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做遊戲,互扮角色玩)為什麼要陪孩子玩

當你搞不定孩子的時候,不如試試陪他玩遊戲,會有很好的效果哦~。

  ——薩姐 
  前兩天,有粉絲給鹿媽留言:“在地鐵上,孩子玩鬧打擾身邊人,但講道理不聽,又不能直接把孩子帶回家,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呢?”  

共情是一種特别好的溝通方式,但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

除了地鐵上這種情況,相信大家還會遇到很多“不知道怎麼辦了”的時候:

别的孩子來家裡玩,自家孩子卻不肯分享玩具,最後争執不休;   剛學會走路就喜歡發脾氣,還打人,答應了你以後,下次還是會犯;

叫孩子起床刷牙吃早餐,盡量不催,結果他俨然一個老賴,能拖就拖,恨不得今天不去幼兒園……   該做的能做的,基本都做了,孩子就是不配合。   老母親崩潰是分分鐘的事。  

  但其實,有一種方法,幾乎可以“一勞永逸”地應對所有“不知道怎麼辦了”的場景。   那就是:遊戲。   我曾在地鐵上看到過一位媽媽。   當孩子因為擁擠的環境開始不耐煩而哭鬧時,她沒有發火,而是邀請孩子陪她玩手指加減法的遊戲。   孩子淚眼婆娑,卻也還是伸出了手,同媽媽一起猜手指算術,看起來不像是第一次玩了。   中途,媽媽還算錯了,笑聲連連。   吵鬧的畫面就這樣變得溫馨,周圍人懸着的心也舒暢了不少。   勞倫斯·科恩說,遊戲是孩子的語言,用他的語言,才能有效地讓孩子知道:我們聽懂了他的心聲,我們贊賞他的努力,我們相信他能合作。   所以,我經常告訴身邊的朋友,當你不知道怎麼辦了,就和孩子玩遊戲吧!   用玩遊戲的方式治愈孩子的不良行為,不僅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同時彼此的關系也能更加親密。   01   “會玩”的父母,   孩子會變得更加自信   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什麼?   布娃娃?變形金剛?拼圖積木?……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說起這個,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鄧超。   之前他就發過微博“求助”:發布會馬上要開始了,可是指甲被塗成了這樣,怎麼辦?  

  這不是他第一次被女兒“捉弄”了。   被女兒紮辮子↓  

  堆樹葉“雪人”↓  

  這一家子真的太會玩了。   鄧超說,自己獨特的育兒經驗,就是陪孩子玩,他會想出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   在這樣的教育之下,一雙兒女從小就有滿滿的安全感,自信力、适應力、自控力都很強。   可能有人會說,你又拿明星來舉例子,平常人家才沒那麼多閑工夫呢。那我們來看看尋常老百姓家是怎麼玩的。   植物大戰僵屍↓  

  打地鼠↓  

  恐龍寶寶↓  

你看到了嗎?你陪孩子玩,他笑得有多開心。   很多父母不知道怎麼陪伴孩子,更有甚者,大人一部手機,孩子一部手機,省事省心

他們經常給自己設限:

我不太會跟孩子玩,那是孩子他爸的事。

我的孩子自己玩得很好了,不需要我跟他們玩。

殊不知,小時候不怕麻煩的父母,孩子長大了才省心。
而小時候不花心思的父母,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再想彌補或者改掉孩子的壞毛病就很難了。

近年來神經科學的突破性進展,更加明确地解釋了孩子成長中的需求:

孩子從成人那裡需要的不是靜态的陪伴,而是動态的交互,尤其在遇到挑戰時,更需要成人主動地提供恰當的支持。

這類親子互動遊戲,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能力,包括自信心、安全感、自控力和适應力等等。 

玩,還能培養孩子在未來的核心競争力。

馬雲曾經說:“我招聘了幾萬名年輕人,發現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些有出息的年輕人都特别會玩,特别調皮。”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用遊戲把掌控權還給孩子   那麼,用遊戲怎麼管教孩子呢?

育兒專家李岩老師,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的孩子很磨蹭,每次出門前都要催半天……

最開始李岩老師是這樣說的:

“這麼大個人了,怎麼就這麼磨蹭!能不能快點?”   當威脅也沒有用時,他就會闆起臉怒吼。

後來他才發現,唠叨、恐吓和訓斥,除了破壞親子關系,完全無法解決問題。

他隻好設計了一個對付“出門磨蹭”的小遊戲。

他的孩子喜歡看《007》,于是李岩老師每天催促孩子時,就會模仿反派說:“邦德先生,這次你死定了,哈哈哈。”

然後模仿機器人的聲音說:“自動爆炸系統已啟動,大廈将在60秒後爆炸,60、59…”

當他開始倒計時,孩子就進入了狀态:   快速地穿上外套鞋子,背上書包,趕在60秒内跑出去…… 

他這才發現,和孩子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不是說教,而是遊戲!

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走進孩子的内心,和他們成為真正的玩伴。

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孩子不肯起床,不肯刷牙,生病了不肯吃藥等。   其實,道理孩子都是明白的,隻是大人叫她刷牙時才不肯。

孩子反抗的,不是吃藥、刷牙這些事情本身,而是反抗被别人支配、控制的感受。

遊戲的魔法很明顯,在遊戲中,孩子的角色由“被動方”變為“主動方”,獲得了内心真正所需的掌控感。

童年時期就能獲得足夠的掌控感,是孩子發展自信心的重要基礎之一。

我總結了一些常見的,孩子不肯配合的小遊戲,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刷牙:“齲齒大王”遊戲   情景:吃過晚飯,散步回來,催促孩子去刷牙,被孩子拒絕了:我不要!我不要刷牙!

等孩子玩了幾分鐘,媽媽就變成了“齲齒大王”,用一種可怕誇張的聲音渲染:“啊…我是齲齒大王,我要把你的牙齒都變成齲齒。”

然後張牙舞爪地向孩子挪去。

這時候孩子揮着拳頭一邊喊着:“你走開,你快走開!”,接着撲到媽媽的懷裡。

媽媽繼續變聲說:“我最喜歡找那些不刷牙的人了,他們沒有我害怕的牙膏保護,我可以把他們的牙齒變成齲齒,嗷…”

這時爸爸可以神助攻讓孩子趕緊去擠牙膏刷牙。 

娃立刻跑去洗手間擠了牙膏含着牙刷跑出來在媽媽面前示威。 

于是媽媽做出害怕狀:“什麼?這個孩子在刷牙了?我最害怕了,快點跑吧。”

娃很得意,一邊刷着牙一邊追了媽媽幾步。

這時候,你還可以說:“快點去漱口,把牙齒刷幹淨就不會有齲齒了。”

2. 吃藥:大戰“細菌大王”

情景:孩子生病了,因為身體不舒服,鬧情緒,怎麼也沒法讓孩子吃藥。

爸爸扮演“細菌大王”,在孩子旁邊張牙舞爪地說:哎,我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細菌大王,你們誰也别想打倒我!哼!

媽媽輕聲對寶寶說: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吃這個藥可以打倒他,你試試看。

3-4歲的孩子往往會覺得這個情景很有趣,于是會半信半疑地吃一小口。 

此時“細菌大王”馬上痛苦地“哎喲”一聲,大叫:呀!不好了,什麼東西這麼厲害?   我的脖子卡主了!(暗示孩子吃了藥,魔法生效了,自己被擊敗。)

此時孩子會因為覺得好玩而再繼續喝藥(媽媽要配合鼓勵),孩子每喝一口藥,“細菌大王”就配合表演腦袋疼、胳膊疼、眼睛疼,最後整個人暈乎乎地倒下了,被藥擊敗了。

這個遊戲通過讓孩子獲得“掌控感”,使孩子從“被動吃藥”變成“主動吃藥”。

讓原本可能會是一場因為鬧脾氣而結束的尴尬結局,變成歡樂開心的親子場景。

3. 沖突矛盾:兩孩互相搶玩具

情景:小男孩天天請好朋友豆豆來家裡玩。天天剛買了一個新玩具,一個變形金剛,豆豆一進屋就看見了,就想拿來玩,可是天天也想玩,于是兩個人就吵起來了。

是沒收,還是讓客人先玩,還是輪流玩?

無論哪種方式,都感覺是警察在執法。哪怕孩子表面平靜了,内心還是不開心的。

這時候,天天的媽媽就玩了一個“吵架女巫”的遊戲,就是扮演一個反面角色(女巫)。

她不僅沒有勸孩子不要搶玩具,反而陰陽怪氣地挑唆兩個孩子“搶啊,我最喜歡看小朋友吵架搶玩具了”。

由于媽媽的表情和語氣就是一個十足的“壞人”,因此兩個孩子反而停止了争搶,開始聯手對付壞女巫。

4. 如何停止孩子的嗯嗯唧唧

情景:和孩子出去逛街,孩子喊累不想走,哀求你抱他。但你看到他隻是有情緒,并不是真的疲憊時。

媽媽:“你說話的那種聲音,很像在踩刹車,它會讓你走得更慢,很久都回不了家,我有另外一種聲音,會像踩油門加油一樣。

接着媽媽用最偷快的聲音說:“我行我行,我比路上的車還牛,我不怕苦也不怕累。”

他停止了哼唧,開始走,當他又開始抱怨時,媽媽就會說:“等一下,不要踩刹車,我們快到了,踩油門來加油。”

媽媽嘴裡發出油門的聲音,讓他跟着做,就這樣他又繼續再走,在某一刻他停下來,頭一次用輕松的聲調說:“我需要體息一下。”

這時候你可以說:“太好了,加油站到了,我們來喝點水,吃點葡萄幹。”   用這樣一種方法來告訴他,抱怨沒有用,愉快的聲音才有幫助,盡管那像是假裝出來的。

事實上,這種假裝意味着我們選擇了積極地向上去面對生活。

在《遊戲力》一書中,勞倫斯·科恩博士指出:

我們從沒有想過,自己能坐下來多久不發火、不生氣地同孩子一起玩玩彈球、芭比娃娃或者其他遊戲呢?

又有多少次我們把孩子扔在一邊不管,心中隻想着完成手頭的工作呢?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做個能和孩子溝通的父母并不難,隻要我們能再耐心一些,再用心一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傾聽孩子的需求,用有趣有愛的方法,孩子就會很滿足。

俗話說, 育兒就是育己。   用遊戲來緩解矛盾,其實就是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一樣的年齡,平視他、理解他,用溫柔的方式安撫他。

無論能否成功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大人自己不會再變得易燃易爆炸,孩子也不會在恐懼和害怕中被迫妥協。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所需要的關心和愛護,就像一個杯子,需要不斷地蓄水。

隻有當杯子裡蓄滿愛的時候,孩子才能陽光又自信。

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用溫柔又有約束力的愛,将孩子的“愛之杯”蓄滿,陪他們一起成長,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