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醫林五十年》《麻瑞亭治驗集》中篇 專病論治】2

消化系統疾病

1、胃脘痛

胃脘痛,多因脾家濕旺,二木不調,賊克中土所緻。
脈證機理:土分戊己,己土主升清陽,在髒為脾,戊土主降濁陰,在腑為胃。脾胃為後天之本,主受納腐熟水谷,運化精微,化生氣血,以養五髒六腑,四肢百骸,又為人身氣機升降之樞紐。木分甲乙,乙木主升發,在髒為肝,甲木主降潛,在腑為膽。己土升,則乙木随之亦升,戊土降,則甲木随之亦降。脾胃之氣,謂之中氣,中氣健旺,則肝脾左升,膽胃右降,脾胃沖和,肝膽調暢,痛何由生?!由于飲食不節,過食寒涼,傷及脾胃,則升降失常。脾土不升,則抑遏肝木生發之性,而緻肝郁,肝郁則橫克脾土;胃土不降,則阻礙膽木下行之路,因而膽木橫沖,必克胃土;或困情志所傷,肝膽郁滞,克伐中土,則病胃脘痛。《素問·痹論》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舉痛論》雲: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出,故胃痛而嘔也,又雲:脾……在志為思,思傷脾,《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思則氣結,即此之謂也。
脾土不升,多因濕旺,脾濕則肝郁,肝郁則橫克脾土,所以症見脘腹疼痛,食則痛減,喜溫喜按,嘈雜燒心,當臍跳動,大便初幹後溏,脈現細濡、稍弦、關尺較大,舌苔白潤或白膩。重則肝脾下陷,症見腹痛溏洩,下血紫黑。此為濕寒偏重者。脾濕肝郁,則脾胃不和,肝膽失調,因而膽胃上逆,症見嗳腐吞酸,脘脅脹痛,納差嘔吐,食後痛加,呃逆口苦,脈現細濡、稍弦緊、關寸較大,舌苔白膩滿、或一側厚膩。此為濕熱偏重者。濕為主令,燥為從令,從令不敵主令之強,因而病則多為濕勝其燥,濕寒偏重者多。
治則:健脾和胃,疏肝平膽,暖中止痛。

方藥:雲茯苓9克、焦白術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上肉桂4克、廣橘紅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廣郁金9克、延胡索9克、烏賊骨9克、炒幹姜6克、白蔻仁6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焦白術,健脾和胃;炒杭芍、粉丹皮,疏肝平膽;廣郁金、廣橘紅、炒杏仁、法半夏,理氣降逆;延胡索、烏賊骨,疏肝止痛;上肉桂、炒幹姜,溫暖中下;白蔻仁,溫中開胃。

加減:
①上熱口苦,舌質紅者,去上肉桂,加川黃連3克,以清心火。
②脾氣約結,大便幹燥,或狀若羊矢者,改上肉桂為制首烏20克,加炒麻仁9克、肉苁蓉15克,潤腸以通便。
③濕寒偏重,脈弦、關尺大,舌苔白滑者,改上肉桂為桂枝木6克,改白蔻仁為縮砂仁6克,加天台烏9克,舒肝升陷,暖脾行瘀以止痛。
④腹脹者,改白蔻仁為縮砂仁6克,加蘇澤蘭15-30克,暖脾行瘀以消脹。
⑤脾濕過重,晨起睑脹,腹脹尿澀,脈現關寸大、尺澀者,加炒車前子12克,利尿祛濕以消脹。
⑥胃逆嘔惡,胸膈滿悶者,改炒杏仁為瓜蒌仁9克,加煨生姜6-9克、廣木香6克,和胃順氣,以降沖逆。
⑦服藥後疼痛反重者,加懷山藥15-30克,健脾養胃以止痛。
⑧胃寒呃逆者,加荜撥1.5克,重者加公丁香3-5克、柿蒂10枚、炙米殼5克,暖胃順氣以止呃。
⑨大便隐血陽性,或見柏油樣便者,加三七粉1. 5-3克(分二次沖服),扶傷止痛,化瘀止血。若無砂仁,以草蔻仁6克代之;若無白蔻,以草果仁4-5克代之。

⑩附方:胃痛散--治慢性十二指腸潰瘍,或合并出血,及胃潰瘍。

組成:田三七30克、烏賊骨30克、延胡索30克、炒罂粟殼15克。共研極細粉。

服法:每日服1. 5-3克,分兩次沖服。

功能:暖中除酸.化瘀止痛。

忌宜:宜酌食腥葷,尤以綿羊肉為宜。忌食糖、醋、酒、雜面及一切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按語:胃脘痛,包括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痙攣等疾患。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雖有偏于濕熱,偏于濕寒之不同,在疾病過程中,因受氣候之冷暖,饑飽勞逸之不均,五情之偏激等因素的影響,也有疼痛之輕重,胃酸之多寡等差異,然十之八九屬脾胃虛寒,或脾家濕盛,肝氣郁滞。所以然者,髒腑之性,脾濕易旺,而胃陽易衰也。肝木之條達,固賴脾土之健運,而脾土之健運,實賴肝木之升發。脾家濕盛,肝氣必郁,郁必克脾,脾濕愈增,則肝氣愈郁。肝郁則疏洩不遂,必郁怒而克脾土,肝氣郁則膽氣滞,必橫沖而克胃土,土木郁迫,中土被賊,故胃脘痛作。繼則納差運遲,脘腹脹滿,嘔吐吞酸諸症續見,甚則便溏下血。治當首在健脾和胃,以助運化食納,疏肝理氣,以止疼痛。下寒者,加暖下之品;上熱者,加平膽之味。謹守病機,執中央而馭四旁,自能收到疼痛減而諸症差,進而潰瘍愈合,諸症消除之效果。

胃潰瘍偏于濕熱者多,十二指腸潰瘍偏于濕寒者多,憑脈辯證,以上方加減化裁,多可漸而向愈。此方也适用于慢性胃炎、複合性潰瘍及一般的胃腸痙攣性疼痛。曆以然者,病機相同,治亦相同,異病同治,無須贅述。

綿羊肉性暖養胃,功能中和胃酸,保護潰瘍面,芝麻醬味香燥脾,扶傷止痛,厚腸胃,中和胃酸,保護潰瘍面,防止惡變,均為本病宜食之品。

消化性潰瘍病的發病機制,現代醫學認為,與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及飲食失調,關系至為密切。驗之臨床,确系如此,往往因飲食失調或情志過激,而緻疼痛加劇,且纏綿難愈。寒冷季節易加劇,愈後複發者也屬常見。因此,飲食之忌宜,情志之調适,避寒冷而就溫暖,也為治療本病必不可少的輔助方法。方能達到療效顯著,早日康複之目的。

2、膽胃病

膽胃病,多系脾濕肝郁,膽胃不降,甲木克伐戊土所緻。

脈證機理:平人脾胃沖和,脾之清陽左升而善消磨,胃之濁陰右降而善食納。脾氣升,則肝氣随之亦升;胃氣降,則膽火随之亦降。肝膽調暢而不郁滞,氣機暢利,所以脅痛不作。

由于情志刺激,飲食所傷,而緻脾濕肝郁,運化遲滞,中焦壅滿,膽胃失其和降之性。滞而不降,甲木橫沖脘脅,克伐戊土,而病脅痛。氣滞過重,故痛劇欲死。逆而上沖,串于肩背,故右肩胸背亦痛。乙木生君火,甲木化氣于相火,脾胃不調,肝膽郁滞,則現其火象。相火升炎,刑逼肺金,肺家燥熱,失其降斂,上熱燔蒸,故口苦咽幹舌燥,頭昏心煩善噫,胸脅脹悶,納差諸症悉作。土木郁迫,滞而不降,故脈見細濡,稍弦、關寸大,舌苔白厚膩。《靈樞·脹論》雲:“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即系指此。

治則:健脾疏肝,平膽降逆,清肺寬胸,化瘀止痛。

方藥:雲茯苓9克、粉甘草6克、黃芩炭9克、炒杭芍15克、粉丹皮9克、鵝枳實12克、全瓜蒌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9-12克、川楝子6-9克、白蔻仁4-8克、北沙參12克 、延胡索9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粉甘草,健脾緩中;黃芩炭、炒杭芍、粉丹皮,平膽疏肝。川郁金、北沙參、鵝枳實,全瓜蒌、法半夏,清肺利氣,寬胸降逆;川楝子、延胡索,化瘀止痛。白蔻仁,和胃順氣。

加減:
①口苦,咽幹,舌苔黃厚膩者,去雲茯苓、粉甘草,加軟柴胡9克,以平膽疏肝。
②口幹渴飲,舌苔白厚膩者,去全瓜萎,加天花粉12克,清肺生津以止渴。
③郁熱不退,發熱者,加龍膽草6至9克,清相火而除郁熱。

膽結石:病久反複發作,上熱較輕而肝陰虛象較顯者,多系膽結石。
症見脅痛重滞,痛連右肩胸背,重則絞痛驟作,頭汗淋漓,頭昏頭暈,心慌氣短,口舌幹燥,胸脅悶滿,納差。脈見細濡、滞澀、稍緩、關寸大.舌苔白膩,或見舌邊尖暗紅。

治則:健脾疏肝,理氣寬胸,化瘀止痛,潤燥熄風。

方藥:雲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制首烏18克、陳枳殼9-12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延胡索6克、川楝子6克、天台烏9克、白蔻仁4-8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粉甘草,健脾緩中;炒杭芍、粉丹皮、制首烏,疏肝平膽,潤燥熄風。郁金、陳枳殼、炒杏仁、法半夏,理氣寬胸降逆;天台烏、延胡索、川楝子,理氣化瘀止痛;白蔻仁,和胃順氣。

加減:
①上熱者,加黃芩炭6至9克,以清相火。
②腹脹者,加蘇澤蘭15克、川厚樸12克、行氣化瘀以消脹。
③脾濕肝郁,大便初幹者,加肉苁蓉15克,潤腸以通便。
④脅痛重者,加罂粟殼5克,以止痛。
⑤下寒明顯者,加炒幹姜3克,以暖下。
⑥若無白蔻仁,以草果3至5克代之。

忌宜:忌食肉、蛋、葷油及一切辛辣刺激之品,以清素飲食及植物油為宜。

附記:膽胃病包括膽囊炎、膽結石等膽胃氣滞之疾患。

膽囊炎、膽結石均屬膽胃氣逆、相火上炎。肝膽同氣,膽熱,故肝家亦現燥熱。火熱壅滞,氣機不利,術郁克土,初病即見上熱痛重。

膽汁之化生,來源于肝。肝家燥熱,則膽汁凝稠,複經相火煎熬,必有結晶析出,猶如煮水為鹽者。膽囊蠕動,則結晶搏結,狀如“砂”、“石”、是為膽結石。結石梗塞膽管,阻滞不通,故作絞痛。此際多兼見肝陰虛象,治療以平膽疏肝,寬胸降逆,化瘀止痛為主。初病兼清上熱,久病兼滋肝陰、潤燥以熄風。肝陰足,則膽汁稀薄,精體溶解,結石不複存在矣。

征之臨床,除初起因膽胃氣滞,火熱之象明顯者外,脾濕之象多伴有之。所以本病病機,肝膽固屬燥熱,而脾腎多屬濕寒,故而治療需健脾滲濕。久病下寒者,尚須酌用幹姜以暖下。上熱固當清洩,但須适可而止,以防寒涼傷中,助其脾濕。“滋肝陰莫助脾濕,滲脾濕莫傷肝陰”,是治療本病時應遵循的大法。

内科病證 黃疸 九

黃疸,系因土濕木郁,複感不正之氣,化生濕熱,熏蒸淫溢,泛于肌表所緻。

脈證機理:平人谷入于胃,脾陽消磨,蒸其精液,化為氣血,所謂脾為生血之本,胃為化氣之源。足太陰脾以濕土主令,肺氣宣暢,則其濕外發皮毛而為汗,手太陰肺從令而化濕,内滲膀胱而為溺,雖濕氣淫蒸,得汗溺輸洩,故土不傷濕,木氣條達,黃疸弗作。

由于飲食不潔,勞逸不均,或因酒色失度,緻使中土郁滞,脾濕不運,肝木郁滞.當此之時,若感受不正之氣,必緻水谷消遲,谷精堙郁,不能化氣,陳腐壅滞。肝主五色,入脾為黃,脾土不運,木郁不達,土木雙郁,則化生濕熱,而病黃疸。濕熱移于膀胱故而症見溺黃赤澀;濕熱淫蒸,泛于周身,故皮膚、面目、全身皆黃,鮮明如橘。濕熱郁蒸,中氣不運,升降失職,肝脾郁陷,故而大便稀溏。膽胃上逆,故症見胸脘痞悶,惡心嘔吐,納差厭油。濁氣熏騰,故惡聞食臭。食則膽胃更逆,而緻頭眩心煩,口苦咽幹。濕熱不解,肝膽郁蒸,故而發熱。濕熱熏蒸,故而脈濡、浮數,舌苔白膩或白厚膩或白粘膩或黃厚膩。

治則:健脾疏肝,清利濕熱、退黃。

方藥:豬苓片9克、建澤瀉9克、炒杭芍9克、何首烏30克、佛手片9克、粉丹皮9克、全瓜萎9克、川郁金9克、綿茵陳30克、淨連翹8克、山栀子9克、赤小豆12-15克。水煎溫服

方解:豬苓片、建澤瀉,健脾利濕;炒杭芍、粉丹皮、何首烏,平膽疏肝;川郁金、佛手片、全瓜萎、清肺利氣降逆;綿菌陳、淨連翹、山栀子、赤小豆,清利膀胱濕熱,退黃。

加減:
①胸脅滿悶,嘔吐重者,加法半夏9克,降濁以止嘔。
②身熱不退者.加炒黃柏6至9克,清利濕熱以退燒。
③發燒汗出,二便不利者,加生大黃9至12克,蕩滌髒腑之郁熱。
④大便稀溏者,加滑石粉15克,利小便以實大便。
⑤膽道阻塞(梗阻性黃疸),脈見虛大而澀,舌苔厚膩,大便色白,身黃重者,以《茵陳蒿湯》主之,通利退黃。絕對禁用姜、棗,以免助濕熱而滞中氣。

忌宜:忌食腥葷及辛辣刺激食品,以清淡飲食,鮮菜、高糖、高蛋白食品為宜。注意休息,勿勞累。并須予以隔離。

附記:黃疸,包括急性黃疽型肝炎等發黃的疾病。

黃疸有陰黃、陽黃之分,有谷疸、酒疸、女勞疸之别。其病機均因脾家濕旺,木氣郁滞。濕在上者,陽郁而為濕熱,則病陽黃,濕在下者,陰郁而為濕寒,則病陰黃。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即系陽黃之一;脾虛發黃,則多為陰黃。谷疸.由于脾濕運遲,複感外邪,水谷難消,土木郁蒸。酒疸,由于嗜好飲酒化生濕熱,汗溺閉塞,濕熱遏瘀。女勞疸,由于好色傷腎,火洩水寒,陽虧土濕.肝木遏陷,化生濕熱。

治黃疽之法,首在健脾利濕,疏肝解郁。屬濕熱者,兼以清利濕熱;屬寒濕者,兼以暖水行瘀。且應恪守“利脾濕莫傷肝陰,滋肝陰莫助脾濕”之原則。急性黃疸型肝炎,為肝膽燥熱,脾家濕旺,用上方治療甚捷。或在《茵陳蒿湯》的基礎上,加入丹、芍、首烏等疏木柔肝之品,祛濕退黃亦捷。總以保護肝髒。有利于肝功之恢複為原則。

臨床所見胰腺炎,胰頭癌等亦發黃,因其病因不同,另當别論。

内科病證 急性傳染性無黃疸型肝炎 十

急性傳染性無黃疸型肝炎,系因感受不正之氣,脾濕肝郁、膽胃氣逆,木郁克土所緻。

脈證機理:平人脾土健運,肝木條達而不郁,故脅痛不作。

由于飲食勞倦而傷脾,脾失健運而運遲,情志不遂而傷肝。肝氣郁滞而化熱。脾濕肝郁.緻使膽胃不和,濕熱内蘊,易感于邪。當此之時,若感受不正之氣,雖因濕熱較輕而不發黃,但土濕木部,肝氣不舒,橫沖脅肋,則病脅痛。

脾濕肝郁.故症見脘腹脹滿,倦怠無力,心煩易怒。肝郁化熱傳脾,移于膀胱,故而溲溺黃少而不利。脾濕肝郁,緻使膽胃不降,故而食欲不振惡心厭油,胸脅脹滿。膽胃上逆,相火上擾,故而口苦口臭,頭目暈眩。脾濕肝郁,膽胃不降,故脈見細濡、稍弦、關寸較大,或右脈偏弦,舌苔白膩。

治則:健脾疏肝,平膽和胃。清肺理氣,化瘀止痛。

方藥:雲茯苓9克、建澤瀉9克、何首烏20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佛手片12克、全瓜蒌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蘇澤蘭30克、草蔻仁6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建澤瀉,健脾滲濕;炒杭芍、粉丹皮、何首烏,平膽疏肝;川郁金、佛手片、全瓜萎、法半夏,清肺理氣,寬胸降逆;延胡索、川楝子,疏肝止痛;蘇澤蘭,化瘀消脹;草蔻仁,健脾行瘀。

加減:
①上熱重者,去何首烏,加黃芩炭6至9克,平膽以清上熱。
②氣滞胸悶明顯者,改佛手片為陳枳殼9克,開滞以寬胸。
③肝郁脅病明顯者,加制香附6至9克、赤丹參15克。
④疏肝化瘀以止痛。氣滞脅痛明顯,熱象不重者,加天台烏9克,行氣以止痛。
⑤腹脹尿少者,加滑石粉12至15克,以清利濕熱。
⑥轉氨酶高者,加半枝蓮15克,或加炒五味子15克,或加大青葉6克,化瘀解毒,以降轉氨酶。
⑦氣滞不降,嘔惡,不思食者,加煨生姜6克,降沖而止嘔逆。
⑧脾髒腫大者,加炙鼈甲15克,化瘀以消痞塊。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及腥葷食品,切忌酒類,以清淡食品,高糖、高蛋白飲食為宜。

附記:急性傳染性無黃疽型肝炎,以脅痛為主.屬肝郁脅痛範疇。因脾胃不和,升降失職,肝膽不渭,化生濕熱.複感不正之氣而發病。其濕熱之程度較黃疸為輕,所以不見發黃,其脾濕肝郁之程度較黃疽為重.所以脅痛明顯。治療重在調理肝脾,清降肺胃,兼以化瘀止痛。使土木沖和,氣血調暢,病可向愈。此型肝炎臨床見之較少.因其不出現黃疸,患者早期不重視。至脅痛,惡心腹脹,乏困明顯而就醫時,多已轉為慢性肝炎。

内科病症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十一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系因脾濕肝郁,膽胃不降,二木橫克二土所緻。

脈證機理:木生于水而長于土,平人水土溫暖,肝木調暢而不郁,所以脅痛不作,痞積不生。

由于情志抑郁,飲食不節,緻使脾濕增而中氣不能運化,肝氣郁而疏洩不利,或病黃疸,黃疸雖退,正氣未複,均可導緻肝木橫沖,氣血瘀滞于脅下,而作脅痛,久之則作痞積。肝膽同氣,脾胃同源,脾濕肝郁,膽胃必逆,故症見惡心嘔吐,食少厭油。胃氣上逆,阻隔相火,不能下潛,彌漫于上,故而頭目暈眩,口苦咽幹,心煩易怒。肝脾雙郁,運化遲緩,故而脘腹脹滿,乏困無力。肝藏血而華色,久病正氣耗傷,氣血瘀滞,故而面色晦暗不鮮,精神萎靡不振,脅肋脹痛或刺痛,肝脾腫大,而成肝髒早期硬化,是為痞積。血瘀脈絡,氣滞不行,故體表出現蜘蛛痣及肝掌。肝脾郁而不升,膽胃逆而不降,甲木化生相火,逆刑肺金,肺熱不能降斂,而成上熱下寒,升降反作,諸症相繼而生。肝脾瘀滞,故脈現細濡、右偏弦、關寸較大、舌苔白膩、或見舌質暗淡、或有瘀斑。

治則:健脾滲濕,平膽疏肝,清降肺胃,化瘀止痛。

方藥:雲茯苓9克、建澤瀉9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制首烏30克、佛手片12克、全瓜蒌9克、法半夏9克、廣郁金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北沙參12克、半枝蓮9-12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建澤瀉,健脾滲濕;炒杭芍、粉丹皮、制首烏,疏肝平膽;廣郁金、北沙參、佛手片、全瓜蒌、法半夏,清肺和胃,行瘀降逆;延胡索、川楝子、半枝蓮,疏肝止痛,清熱解毒。

加減:
①納差者,加白蔻仁6克,或加草果仁5克,和胃健脾,以增食納。
②腹脹運遲者,加雞内金9克、縮砂仁6克,或加草蔻仁6克,健脾和胃,化瘀消脹。
③胸膈悶滿者,改佛手片為陳枳殼9克,利氣降逆以寬胸。
④脅痛重者,加赤丹參12克、嫩桑枝30克,疏肝行瘀以止痛。
⑤肝脾腫大,早期肝硬化者,加蘇澤蘭30克、炙鼈甲15克,化瘀消脹,散結止痛。
⑥偶見輕度黃疸,在10-20個單位之間者,加茵陳蒿15-20克,改制首烏為生首烏30克,清利濕熱,滋肝以退黃。
⑦舌苔厚膩,口臭難聞者,加天花粉12克,或加粉葛根9克,清肺降胃以除濁。
⑧轉氨酶高者,加闆蘭根9克,增半枝蓮為15克,清熱解毒以化瘀。
⑨脈左弦、關尺大,偏于肝脾郁陷者,去建澤瀉,加粉甘草6克、軟柴胡9克、赤丹參15克、蘇澤蘭15克,甘緩疏肝,活血化瘀,以升肝脾之郁陷。
⑩脈沉細、關尺略顯,無熱象者,加桂枝木6-9克,疏肝以升陷。
生姜辛辣,助肝膽之燥熱,非氣逆作嘔,飲食即吐者,酌加煨生姜6克,降沖逆以止嘔吐外,一般不用。

⑪附方:慢肝丸--治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組成:雲茯芩75克、建澤瀉60克、銀柴胡45克、炒杭芍60克、粉丹皮45克、制首烏75克、全當歸45克、廣橘紅60克、炒杏仁60克、法半夏60克、廣郁金60克、延胡索45克、赤丹參75克、蘇澤蘭150克、降真香60克、川厚樸45克、鵝枳實30克、生白術45克、大野黨75克、焦内金45克、縮砂仁45克、桑白皮60克、懷山藥150克、廣木香30克、草蔻仁45克。共為細粉,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2-3九,溫開水送服。頭痛,胸悶不适者,用柴胡煎湯送服。腹痛腹脹者,用生姜煎湯送服。

功能:健脾疏肝,和胃平膽,化瘀止痛,滋養精血。

忌宜:忌食腥葷及辛辣刺激食品,戒煙、酒、色。以清淡飲食,高糖、高蛋白食品為宜。注意休息,勿勞累。

按語: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均以肝脾腫大、脅痛為主症,在治療上大同小異,所以一并論述。

慢性肝炎,系因黃疸型肝炎或無黃疸型肝炎治療不及時或不當,遷延不愈而成。既成慢性肝炎,治療仍不及時或不當,一誤再誤,可轉化為早期肝硬化。再度延誤,可轉化為晚期肝硬化合并腹水。肝炎患者,不戒酒色,或因過勞,有轉化為肝壞死者,出現重度黃疸,危症叠見。

慢性肝炎之病機,多為脾家濕盛,緻使脾胃不和,肝膽失調,郁生濕熱,因而氣滞血瘀,脅肋作痛。脾濕則脾胃不和,升降失司,出納不利。脾胃不和則肝膽失調,氣滞血瘀,脅肋作痛。木郁克土,清陽不升,則脘腹脹滿,小便短澀;濁陰不降,則胸脅脹悶,惡心納減。血源于腎,統于脾,藏于肝,氣源于胃,統于肺,納于腎,而氣血之充旺調和,實賴中土之健運。所以然者,氣血本由水谷精微所化,而水谷之受納消磨,賴于中土脾胃之健運。脾胃為氣血之源本,中土健運,則氣皿充旺調暢,而不瘀滞;中土不健,肝膽失調,必氣滞血瘀。所以治療肝炎,以健中為主,兼以疏肝理氣,化瘀止痛。《金匮要略》雲:“見肝之病,當先實脾”,此論雖系“治未病”之大則,也可謂治療肝炎之大法也。

驗之臨床,此症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者,初轉為慢性肝炎,濕熱尚較明顯,故治療仍需偏于清利濕熱,以輕清不傷正氣之品為宜。中期者,系慢性肝炎遷延不愈,氣滞血瘀明顯,治療以疏調氣血為宜。晚期者,肝脾均已腫大,肝髒硬變,既見脾腎寒濕之象,又見肝膽燥熱之征,故治療既要健脾滲濕,柔肝止痛,又需化瘀軟堅。能攻則攻,不能攻則守,攻守适宜,步步為營,俾使正氣漸複,邪氣漸退,病自可随之逐漸好轉,以至痊愈。

内科病證 臌脹 十二

臌脹,系因陽敗土濕,中氣不運,金木郁而升降窒使然。

脈證機理:肺主氣而腎主水,氣降則生水,水升則化氣。而氣水升降循環之權,全在于中氣之健運,平人中氣健旺,肺胃右降、在上之氣,清肅下降而化水;肝脾左升,在下之水,溫暖上升而化氣。氣能化水,水能化氣,所以臌脹弗作。

氣從上降,而推原其本,實自下升,坎中之陽,是氣之根。肝脾左旋,溫暖而化清陽,有陽則升,是氣升于水分。水從下升,而推原其本,實自上降,離中之陰,是水之根。肺胃右轉,清涼而化濁陰,有陰則降,是水降于氣分。

由于情志抑郁,飲食不節,或肝病久而不愈,緻使肝脾俱仿,木郁克土,陽敗土濕,中氣不運。肝脾不升,陰分之氣堙郁不升而病氣臌;肺胃不降,陽分之水淫溢不降而病水脹,由是而病臌脹。

陽敗土濕,中氣不運,肝木郁滞,疏洩不行,三焦通調失司,水濕内停,故症見單腹脹大如鼓。氣血瘀阻,結于脅下,故症見肝脾腫大硬痛,按之不移。脾濕肝郁,郁而化熱,傳于脾土,移熱膀胱,故而溲溺短澀,或見黃赤。血瘀脈絡,礙氣血循行,故症見青筋暴露,蜘蛛痣等。久病不愈,中氣傷殘,緻使升降反作。膽胃上逆,故而食納俱廢,心慌氣短。肺熱氣逆,故而咳嗽、鼻衄;肺熱不降,氣不化水,故而小便短步.脾濕肝郁,故症見脘腹脹滿,水谷不消,四肢頭面削瘦,肌膚萎黃暗淡。肝郁下陷,故而大便稀溏,或見色黑。升降紊亂,氣血瘀滞,故脈見細濡、稍滞澀、右偏弦、或革、關寸大,或關尺較大,舌苔白膩、或黃膩,或見舌質暗紫。

治則:健脾利濕,柔肝熄風,清肺理氣,通利水道。

方藥:豬苓9-12克、澤瀉9-12克、制首烏15-30克、桔紅9-12克、粉丹皮9克、炒杭芍9克、炒杏仁9克、川郁金9-12克、蘇澤蘭30克、木防己9克、車前子9克、赤丹參15克、草蔻仁6克、法半夏9克。水煎溫服

方解:豬苓片、建澤瀉,健脾利濕;炒杭芍、粉丹皮、制首烏,柔肝熄風;川郁金、廣桔紅、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氣降逆;蘇澤蘭、赤丹參,化瘀通絡,消脹利水,木防已、車前子,疏通水道,利尿消服;草蔻仁,健脾行瘀。

加減:
①肺家燥熱,舌苔厚膩,小便少者,加北沙參12至15克,或加淡竹茹9至12克,清肺潤燥,以啟生水之源。
②腹脹、尿少,精神不振者,加炒蒼術12至15克,或加地膚子12至15克,以健脾利濕,行瘀消脹。
③消化不良者,改草蔻仁為縮砂仁9克,加雞内金9克,健脾以消食。
④濕熱重,膀胱熱澀,小便不利者,加焦山栀6克,以清利膀胱濕熱。
⑤肝氣下陷,濕寒之像明顯者,加桂枝木6至9克,以升提肝氣之下陷。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及腥葷之物,忌鹽,以高糖高蛋白及清淡食品為宜。避免勞累,必要時需卧床休息。

附記:臌脹,包括肝硬化合并腹水等單腹脹大如鼓的痰患。

肝硬化合并腹水,系肝硬化的晚期。引起此症的原因很多,不僅限于肝炎不愈轉化而來緻成此症的根源,多系其他病症經久不愈。此症多系中氣虛敗,正氣傷損,不能抗邪,正虛邪實,故其見症寒熱錯雜、虛實兼見,叢出不窮,危症叠見。發病機制,其本屬虛寒,而其标則屬虛熱。因而治療此症,在健脾柔肝,通利水道之中,需酌加扶正之品,以使邪去而正氣續複。

内科病證 噎食 十三

噎食,系因脾濕肝郁,膽胃上逆,氣滞胸中所緻。

脈證機理:飲食勞傷,中土陽衰,脾濕增而肝氣郁,胃氣逆而肺氣滞。氣滞不降,積郁胸中,痞塞不通,症見咽下梗塞不利,胸脘痞悶不舒,甚則飲食梗噎,咽下不利,是病噎食。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郁滞,則大腸結澀,加之肝氣郁結,疏洩不利,因而症見大便澀滞不暢或幹結。氣滞不降,故脈見細濡、稍滞、關寸大,舌苔白膩。

治則:平膽疏肝,理氣寬胸,和胃降逆,清肺通便。

方藥:雲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15克、粉丹皮9克、全當歸9克、陳枳殼9-12克、瓜萎仁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北沙參12克、煨生姜6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粉丹皮、全當歸,平膽疏肝;川郁金、北沙參、陳積殼、全瓜蒌、法半夏,清肺破滞,寬胸降逆,消滿通便;煨生姜,暖胃降逆。

加減:
①大便幹或不利者,加郁李仁9至12克,潤腸以通便,或加川厚樸9克,破滞以通便。
②濕盛腹脹者,去粉甘草,加建澤瀉9克,或加蘇澤蘭15至30克,利濕以消脹。
③中下濕寒者,改煨生姜為炒幹姜6克,以溫暖中下。
④咽喉不利者,加山豆根6克,或加川射幹9克,或加苦桔梗9克,以清利咽喉。
⑤胸悶脹者,去粉甘草,加昆布9至12克,化瘀軟堅以散結。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及過硬食品,以質軟易消化之食物為宜。

附記:噎食,包括食道憩室、食道狹窄等咽下困難的疾病。

食道憩室系消化道憩室之一,食道有上、中、下三段之别,症狀也有所不問,但病機均屬氣滞不降,因此均以胸悶痞塞不通為主症。肺主氣,與大腸相表裡。食道憩室既因氣滞不降所緻,大腸氣機不暢也在所難免,因此多伴有大便不利或幹結。破滞氣,利腸腑,則滞氣開而痞塞除,憩室平複,其病告愈。

内科病證 呃逆 十四

呃逆,系因中氣虛弱,甲木橫沖,克伐戊土,胃氣上逆所緻。

脈證機理:平人清陽左升,濁陰右降,上清下溫,故呃逆弗作。而陰所以能升、陽所以能降之關鍵在于中氣健旺。脾以濕土主令,胃從燥金化氣,謂之從令。從令不敵主令之強,所以胃家之燥,常不敵脾家之濕。

由于饑飽不均,過食寒涼,或因情志刺激,損傷中氣,緻使胃陽虛而脾濕增,中土不健,運化遲滞,水谷停留,阻礙甲木下行之路,必然橫克戊土。胃土被賊,失其順降之性,逆而上沖,則呃逆連聲不止,是病呃逆。胃氣不降,膽木橫沖,故症見胸脘脹悶,納差氣短,善太息。膽胃逆沖,故脈見細濡、兩寸關大,甚者脈見弦象,舌苔白薄膩或白膩。

治則:健脾和胃,平膽舒肝,寬胸降逆。

方藥:雲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筒肉桂5-6克、廣桔紅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天台烏9克、草蔻仁6克、煨生姜9-12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粉丹皮、平膽疏肝;川郁金、廣桔紅、炒杏仁、法半夏,清肺順氣降逆;筒肉桂、草蔻仁,溫中行郁;天台烏、煨生姜,和胃降逆。

加減:
①胃寒而泛酸者,去粉甘草,加焦白術9克,烏賊骨9克,以暖胃除酸。
②胃寒苔薄者,加淡吳芋3至5克、荜撥1.5至3克、或加公丁香3克,暖胃以降沖逆。
③呃逆不止者,加罂粟殼5殼,暖中以鎮呃。
④氣滞胸悶過重者,去廣桔紅、炒杏仁,加陳枳殼9克,瓜萎仁9克,破滞降逆以寬胸。
⑤肺熱苔厚,咽喉不利者,去煨生姜,加北沙參12克、柿蒂10枚,清肺理氣,降逆以止呃。
⑥呃逆聲重,連續不止者,加代赭石9至15克、旋複花9克、罂粟殼5克,鎮逆順氣,暖胃以止呃。
⑦大便幹結者,加炒麻仁9克、肉苁蓉15克,潤腸以通便。
⑧脾濕重,運遲腹脹者,去粉甘草,加建澤瀉9克,利濕以消脹。
⑨不宜用大黃、厚樸,二冬慎用或不用,以免敗脾傷胃。

忌宜:忌食生冷寒涼及不易消化之食物,避免情志刺激,解除思想顧慮,保持情志舒暢。

附記:呃逆是一種常見病,有輕重之不同,系因膈肌痙攣所引起。按祖國醫學辨證,此證多因脾胃寒濕,肝膽不調,胃失和降,逆而上沖使然。

胃喜溫潤,而主降納,呃久不愈則胃之溫氣随呃而亡失,必緻胃寒,其氣更逆,呃亦愈重。

輕而偶發者,調節飲食,涵養情志,使一時逆亂之氣機複其升降之常,可不藥自愈;重而頻發不已者,必須憑脈辨證,處以針藥治之。治當首在溫中,以培其本,兼調肝膽。使脾胃沖和,肝膽調暢,則逆氣順降而呃逆自止。

内科病證 胃下垂 十五

胃下垂,系因中氣虛弱,脾濕不運食停不化。使然。

脈證機理: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土陽旺,則胃氣順降而喜食納,脾氣升運面善消磨。

由于飽食未化,或因長期站立工作,或因車馬颠簸,或因産後下床過早,緻使中氣虛弱,脾胃不和,消化遲緩,久則脘腹脹滿,下墜隐痛,是病胃下垂。胃氣滞而不降,故而食納減少。舊谷不去,新谷不入,故而不思飲食,食也難消。中脘壅滿,膽胃上逆,故而兼見頭昏腦脹,心慌氣短等症。肝脾不升,可見腹脹,大便先幹後溏,或幹結難下。氣滞不降,故脈見細濡,寸關大,舌苔白膩。

治則:健脾為主,以助消磨,和胃為輔,以增食納,佐以平膽疏肝,寬胸降逆。

方藥:雲茯苓9克、焦白術9克、炒蒼術9-12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陳枳殼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延胡索9克、草蔻仁6克、炒幹姜5-6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焦白術、炒蒼術,健脾和胃;炒杭芍、粉丹皮,平膽疏肝;陳枳殼、炒杏仁、法半夏,寬胸利氣降逆;川郁金、延胡索,疏肝止痛;草蔻仁、炒幹姜,溫中暖下。

加減:
①脾濕肝郁,下陷不升,脈見關尺大者,加桂枝木6至9克,舒肝以升陷。
②大便約結者,加肉苁蓉15克,潤腸以通便。
③胃脘痛脹者,加天台烏6至9克,理氣以止痛。
④胸膈悶滿不适者,加薤白9克,利氣以寬胸。
⑤小便黃赤,舌苔厚膩者,加淡竹茹9克、焦山栀6至9克,清肺潤燥,清利濕熱。

附記:胃下垂屬髒器下垂之一,醫者多辨為中氣下陷,以升提之藥治之。

征之臨床,脾濕重而胃氣逆,脈見寸關大者亦屢見不鮮。從症治療無緻,必須從脈。以健脾利濕,和胃暖中,舒肝化瘀之法,使滞氣開而胃納增,清氣升而宿食化,中氣健運,痞滿消除,則病漸愈。不可因見“下垂”二字,均認定系中氣下陷,概用升提之法,使肺胃更逆。病不唯不愈,反而食納全廢,日漸危笃。

大便約結一症,因肺津不能下潤所緻,此系寒燥,均非熱結,一切苦寒伐洩之品,絕非所宜。在溫中暖下,疏肝理氣之中,酌加潤燥通便之品,俾使濕退而氣機暢利,則便堅自然消除。

内科病證 瀉洩 十六

洩瀉,系因脾濕肝郁,下陷二腸所緻。

脈證機理:谷入于胃,脾陽消磨,精華歸于五髒而化氣血,糟粕傳于大腸而為大便。水入于胃,脾陽蒸騰,化為霧氣,上歸于肺,肺氣降灑,其清者化為津液,其濁者化而為水,注于膀胱,而為溲溺。糟粕貯于大腸,水液滲于膀胱。盛滿之時,肝木行其琉洩之令,則為便溺。因而溺不至于閉癃,便不至于滑洩,所以不病洩瀉。由于勞傷中氣,或因飲食不節,或因郁怒傷肝,或因外感寒濕之邪,損傷脾胃,肝脾郁陷,緻使水谷不分,同趨二腸,摧注而下,是病洩瀉。

脾濕運遲,水谷難化,肝郁而行其疏洩,故症見大便稀溏,或純系黃水,或見完谷不化。脾主大腹,脾濕肝郁,郁而克脾,故症見大腹作痛。肝木郁沖,行其疏洩,故而腹痛即洩。洩後腹内舒和,肝郁遂減,故而洩後痛減。移時大腸壅滿,故疼洩複作。肝郁不得上達,盤郁大腹,故症見大腹脹滿。久瀉不愈,摧剝脂膏,故症見便下清稀,兼雜腸垢白滑。肝脾下陷,膽胃必逆,故兼見惡心嘔吐,不思飲食。肝脾郁陷,故脈見細濡、稍弦、關尺大,舌苔白膩。

治則:健脾滲濕,疏肝升陷,斂腸止瀉,溫暖中下。

方藥:雲茯苓9克、焦白術9克、粉甘草6克、桂枝木9克、粉丹皮9克、潞黨參15克、煨肉蔻3克、炒幹姜6克、罂粟殼5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焦白術、粉甘草,健脾和胃,滲濕燥土;桂枝木、粉丹皮,疏肝止痛升陷;潞黨參,補中益氣,炒幹姜、煨肉蔻、罂粟殼,溫巾暖下,斂腸止瀉。

加減:
①腹痛重者,加炒杭芍9克,疏肝以止痛;
②大便稀溏,滑瀉不收者,加赤石脂12克,斂腸以止瀉。
③惡心嘔吐者,加法半夏9克、廣木香6克、鮮生姜9克,和胃順氣,降逆止嘔。
④久利不止,脘腹脹滿,腹内奔氣沖激鳴響,脈見細濡、稍弦、關寸大,舌質紅如辣椒,無苔者,為火旺血熱之診,原方去桂枝木,加川黃連3至5克,清君火以涼血。
⑤夜熱者,去桂枝木,加炒黃柏6至9克、川黃連3至5克、烏梅肉6至9克,清君相之火以退熱,酸斂以止瀉。
⑥發熱,下利輕嘔吐重,脈見細濡、稍弦數,關寸較大,舌苔黃膩者,徑用《黃芩半下生姜湯》加味(炒黃芩9克、法半夏9克、鮮生姜9克、炒杭芍9克、粉甘草6克、粳米9克)以治之,平膽和胃,降逆止嘔。

忌宜:忌生冷、辣椒、酒及刺激性食物,忌腥葷,勿食不潔及難于消化之食品,以食清淡、易于消化之食品為宜。

⑦附記:洩瀉系後世病名,先秦以遠統稱為“洩”,漢唐之際稱為“下利”。包括急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

洩瀉多因脾腎濕寒,肝木郁陷,(間有木郁而生風熱者),故治療以溫燥水土,疏肝升陷為主。
若大腸寒滑不收者,用《桃花湯》,溫暖中下,澀腸固脫以治之。
若肝郁化熱生風者,脾腎仍屬濕寒,謂之厥陰下利,用《烏梅湯》溫燥水土,
潤肝熄風以治之。若外感風寒,太陽少陽合病下利,不寒,但有上熱者,謂之少陽下利,用《黃芩湯》,平膽洩熱以治之。
凡洩瀉而不受溫燥者,皆少陽、厥陰下利之類。
急性胃腸炎,上熱重而兼嘔吐者,當用《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治之;
嘔吐重者,用鮮生姜煎湯送服《藿香正氣丸》治之。
盛夏貪飲冷水及冷食不潔,緻使毛蒸夜熱,出虛汗,腹脹洩利,兼有完谷不化者,為腹内有寒積之診。可用巴豆兩枚,焙黃取霜口服,蕩滌寒積。寒積去則利自止。

内科病證 痢疾 十七

痢疾,系因脾濕肝郁,陷于大腸,大腸氣滞不升所緻。

脈證機理:金主氣而木主血,金生于土而木生于水。平人水溫而土燥,金融而氣調,木榮而血暢,傳導順遂,故不病痢疾;由于恣食生冷,飲食不潔,或時疫之氣感襲,傷脾胃而緻脾濕,脾濕不能升庚金而達乙木,因而乙木、庚金郁陷,大腸氣滞,症見腹痛,裡急後重,痢下赤白,是病痢疾。金性收斂而木性疏洩,庚金收斂,故出不至于遺矢,乙木疏洩,故藏不至閉塞;乙木、庚金郁陷,則金愈郁而愈欲斂,木愈郁而愈欲洩。木氣疏洩而金強斂之,緻使斂而不閉,洩而不透,藏不能藏,洩不能洩,故而隧路梗阻,傳導艱難,症見裡急而後重。庚金澀滞,木強洩之,滞氣纏綿,剝蝕摧傷,逼迫脂血俱下,故症見少腹絞痛,痢下赤白。

土濕木郁,郁而化熱,陷于大腸,大腸氣滞者,為濕熱痢。多來勢急驟,赤多白少,甚則純痢血水。腎寒脾濕,肝木郁陷,大腸濕寒者,為濕寒痢。多來勢較緩,白多赤少,或白滑如凍,或經年再發。

濕熱痢,因肝郁膽逆,化生相火上炎,而症見發熱,口渴面赤。寒濕痢,因脾腎陽虛,肝木陷淪,而症見神疲畏寒,口潤不渴,面色晄白。
1、赤痢,因脾濕肝郁,化生濕熱,陷于大腸,大腸氣滞,故脈見細濡、較弦、關尺大,舌苔白膩或白滿膩或燥膩,舌尖紅。

治則:健脾滲濕,疏肝升陷,滑腸行瘀。

方藥:雲茯苓9克、建澤瀉9克、粉甘草6克、嫩桑枝15克、黃芩炭9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廣陳皮9克、肉苁蓉15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建澤瀉、粉甘草,健脾滲濕,和中緩急;嫩桑枝、炒杭芍、粉丹皮,疏肝升陷,熄風止痛;黃芩炭,清熱退燒;廣陳皮、肉苁蓉,清肺潤肝,滑腸祛瘀。

加減:
①紅白兼雜,腹痛重者,加白頭翁9克,疏肝洩火,化瘀止痛。
②發熱者,加秦皮9克,炒黃柏9克,以清洩厥陰之濕熱。
③下墜重者,改廣陳皮為陳枳殼9克,行滞氣以除下墜。
④挾熱下痢,來勢急驟者,徑用《白頭翁湯》(白頭翁9克、川黃連3至6克、炒黃柏9克、秦皮9克,水煎服),潤肝熄風,清熱止痢。

2、白痢,因腎寒脾濕,肝木郁陷,大腸濕寒,故脈見細濡、較沉、關尺較大,舌苔白薄膩。

治則:健脾滲濕,疏肝升陷,滑腸祛瘀。

方藥:雲茯苓9克、建澤瀉9克、粉甘草8克、桂枝木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廣陳皮9克、肉苁蓉15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建澤瀉、粉甘草,健脾滲濕,和中緩急。桂枝木、炒杭芍、粉丹皮,疏肝升陷,化瘀止痛;廣陳皮、肉苁蓉,清肺潤肝,滑腸祛瘀。

加減:
①春夏之季,減桂枝木為6克,以防助肝家之燥。
②下寒腹痛者,加炒幹姜5克,溫暖中下以止痛。
③大便稀,下墜不明顯者,去肉苁蓉,加罂粟殼5克,暖中以止洩。
④春夏之季,兼見痢下色紅者,加黃芩炭6至9克,以清相火。
⑤痢下黑褐,狀如果醬者,多系阿米巴痢,加白頭翁6至9克,疏肝以祛大腸之瘀毒。

忌宜:忌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以食易消化之食品為宜。

附記:痢疾,系指急慢性細菌性痢疾等腹痛,裡急後重,便膿血,或見發熱的疾患。分濕熱痢、濕寒痢或稱虛寒痢兩大類。疫毒痢屬濕熱痢範疇,久痢、休息痢多屬濕寒痢範疇。

痢疾之作,均因脾濕,肝與大腸俱陷。木郁而化熱者,則為濕熱痢;濕重而腎寒者,則為濕寒痢。所以然者,木郁則生熱,水郁則生寒,而寒熱之源,均因足太陰脾土濕盛。濕為陰邪,與寒同類,故濕寒為痢疾之本,濕熱為痢疾之标。無論濕寒、濕熱,均兼大腸氣滞,故均見痢而不利。治療以通利為主,山楂等澀腸之品,均屬禁用之列,大黃寒涼峻下,槟榔破氣搜腸,用之亦屬不當。病于春夏者,因系木火主令之時,所以即使痢下白多紅少,治亦應以潤肝熄風,涼血洩熱為主;病于秋冬者,因系金水主令之時,所以即使痢下紅多白少,治亦應以溫中散寒為主。

疫毒痢、挾熱下痢、噤口痢,來勢兇猛,變化迅速,應配合西藥,消炎止痢以治之,必要時徑用西藥搶救。休息痢、久痢,視其病情,一般用治濕寒痢之方加減治療,或用巴豆兩枚去油,取霜沖服,以治休息痢之阿米巴原蟲。痢疾初起,素秉體健者,可用花槟榔9克廣木香9克炒大黃9克川黃連6克廣藿香6克一劑,水煎溫服,以蕩滌腸腑之積滞,繼服《加味香連丸》,療效尚佳。素體虛弱者,不可服,若服之,因其方中無健脾之品,可緻腹洩不止,甚則因脾敗而純下黑水,是為洞風,多不易挽救。

附記 《加味香連丸》

廣木香、川黃連、罂粟殼各等份,煉蜜為丸,每丸3克。每服兩丸,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功能行氣化瘀,止痛住瀉。用治腹瀉腹痛,欲轉為熱痢者。

内科病證 飧洩 十八

飧洩,系因脾濕腎寒,肝木部陷,大腸不斂,水谷不化,并走二腸,混雜而下所緻。

脈證機理:人之生理,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谷入于胃,脾陽消磨,精微歸于五髒,化生氣血,以奉養身;糟粕傳于大腸,是為糞便。水入于胃,脾陽蒸騰,化氣歸肺,肺氣降灑,清者化為津液,以潤關竅髒腑,濁者下注膀胱,是為溲溺。

水之蒸化,較難于谷。由于飲食勞倦,内傷脾胃,而緻中陽衰而脾濕增,愈難蒸水化氣,消磨谷食,因而水谷混雜,清濁不分,并走二腸。中土陽衰,累及腎陽也虛,脾濕腎寒,不能生長肝木,肝木因而郁陷于下,一交夜半子時,陰盡陽動,肝木行其疏洩之令,膀胱空虛,無物可洩,必沖突腸間,漉漉有聲,摧注而下,而作瀉洩,是病飧洩。肝氣郁遏,沖突髒腑,故而腹痛。脾土濕陷,肝木不能升達,故而脘悶運遲。脾濕肝郁,則膽胃必逆,上熱下寒,故而納差食減,口幹不欲飲,甚則食後嘔吐,身體消瘦。腎水下寒,不能上承以濟心火,心火獨盛于上,可兼見舌紅如辣椒。心腎不交,睥胃不和,中氣虛敗,而緻腹脹如鼓者也有之。此系晚期,多不易救挽。脾濕肝郁,陽虛下寒,故脈見細濡、稍弦、關寸大,舌苔白薄膩。

治則:健脾舒肝,斂腸止洩。

方藥:雲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筒肉桂4-8克、大黨參15克、赤石脂12克、炒幹姜6克、煨肉蔻3-6克、罂粟殼5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粉丹皮,舒肝解郁止痛;炒幹姜、筒肉桂,溫中暖下;大黨參,補中益氣;罂粟殼、煨肉蔻、赤石脂,健脾暖中,斂腸止洩。

加減:
①久洩不止者,加烏梅肉3至6克,斂腸以止洩。
②脾家濕寒,運化遲滞者,加草蔻仁6克,健脾暖中,以助運化。
③上熱,舌質紅赤者,酌加黃芩炭6至9克,或加川黃連3至5克,以清君相之火。
④下寒重者,加補骨脂9克,以溫下寒。
⑤關尺脈大者,去筒肉桂,加桂枝木6克,舒肝以升陷。

忌宜:忌食粘膩難化之物及大腥大葷、粗糙食品,以質軟、易消化食物為宜。

附記:飧洩又名雞鳴洩、五更洩,西醫多診為“慢性結腸炎”。系因中土不建,功能低下,不能吸收水谷之精微化生氣血以養身,水谷雜合,同趨二腸,洩而不藏,混雜而下的一種慢性病。

《素問·通評虛實論》雲:“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飧洩因長期水谷精微外洩,所以以虛為主。其病機為脾濕肝郁,疏洩不藏。重則及腎,腎陽亦虛,釜底無薪,所以瀉洩愈劇,水谷不化。治病以補虛為主,健運中氣,舒肝解郁,斂腸止洩。重則兼以溫腎暖下。正其本,清其源,雖系虛侯,亦非難治。且不可見一“炎”字,徑用寒涼伐洩,愈敗脾腎之陽,犯“虛虛”之戒,欲其病愈,實為難矣。

内科病證 潰瘍性結腸炎 十九

潰瘍性結腸炎,系因脾濕肝郁,中氣下陷,化生濕熱,陷于大腸所緻。

脈證機理:平人胃土右降而甘飲食,脾土左升而化水谷。胃降則甲木不逆,脾升則乙木不陷,木氣不郁,上下沖和,故痛洩不作。

由于飲食不節,勞逸不均,緻傷脾胃,累及肝膽。膽胃上逆,侖廪不開,故納差而食少。肝脾下陷,磨化失職,不能蒸水化氣,故水谷并下,注于二腸。脾濕肝郁,攻沖腸間,故而少腹切痛。肝木以疏洩為性,肝氣郁陷,不能上達,必下決二陰,以洩糞溺;水在二腸,不在膀胱,故而小便不利,大便溏薄,混雜而下。肝者,體陰而用陽,肝氣郁陷不升,久則化生下熱,傷絡而腐腸,故而脂血俱下。脾氣下陷,濕熱淫蒸,則脂血腐化為膿,故而膿便挾雜。肝氣陷于大腸,沉墜不升,故而後重。四肢秉氣于脾胃,脾主肌肉,脾胃不健,故症見四肢乏困無力,日漸消瘦。臨床偶見大便幹稀混雜,結滞難下者,系因肝氣陷于大腸,郁生濕熱,大腸滞氣不升所緻。肝脾郁陷,化生濕熱,故脈見細濡、弦、關尺大,舌苔白膩。

治則:健脾疏肝,清利腸道濕熱,兼以理氣止瀉。

方藥:雲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何首烏12克、廣桔紅12克、炒杏仁9克、槐實炭9克、罂粟殼5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何首烏、炒杭芍、粉丹皮疏肝止痛;廣桔紅、炒杏仁,清肺理氣;槐實炭,清利腸道濕熱,扶傷止血;罂粟殼,暖中止瀉。

加減:
①脈見關寸大者,加法半夏9克,以和胃降逆。
②便膿血者,加阿膠珠9克,潤肝熄風以止血。
③下寒腹冷者,加炒幹姜6克,以溫暖中下。
④中下濕寒,肝氣郁陷,大便不利者,去槐實炭,加桂枝木6克,舒肝以升陷。
⑤大便結澀難下者,去罂粟殼,加肉苁蓉15克,潤燥以滑腸。
⑥大便如痢,脈見細濡、稍弦、關尺大,舌苔白薄膩者,系肝脾郁陷,清陽不升,治以柔肝升陷止瀉。
方藥:雲茯苓9克、建澤瀉9克、桂枝木6-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大黨參12-15克、赤石脂12克、槐實炭9、罂粟殼4-6克。水煎溫服
注:中下虛寒者,去槐實炭,加草蔻仁6克,或加炒幹姜5至6克,以溫暖中下。

忌宜:忌食生冷、油膩及辛辣刺激之品,以柔軟、易消化吸收、營養豐富食物為宜。

附記:潰瘍性結腸炎,酷似慢性痢疾,是以腹洩腹痛及大便中雜有膿血及粘液為主症的一種慢性病。可因飲食不節而發病,亦可因情緒緊張而加重。其病機為脾濕肝郁,化生下熱,大腸氣滞。治應滲脾濕而不傷肝陰,滋肝陰而莫助脾濕。顧護中氣、理氣開滞,使中氣續複,則病可向愈。切不可見其洩利後重,夾雜膿血而辨為“滞下”,投以寒涼伐洩之品,敗其脾陽。脾陽虛敗,則其清氣愈陷而肝氣愈郁,病不惟不愈,反而痛洩愈加。

内科病證 腸結核 二十

腸結核,多因中氣下陷,脾濕肝郁,郁生下熱,積瘀腸道,堵塞不暢所緻。

脈證機理:肺主氣,腎主水。人身中半以上為陽,是為氣分;中半以下為陰,是為水分,所以氣盛于上而水盛于下。氣降則生水,水升則化氣,此即陰陽互根,氣水循環者也。而其轉運之樞機,則全在中氣。平人中氣健旺,肺胃自右而下降,所以氣能化水,而不病氣臌;肝脾自左而上升,所以水能化氣,而不病水脹。氣自上降,而推原其本,實自下升。所以然者,坎中之陽,氣之根也,故氣盛于上,而實根于下。肝脾左升,溫暖而化清陽,氣者陽也,所以氣自下升。水自下升,而推原其本,實自上降。所以然者,離中之陰,水之根也,故水盛于下,而實根于上。肺胃右降,清涼而化濁陰,水者陰也,所以水自上降。

素患肺痨或其它痨疾患者,痨蟲串腹,或因不慎,痨蟲随飲食而入腸胃,緻使脾胃虛弱,中氣下陷,脾家濕盛,肝脾郁迫,不能升運。在下之氣,堙郁凝滞,而作臍腹脹滿,是病腸結核。肝郁克脾,故症見臍腹隐痛,或絞痛難忍。肝以疏洩為性,肝氣郁陷,疏洩不暢,庚金斂閉,故症見大便斷續不連,或于結難下,難得矢氣。或因脾家濕重,清陽下陷,症見大便稀溏;或因肝郁化熱,挾脾濕瘀陷二腸,蒸血腐肉,症見便下惡臭,甚則便膿下血。肝脾瘀陷,肺胃必逆,故症見惡心嘔吐,厭食納差,胸悶氣短。肺胃壅滞不降,膽無降路,上逆而化相火,不能蜇藏,故而發熱盜汗。脾濕胃逆,化源不開,水谷精微不繼,無以溫養肌肉,故而日漸消瘦,虛乏無力,面色晄白。肝脾郁陷,化生濕熱,故脈見細濡、弦、關尺較大,舌苔自膩。

治則:健脾舒肝,化瘀消脹止痛,疏利腸道。

方藥:雲茯苓12克、建澤瀉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桂枝木9克、鵝枳實12克、炒杏仁9克、川厚樸20克、炒麻仁9-15克、縮砂仁6-9克、蘇澤蘭30-60克。水煎溫服

方解:雲茯苓、建澤瀉,健脾滲濕;炒杭芍,粉丹皮、桂枝木,舒肝升陷;炒杏仁,理氣降逆;鵝枳實、川厚樸,破瘀行氣消脹;炒麻仁,潤燥滑腸;蘇澤蘭,化瘀消脹;縮砂仁,暖脾行瘀。

加減:
①大便不暢者,加炒西吉9克,導滞以通便。
②瘥後中氣未複,脾濕盛而痰涎多,脈見關寸大者,加法半夏9克,以降濁化痰。

忌宜:忌生冷、辣椒、酒、耢、雞、鴨、牛羊肉,以食營養豐富、容易消化食品及植物蛋白為宜。

附記:腸結核是一種繼發于肺結核或腹腔其它器官結核,或因結核杆菌随飲食進入腸道而原發于腸道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以潰瘍型及增生型為臨床所常見。類似于祖國醫學的氣臌,尤其增生型腸結核更為類似。

本病因腸遭有潰瘍或有增生結節,可因進食等引起腸道痙攣而作腹痛,氣機不通面作腹脹。其腹脹之狀,如《金匮要略》所雲:“腹滿不減,減不足言”。患者極難得一矢氣,一次矢氣,甚者可持續一小時之久。腹滿随矢氣稍減,旋即脹滿複如故。治療以破瘀消脹為主,以《厚樸七物湯》加減主之。去其味甘令人中滿之甘草、大棗,重用澤蘭、砂仁、枳實,破瘀消脹之味,以增其破瘀消脹之力。澤蘭化瘀消脹,為治此症之佳品,伍以厚樸,效力尤捷,故亦重用厚樸。

西吉,即岷山所産之大黃去皮者,為大黃佳品之一。其心深黃近紅,導滞通便之力甚強。大黃皮有收澀作用,于本病不利,故不用一般帶皮大黃,而用西吉。

雞鴨肉系“發物”,牛羊肉氣羶,本病均不宜食。

内科病證 結核性腹膜炎 二十一

結核性腹膜炎,系因脾濕肝郁,瘀久化熱,結于大腹所緻。

脈證機理:木生于水而長于土,平人水土溫暖,生長之令暢,所以木氣不郁,肝木溫升,故而腹痛不作。

素患痨蟲所緻腹部其它疾患者,脾家濕旺,緻使肝木郁而不升。脾主大腹,瘀積日久,積溫成熱,盤瘀大腹,而作大腹疼痛,是病腹膜結核。肝主疏洩,脾濕肝郁,疏洩不利,濕無去路,瘀積大腹,故而大腹脹滿,甚則腹大如鼓。瘀而化熱,陷于膀胱,膀胱熱澀,故而小便黃赤不利。肝郁疏洩不暢,故而大便初幹後溏;或因郁而生熱,結于大腸,而見大便于結難下,或因肝脾郁陷,而見大便稀溏。脾濕肝郁,礙肺胃降路,肺胃上逆,膽火不藏,故症見發熱口苦,咽幹口燥,脘悶納差,胸脅脹滿。脾主肌肉,脾濕不運,化源不開,水谷精微乏竭,氣血虛弱,不能溫養肌膚,故而頭面四肢消瘦,疲乏無力,面色晄白。濕熱熏蒸,可見口舌糜爛,口氣腥臭。脾濕肝郁,濕熱瘀積,故脈見細濡、較弦,關寸稍大、兩尺澀,舌苔白滿膩或黃厚膩。

治則:健脾利濕,疏肝熄風,化瘀止痛,清利濕熱。

方藥:豬苓片15克、建澤瀉12克、炒杭芍9克、何首烏25克、廣桔紅12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12克、蘇澤蘭60克、車前子9-12克、冬葵子9-12克、木防己12克 、草蔻仁9克、粉丹皮9克。水煎溫服

方解:豬苓片、建澤瀉、健脾利濕;炒杭芍、粉丹皮、何首烏、疏肝熄風止痛;川郁金、廣桔紅、炒杏仁、法半夏,清肺利氣,寬胸降逆;蘇澤蘭,疏肝化瘀,利水消脹;車前子,清利濕熱;冬葵子,滑竅利尿;木防己,疏肝利水;草蔻仁,暖脾行瘀。

加減:
①肝脾郁陷較重,脈見關尺大,大便不幹者,去何首烏,加桂枝木9克,舒肝以升陷。
②腹痛重者,加延胡索9克,疏肝以止痛。
③大便幹結者,加肉苁蓉15克,潤腸以通便。
④腹脹不消者,加滑石粉15克,利尿以消脹。
⑤口鼻幹燥者,去炒杏仁,加生蒌仁9至12克,清肺利氣以寬胸。
⑥腹水消退後,腹部症塊不消,切痛者,加石菖蒲12克,行瘀消痞以止痛。
⑦腹水消退後,中氣未複,腸鳴者,加玉竹30克,潤腸以固正氣。

忌宜:忌食雞、鴨、魚、肉及一切腥葷酒醪之品及宿根萊,以清淡食品為宜。宜多食植物蛋白。忌房事。勿勞累。

附記:結核性腹膜炎,多因腹腔器官結核病變,或因肺結核通過血行播散而緻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屬祖國醫學的肝郁腹痛膨脹範疇。病機為脾濕肝郁。以腹痛,腹脹,發熱,清瘦為主症。治療重在健脾利濕,疏肝止痛。使腹水消而脹滿除,肝氣暢而腹痛止,病可漸而向愈。總之,以疏利為本,切忌固澀。腹水消退後,腹部症塊不消者,雖無明顯症狀,亦較難去根。

治療本病之主藥為蘇澤蘭、草蔻仁,健脾行瘀,利水消脹。中氣運轉,瘀積消除,則腹脹、腹水随之減輕,以至消除,病自可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