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門純德先生,學驗俱富,善用經方,尤以治療脈管炎享譽一方。而先生獨特的聯合組方用藥經驗,卻鮮有研究探讨者。近讀門純德先生著作,感覺此文娓娓道來,如數家珍,讀之令人備感親切且較實用,遂稍作整理,以為學習之資且可為随時之采擇矣。
門純德先生臨床,常用第一方、第二方遞服,采取方組形式,互為補充,治貴靈活,辨貴精細,藥貴大膽,療效很高。先生臨床,方精藥簡,善用經方,常言經方雖藥味不多,但療效奇特,往往立起沉疴。
門純德先生說在治療時,要盡量“方精藥簡”,避免“大雜燴”。能用小方治病,就不要開大方;能用經方就不要開雜燴湯,這樣既能有效地治病,又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下面,就舉一些門純德用小方的體會。
烏 頭 煎
《金匮要略》曰:“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繞臍痛,若發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曾治一位60歲男性患者,在某醫院就診,懷疑是脈管炎,但門純德先生通過檢查,認為他并不是脈管炎,因為他雙足發冷,麻木對稱,足背動脈搏動良好,伯爾格氏試驗(-)。此以麻木為主症,不伴疼痛,就是一個簡單的寒證,并沒有阻塞不通的現象,就開了2服烏頭煎:川烏9g,蜂蜜15g,囑1服後,如病症解除,則第2服就不用服了。結果頭1服後症狀大減,2服後就痊愈了。
大黃附子湯
《金匮要略》雲:“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如治一患者,男,19歲,平素1日3餐用冷水就饅頭,某日突發劇烈腹痛伴嘔吐,口中吐糞,被送入醫院後,西醫診斷為“急性腸梗阻”。當時病人腹痛難忍,因為疼痛劇烈,還曾用頭撞牆,當将患者擡上車時,他痛得翻轉打滾,面色蒼白,門純德先生急忙上前觸診,脈已細得快觸不到了,當時就開了1劑大黃附子湯:大黃和附子各用了15g,細辛6g。因當時患者嘔惡欲吐,就囑其先服竈心土(水泡),之後緊接着服了湯藥,服後果然未吐,服藥2小時後,立即排出糞水夾雜的大便,同時出現氣短乏力等症,遂靜脈推注葡萄糖補充能量,且囑其靜卧休息。下午時患者就能慢慢進些湯水了,後經調養數日,痊愈出院。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傷寒論》雲:“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一男性患者。患者是一個較重的胃腸型感冒。當他脫水較重的時候,當時的另一教員就準備給他輸林格氏液,當時患者嘔瀉不止,眼窩深陷,顔面蒼白,手足不溫,脈細弱,輸了3瓶(1瓶500ml)液體,亦未止住吐瀉,當時開的就是本方:黃芩、生白芍各24g,甘草12g,半夏18g,生姜3片,紅棗4枚。患者下午3~4點服藥後,到了晚上就想吃東西了。第2天,沒有水樣便,後經調養痊愈。
大黃甘草湯
《金匮要略》曰:“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此方治療食已即吐之證,此類病例很多,在此略舉一二。
曾有患者,男,七歲。因嘔吐不止在市某醫院住院治療不效,來診。診見:患者雙目略有下陷,體溫不高,食已即吐,寸脈滑大,即認為是上焦有熱,遂給予本方:用大黃5g,甘草3g,囑其先少許抿點兒(不要大口喝下,以免引起幽門痙攣),停頓3~5分鐘後,再将其全部喝下,1服後,當天就未吐,到了第二天也沒吐,于是中午就出院了。
有一歲的患兒,喝水、米湯及母乳也要吐出,就予以大黃甘草湯,大黃12g,甘草3g,用開水稍泡後,喂後即愈。一定要記住此方證的特點是“食已即吐',就是吃完了就吐,而不是慢性的吐,如痰飲的吐、肝膽病人的吐以及胃癌的“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一味白術酒
清·陳修園《時方歌括》雲:“治傷濕身盡痛,即白術一兩,酒煎服。不能飲者以水代之。”《神農本草經》雲:“白術氣味甘溫無毒,主風寒濕痹死肌痙疽,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饑。”
一位40多歲的男性患者,小腿痛癢得非常厲害,并有較多的小紅疹,已3年餘,門純德曾給予祛風、利濕等數劑藥效不顯,後來就用了這劑一味白術酒:白術40g,半水半酒煎,煎後1次服下,1服藥後,症狀就明顯減輕,連續服用半月後就痊愈了。這個方子就是用一味白術燥濕利濕,用酒引藥走表,入血分。此患者症狀較重,故白術用到了40g,一般白術用15g。
桂枝附子湯
《傷寒論》曰:“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曾治一位19歲的女性患者。當時患者因關節疼痛上樓都很困難,視其皮下結節較為嚴重,色發紅,診其脈并不洪大,詢其也不想喝水,膝關節有時發冷有時發熱,當時就開了一劑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各15g,炙甘草10g,生姜3片,紅棗4枚。第3天腿上的紅疙瘩都沒有了,疼痛也不明顯了。後來又開了桂芍知母湯,囑服5~6劑,痊愈。以前認為是風濕結節,且紅結節一般是按熱證處理的,但前醫多用寒藥未效,而用桂枝附子湯取效,可知此非熱證。
桂枝甘草湯
《傷寒論》雲:“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此方治療因大汗後造成的心悸、失眠。
門純德先生曾治一姓鄭的患者,因淋雨感冒後自服1大碗生姜紅糖水,出了1次大汗,導緻嚴重失眠三月住院治療無效,隻能用雙手捂住胸口才能睡一會兒,這就是仲景說的“叉手自冒心”。患者服了桂枝甘草湯:桂枝12g,炙甘草15g,當晚睡安,用3服後就痊愈了。
由門純德先生此案可以看出,詢問患者的既往史及發病經過有多麼的重要,假如沒有細緻的詢問,對于一些生活細節方面導緻對病情的影響就無從得知,以緻于醫者會犯一些治療決策方面的錯誤,從而可導緻治療的失敗。
桂枝甘草湯證也用于非因大汗而緻者,在臨床中,不能一問患者沒有出過大汗就不考慮用此方進行治療,如過勞、失血等其他的原因所造成者,同樣可以用,這裡不還是有一個抓主證的問題嗎?隻要見到本方證即可以施用。再者,讀仲景書,需于無字之處見精神,仲景說的既是精要,也是常規。
澤 瀉 湯
《金匮要略》雲:“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曾治一位六十餘歲的老太太。平時血壓較高,一般是180/120mmHg左右,頭暈腦脹,手指麻木。自述:頭暈非常嚴重,不敢動彈,來診時血壓不太高,150~160/100mmHg,診其脈象亦不洪大,呈弦細之象,面色亦不太紅,略有短氣,問其是頭暈還是昏脹?答曰:“是以暈為主,稍有昏脹。”《金匮要略》中澤瀉湯的主症為“冒眩”,冒眩就是指頭昏目眩,恰為患者這病症,于是當時就處以澤瀉四錢、白術三錢,服藥一劑後,頭暈就大有減輕。有時門純德也用此方治療青光眼的眼壓高所緻頭疼、頭暈之證。
白術附子湯
《金匮要略》雲:“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用此方需抓住四點:四肢厥冷;面色蒼白;不想喝水;脈沉細。門純德先生常用此方治療四大類病證:
▶ 婦女不孕症(脾腎陽虛型)。
▶ 男子陽痿(腎陽虛型)。症見顔面蒼白,手足厥冷,陽事不舉,脈沉。鹿茸、肉苁蓉、仙靈脾等都是陰陽雙補的藥,除了附子、烏頭是純補陽的,其他藥都不是。因此,腎陽虛型陽痿用白術附子湯,補陽效果非常好。
▶ 慢性腰疼。症見手足厥冷,且足冷更甚者。
▶ 習慣性流産。症見乳房發育不良,性冷淡,尺脈沉細,西醫檢查往往有子宮發育不全。用此方需要抓住四點:一是四肢厥冷,二是面色蒼白,三是不想喝水,四是脈沉細。此方臨床應用較廣,且療效甚佳。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