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治療原則
第15條。(一類條文)
《金匮要略》“15.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這就是本篇的重點了。前面那些,第1、2 條是一類條文,後面那些條文都屬于二類條文。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這一條必須牢牢記住,作為一個中醫大學的學生,包括今後從事中醫專業者,這一條一定要朗朗上口。這是一個主要的治療原則。
張仲景都強調了“當以溫藥和之”,一定要用溫藥,為什麼不叫“補之”,而叫“和之”,這一點,我要對原文作這麼幾個方面的分析。
“病痰飲者”- 是指得了痰飲病的病人,或者是說痰飲病它應當出現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如前所述。
治法上、原則上,強調
“以溫藥和之”- 為什麼說用溫藥“補之”而叫“和之”?
用溫藥的道理
一、從痰飲的形成來看“當用溫藥”。
剛才第12條已經作了一個簡要提示,現在我按照中醫理論,包括《中醫内科學》也學過了痰飲病,我用一個圖表來給大家解釋。
* 内因: 我已經說過了,脾運失司,中陽素虛。這也說明脾虛不能為胃遊溢精氣,這是一個主要的病機。
* 外因: 比方說支飲,它有嚴格的季節性,春冬季節好發,所以我說,
& 感受風寒,冬季多發。剛才講伏飲,也是強調了得有外感的誘因。
還有,
& 寒濕侵漬,這裡面包括幾種情況,比方冒雨、涉水、久坐濕地,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寒濕的一種情況。
還有,就是
& 飲食勞欲,包括第12條所提到的“食少飲多”,思慮傷心、脾,勞倦傷脾。
實際這些方面的因素,和我們所處的地域、季節特征,都密切相關,包括每個人的生活起居規律失常,都在這個範圍之内。
這些外因最終都要影響到脾,脾運失司的問題,還是來說明脾氣虛弱,這個病機是脾運失司脾氣虛弱。
脾運失司、脾氣虛弱,
& 對于肺來講,是脾對肺上不能輸精以養肺;
& 對于腎來講,是下不能助腎以化水。
& 脾、肺、腎這三者之間失常,都導緻了肺失通調,飲邪停聚。
& 當飲邪停聚了之後,對于腎來說腎氣不化水也會使飲邪停聚。
肺、腎兩者之間,肺失通調以後,飲邪停聚,腎是氣不化水,飲邪停聚。
飲邪停聚以後反過來對肺的影響,是痰飲射肺,出現咳喘證加重。
反過來,飲邪又可以害腎,這兩者之間都是互為因果的。
當飲邪停聚,一個是肺失通調,造成飲邪停聚,腎不化水造成飲邪停聚,當飲邪停聚,對肺的影響是寒飲射肺,對腎的影響是飲邪害腎。這是互為因果的關系。
怎麼來解釋水在五髒的問題?
飲邪停聚以後,它就會出現
& 一個是波及五髒,
& 一個停聚在人體的局部,流溢四處。
這就是剛才我們複習的關于水在五髒,以及飲邪有四飲之分,同時還有留飲分屬于四飲之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局面。
這是從痰飲的形成方面,
& 涉及到脾運的失司,脾胃更加虛弱,上不能輸精以養肺,下不能助腎以化水。脾運失司,它本身就要導緻飲邪停聚。
& 作為肺來講,肺失通調,飲邪停聚。
& 對于腎來說,就是氣不化水,飲邪停聚。
這種飲邪停聚對于肺來說,寒飲射肺。對于腎來說,飲邪害腎。所以互為因果的關系,導緻臨床病症不斷加重。
(筆記者總結上述内容畫圖,看能否看的更清楚?
我想,現在給大家介紹,有一位清代的鄒澍(潤安),他寫了一本叫《本經疏證》的書,《本經》,顯而易見,他是對《本草經》對中藥方面的認識,但是,在這本書裡面,他對水液代謝,可以說對《素問.經脈别論》有所發揮,我現在念給大家聽。他說的,等于把我剛才所畫出的彼此的關系他用語言給歸納如下:
“飲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調于肺,流行于三焦,濾于腎,出于皮毛,歸于膀胱”。
注意:“濾于腎”,這個認識很了不起啊,他認為腎是一種“濾”的過程,把津液裡面的濁者,從膀胱排洩出去,這個“濾于腎”得通過腎的功能,通過膀胱把津液濁者排除體外。這段話,把水液代謝,肺、脾、腎、三焦、膀胱的關系,說的非常透徹。
他又說:“水者,節制于肺,輸引于脾,敷布于腎,通調于三焦、膀胱。”
這是痰飲的形成。我覺的這是複習了我們中醫的基礎理論。而且又在《素問.經脈别論》論述的基礎上,把鄒澍在《本經疏證》的認識介紹給大家。
第二、從飲邪的病理特性說“當用溫藥”。
我剛才講述的過程當中已經提到了幾點飲邪的特性:
一、我們說飲邪的質地,質地清稀。
二、它停留于人體的局部。停留的部位不同,其命名也不同。
三、病機的要點,責之于脾胃。
四、作為飲邪,為陰邪,所以它屬于陰寒凝聚。
這四點我在前面都已經說過了。現在我給你歸納。
總體來說,飲為陰邪,有形之邪。過去有一段時間說,肺系咳出來的痰,是有形之邪,作為脾濕生痰,為無形之邪。
我們現在認為,它也屬于有形之邪的範圍。也有人說它應該是無形之邪,我認為它是有形之邪,不然的話,臨床辯證怎麼出來的,你化飲化的是什麼呀?化的應該是有形的東西。
1.飲邪對于人體的影響,之所以出現了一系列的病證“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輕的話,阻遏陽氣,重則傷人陽氣。
飲邪和陽氣的關系這麼密切,等于指導你,為什麼要用溫藥,溫藥就能振奮陽氣,能推動陽氣,這是一個。
2.注家給你介紹了,既然它是陰寒凝聚所緻,那麼“得溫則行”,“得寒則凝”。
因此,第一個(給《金匮》作注的)注家,明代的趙以德,在他的書上,寫了,作為飲邪“得溫則行,得寒則凝”非常樸素的話,告訴你了就得用溫藥,不能用别的。
這是有關第二點,從飲邪的病理特性分析“當以溫藥”的意義是肯定的。
第三、用溫藥的治療意義。
首先說[選注]裡面,它引了魏荔彤的《本義》說:“痰生于胃寒,飲存于脾濕,溫藥者,補胃陽,燥脾土,兼擅其長之劑也”。溫藥的作用能夠補胃陽,燥脾土,這是一種解釋。
還有一個注家,趙以德的《二注》他說“痰飲由水停也,得寒則聚,得溫則行,況水從乎氣溫藥能發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也”得是陰邪和陽氣的關系,溫藥有發越陽氣的作用,發越陽氣可以通調道。
請同學們想一想,
補胃陽,應該選用什麼樣的溫藥? 也就是說四氣五味相合,
什麼藥能夠補胃陽?
什麼藥能夠燥脾土?
什麼樣的溫藥能夠發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
下課。================上課,
我剛才給大家歸納的痰飲病的形成的原因,如果那麼多的原因,歸納起來看,脾胃虛弱是本虛的問題。外因的部分,實際上就是不管哪一種因素,都屬于邪。
最後它導緻的是脾運失司也好,脾胃虛弱也好,還是脾陽虛是關鍵。所以陽衰飲聚,本虛标實,這就是痰飲的形成機理。
至少在這個綱目上把握。本虛标實是怎麼虛的?
脾胃虛弱,脾運失司。
整個外因,不管是哪一種因素,屬于邪氣方面的外因是條件,内因是根據。外因必須通過内因而起作用。病機就是陽衰飲聚。這個“陽衰”,一定要責之于脾。
根據上述一個基本認識。選用溫藥有下述三個含義。
一、補胃陽,必須得考慮溫補。(針對本虛)
就應該選甘、溫的藥物。甘、溫能補、能和、能緩,這是甘味的藥(溫性藥)。
取它能溫、能補,針對本虛,陽不化氣,必須用甘溫的藥物,達到能溫、能補,不管是脾、包括涉及到腎,這得解決陽不化氣的問題。這是針對本虛。
二、燥脾土,應該用能夠燥濕,性味苦、溫的藥。(針對标實)
它講到“燥脾土”,實際上包括對脾濕,要燥濕,同時也要助陽化濕。飲邪“得溫則行,得寒則聚”。
所以用苦溫的藥物,要燥濕,同時要助陽化濕。對脾和胃兩者都得兼顧。這是針對“标實”。
三、發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這一定得用辛溫的藥物。(針對标實)
辛能行、能散,所以,才能開發腠理,通調水道。這就是行散水濕,通過發汗、利水,這樣的一些藥物。
發汗,開腠理,利水道。這就是針對“标實”的,給飲邪以出路。
借助溫藥的作用,特别是能夠起到扶助陽氣,振奮陽氣的作用,使陽氣得布,陽氣通達,也可以說陽氣得到舒展,就會使肺的通調能夠下降,脾的轉輸得以上升。
肺的通調要下降,脾的轉輸要上行,腎的蒸化開阖,氣化功能才能夠得以恢複,這還是說為什麼藥用溫藥對整個水液代謝會有影響和作用。
以上從三個方面回答了關于“溫藥”的問題。
*“和之”是什麼意思?
和之,- 是平和,調和之意,因為《說文解字》講,“和,相應也”。
請大家來看,注家的認識,就是剛才念的魏荔彤的《本義》,他說:
“言和之則不專事溫補,既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例義于溫藥之中,方謂之和之而不可謂之補之益之也,蓋痰飲之邪,因虛而成,而痰亦實物,必少有開導,總不出溫藥和之四字,其法盡矣 ”
以上是說,你不要把溫燥的藥,甘、溫補益的藥用得太多,也不要行消開導的藥用得過偏,應該使它兩者之間平橫,達到一個相應的水平,是最合理的。
也就是說告誡你,
& 不可以單純溫補,一味地用甘、溫的藥。
你說本虛,我就去溫補。有什麼壞處啊?
不利于飲邪的化除,以防礙邪,所以不可專事溫補。溫補要治其本,但是,又不可單純地、過用溫補,要防止礙邪。那樣飲邪不容易化除,不容易化除這一方面的因素要考慮。
& 又不可以,過于用辛開、辛散、溫燥的藥物。
你說我為了治标實,過于用行消開導之品,不行。不可過于剛燥,目的是以免傷正氣。
兩者之間怎麼協調呢?
就得在溫補之中,酌加行消開導之品。
就是苦溫的藥物,具有行水、消飲、開導,(“開”就是開腠理,“導”,通二便)之功的,這樣一些藥物,以達到溫助補陽,這還是要圍繞着振奮陽氣,使陽氣能夠布散,能夠推動飲邪化除,以起到溫補助陽,行水蠲飲之效。
* 這就是“和之”,而不曰“補之”的意思。
曆代注家對“當以溫藥和之”這個治療原則的認識。
高學山有《高注金匮要略》他說:“溫藥和之則陽回氣化,而飲自去矣,蓋指後文,苓桂術甘湯、腎氣丸及大、小青龍湯等劑也。”,
因為咱們最終要解決陽氣的問題,要解決氣不化水的問題。這所提到的方都代表了“溫藥和之”的意思。
“溫藥和之”,總體來說,也是說溫運、溫化。若說這幾個方,苓桂術甘湯、腎氣丸、大、小青龍湯,體現“溫藥和之”之義。就是對水飲來講,溫運、溫化之意。解釋就到這裡。
下面講
[按語]
第一、“溫藥和之”是痰飲飲病治本大法,這一篇裡面實際上仍然是沒有離開從脾腎陽虛立論。
從代表方,苓桂術甘湯,腎氣丸,看就是溫補脾陽、腎陽以化飲的代表性方劑。也體現了本篇仲景的學術思想,是要解決脾腎陽虛的根本問題,就是氣不化水,所以一定要從陽氣的振奮、溫補作用入手,同時要給飲邪以出路。
關于治本之途,從溫脾、溫腎入手,對後世有重大的影響。
臨床應用上,根據上述的治療原則,從本篇苓桂術甘湯和腎氣丸,體現“溫藥和之”之義,總結出來的對于飲病,病淺者治脾,病深者治腎,或者說,溫脾、溫腎。
直接體現溫脾陽以化飲,溫腎陽以化飲。
& 葉天士,他提倡:“外飲宜治脾,内飲溫腎”,這就是他又給發展了,分内、外。
& 清代的李用粹的《證治彙補》,其中專門有一個《飲病篇》,他提到:“初宜分消,次宜調養”病初,輕淺的時候,應該對飲邪給予分消,接下來馬上善其後,作以調養,“虛宜補中,久宜暖腎”,久的話,宜暖腎。
& 湖北中醫學院在80年代初,寫的參考資料裡,它叫《金匮要略集釋》直接就提到,應該是飲停于上,治在肺,把飲停部位從上、中、下來進行分别說明治肺、治脾、治腎,所以《中醫内科學》裡面,就說成了,作為飲病,标在肺,本在腎,制在脾,這個說法不是對我們今天所講“重點在脾”有什麼矛盾,也是從本篇溫脾陽以化飲,苓桂術甘湯主之,治本的話,溫腎陽以化飲,腎氣丸法得來的。久病必須溫腎,因此,要注意補腎的問題。
比方我們将要講到“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的問題,同時要引證的就是道家,他們問什麼要提出“冬病夏治”的問題。
在夏季,就是6、7、8三個月,
比方我們北方是7、8、9三個月,就開始服用腎氣丸,對于支飲也好。狹義痰飲也好,使它在發作上,可以延緩,或者症狀減輕,甚至于不發病,有這樣的作用。這就是說治其本,它可以有化飲的作用。
以上是關于治理原則。
* 從理論上一定把“當以溫藥和之”認識為治本的大法。
* 代表方劑就是苓桂術甘湯、腎氣丸。
由于引申之義,在臨床應用上,曆代都有所發揮,現在我們和《中醫内科學》的認識完全一緻,給大家做了一下總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