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透漏給大家一些比較好理解的談話。老者向我透露了他關于老子對美醜善惡的看法的話,震撼了我。他是這樣說的:
“衆妙之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
這裡令我吃驚的是老者把道德經第一章裡最後一句話“衆妙之門”放在了這段話的首句。(打破了章節的束縛)
老者說,這句話裡要領會兩個關鍵的字“矣”和“已”,他解釋說,“矣”是“了”的意思,表示完成時态;“已”是後來,過了一些時間的意思,已故就是後來明白以後。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說“萬事萬物的奧妙之門是天下人人都可以知道的。大家的行為是美還是惡,行動結束了大家立刻就會知道,而大家的行為是善還是不善,是要等到行為結束後後來大家醒悟了才知道的。簡單地說,就是說明一個“美醜易辨,善惡難識”的道理吧。
下面的内容,可以說是颠覆我對于傳統觀點看法的一次談話,這句話仿佛解開了套在我頭腦裡的一把無形的枷鎖。那天老者問我,你還記得老子的三寶嗎?我順口就來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老者說“我給你糾正一下,你自己比較吧,哪個好用用哪個。“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老者還告訴我說,老子這三寶中,他最看重的就是第三寶。有心人慢慢體會吧。
還有一次談話,對我重新認識老子的一句名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前隻是喜歡的不得了,但領會的并不深刻。感謝老者下面的話: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複為奇,善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這你為何要感謝老者呀,這是老子的原話嘛。可能細心的人會發現,這句話和我們傳統的話有個地方發生了變化。請看傳統的話: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者變化的話“孰知其極,其無。正正複為奇,善善複為妖;”傳統的說教話“孰知其極其無正,正複為奇,善複為妖;”這次我沒有驚奇的原因是,老者的話使我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一句外國名言;“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謬論。”以及“過猶不及”的道理。“正正”的意思說明了“正雖然是好的,但正之再正就未必是好事。”這也正好揭示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論斷。
老者說“小夥子,對于‘聖人處無'這四個字,你可能不理解吧,那麼你試着和老子說過的另外一句沒有争議的話放在一起來體會,也許你就會明白些什麼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這句話沒有什麼争議,這裡老子說的是‘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那麼未有和未亂是不是都是尚未發生呢?這是不是就是‘無’呢?”慢慢的我就逐漸領會一些了。
一次我又去了老者家,正好遇見他端坐在太上老君神像前,兩目微閉,默默無言,神色非常肅穆。這時我已經稱他為師傅了。我看到師傅這個表情,預感到好像有什麼大事要發生。就悄無聲息的坐在他身邊。不出所料。良久,師傅向我透露了一個驚天的大秘。他告訴我老子道德經裡有一章話必須得告訴我,讓我記住。”他說”我把下面這一章念給你聽。”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我細心的注意到,師傅在念這一章時,有個地方明顯與常規讀法不一樣,就是“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這一句裡,【無】這個字他老人家發的是四聲,音調非常重,而且還和狎·厭這兩個字中間有個明顯的停頓,通常我自己念這個字發的是二聲。無狎·無厭是連讀的。我心裡打個登,這裡明顯能聽出不同的意思。念完後,師傅就開始解釋,待他解釋完,果然令我吓得是一身冷汗。My gad!我終于知了·道!!!!
他的解釋是這樣的: “如果人不畏懼于天道的威力,那麼天道就會把更大的威懾降臨人間。讓人間萬物皆無,像人戲弄狗一樣毀滅人類賴以居住的場所,讓人間衆生皆無,像厭惡了人類一樣毀滅衆生的生命。那唯一的辦法就是人不要去遭到天道的厭惡,這樣天道才不會去厭惡人類。因此聖人自己知曉如何去和天道和睦相處的道理,而不忍見到人類自身被天道滅亡的惡果。自己知道愛惜人間的人類而不會去把人道淩駕于天道的顯貴之上。所以人要有所取有所舍。”
老者為我揭開了是‘道生一’還是‘道,生一一’的困惑。想必大家也會從中醒悟。老者說“道生一”的思維是一種束縛人類思想的一種思維,很容易使人陷入“唯我獨尊的王者思想”,是一種獨裁式的思維,好像天下就生這單個“一”,很容易使人鑽入牛角尖,陷進死胡同;是一種片面的,偏執的思想。而“道,生一一”的思維是一種寬容性的開拓試思維,給人的直觀感覺是道生了一個又一個無數的“一”,而這每一個一又是不同的,萬物中的每一物對應一個一。
還舉出了下面這段話給我解釋。“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緻之;天無以清将恐裂,地無以甯将恐廢;神無以靈将恐歇,谷無以盈将恐竭;萬物無以生将恐滅,侯王無以貞将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至譽無譽。不欲璐璐如玉,珞珞如石。”老者解釋說“這裡天地神谷萬物侯王各得一道,分别是一天道,一地道。一神道,一谷道,一物道,一王道。這從現在的角度講就是老子的民主的思想”我不知道老者這些話對不對,但卻是完全不同的角度,讓人耳目一新!
商務合作:微信wdswhz888 qq:519423992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