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藥不傳之秘在于劑量,老中醫的用藥劑量經驗

導讀:中藥不傳之秘在于劑量,恰當把握用藥劑量,常常對于方劑作用的發揮具有關鍵意義。教授對藥量變化的運用十分靈活,如薄荷用6g以疏肝行氣,用15g以清熱解毒,清半夏用15g以燥濕化痰,用30g以治頑固性失眠等,其用藥經驗值得學習。

教授對藥物劑型使用和藥量變化的運用十分靈活。根據“湯者,蕩也;丸者,緩也”,陸教授治療疾病經常前期用湯劑,後期繼以丸劑鞏固療效。教授熟讀《傷寒論》,對其中經方的藥量使用非常熟悉,十分重視藥物劑量的選擇配伍,如《傷寒論》中桂枝湯、桂枝加桂湯和桂枝加芍藥湯均由桂枝、芍藥、生 姜、大棗、甘草五味藥組成,但使用藥量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有區别。教授根據其配伍比例,桂枝、芍藥1:1使用,功效為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桂枝、芍 藥5 : 3使用,功效為溫通心陽,平沖降逆,治療奔豚氣;桂枝、芍藥1 : 2使 用,則具有溫中緩急作用。

教授經過長期探索,對藥量使用有其獨特經驗,如:

使用代赭石30g治療肝陽上亢,取其質重平肝潛陽之效,用量較大;而用于胃氣上逆之呃逆時,僅用 6-10g,取和胃降逆之功,用量較小。

薄荷用6g以疏肝行氣,而清熱解毒時用15g。教授善用柴胡,用柴胡升舉陽氣及疏肝解郁時,治氣陷證和肝氣郁結證時用10g;用柴胡和解表裡,取其退熱之功時用至20g。

又如半夏一藥,因其有毒性,教授常用清半夏,且用量相對較大,用于燥濕化痰時用15g,用治頑固性失眠則用至30g。教授常說,藥物用量不可一成不變、千篇一律,要根據患 者的個人體質、病證輕重等進行加減,靈活變化,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療效。現把教授常用中藥劑量的變化列舉如下。

半夏

常用量:15g。特殊用量:30g,治失眠。

半夏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為曆代醫家所熟知且習用,然其鎮靜安神治療失眠之效卻多為人所忽視。教授常重用半夏治療失眠。凡陰陽不交、脾胃失和、痰結濕滞、氣郁血瘀等所緻失眠,無論虛實寒熱均據證以重劑半夏治之。隻要配伍得當,效果良佳。

早在《靈樞》中即有重用半夏治療不寐之論述。書中所載之半夏秫米湯可謂重用半夏治失眠之第一方,半夏劑量達到5合(約今65g)。現代研究表明,半夏具有鎮靜、催眠、抗驚厥、興奮迷走神經的作用。葉天士雲:“陽氣不交于陰……令人寤不成寐。”半夏辛潤沉降,通陽交陰,安眠作用頗佳。張錫純論半夏曰:“半夏生當夏半,乃陰陽交換之時,實為由陽入陰之候,故能通陰陽和表裡,使心中之陽漸漸潛藏于陰,而入睡鄉也。”半夏功擅除痰化濕,降逆開郁,乃太陰脾經、陽明胃經之要藥。

《本草分經》謂半夏:“體滑性燥,和胃健脾, 兼行膽經,發表開郁,下氣止嘔,除濕痰……燥和胃氣而通陰陽,治一切脾濕之症。”配伍其他清熱藥,共奏鎮靜安眠之效。《名醫别錄》有“胃不和,夜不得眠”之謂,而肝膽氣郁亦可擾亂神志,令人煩悶不安,睡卧不甯。半夏長于和胃,為調治脾胃之要藥,又有降逆開郁、平疏肝膽之功。久病不寐之人多有肝(膽)胃不和者,半夏開郁散滞而安眠。教授以半夏鎮靜安眠之功治一切失眠 症,且重劑效宏,而量小則功弱。
制川烏

常用量:10g。特殊用量:20-30g,治療風寒濕痹痛。

川烏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有大毒,可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常用治風寒濕痹。《醫學啟源》曰:“川烏,療風痹半身不遂,引經藥也。”又雲 “其用有六:除寒一也;去心下堅痞二也;溫養髒腑三也……”可見,在治療風寒濕痹痛中,川烏具有重要的止痛作用。教授常以川烏止痛之功治療各種風寒濕痹痛,收效顯著。川烏有大毒,教授常用炮制品,雖療效稍欠,但較安全。

根據疼痛程度,一般劑量為10g,随藥煎煮即可;用到20g,需先煎半小時;用到30g,需先煎1小時。如用生川烏10g,需先煎半小時;用20g,先煎1小 時;用30g,先煎兩小時。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時一定要從常用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加,并随時觀察病情變化,以防中毒。且見效即止,不可久服。
葛根

常用量:15g。特殊用量:30g。可開竅,治療耳鳴、耳聾、腦鳴。

葛根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功效升陽解肌,透疹止瀉,除煩止渴,用治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渴、洩瀉痢疾、斑疹不透等。除此以外,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元素提到:“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知葛根非太陽藥,即陽明藥……若頭顱痛者可服之。”現代研究發現,葛根能改善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的腦循環,作用溫和。葛根黃酮及葛根酒浸膏均能使冠狀血管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因此,對高血壓導緻的耳鳴、腦鳴,葛根有非常好的治療作用。

《藥品化義》言葛根“因其性味甘涼,能鼓舞胃氣……治胃虛熱渴,酒毒嘔吐,胃中郁火,牙疼口臭”。過度飲酒會導緻耳聾、耳鳴甚至腦鳴,胃中郁火上擾會蒙蔽耳竅,導緻耳鳴。此時重用葛根,因其性味甘涼,能夠急清胃火,解酒毒,故可使耳目聰明,頭腦清晰。教授常以葛根能升清陽、清降火熱酒毒之功,治耳聾、耳鳴、腦鳴,且劑量較大,随症加減,效果顯著。常與石菖蒲相須為用。
代赭石

常用量:6-10g,降肺胃之氣。特殊用量:30g,降肝氣。

代赭石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可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血,常用治噫氣嘔逆、噎膈反胃、哮喘等肺胃氣上逆之證,代表方劑如《傷寒論》中的旋覆代赭湯,其代赭石用量為6g。因本藥主入肝經,故可降肝氣,以鎮肝降逆, 如建瓴湯中代赭石的用量24g,鎮肝熄風湯中則用到30g。可見,用于降肝氣時用量明顯大于降肺胃之氣。

教授認為,本藥源于礦石,藥性苦寒沉降,易傷脾胃之氣。肺胃位于中上焦,肺又為嬌髒,所以不能攻伐太過。肝為剛髒,其氣主升主動,易亢易逆,可耐攻伐,因此,降其氣需大劑量使用,這樣方可收效顯著。
桑葉

常用量:15g。特殊用量:60g,降脂減肥。

桑葉首見于《神農本草經》,味苦、甘,性寒,可清肺潤燥,散風熱,平肝陽,清肝明目。傳統用于肺熱咳嗽、燥熱幹咳、風熱感冒及肝陽上亢等。現代研究證實,桑葉還具有降脂的功效。桑葉煎劑可明顯降脂,減少高血脂的發生,這可能與其能平肝陽有關。臨床上,教授常用大劑量桑葉配伍荷葉,為肥胖者減脂,減重效果明顯。

荷葉

常用量:10g。特殊用量:30g,降脂減肥。

荷葉苦、澀、平。入肝、脾、胃經。有清暑化濕、升發清陽、散瘀止血之功,為夏天解暑的常用藥。《醫林纂要》載:“荷葉,功略同于藕及蓮心,而多入肝分,平熱去濕,以行清氣,以青入肝也。然苦澀之味,實以瀉心肝而清金固水,故能去瘀、保精、除妄熱、平氣血也。”荷葉有祛濕、行清氣而化濁的功效,與桑葉降脂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荷葉堿有明顯的減肥作用。教授常用荷葉配伍桑葉治療肥胖。治療肥胖時用量很大,三倍于正常量,量大而效優。

薄荷

常用量:6g,疏肝。特殊用量:15 g,解毒。

薄荷性涼,辛。入肺、肝經。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用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肝郁氣滞、胸悶脅痛、麻疹瘾疹等。陸教授使用薄荷與傳統用量不一樣,用于疏肝(如逍遙散)時,用量較少; 而用于解毒時(如銀翹散)則達到18g。現代研究證實,薄荷有殺菌和抗病毒作用,故教授臨床用小劑量疏肝,大劑量解毒。根據患者的熱毒程度而控制薄荷的劑量。


柴胡

常用量:10g,疏肝升陽。特殊用量:20g,退熱。

柴胡記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疏肝解郁、升陽止瀉、解表退熱之功,多用于疏肝解郁,如小柴胡湯、柴胡舒肝丸、逍遙散之類。柴胡又可退熱,如少陽證之小柴胡湯、張介賓的正柴胡飲都是用柴胡治療外感或少陽之熱病。教授對比兩類方發現,柴胡雖同為主藥,但用量明顯不一樣,疏肝用量少,退熱用量大。陸教授經驗,臨床用到20g可起到很好的退熱效果。

土茯苓

常用量:30g,治療皮膚病。特殊用量:60g,治療痛風。

土茯苓性甘,淡平。甘能補,淡能滲,故其能利濕分消,舒筋定痛,清熱解毒。今人多用治楊梅惡瘡、毒竄筋骨、肌肉潰爛等,亦用治淋濁帶下、濕疹瘙癢。現代研究證實,土茯苓治療痛風效佳。教授認為,痛風屬濕邪為病,濕濁瘀阻,停滞經髓而緻骨節腫痛,用大劑量土茯苓治療痛風,可利濕分消,舒筋定痛,清熱解毒,效果明顯。

玉米須

特殊用量:100g,代茶飲,治療糖尿病。

玉米須甘淡而平,功能利水滲濕消腫,用于水腫、小便不利,可使肝膽濕熱從小便而出;利疸退黃,用治濕熱黃疸。現代研究證實,玉米須含有大量硝酸鉀、維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種揮發性生物堿,具有利尿、降壓、降血糖、止血、利膽等作用,可用于糖尿病、高血壓、肝炎、膽道結石、鼻炎及哮喘等。因鮮品浸泡後,水有淡淡清香且微甜,故特别适合長期泡水喝,用治糖尿病。

鮮白果

特殊用量:7粒,微波爐高火打1分鐘,治療夜尿頻。

鮮白果又名銀杏果,味甘苦而平,性澀而收。可定痰哮,斂喘嗽,縮小便, 止帶濁。夜尿頻多為腎氣虛、膀胱不能固攝所緻,白果能夠固下焦,酸澀收斂, 固攝膀胱。教授常讓患者睡前兩小時将7粒鮮白果用微波爐高火打1分鐘, 待白果開口,剝皮吃仁。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