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十三、麻黃九禁

 以上我們是談到了麻黃湯的适應證。下面我們就看麻黃湯的使用禁忌。

  我應當客觀的說,下面的條文有9 條,後世醫家把它叫做“麻黃九禁”。實際上,這個麻黃九禁,應該說是泛指辛溫的發汗的方劑,包括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甚至包括桂枝湯,葛根湯這類的方劑,都應當适合這九禁。這九禁是泛指辛溫的發汗的而言的,所有的辛溫發汗的方子,都應當注意這9 條,遇到這9 條情況的時候,都應當忌用或慎用。

  下面我們看麻黃九禁的第一條。第83 條,“咽喉幹燥者,不可發汗”。咽喉是肺胃的門戶,同時又是足少陰腎經所過的部位,因為足少陰腎經它的分支,“循喉嚨,挾舌本”,所以,咽喉幹燥的病人,常常提示了他的肺陰虛,胃陰虛、腎陰虛。陰虛的病人,你如果單純的用辛溫發汗的方法,就容易更傷陰,因為辛溫發汗的方子,像麻黃湯,大青龍湯這類的方子都是辛溫燥烈,容易傷陰,容易動血的,在這裡以咽喉幹燥為例子,提示凡是肺、胃、腎陰虛的病人,都應當慎用純辛溫的發汗的方法。

  第84條,“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淋家是素患淋病的人。什麼叫淋病呢?那就是小便短赤,小便淋漓不暢,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有尿頻、尿急、尿痛這樣泌尿道刺激的症狀,這類的疾病,中醫都把它叫做淋病。當然如果再細分的話,像現在泌尿系感染,泌尿道結石,凡是有泌尿道刺激症狀的這些病證,中醫都可以把它叫做淋病。所謂淋家,就是久患淋病的人,久患淋病的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身體素質呢,首先下焦濕熱居多,久患淋病,濕熱内盛,下焦陰傷。陰傷就有虛熱,所以濕熱、陰虛、虛熱都可能存在。這種病人,你用純辛溫的方劑來發汗,就容易傷陰,就容易助熱。傷陰、助熱,結果導緻了有可能出現尿血,他說,“汗出必便血”,便血應當是指的小便血,由于你傷陰、助熱,用辛溫發汗的方劑以後,熱迫血妄行,就有可能導緻尿血的變證。所以淋家不可以單獨的使用辛溫發汗的方法。

  第85條,“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

  “痙”是什麼病?是一種抽風的病,角弓反張,口噤不開,四肢抽搐,古人描述這個抽風,角弓反張,卧不着席,平躺着後背不能挨着這個床,因為肌肉痙攣,角弓反張,項背部的肌肉痙攣,角弓反張,卧不着席。

  在《金匮要略》裡,專門有痙病的治療,剛痙、柔痙,專門有痙濕暍病脈并治這一篇,談到了痙病的治療。

  “瘡家”,是久患瘡的病人,瘡瘍就是指皮膚有感染性的疾病。它既然能夠成瘡家的話,一個是時間長,一個是這種皮膚感染性的病竈,是非常廣泛的。我們雖然不能說頭上長瘡,腳下流膿,既然能夠成得了瘡家,那就是全身有多處的化膿性的感染性這種病竈,這種病他的身體素質怎麼樣呢?它的身體狀況怎麼樣呢?一個是毒熱盛,一個是營血傷,或者說是氣血傷,毒熱盛,氣血傷。

  這個疼痛,它就不是由表證引起的,是由于氣血被傷,肌膚失養引起的,你不要把這個疼痛,當作太陽傷寒表實證而用辛溫發汗的方子去治療,“瘡家,雖身疼痛,不可以發汗”,汗出就容易更助毒熱,更傷營血。這就容易導緻營血被傷,經脈失養的痙病。

  這裡以瘡家為例,來提示毒熱内盛、氣血兩傷的不可以用辛溫發汗。我們講義隻是說到了氣血兩傷,我在這裡補充了毒熱内盛、氣血兩傷。

  第86條,“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這裡所說的衄家,是指的平素經常有鼻衄的人,而不是指的我們剛才所說的,太陽傷寒表實證,日久,自衄而解,或者用藥以後,出現衄解的人。這裡能夠稱作衄家的,是平素經常鼻子出血的人。這種人經常鼻子出血,常常有陰血不足,這裡是舉衄家為例提示陰血虧虛,陰血不足的禁用辛溫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額上陷,脈急緊,注家的解釋可以說是衆說紛纭,我們在這裡把額上陷解釋成亡陰,亡陰失水之後,額頭的皮膚彈性消失,眼眶塌陷,這不是亡陰失水,脫水的一種表現嗎?一個陰血虛的病人本來就陰血不足,你再強用辛溫發汗,額頭的皮膚彈性消失,兩個眼窩深陷,這是亡陰脫水,亡陰失水的一種表現。“脈急緊”,因為他陰傷,而又用了辛溫的藥,所以脈出現了拘急的這種表現,“直視不能眴”,兩個眼睛瞪得圓圓的,不能夠轉眼,不能夠眨眼。“不得眠”,這個眠通瞑,不是睡覺的意思,瞑就是閉目,這個不得眠就是不能夠閉目。這是和“直視不能眴”,眴是眨眼睛,相同的一個症狀,這是一種陰虛火旺的一種表現,陰虛火旺,虛火上擾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說,衄家,一個經常有鼻出血的病人,他陰血不足,誤用了辛溫發汗以後,傷陰助熱,亡陰失水,虛火上擾,就出現了兩目直視,不能眴,不得閉目靜息。

  第87條,“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亡血家,是指平素經常有出血病的人,或者月經過多,或者便血,或者尿血,或者皮下出血,甚至包括鼻衄,平素就經常患有出血疾病的人,這種病人,不僅血虛,氣也虛,陽也虛,“氣随血脫”嘛,氣血陰陽都虛,如果對這樣的病人,誤用了辛溫發汗,他下面所表現的症狀,“寒慄而振”,慄和振都是顫動的意思,振者,動也,是肢體的顫動;慄是内心的寒慄,是豎心旁,内心的寒慄。所以對于慢性失血,氣血陰陽都虛的人,誤用了辛溫發汗以後,就在這裡表現了以陽虛為出的,出現了寒戰。在這裡以亡血家的禁用汗法,提示血虛氣衰的禁用汗法。

  下面看第88 條,“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汗家是指平素或者自汗或者盜汗的人。自汗也罷,盜汗也罷,他一定是陽虛,氣虛或者陰虛,他本來就自汗盜汗,你再去用發汗的方法,重發汗,再用發汗的方法,就會更傷陰陽。這個“恍惚心亂”,是指的心神不能自主,注意力不能集中,這是陰陽兩傷,心神失養的一種特征。

  我們一個正常的人,注意力能夠集中,精神能夠振作,這是靠能量來充養的。我們在通常的情況下,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我最近遇到幾個減肥的女孩子,小的大概15 歲,大的是22 歲,我最近遇到三四個吧,還在減肥,減肥減到什麼程度呀,脂肪消退,肌肉消退,體重降低,确實苗條了,胳膊和腿就這麼細,然後閉經。我們進一步看到了她們心理上出現了障礙,膽子小,顧慮特别特别的多,注意力不能集中,學習能力下降,社會交往能力下降,精神上出現了障礙,心理上出現了障礙,出現了困惑。

  為什麼會這個樣子,過去她不是這種樣子。這就是因為機體的能量太少了,不僅髒腑不能充養,精神也不能充養。所以要有健康的體魄,你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有健康的思維,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去工作。所以我在給這幾個孩子講這幾個問題的時候,我說體重不能減得太低,減得太低,能量不僅不能供應你生理上的需求,月經都閉經了,卵巢都不能活動了,而且也不能供應你的思維、學習、日常生活、日常對待社會的這種精神活動,它也需要參量。我給她講這個問題。為什麼你出現了精神上的障礙,出現了焦慮,出現了恐懼,出現了膽小,出現了交往困難,是因為你的能量太少了。這樣的話勸她們慢慢回複了吃飯,其中有兩個現在已經恢複好了,是兩個大學生,她們可以開始上學了。

  這一條之所以出現“恍惚心亂”,是因為陰陽氣血兩虛,心髒失養所造成的,底下“小便已陰疼”,撒完尿以後,尿道疼痛,我們一般解釋這是由于陰液不足,尿道澀滞的一種表現。為什麼一般這麼解釋呢?主要就是說,我們不能确切說它是怎麼回事,主要是禹餘糧丸這張方子給丢了,如果我們能看看這張方子,是養陰的呢,還是助陽的呢,還是清熱的呢,我們就可以推測這個“小便已陰疼”的病機是怎麼回事了。

  有人說傷寒論中是113 方,而我們又說它是112 方,這是怎麼回事?說113 方的,包括了禹餘糧丸,說112 方的不包括了禹餘糧丸。禹餘糧丸這張方子有方名而沒有方藥的組成,所以對這一條,我們讀上一遍就可以了。

  第89條,“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蚘。”病人有寒,寒在什麼地方,後邊說胃中冷,因此這是胃中寒,中陽不足,中陽不足你用辛溫,發汗太多,汗出傷陽,陽氣就更虛了,就有可能造成吐蛔的這種變化。

  這個蛔蟲有一個特性:喜溫避寒。蛔蟲是寄生在小腸的,即使是嘔吐,也不會把它吐出來。隻要能夠發生吐蛔,那一定是下有寒,蛔蟲是喜溫避寒的,它感到那個生活環境,不适合它生活,蛔蟲比人要敏感得多,隻要有下寒,在小腸生活的那個溫度發生了變化,它就會往上跑,因為上面的溫度總是高的。這麼一跑,蛔蟲不會預測,它并不知道跑到胃裡,環境變成酸性的了,并不适合它的生活。一跑到胃裡必然吐出來,所以吐蛔這種症狀就提示了病人下焦就是脾有寒,下部有寒,這裡的胃有寒就是泛指胃腸有寒。人們開玩笑,飯店裡吃飯,菜裡吃出個蟲子,老闆說,這說明我們菜裡沒有農藥的污染。

  有一年,我們東直門醫院,還是30 年前吧,急診室收了這麼個病人,兩個小孩打架,其中一個孩子拿這麼長的一個三棱刮刀,給另一個孩子的左脅紮進去了,這紮進去後把脾髒刺穿了,把左腎刺穿了,肺刺穿了有氣胸,胃和腸子都穿了洞,送到醫院裡,因為事情就在東直門醫院門口,馬上就送到外科手術室打開肚子,左腎切除,脾髒切除,氣胸開放了引流,然後胃修補,腸子修補,可是不能關肚子,因為肚子裡不斷在流血,不知道什麼地方在出血,然後這邊在不斷的輸血,血壓一直沒有。到了第二天,呼吸、心跳都還是有,血壓還是升不到正常水平,就請董建華老師去會診。那個時候我正跟董老抄方,董老走到哪裡,我就跟着他走到哪裡。第二天的時候,我跟着董老上病房看這個病人的時候,董老就大體上摸了摸脈,說這孩子有沒有大便,有沒有小便。護士長說有小便,有一次大便。大便是什麼樣的?大便黑的,當然是出血所造成的,然後護士長随後又補充了一句,大便裡有一條蛔蟲,董老說是死的是活的,護士長說是死的。董老說,我不用開方了。老前輩說不用開方了,那就說明這個人沒有救了。可是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董老不開方了,

  然後我就給董老講了,說,老師,您為什麼說不用開方了。他說,你看,他連一個蛔蟲都養不活,他還能養活自己嗎?當時我聽完了想笑,但是越想越覺得對,一個人腸道寄生一個蛔蟲,蛔蟲能正常地生活,說明這個人生機未滅。如果這個人連一個蛔蟲都養不活的話,他生機已經沒有了。他自己也就活不了了。

  果然第三天,也就是我們會診的第二天,這個小孩子死了,當時他18 歲。這個病例給我的印象,寄生蟲在體内的異常變化,常常提示了人體内部的内環境的改變。所以這個證候出現了吐蛔,本身就是脾胃虛寒的一種表現,這種中陽不足,脾胃虛寒的,禁用辛溫發汗,因為辛溫發汗既傷陽又耗液,是我們應當特别注意的。

  下面還有兩條,一條是第50 條,“脈浮緊,法當身疼痛”,脈浮緊當然就是寒邪在表了,“法”是什麼意思呢,“法”猶“理”也。法字和理字,我們通常情況下,不能把這個“法”解釋成“理”,但是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下,這個“法”可以當“理”講。在這種情況下,叫做“義隔而通”,這兩個字,在字面意思上不一樣,但是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下,它的意思又是一樣的,這叫做“義隔而通”。義隔而通的時候,我們在訓诂的時候,我們用“某猶某也”這樣的句式,所以“某猶某也”這樣的句式不能随便用,隻有義隔而通的時候可以。法猶理也,法字在這裡當理來講。脈浮緊是寒邪在表的脈象,理應當出現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沒有錯,應當發汗,“假令尺中遲者”,尺脈是遲,而不是脈陰陽俱緊,我們在前面強調脈陰陽俱浮緊的,那應當是典型的單純的太陽傷寒表實證,這才可以用麻黃湯。現在尺脈遲的,不可發汗。遲主什麼呢?何以之然?你怎麼知道呢,“以營氣不足,血少故爾”。遲主營血不足,營氣不足,血少,脈行遲滞。這條提示了營血不足的禁用汗法。

  關于麻黃九禁的最後一條,也就是我們講義的第32 頁的第49 條。

  原文說,49“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脈浮而數,脈浮主邪在表,脈數主病人有發熱,這個是表證,法當汗出而愈,既然是表證的話,理應當通過發汗的方法,表邪得到解散,這個病就可以好。“若下之”,如果誤用下法,出現了什麼情況呢,身重、心悸、脈微、尺中脈微。

  在傷寒論中,身重有屬于邪氣盛,也有屬于正氣虛的時候。屬于邪氣盛的,我們在第6 條曾經說到,“風溫為病,脈陰陽俱緊的,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那是邪熱壅滞氣機,全身氣機不暢,所以病人身體沉重,翻身都翻不動,那是屬于邪氣盛。而我們這裡,身重沒有和那些陽熱證同時出現,而是和心悸,尺中脈微同時出現,所以這個身重就不是邪熱壅滞氣機,是什麼呢,而是正氣虛。

  我們人體的活動靈活輕巧,這是依靠人體的正氣,人體的能量充足,才有輕巧的、靈活的活動。現在正氣虛,什麼氣虛呢,從尺中脈微來看,微是主陽虛的,脈微,輕輕摸的時候摸不到,重重按的時候還是摸不到,為什麼,微脈搏動的幅度非常微弱,輕輕一摸的時候,你還是感覺不到它的搏動;你往下一按呢,把它壓住了,仍然還是摸不到他的搏動,隻有在浮和沉之間仔細去琢磨,能微微的感覺一點脈的搏動,這就叫微脈。微脈主陽氣虛,鼓動無力,所以在《傷寒論》中的微脈,一般是主陽氣虛。這裡的心悸呢,它是由于陽氣不足,心髒失養,心髒的正常功能,既需要有心陰心血的充養,也需要心陽來提供能量。

  以後我們在講到心陽虛的時候,心陽虛,心髒失養,能量不足,就出現了心悸,以後我們會提到的。所以這裡的脈微和心悸,兩個症狀提示了陽虛,因此這個身重也提示了,他不是一個邪熱壅滞氣機的身重,而是個心陽陽氣不足、能量不足,然後身體失去了、輕巧的這種運動情況,因此就表現了身重、倦怠、無力、翻身都翻不動。

  這樣一個證候,裡虛又兼有表證,就不能夠直接用辛溫發汗,仲景這裡,在這個條文裡是說“當自汗出乃解”,在什麼情況下這種裡虛又兼有表證能達到自汗出呢?就是通過機體的适當的調養,通過機體的康複能力發揮作用,正氣恢複了,如果能夠袪邪外出的話,這就是須表裡實,表裡是指的裡外的正氣,這個實不是指的邪氣盛,是指正氣的充實,表氣的充實,裡氣的充實,表裡之氣都充實了,機體發揮袪邪的能力,津液也恢複了,便自汗出而解,是指的這樣的一種情況。這裡所說的不可發汗,是指陽虛的人不可以用辛溫發汗,因此這屬于麻黃九禁。當自汗出乃解,我們臨床也不應當是等待觀望的,而應當是及時的用扶正袪邪的方法來治療。

所謂麻黃九禁是《傷寒論》中禁用辛溫發汗的9 條原文,我們把這9 條原文,每一條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就是我們寫在這裡的,咽、淋、瘡、衄、血、汗、寒,剩下的兩條,我們分别用三個字來概括,尺脈遲和尺脈微。這裡所說的“咽”,是咽喉幹燥者不可發汗,這裡所說的“淋”是淋家不可發汗,“瘡”是瘡家,“衄”是衄家,這裡說的“血”是亡血家,所以的“汗”是汗家,自汗或者盜汗的人,這裡所說的“寒”是胃中寒,中陽不足,這裡所說的“尺脈遲”提示了陰血不足,而“尺脈微”提示了陽氣不足。

  這9 條原文提示了一個什麼精神呢?我們在這歸納了這麼兩句話,從正氣的角度來說,是陰陽氣血俱不足,或者陰,或者陽,或者氣,或者血,虛衰不足的,從邪氣的角度來講,或者是濕熱,或者是毒熱,或者是陰虛而熱盛,虛熱内盛的,都應該慎用,嚴格的說是禁用麻黃湯。

  我們這裡推而廣之,慎用或者禁用辛溫發汗。為什麼呢?因為辛味的藥耗散人體的津液,辛味的藥都比較燥,性燥,容易傷人體的陰液。溫性的藥都容易助裡熱,另外辛溫發汗以後,汗出傷陽損液,容易損害人體的正氣,所以有這兩大類的情況,都應當禁用或者慎用辛溫發汗。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