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部分中藥劑量運用之功效
一、夏枯草30g用于肝炎
本品性味辛苦而寒,善清肝火、散郁結。臨床配合養陰柔肝藥,用于陰虛肝旺之高血壓,配軟堅消瘿之品散結節,效果令人滿意。但以大劑量用于肝炎,則是在前人實踐基礎上有所發展了。
對于肝炎而轉氨酶升高者,象征肝炎病有所活動,而在中醫辨證上,則多屬肝熱郁結、濕熱壅滞之咎。夏枯草苦辛而性寒,專入肝膽二經,能補厥陰肝家之血,又辛能散結,苦寒則能下洩以祛濕熱,所以能收到滿意之效果。
二、枸杞子60g可止血
本品性味甘平,功專潤肺養肝,滋腎補氣,對于肝腎陰虧、虛勞不足為适合,一般用量為9~15g,但用量增至每日60g,則有止血之作用,凡齒宣、鼻衄及皮下出血(如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等)之久不愈,症情頑纏者,服之均驗;每日用本品60g,水煎分服,連服3~5日可以獲效。如用量小于45g,效即不顯,這也反映了用量與作用的關系。
三、蒼耳草120g用于麻風
本品性味苦辛而溫,能除風化濕,一般多用于頭風鼻淵、風濕痹痛及瘡腫癬疥。常用量為9~15g,但增大其劑量,則能用于麻風,其麻風的劑量,曾有分為每日120g一次煎服、每日360g二次分服、每日960g三次分服等三種,而其療效亦随劑量之加大而提高。如果隻用常用量,是不會收效的。
四、黃連120g用于高血糖
本品性寒,味大苦,善于瀉火清毒,清熱燥濕,一般常用量為3~5g左右,由于其性寒味苦,大量或久服,易于損胃,故常與溫藥并用,如配木香之香連丸,配幹姜之姜連散,配吳茱萸、白芍之戊己丸,配肉桂之交泰丸等。正如李時珍所言:“一冷一熱,陰陽相濟,得制方之妙,而無偏勝之害。”所以其用量一般均在常用量上下。
仝小林教授,常配伍黃連用于熱毒熾盛的糖尿病,取得突破性進展,值得參用。他說:“黃連苦,然糖尿病這一甜病顯效。我用黃連,通常劑量為每日30g,而糖尿病酮症,一日多達120g,降糖迅速。”通過回顧性分析顯示,有35%患者減少降糖西藥的用量,30%僅用中藥來維持穩定而理想的血糖水平,許多曾經胰島素用量很大的患者,甚至完全停用胰島素。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