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談中醫不傳之秘

明醫公開課第18期 打造中醫個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樊正陽 編輯/鄧爽 校對/劉長安
導讀:中醫不傳的秘密是什麼?藥之靈應,不在貴賤;方之靈應,不在多寡。請看樊正陽老師今日分享。
都說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确實如此,這個量一般人就以為藥量越大越好。到底咋樣去度這個量,是個費腦筋的問題。近些年來,中醫界有用藥量愈來愈大之苗頭,分析此局勢,不排除以藥養醫之嫌,如美其名曰為增加療效,我看就不是那回事了。現在中醫診療的病多是疑、難、病及慢性病,這些病治療多需要個過程,若為急于求效而不加以分析的任意加大藥量,不見得會“一劑知,再劑愈”。急、危、重症者,多因病情所需,或因急病急治,或危重證為救命,藥量适當大些是合乎情理的,但是我看一般的醫生很難遇到這些急危重症。常見小劑量用藥者被譏諷為“時方醫”、“溫病派”,敢問用大劑者就是“經方家”?!長此以往,禍難言盡。劑量大小是根據實情所需,信手大方重劑,并不會提高臨床療效。
1 藥量與藥效 大家都知道,劑量與藥效并不成正比例關系。某些藥物的作用以藥量的大小而變化,如升麻、小量升陽舉陷,大量可敗毒;柴胡可疏肝解郁,也可解表,決定效果的在于量;荊芥大量可發汗解表,常可用至二十克甚至三十克,小量十克以内就可疏風止癢;薄荷小量可有疏肝解郁之功,量大就是辛涼透表之劑;連翹常規劑量可敗毒散結,為瘡家聖藥,大劑使用辛涼透表發汗,為溫熱要藥;桑葉常量使用可散風清熱,量大投劑就涼血止汗;白術常量可補土止瀉,大量可潤腸通便;蒼術常量可燥濕,大量可發汗;紅花小量養血,中量行血,大劑破血;大黃、黃連、龍膽草小量可苦味健胃,量大作用就不同了;枳殼、枳實量小可寬中理氣,大量就破氣破積;厚樸量小走上寬胸,量大走下寬腸;甘草量小調和諸藥,益氣補中,大量敗毒······,凡此種種,不可不明。
2 藥量與病證 病有輕重,證有虛實。輕病用輕藥,重症用大劑,這是一般常識。病輕藥重,藥力太過,徒傷正氣,如發表太過汗漏不止而亡陽,瀉下過急洞下不禁而喪液;溫陽太過而化熱,補中太過而壅氣;清熱過度就寒滑或化燥,消伐過施必傷氣血津液。重病用輕藥,效力不及,多延誤病情,然常有用輕劑而愈疾者,也不可不知。慢性病多有虛證,或病情複雜,治療就有個調理的過程,藥重急于求成反而鞭長莫及;實證為祛邪計,多用大劑重方,然常有輕可去實者,也不可不講。故藥量根據具體病況而定,以為不量大不治病而大量用藥者,實不可取也!
3 藥量與體質 生活中,見有酒量大小、飯量不同者,則人之禀賦不同可見;飲有濃茶終日不離口而不影響睡眠,有清茶一杯而夜不安寐者,則人之耐受程度不同可知。藥也如是,體質強弱、個體差異不同,則對藥物的耐受程度也不同。仲景曰:“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姜三兩”,雖言之于四逆湯方下,然他方也如是。《素問·五常政大論》雲:“能(耐)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雖以毒藥為例言,但也說明了用藥劑量與體質有密切關系。兒童與老年用藥劑量常小于壯年,女子用藥劑量常輕于男子,個小體輕者用藥常小于個大體重者,這都是常識,雖現代醫學少講究個體差異,也有用藥的公斤體重算法,業中醫者不究于此,焉可乎?藥之輕重,雖少有相關性命者,也實有毫厘之差,遂緻千裡之謬!故随手重劑投方者,可思而改之。曾治一慕名遠道來診胃病患者,病經有年,體質瘦弱,證見有虛實寒熱夾雜,醫患皆急于求功,藥量過大又服之過急,犯了慢病緩治的原則,雖初服有效,再服效差,欲改弦易轍,重新下藥,無奈已失患者之信任,醫者顔面盡失,患者病又贻誤,不知何時能愈,嗟歎不已。
4 藥量與病位 病有上下,治有輕重。“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上之藥,多取花葉之類質輕者,量也不可過大,否則藥過病所,療效反差。薛生白治“濕熱證,嘔惡不止,晝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熱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連三四分、蘇葉二三分,兩味煎湯,呷下即止”,王孟英按曰:“此方藥止二味,分不及錢,不但治上焦宜小劑,而輕藥竟可以愈重病,所謂輕可去實也”。我曾治一“慢性咽炎”患者,常咽幹咽痛,喉中有痰,咯吐不出,咽之不下,病經二年有餘,抗菌輸液,敗毒清熱成藥百試而不效,反增口舌糜爛,痛苦不堪。診見舌淡苔薄而幹,邊布糜點,咽部充血幹燥。脈來上部微數,下部按之空虛。此藥之過重,用過病所,給予小劑治之:元參10克,甘草6克,桔梗6克,連翹6克,二花3克,牛子6克以清咽,再加肉桂3克以引虛火下行,藥之周餘,病去而安,後又投此方數劑間斷服之以收工。
5 藥量與配伍 大、小、緩、急、奇、偶、複,稱之七方,君、臣、佐、使為配伍原則。七方中,大、急方藥味劑量宜重,小、緩方藥味劑量宜輕;君臣藥重而分主次,佐使藥宜輕而為輔,故組方藥味劑量既不是都大,也不是都小,而是孰大孰小的有機組合。如名方逍遙散,雖疏肝養血健脾為治則,方中藥之劑量也随病情有變,欲疏肝就以柴胡薄荷為君臣,欲養血就以當歸、芍藥為君臣,欲健脾就以白術茯苓為君臣,不講求藥量大小,平鋪直叙,沒有主次,效也不良。厚樸三物與小承氣,藥味相同,前者重撲枳在于利氣,後者重大黃在于攻下,說明藥味相同而劑量有别,方劑的治療方向就會改變,故劑量與配伍的關系也不可不講。
6 藥量與味道 藥雖以愈病計,然總要入口下咽,不明藥之味道,妄用大量,難于入口,信有舊病不愈而添新疾者。如為止痛,妄用大劑乳香沒藥,雖藥病似相合,下肚多有嘈雜之變;五靈脂等穢味之藥用大量,多嘔惡不适;苦參内服,雖有敗毒燥濕之功,試服可知其味······,凡此種種,心中應明。趙炳南先生一則醫話可以為鑒:“我早年曾治一患者,據其肝膽濕熱熾盛而投用龍膽草15克(在此之前,最多用9克),誰知藥後病人竟昏厥在地,呼之不應,我急往視之,其脈尚存,經采用灌濃糖水等措施,患者很快清醒,并大呼‘苦死我也!’當時我親嘗藥液,确實苦澀良久不消,然而藥苦何以能産生如此不良反應?以後讀《本草經疏》得知,‘龍膽草味既大苦,性複大寒,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投’。而我當時對病情觀察不細,沒有了解病人因病痛而數日進食不多,服藥時又系空腹,加之對藥性認識不夠,所以沒有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終緻有此意外之事”。
兵法雲:将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烏合之衆,雖多何用?醫家治病貴在辨證明,藥在少而精,常能事半功倍。三因制宜,給的就是規矩準繩,還有很多方方面面,不可不深究,信手大方重劑,雖看似有理,多緻偾事,還多會有“雖獸醫用藥也莫過如此而已”之笑談。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