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六腑各穴位位置之後,還應對其推拿方法進行規範。
1.胃經穴:
【位置】位于拇指掌面第二節。
【術式】可推可刮。拇指指腹平順從上至下為推。拇指屈曲,指端從上至下為刮。
【操作要點】推輕,刮重。
【功效】養胃和胃,清胃瀉火,消脹化積化濁。
【适應症】①胃火所緻之發熱、胃脘灼熱、便秘、口渴、牙龈腫痛。②胃中腐濁上犯之口臭、嗳氣、嘔吐、昏悶、苔膩等。③食積胃脘之腹脹、腹痛、厭食。④肝胃不和之急躁、易怒,脅下悶脹。
【體會】胃經隻清不補。
脾和胃同居中焦,二者緊密相連。無論髒腑位置,生理功能,還是病理病機本來不能分開。但傳統中醫理論對于中焦病症形成特殊的歸類方式,即中焦病症實在陽明(胃)、熱在陽明、逆在陽明。虛在太陰(脾)、寒在太陰、陷在太陰。所以,同樣病症,屬虛、寒、陷,則補脾而不補胃;屬實、熱、逆,則清胃而不補脾。如果調理脾胃,或虛實、寒熱、陷逆難于區分,則補脾與清胃同時運用。
推輕以養胃,刮重以消積。
2.膽經穴:
【位置】位于食指第二、三指節。
【術式】可清可補。清為從上往下推。補為從下往上推。
【操作要點】清膽經用拇指端推刮,力度重。補膽經用拇指指腹推,力度較輕。
【功效】清膽經疏肝利膽,清熱退黃,助消化、解痙攣。補膽經壯膽量,增勇敢,增進親和力,促進決斷。
【适應症】清膽經用于脅肋疼痛、腹脹腹痛、膽絞痛,黃疸、口苦、消化不良,大便色白,完谷不化。補膽經用于夜啼、驚惕、怯場、口吃、語言不利等。
【體會】膽汁促進消化,清膽經暢氣機、排膽汁,有益消化。膽汁又為中清之汁,為勇怯、決斷之基礎。如果郁怒、憤懑、心緒不甯,宜清膽經。如果怯懦、怯場宜補膽經。
3.三焦經:
【位置】位于中指第二三指節。。
【術式】可推可掐。從上至下推。從下至上3掐。
【操作要點】推輕,掐重。
【功效】推三焦,調理三焦。掐三焦,通瀉三焦。
【适應症】推三焦從上至下遍曆三焦,加強三焦協調和聯系,有助于元氣和津液運行與分布。掐三焦從下至上,疏通為主,用于二便不通,關格,或上吐下瀉,腹痛、腹脹,水腫等。
【體會】推三焦用于保健。掐三焦長于通瀉。
三焦經穴位與心包經重疊,故有一定甯心安神,調節汗液作用。推之止汗,掐之出汗。止汗健身,出汗祛邪。
4.膀胱經:
【位置】位于小指第二三指節。。
【術式】可推可按。拇指從上至下為推為清。拇指于腎紋處按之曰按為關。
【操作要點】推則輕快,按則駐止。
【功效】清則通利膀胱,關則固塞水道。
【适應症】清膀胱用于小便不利、尿頻、尿急、尿痛,小便黃赤,水腫等。固塞用于小便餘瀝、失禁、遺尿,小腹冷痛,夜尿頻多等。
【體會】腎與膀胱相表裡。腎病為虛,宜補之。膀胱為實為熱,以清為主。膀胱多用清法。如需固澀,可按膀胱,按在鄰近腎紋之處,協助溫補腎氣,緊閉關門。
5.大腸經:
【位置】位于食指桡側緣。
【術式】可上推、下推和來回推
【操作要點】輕快。
【功效】上推為補大腸,下推為清大腸,來回推為調大腸。
【适應症】腹瀉、痢疾、便秘、腹痛、脹氣等。
【體會】補大腸用于大腸虛寒,清大腸用于大腸積熱,調大腸用于虛實夾雜、寒熱錯亂和大腸功能失調。
6.小腸穴:
【位置】位于小指尺側緣。
【術式】從上至下推為清小腸。
【操作要點】輕快。
【功效】分清别濁。
【适應症】腹瀉、腹脹、便秘,水腫、淋症。
【體會】小腸隻清不補。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