相同,數學化是我們講科學的第三個元素。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管理上的差距,是從數學的引入開始,我們沒有引入數學,我們的管理一直在思辨層面,哲學層面,而西方引入了數學,所以從泰勒開始西方的管理步入了“科學化時代”,而我們仍然徘徊在“文化與哲學”層面。

從泰勒開始,管理引入了數學,直到德魯克(他被稱為現代管理之父)就大量地引入了數學,他不僅在工人的操作上,還在人的積極性的調動上,比如說績效考核、目标管理上,現在企業管理沒有績效考核,那還叫科學管理嗎?德魯克把泰勒的效率研究普遍化了,泰勒先生的效率研究是立足于動作的量化研究,而德魯克也在研究效率。他的KPI,目标管理幹什麼,就是在着眼于提高企業效率,部門效率,個人效率,他不是在從動作研究,他超越了IE工程,他把數學化的、數量化的效率研究普遍化了,廣泛地延伸到每一個領域,而且不僅企業,到國家,包括中國也是一樣的,都是要搞績效考核的。現代的标志是什麼?就是數學化,數學化才有模型化。德魯克先生說所謂現代就是科學,不科學就不叫現代。從泰勒先生開始,人類就把數學不斷的引入到管理工程,到德魯克先生去達到集成化,一個是動作研究的方向,一個方向是目标管理、績效考核。以後的社會發展方向,是數學化的,完全數據化的。

德魯克的現代管理

泰勒那個時代通過動作的研究,包括吉爾布雷斯夫婦倆,通過對時間的研究,他們創建了現代管理的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我們現在叫”效率“,效率什麼意思呢?如果用一個簡便的表達,就是把事情做對了,就叫效率,叫”DO THINGS RIGHT“

德魯克先生為什麼偉大,他指明了第二個方向,做對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叫效能,如果你事情本身方向錯了,你做的效率越高,錯得越多。德魯克先生的第二個表達更精髓,就是首先要确定你的方向是正确的,我們要用一個組織,首先不是高效率的,是高效能,我們确定一個正确的方向,方向感,他的KPI是建立在目标的基礎上,目标首先就是正确的,如果沒有這個的話,後面你KPI也就沒有意義的,隻是數據了,首先一個組織要隻做正确的事情,叫”DO RIGHT THINGS“

這個就像我們講精益一樣,局部效率,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将它提到至高無上,結果則是流程整體的流動性将會很差,流動性才是整體效率。所以我們剛才講的,科學管理其實是有兩個方向要走的,一個是如何不斷地提高效率,就是把事情做正确,一個是不斷提高這個組織的效能,隻做正确的事情,也可以理解成戰略。

我們再講簡單一點,如果你的賽道選錯了,你效率再高,你猛跑,越跑越遠。所以說先要選對賽道,然後再去拼命地跑。如果你把賽道選錯了,就像足球運動員,你别踢烏龍球啊,你一腳進去,踢到自己門裡頭去了,麻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聽到我們讨論效能和效率,後來講賽道,現在明白吧,今年歐博在直播平台也好,在公益講座的時候,為什麼我們今年要提:中小企業如何在寒冬中活出精彩的賽道很重要,不要在過去那種薄利多銷的賽道上血拼,就算你拼出來了,也是傷痕累累,因為你殺敵1000,自損990,這個賽道啊,拼出來了,沒力氣了。不要内部互相的靠殺價、低價策略來互相血拼,而是要選擇一個更好的賽道,薄利多銷變成厚利快銷,這是我們今年的整個思路。所以我們提出赢在流動,是想告訴企業家,赢在流動不是一個方法論,而是個賽道,是個戰略,先走到這個賽道上來,然後再去發力。

我記得我看《科學管理原理》這本書的時候,我看了這麼個細節,就是泰勒在他任職的企業裡面,推這個科學管理的時候,或者說推這個動作,研究動作分析的時候,很多工人就警告泰勒,就是你晚上啊,你從那條鐵路邊上的那條路回去的時候,你得當心,他的同伴提醒他,你最好拿把槍,因為美國人是可以帶槍的,意思就是有人要他的命啊。

泰勒的科學管理面臨的兩個挑戰,一個就是工人說你把我當機器,還有工會說你這樣做是方資本家最大程度的壓榨員工,壓榨我們剩餘價值。泰勒先生講的是效率,着眼于人的體力這一塊兒,他不是智慧,是人的體力這一塊兒,因為你的動作是跟體力相關的,跟人的身體狀況,跟人的健康狀況都有關的,他把人的身體當成機器來對待,追求效率最大化,這當然有違反人性的地方,所以德魯克先生說他也有上限,德魯克先生後面的說法不叫效率,他叫效能。在美國講效率,容易引起誤會,就是把人當機器,最大程度的壓榨。從生理角度,從心理角度,純粹講效率,讓人喪失了一種心理的感受,未顧及人的尊嚴感,所以這一切其實在德魯克的時代需要考慮,他為什麼偉大,不是因為他提出了高效率,而且他提出了高效能,是把文化和科學結合起來的,把人性和效率結合起來,認為文化是站在人性和心理學角度,以人為本的角度,講效能老闆願意,員工也願意,這個效能是說激勵、目标導向、考核。

泰勒先生的效率是第一次純粹把數學引入了管理當中,形成了管理科學,他的書叫《科學管理原理》,到了德魯克,他不僅把數學,也把人性、人本的東西引入,人性管理和泰勒開創的科學管理就完成了一個很好的結合,就稱之為現代管理了。所以現代管理應該是泰勒開創的科學管理和東西方傳統的人本管理的一個完美結合。

與時代同頻共舞的科學管理

我認為真正來講是是因為經濟的形态、社會形态的改變,就是我講的市場化的出現、工業化的出現,才會倒逼或者說催生科學管理思想的出現,同樣的我認為是因為産品時代的來臨,這個很重要,說到底今天為什麼管理流程與體系變得越來越科學化,因為今天是一個産品時代。

産品時代是什麼意思?就是物質上的東西越來越充裕,或者叫商品時代。商品時代的出現,市場經濟的發展發達,才使得管理對科學提出要求來。需要數學的引入,因為各個不同東西的制造,生産的難度,應該越來越大,包括管理是一樣的,他就越來越需要各種數學工具的引入。第一動作研究要不要數學?初等數學就可以;德魯克的目标管理、績效考核要不要數學?這個就不是初等的了,因為他要通過系統運作了,要通過軟件系統來運作了,甚至有的指标的核算統計,牽扯到的數學方式絕對不簡單,可能裡面還有一些線性規劃,有的數據處理就需要高等數學概念要引入了,因為績效KPI的設計裡頭,就有加權的問題,而且還有很多的數據分析,還有數學模型,也就是說跟這個是相關聯的。到了精益管理,是不是更加要數學化?必須是吧,因為在精益裡頭,這個流程的均衡化,一個流的實現,節拍的統一等等,它是不是更要數學化了?是,所以實際上最後結果體現在哪裡?體現在數學要大量的應用在管理當中。

市場化、産品化、差異化催生了科學管理的出現。不是因為有了科學的管理才能夠導緻個性化或差異化,是個性化倒逼我們的管理走向科學化,同時科學化的管理才能夠生産出差異化的産品。

其實數學家當時不怎麼想,他就做了個智慧遊戲,然後就放到那個百寶箱裡面,把它放在博物館裡面。後面人類的發展,就發現那個百寶箱的東西真的是寶了,是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拿出來用了。反過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就推動了管理的科學化,其實推動了人類更大的發展,我們的管理活動和經濟活動越來越高效了。

市場化與工業化才是科學管理的推手

管理從文化管理走向科學管理,依賴于市場的發展,依賴于市場化這場運動的深入。因為我剛才已經談到了,西方的整個發展, 科學的引入,它都是被市場的力量所推動的。管理要走向科學化,就一定要社會的發展,要取決于社會發展的市場化程度,當然也取決于企業内部的市場化程度。海爾的管理就是把管理的前後流程,流程的前後環節,前後工序變成一個市場買賣關系,就是前面的工序相當于賣方,後面的工序相當于買方,然後形成一種鍊條,價值鍊條,後面買了前面做的事情才算是有價值的,後面不買你的,你前面做的事情是無價值,是需要把内部變成一種市場,這麼一個轉換,把市場化這個概念引入到企業内部去,變成内部管理的一種模式,無論是大社會來講,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市場化都是推動管理科學化的。我們可以這樣下個結論:其實我們在近現代跟西方相比有些落後了,我們真正的落後是出現在市場化這個時代。管理的科學是靠什麼?靠社會的市場化來推動。

第二點,就是工業化,或者叫産品化、商品化,這個尤其是制造業跟管理科學化的關系,我認為管理科學化是離不開制造業的出現,制造業成為經濟的主體,或者說經濟的支撐,市場主體,市場化嘛,市場的主體,現在的商品化是體現出工業的,是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市場化,以工業化為内涵的市場化,這個時代一出現,中國的市場經濟就大量落後,所以現在的市場化是工業文明的時代,不是農業文明的。我們的落後,不是市場經濟的落後,是工業文明時代的市場經濟的落後,市場化是管理科學化的第一個動力,工業化是管理科學化發展的第二個推動,二級推動,為什麼工業化會帶來管理科學化,一個巨大的突飛猛進的發展?工業文明時代帶來的管理科學的飛速發展,其實是泰勒先生做的這件事情,工業文明需要效率。

在農業社會時代也有很多工匠的,也有很多産品的,其實這個産品現在可以說是手工藝品,農業文明時代不可能是效率時代。在農業文明時代,手工講究的不是快而是好,很多手工做的東西特别耐用,但絕對不可能追求效率,因為他快不了啊。所以這個管理的科學化跟工業化的關聯,可能就是跟這個效率的關系,效率在這裡面起到一個轉換作用,想實現它可以追求高效率了,而且它可以無限制地追求高效率。比如說農業文明,想把哪一個村、哪個鄉的GDP大幅度提高,一畝地隻能打那麼多,大躍進時代那都是亂喊,效率有上限的,這個上限是老天設定的,地裡面隻能長那麼多的,是這麼一塊地方,就隻能夠産生那麼多的GDP,隻能産生那麼多的産量,但是企業,可能廠房、設備同樣就那麼多,但是它的産值,它的利潤就可以不斷的翻倍增長,為什麼?它的效率不受老天的局限,不受地盤的局限,不受地理的局限和地利的局限,它取決于你的人力的發揮了。其實這個時代科學管理時代也可以稱之為人力資源時代,可以這樣講吧,所以人力資源核心就是績效考核,績效考核就是德魯克的目标管理。

工業文明時代,促進了科學的發展,促進了科學管理。工業文明需要效率,工業文明也能夠給效率空間,甚至到了最後,效率幾乎都沒有上限,這就是泰勒形成的。

大野耐一與高德拉特的巅峰

我覺得大野耐一和德魯克,從本質上是一樣,就是把人本的東西、文化融入。德魯克先生把文化很好地融入到管理中去,它更多是西方式的文化和人本,大野耐一不一樣,他所融進去的其實是東方的文化和人文。如果讓我來評價,我更願意學豐田很多東西,它裡面的很多的人本和人文文化是源于中國的,更值得我們中國人去借鑒,去學習,去體會那裡面的作為。

應該講現代管理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現代管理第一個階段是以科學管理的出現,就是以泰勒的出現,以動作研究,動作分析,直至工業工程IE的出現,這個是第一個标志,科學的機械階段,也是唯物主義階段。或者說科學的機械主義階段,牛頓時代科學管理的機械論,機械物理學的階段,這是泰勒時代。

第二時代就是德魯克時代,把數學工具用到了全面的管理當中,不僅僅是動作,把它用到了管理的很多方面,再結合了人本管理、人性管理。科學管理得到了一個廣泛的運用,但是他沒有把科學管理推到一個更加深入,更加精細,甚至更加深刻的階段。

到了大野耐一,科學管理發生了一個巨大突破,大野耐一說豐田生産方式就是豐田的工業工程。他把泰勒開創的工業工程動作研究,完全用到了企業的每個環節當中,每個流程當中,最後做到了一個流,最後做到了單件流,他把科學管理做到了極緻。從泰勒開始到德魯克科學管理,還沒有完美,還沒有到達極緻。到德魯克,把人性管理、人本管理補了進來,現代管理就變得不反人性了,有溫度,有溫度有熱度,否則管理越來越科學,但是管理越來越無情,冷冰冰的,越來越冷,這不是大勢所趨,也不是我們需要的東西。不能說泰勒是現代管理之父,因為他的管理裡面缺溫度,缺人情,缺人性啊,甚至可以說某些他的做法可能還是反人性。到了德魯克時代,就是把人本管理、人性管理這些傳統管理的東西補了進來,但是對于科學管理并沒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因為他把科學管理和人本管理很好的結合,可以稱之為現代管理了,所以他被稱之為現代管理之父。

到了精益管理這個時代,現代管理就達到了完美的呈現,把科學管理事無巨細地深入到了每一個細節,做到了一個單件流,科學管理達到了頂峰,完美的為科學管理開始收官。所以我認為現代管理三個階段,從泰勒開始,到德魯克,到精益經營模式的形成。

這三個階段中應該有四個偉人。泰勒科學管理之父, 德魯克現代管理之父,第三個就是以大野耐一為代表創建的精益管理模式,是集大成的科學管理,是個極緻,是可望而未必可及,大野耐一現代管理的泰鬥。在這種情況之下,高德拉特博士出來了,他說豐田太美了,美得跟不上,美得令人窒息。高德拉特博士,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是從制造業角度,他沒有提泰勒先生,也沒有專門提德魯克先生,但他提了亨利福特、大野耐一,他說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因為豐田很極緻了,這種極緻就是美的令人窒息。很多企業家來說可望而未必可及,容易産生自卑、失落、挫折,這時候高德拉特的模式出現了,他讓現代管理回到人間了,高德拉特博士創建TOC, 高德拉特博士在我心目中間第四位。一定是有四個代表,四個裡程碑。


匠心宣言

專注、專研、專耕精益制造與精益管理二十餘載,深知中國制造業過去的成長與崛起,更深感未來全球競争之艱巨!實業興邦之使命感一直深埋于心,每日催促我努力前行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