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對比北宋到金朝的曆史地圖,會發現兩個朝代中的大名府、恩州一帶的幾個縣城都換了位置,并且有的縣還從大名府調整到了恩州,為何為有這種情況?同時搬遷縣治所在曆史上也不常見吧。以今天河北省館陶縣的縣城搬遷為例,看一下當時發生了什麼。
大名府、恩州一帶,左為北宋、右為金
今天的河北省館陶縣的縣城是在1955年的時候,從今天的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遷到現址的。在那之前的館陶縣,明清時期屬于山東省東昌府,其縣城就一直是在冠縣北館陶鎮。但是在最早春秋戰國時期設置館陶縣的時候,其縣城卻是在今天的山東省冠縣東古城鎮,那麼是什麼時候縣城從東古城鎮遷到北館陶鎮的呢?這個問題,至今還存有争議,分别是:隋大業二年(606年)和金代。
隋大業二年說是從曆代《館陶縣志》志中記載中得來的,甚至1999年版本的縣志也采用了這個說法,這顯然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在唐朝中期李吉甫編撰的《元和郡縣圖志》中還記載着“本春秋時晉地冠氏邑,陶丘在縣西北七裡……”,這一句就表明從設縣一直到此時,縣城還在原地沒有挪窩。
金代一說,是縣裡近幾年的文史工作者共同考證出來的結果,并且最新的2013年版《館陶縣志》也采納了這種說法,這個結果和國内的一些權威專家得出的結論是一緻的,比如曆史地理學家譚其骧的《中國曆史地圖集》中北宋時期、金朝時期的館陶縣城位置就顯示出了這一變遷。
雖然種種情況考證出了館陶縣城從東古城北遷40裡到達北館陶是在金代,但是整個金朝統治中原地區時間在百年左右,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不能再精确一些,确實有些遺憾。今天咱們就解決這個遺憾。其實如果單單靠縣内的曆史資料記載,很難再考證出當時是為什麼、什麼時候搬遷的,但是放到比較大的時空背景下,卻是很容易發現線索和脈絡。
首先要了解為何要搬遷縣城
館陶縣地處黃河下遊,在從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開始發生的黃河一次次的改道、決口中,館陶縣深受其害。在《館陶縣志》、《館陶縣水利志》對黃河“水決“簡單的記載有1048年、1050年、1051年、1055年四次,而發生在熙甯元年(1068年)、熙甯四年(1071年)、元豐七年(1084年)的記載則較為詳細。
另外,在全國層面的《宋史志四十五·河渠二·黃河》中也有記載:
熙甯四年(1071年)七月辛卯,北京新堤第四、第五埽決,漂溺館陶、永濟、清陽以北,遣茂則乘驿相視。
正是因為屢受黃河改道、決口、泛濫之苦,廣大人民以及官方衙署也就需要随着水災不斷遷徙、搬遷,沒有甯日。特别是縣治所在的遷移,更不是小事,每次都需要向上請示。
《宋會要·方域》記載:“熙甯六年(1073年)六月十八日,北京留守司、河北都轉運司言,館陶在大河南堤之間,欲遷高囤村以避水,公私以為便,從之”。
這一年的水災,館陶縣内的志書上沒有記載,但是在全國層面的總志裡卻有反映,是由地方官員向朝廷請示由于水患,館陶縣城想要遷到“高囤村”這個地方,方便官方和私人的生活。皇帝最後準了。
紛亂的黃河河道
可能是由于遷到高囤村僅僅是“避水”的臨時性措施,等水落後又重新回到了縣城繼續生活。但是,由于黃河改道、決口頻繁,館陶境内黃河沖出的河道衆多,涉及範圍十分廣泛,當時修築約束河道的堤壩衆多、并且跨越的區域十分廣大,南樂、館陶、宗城、魏縣等縣都在河堤之内,時刻受到洪水威脅,所以官方和民間把縣城搬遷到河堤之外的呼聲極為強烈。還通過各種渠道給朝廷進言。
《宋史》河渠志記載,元豐四年(1081年)九月庚子,水官李立之上言:"北京南樂、館陶、宗城、魏縣,淺口、永濟、延安鎮,瀛州景城鎮,在大河兩堤之間,乞相度遷于堤外。"
搬出河堤之外?到底往哪搬?真實情況卻是真的是無處可搬!
由于北宋時期黃河改道次數太多、涉及範圍太大,處于差不多黃河洗泛濫、決口區域中間位置的館陶縣周圍都是一樣的境遇,真的是無處可搬。
館陶西北的邢州巨鹿縣在大觀二年(1108年)秋,被黃河決口的洪水淹沒,被迫遷到高地,後世發現其縣城遺址中器皿、淹死的人屍骨都還存在。
館陶西北的清平在元豐年由于黃河決口,治所遷到原縣城四十裡的明靈砦。
館陶之南的長樂縣治所在元佑三年遷到金堤東曹節村。
……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總之在整個北宋時期,館陶縣周邊都受河患之苦頻繁遷徙。大家都是一個樣,沒有一處不受水患的地方。因此在慶曆八年之後,在今天的河北中南部、山東西北部的廣大區域,大家都在黃河不停的、随機的泛濫、決口中苦苦掙紮,水來逃離家園、水去返回重新生活。
金兵打過來了,遷城的機會也出現了
說起來這個機會,還是宋朝統治者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創造出來的。
建炎二年(1128年),為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将杜充在滑州決開黃河堤防,造成了黃河向南改道,由北入渤海改為了東南入黃海。雖然這次決口給今天河南東南、山東西南、安徽、江蘇等省的人們帶去苦難的同時,但是對于在飽受水患80年的黃河以北地區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解脫。終于不用每日擔驚受怕、頻繁的搬家了。縣城也可以擇機搬遷重建了,但此時這一帶仍是戰亂頻繁,雖然水患沒了,兵患仍存。
僞齊政權的建立,帶來了短暫的平靜期
金朝為了加強對漢地的統治,采取了扶持傀儡僞政權的方式,選擇漢人當皇帝。他們選中了宋朝任山東濟南知府降将劉豫,他在金兵攻濟南時,殺骁将關勝後投降,後任金朝的京東、西、淮南安撫使等職務。金天會八年(宋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金太宗扶持劉豫為“大齊”皇帝,定都北京大名府,史稱“僞齊”。劉豫的年号為阜昌,這一年是為阜昌元年。
劉豫此人,由于投降異族,殺害自己的同胞換取榮華富貴,甘當金人的走狗,在史書上評價極壞。可是就算是這樣,他在當了“皇帝”之後也不可能沒有作為,不發揮任何作用,比如在所謂的“大齊”政權短短七年的存在時間裡,還發行出了清秀娟美、比一般北宋錢更加精整、在今天的古币收藏界難以見到并且有着非常高評價的“阜昌通寶”,可見皇帝劉豫還是想好好經營國家的。
阜昌通寶
正好黃河水退去,土地幹燥後便于建設。呼聲強烈的縣城重建及搬遷就可以進行了。所以大齊新“皇帝”劉豫剛坐上龍椅,就把他登基所在地、“京畿之地”大名府及附近所屬部分州、縣的治所進行了遷址,還對部分區劃進行了調整。
具體情況如下:
恩州州治由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城西遷到了今天山東省武城縣。
臨清縣治所從今天河北省邢台市臨西縣城遷到今山東臨清市西南12裡舊縣村。并且由大名府改隸恩州。
總的來說,是把恩州州治遷了,把臨清縣治所遷了之後,又把它進行了跨州府的“調動”。
館陶縣的縣城從東古城鎮遷到北館陶的時間也應該是這個時候,即公元1130年(宋建炎四年、天會八年、僞齊阜昌元年)。
之所以這麼确定,有個名字是始終繞不過去的,這就是曆史上的永濟縣
永濟縣是在唐大曆七年(772年)的時候,由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奏請析臨清縣南部置永濟縣,因其西臨永濟渠而得名,屬貝州。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永濟縣治所張橋店東北至貝州州治一百二十裡。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的永濟縣
雖然對于永濟縣治所張橋店的位置今天仍有争議,比如近現代曆史學者如譚其骧、周振鶴等都認為今天在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也就是後來館陶縣治所。但在部分當地的文史愛好者中卻認為在館陶縣境内的陳路橋村。其實這兩地相距僅7公裡,在古代裡程基本屬于估算出來的虛數的情況下,差個10幾裡很正常。并且這也和本文需要論證的事情沒有太大關系,而張橋店的位置和本文有些關系的是要确定館陶縣和永濟縣的縣界在哪。
有争議的地方相距很近
永濟縣在宋熙甯五年(1072年)并入館陶縣,但很快就劃給了臨清縣。在永濟縣被撤銷的8年後,也就是元豐三年(1080年)修成的《元豐九域志》卷一,四京大名府條記載:
大名府領縣一十三,(熙甯五年省永濟縣為鎮入館陶,尋改隸臨清)。
館陶,畿,京(指北京大名府)北四十五裡。二鄉、淺口一鎮。有禦河、漳河、屯氏河。
臨清,畿,京北一百五十裡。四鄉。延安、永濟二鎮,有禦河、張甲河。
這個記載說明了三個情況:
1、說明了同屬一府之間的區劃調整方便。館陶和臨清在此時同屬大名管轄,原永濟縣在撤銷為鎮後,先歸館陶,很快就劃給了臨清。這一點很重要,充分說明同一府所屬縣之間調整行政區域的快捷,因為記載裡用了一個“尋”字,在古漢語裡表示很快。
2、還可說明館陶縣城北遷40裡是一定是遷到了原永濟縣的境内。因為永濟縣存在的時候,以古代設置縣級治所考慮管理、交通等因素,一般要設在縣域的居中位置。因此永濟縣治張橋店在今天北館陶和陳路橋一帶的話,永濟縣界和館陶縣界大至應該在今天柴堡鎮、徐村一線。因為在兩縣縣治中間線上,還要考慮館陶縣淺口鎮的所轄區域因素。徐村向河東垂直處某一點,到達東古城的距離僅有10公裡,和大家都知道的館陶縣城北遷40裡(今天衛星地圖上測為16.5公裡)差距較大。
以民國時館陶縣老地圖為例說明
推敲出來的縣界到縣城的距離
3、說明了臨清縣永濟鎮區域(不是指其鎮治所)在館陶縣城北遷時,又劃給了館陶縣。因此館陶縣城才可以北遷40裡。否則單憑館陶縣的範圍,是達不到40裡這個距離的。
說完永濟縣,再看阜昌元年的這次多縣治所普遍遷移和行政區劃調整
綜上所述,永濟鎮對于館陶縣城北遷極為重要,因為它提供了館陶縣城北遷的空間。所以說,館陶縣城北遷也隻能在阜昌元年這個時候才能實現。這句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1、從大的方面講,臨清、恩州等治所都在同一年進行了遷徙,這應該是一個統一的行動和命令,至少涉及大名府、恩州,沒理由把同樣受水患摧殘嚴重的館陶縣拉下。
2、從小的方面說,臨清縣在搬遷治所的同時,它還同樣被劃給了恩州。館陶縣卻一直屬于大名府,就意味着兩個縣已不在一個府管理之下,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點再跨府、州把永濟鎮從臨清縣劃到館陶縣,恐怕難度就大極了。
因此,館陶縣城北遷、恩州州治東遷、臨清縣治東遷、臨清從大名府劃給恩州以及臨清縣把永濟鎮劃給館陶縣,這幾個動作應該是同時進行的。
所以,館陶縣城從東古城北遷40裡到北館陶的時間應該是能夠具體到某年的,但是因為南宋、金、僞齊等政權的同時存在,史書上對這個時間卻十分混亂,綜合起來說,館陶縣北遷縣城是在公元1130年,這一年也是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僞齊阜昌元年。
您認為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讨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