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課程标準在“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中指出,學生在閱讀不同體裁的作品時,要在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要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要從語言、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赤壁賦》可以說是代表蘇轼散文最高成就的一篇經典美文,不論是在語言文字還是在思想情感上對後世都極具影響力。但由于高中課堂中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存在重文言基礎知識而輕鑒賞的情況,導緻有部分學生認為學文言文就是學通假字、古今異義等文言知識,這無形中就喪失了從傳統優秀文學作品中汲取豐富營養的機會。因此,本篇教學設計将重點放在鑒賞上,在教學方法上重視用朗讀特别是分角色朗讀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會,同時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理解,利用小組讨論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直線式結構,理清思路逐段分析,同時重視學生的個人感受,以學生為主體;在作業布置中除了課本要求的背誦文章以外,還加了一個課外拓展,以期使學生的思維打開,豐富知識積累。
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古代寫景抒情散文。學習本單元,要通過文學作品對自然的描寫反觀自然,提升對自然美的感悟力,激發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同時,要關注作品的自然景物描寫和人生思考,體會作者觀察、欣賞和表現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結合的手法,感受作品之美。《赤壁賦》是本單元的第四篇文章,屬于古代寫景抒情散文的名篇,本文通過鋪陳、排比形成整饬之美,并運用了“主客問答”的形式,描寫了月夜下泛舟遊玩的優美景色,表現了心情由舒暢到悲咽再到達觀的變化,體現了蘇轼豁達的人生态度,整篇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相生、文質兼美,景、情、理三者在文中達到了和諧統一。教學本文,可使學生對“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有更深刻的感悟,對景、情、理融為一體的寫作特點有更深刻的體悟,對蘇轼有更深度的了解,從蘇轼達觀釋然的人生哲理中汲取力量,豐富自己的思想,完善自我。
學情分析:本班學生通過之前初中文言文和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六單元文言文的學習,已經基本具備了理解一般文言的自學能力,在有注釋和工具書的幫助下能夠自行疏通文意,且學生在第三單元中學習了蘇轼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可以說是對蘇轼并不陌生了,這些情況都為學習本文做好了知識儲備。此外,高一的學生在思想上逐步趨于成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世界的認識有自己的看法,對人生理想也有自己的追求。所以課堂上,教師隻需視情況對重點字詞及文言知識進行點撥,同時注意補充學生忽視的地方,糾正學生理解有誤的知識點。但是由于學生的人生經曆較少,且在之前的文言文中學生隻把其當成簡單的文言知識的堆砌,因此學生在梳理本文将景、情、理融為一體的寫作特點上有困難,從而無法理解本文的人生哲理,難以産生情感共鳴。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抓住線索來梳理文章脈絡,品讀關鍵句深度感悟作者傳達的感情。
教學目标:
1. 通過有感情、分角色朗讀理清課文思路,把握作者情感變化,體會本文景、情、理融為一體的特點。
2.通過小組讨論,體會文章說理特點。
3.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樹立樂觀面對人生困難的積極态度。
教學重難點:把握文章情感線索,體會景、情、理三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講授法;提問法;讨論法;誦讀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2分鐘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30秒)
(PPT展示蘇轼《自題金山畫像》圖片)
同學們,我們接着上節課的學習。請看大屏幕上的這張圖片,相信他是誰大家都猜到了。那麼旁邊的詩句是什麼呢?沒錯,就是蘇轼的《自題金山畫像》。蘇轼的這首自題小詩總結了自己一生中陸續被貶的經曆。那麼,蘇轼的經曆這麼坎坷,他是否就自怨自艾、哀怨地過完了一生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繼續走進《赤壁賦》,通過梳理文章中的情感變化來體會蘇轼的人生态度,感悟其人生哲思。(闆書課題及作者)
二、任務一:讀全文,知情感變化(1分鐘)
1.自由朗讀:現在請同學們快速自由朗讀全文,讀的過程中注意用筆劃出表現情感變化的句子。
明确:(闆書)
(設計意圖:自由朗讀能讓學生回顧起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再次整體熟悉課文,且學生可以以自己朗讀的節奏和習慣進行知識的複習和串聯,有了自己的認識之後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同時也為接下來深入解析文本做鋪墊。)
三、任務二:析段落,明變化原因(8分鐘)
(一)活動1 為何而樂?
1.提問:同學們對于情感變化的句子找的非常準确,那麼為什麼會産生這些情感變化呢?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首先從“樂”開始。為何而樂?可否找出文中的句子來支撐?
明确: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美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賞心——“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樂事——“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闆書)
2.提問:這是我們從文中找到的句子,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朗讀一下第一段,并用自己的話為我們描繪一下這番美景,注意不是翻譯文章内容哦。
明确: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幽雅而甯靜,蒼茫而朦胧,秋景如畫,風月無邊,一路樂景。(供參考,對學生的朗讀做出點評,根據學生回答做适當提示引導和點評。)
同學們,值此良辰美景,泛舟夜遊,怎能不樂呢?看來大家都體會到了作者的“樂事”。
(二)活動2 為何轉悲?
1.提問:既然有美景如此,為何文章情感會轉入“悲”呢?請同學們看第三段,找一找相關的句子,指出悲從何來?并用自己的話加以總結,稍後我們請同學來分享。
明确:(1)悲英雄寂寥落幕:“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悲人生渺小短暫:“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3)悲理想難以實現:“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根據學生的回答做适當點撥或評價)(闆書)
(三)活動3 喜從何來?
1.分角色朗讀:全班分為兩組,一組扮演“客人”朗讀第三段,一組扮演蘇子朗讀第四段,還原蘇子與客的對答場面,深入體會文本。
2.讨論:第三段寫了三種悲情,如此深的悲情為何到了最後一段又陡然轉為“喜”了呢?通過分角色朗讀之後,相信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現在我們分三個小組,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分析第四段,讨論作者是如何勸慰“客人”走出悲情困境的,兩分鐘後請小組代表發言。
明确:對于“客人”之悲,作者分别進行了勸慰。
(1)對于悲英雄:作者采用“水”與“月”兩種景物“變與不變”的特點來進行說理。水“逝者如斯”,月“盈虛者如彼”,但最終都“未嘗往也”,“卒莫消長也”。雖然江水滾滾流去,卻始終未曾流走;雖然月亮時圓時缺,但永遠不會消減或增長。
(2)對于悲人生:“客人”悲歎人生渺小短暫,作者天地之間萬事萬物“變與不變”來進行說理。天地之間若從變化的角度看,則“曾不能以一瞬”;若從不變的角度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無論是水、月等景物,還是人,自然之中的萬事萬物時時在變,又永遠無窮無盡,因此不必為一時的渺小短暫而悲傷。
(3)對于悲理想:“客人”惆怅理想“不可乎驟得”,隻能“托遺響于悲風”,而作者卻認為天地之間“物各有主”,并借助清風和明月兩種景物來表達享受大自然的歡喜之情,這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不必一直困頓于理想難成之中,我們應寄情山水,于萬事萬物中寄托我們的情思,縱情山水之間。(闆書)
(設計意圖:第一,基于文本内容按照作者的情感變化線索逐段分析,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第二,對于語文來說,朗讀非常重要,特别是文言文,朗讀不僅是形成語感的關鍵,更是進入文本的敲門磚;第三,讓學生自己概括總結文本内容,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美景,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第四,分角色朗讀使學生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問答之間的微妙變化,深刻體會到從悲到喜的轉變;第五,小組讨論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課堂回答問題的語言組織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任務三:結全文,悟說理特色(2分鐘)
1.提問:我們曾在第六單元學習了《勸學》這篇論說文,它說理清晰,圍繞“學不可以已”進行論述,想必同學們都有印象。那麼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進行了說理,有沒有哪位同學可以總結出來《赤壁賦》的說理特色?
明确:全文不論是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可謂是使寫景、抒情、說理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運用自如。在寫景時,景物清幽開闊,令人神往,例如第一段中對泛舟夜遊的美景的描寫;在抒情時,情思缥缈暢達,酣暢淋漓,例如第二段中對洞箫嗚咽之聲的描寫、第三段對英雄落幕、人生短暫之悲的表達;在說理時,精煉獨到,随景而發,将抽象的道理蘊含于具體的景物之中,讓說理變得真實可感,生動自然,易于理解,例如第四段中利用水、月、清風、自然萬物這幾個景物進行哲理的闡發。
(設計意圖:創設使學生面臨矛盾和産生疑問的心境,以激起學生的探求心理和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四、結束語(30秒)
學完了以上内容,同學們有什麼感悟嗎?(根據學生作答情況做點評)老師也有一些感想分享給同學們。我們的一生有榮辱禍福,有順逆成敗,沒有人的一生會永遠順遂。所以當我們遇到疾風驟雨時,甚至身處絕境時,我們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樂觀心态,也要有“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心境。
五、作業布置
1.背誦《赤壁賦》
2.搜集一些描寫赤壁的詩文,分析不同文人在面對赤壁時的不同情思,探究背後的深層的文化意蘊,下節課進行分享交流。
六、闆書設計
張佳麗,祖籍安徽,現定居于福建三明,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科教學(語文)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本篇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思考探究來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把握作者情感變化,體會文章中情、景、理三者融為一體的寫作特點,學習作者豁達的人生心境。
作者簡介
點評
本篇教學設計重在把握文章情感線索,體會景、情、理三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通過梳理文章中的情感幫來體會蘇轼的人生态度,感悟其人生哲思。讓學生自己概括總結文本内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在探究“喜從何來”時選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身臨其境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和文章所蘊含的哲理思想。(點評人:胡羽岚)
1
END
1
作者:張佳麗
來源:閩南師範大學學科語文
下一篇
睡眠不佳治療方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