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基礎理論》、《實用中醫外科學》、《中醫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甲狀腺腫這個事兒。
老辦法,我還是用真實的醫案故事,幫助你了解這裡的學問。
我選擇的這個故事,是何任前輩的醫案。何任老師,我國首屆國醫大師稱号獲得者,在經方研究和應用領域很有影響。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查閱一下他老人家的學術生平。
話說1993年2月4日這一天,何老前輩接待一個患者,年紀才24歲,姓陳。
她什麼情況呢?就是頸部兩側有淋巴結腫,曆時兩年了。這個腫,以左側較為明顯,而且時大時小。
兩年來,此人經曆過西醫消炎等多種治療方法,效果都不是很好。
最近這兩個月,此人的淋巴結腫十分明顯,而且伴随咽喉不适,頭面和足部有水腫。為此,患者憂心忡忡,覺得自己可能患上了不好的病,時日無多。
怎麼辦?經人介紹,家屬帶患者就求治于何任老前輩。
刻診,見患者脈象沉,苔白膩,淋巴結腫處質地硬,可以活動。嗓子不舒服,有異物感。
細問得知,患者已經三個月沒來月經了。現在的患者,心境十分憂郁,已經一連好幾天不怎麼說話了。别人與之言語,她不過是簡單地答應幾聲。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何任前輩提筆書方一首。但見——
姜半夏9克,厚樸9克,茯苓15克,生姜6克,紫蘇梗9克,苦丁茶15克,夏枯草15克,冬瓜皮30克,蝼蛄15克,一共是14劑,每日一劑,水煎服。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14劑之後,兩側淋巴結腫明顯縮小,面部和足部水腫消退,咽喉部位感覺到很舒服。
這時候,去掉了冬瓜皮和蝼蛄,加制香附9克、益母草2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就這樣,患者前後一共調治了三個月,頸部淋巴結腫痛消失,月經恢複。患者心境大好,生活步入常态。
這就是醫案的基本經過。它最初刊載于1994年的《北京中醫雜志》上頭。感興趣的朋友,你不妨去看看。
這裡的道理,理解起來并不複雜。
人兩側的淋巴結為啥會腫啊?盡管西醫有精細的理解,但是在中醫來看,原因可能就在于氣郁痰凝。
你看上頭醫案裡這個小姑娘,心境憂郁,不愛言語,總懷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這很顯然,屬于肝郁氣滞,對不對?
肝郁氣滞,津液疏布失常,于是化作痰濕。痰氣搏結,凝于肝經所循行的位置,這就形成了淋巴結腫、咽喉不利。患者舌苔白膩,為痰濕内結之象。
由于肝郁氣滞,痰氣搏結,使得患者一身水液代謝失常,這就導緻她水腫。氣血不和,所以月經失調。
這時候怎麼辦?就得疏郁化痰。我們來看何任前輩當時開的方子——
姜半夏9克,厚樸9克,茯苓15克,生姜6克,紫蘇梗9克,苦丁茶15克,夏枯草15克,冬瓜皮30克,蝼蛄15克。
這個配伍,其實是半夏厚樸湯的化裁。
其中,半夏、厚樸、茯苓、生姜、紫蘇梗,基本就是半夏厚樸湯的原方了。其中的半夏,能化痰散結。厚樸,苦溫而辛,能行氣化濕除滿。茯苓,健脾利水。生姜,辛溫化濕。紫蘇梗,可以理氣行氣。
在這個基礎上,用苦丁茶和夏枯草來清火,用冬瓜皮和蝼蛄利水消腫。夏枯草,本身還有很好的散結之效,是治療瘰疬的常用藥。
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
等後來,患者水腫消失,就去掉冬瓜皮和蝼蛄,加益母草活血調經,加制香附疏肝行氣解郁。
如此,患者出現問題的症結就被打開了,她的病自然也就随之而愈。
這就是何任前輩,用半夏厚樸湯來調治甲狀腺腫的簡單案例。希望通過我的解說,你能看懂。
其實,這個頸兩側淋巴結腫,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是一個高發疾病。中醫管這個病叫做瘰疬。其成因,中醫往往就考慮肝郁、氣滞、痰凝。怎麼應對呢?半夏厚樸湯是常用的方子。半夏厚樸湯,配上夏枯草和苦丁茶,這就是比較成型的用方思路。
可以說,這個小醫案,在這方面給咱們打個樣。非專業的讀者,可以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參考。專業的讀者朋友,杏林通道,您不妨也把這用藥方法記錄下來,日後為我所用。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