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專題研究丨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及管理探讨
來源:大公(ID :dagonggroup)梁榮棟
一、商業銀行流動性現狀分析
流動性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随着利率市場化、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入,不同類型銀行在業務類型、複雜程度、資産負債結構等方面的差異逐步顯現。同時,銀行間同業業務往來增多使得金融市場波動對銀行流動性的影響更加顯著。在MPA考核加強、金融去杠杆深化以及中性貨币政策背景下,我國金融市場流動性收緊,資金價格提升,流動性供給無法充分滿足流動性需要。部分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出現資金緊缺,客觀上存在一定的流動性缺口。
為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2017年12月,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完善了流動性管理框架。在以流動性比例(LR)和流動性覆蓋率(LCR)的基礎上,新引入了三個量化指标:淨穩定資金比例(NSFR)、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HQLAAR)、流動性匹配率(LMR)。
随着同業監管、MPA考核以及流動性監管的不斷加強,商業銀行同業融資業務還會受到進一步壓縮。同時,為了滿足流動性監管指标要求,商業銀行未來業務将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短期來看,部分銀行仍可能面臨負債端資金緊張等流動性壓力,流動性風險仍需重點關注。
二、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産生的原因
(一)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率較高,部分銀行資産負債期限不匹配
資産負債錯配是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産生的根本原因。商業銀行獨特的經營方式和盈利模式決定了其在日常經營中高負債經營的特點。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資産負債率平均保持在90%以上,始終處于較高水平,較高的資産負債率給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埋下了隐患。
從資産端來看,發放貸款及墊款是商業銀行最主要資産,其盈利性高,但受合同期限等因素的影響,流動性較差,在資産中的高占比限制了資産的流動性。同時,商業銀行存貸比平均在65%以上,不利于流動性水平的提升。随着央行對新增貸款管控加嚴,商業銀行加大了主要由信托計劃、理财計劃構成的應收賬款類投資,但其底層資産中用于發放貸款和墊款的占比較大,流動性較差。證券投資類資産投資的主要目的一般在于增強流動性和為存款提供保障,但部分銀行為了提高收益,加大了長期債券、理财産品以及非标資産的投資,當出現流動性不足時,這部分流動性較差的資産難以快速變現,從而加大了流動性風險。整體來說,商業銀行優質的流動性資産占比仍較小,資産變現能力較差。
從負債端來看,随着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互聯網金融及金融脫媒的迅猛發展,銀行存款競争進一步加劇。為了緩解存款增長壓力,商業銀行加大了同業存款、拆入資金、賣出回購等主動負債力度,截至2017年9月末同業負債占比為13.3%,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同業負債占比分别達到16.9%和16.0%。同時,2013年同業存單允許重新發行之後,銀行業金融機構大量發行同業存單擴大資産負債表及獲利,同業存單存續餘額由2013年末的340億元猛增至2017年9月末的8.3萬億元。中小銀行主要通過期限錯配獲得利差,通過發行短期同業存單獲取資金再購買長期的同業理财或進行其他長期投資。在目前資金緊缺、同業存單利率上行以及同業監管不斷加嚴的背景下,商業銀行以往通過滾動發行同業存單的融資方式或将面臨較大的壓力。包括同業負債和同業存單在内的短期批發性融資穩定性通常比較差,一旦同業負債或同業存單密集到期但又無法及時籌集資金時,商業銀行将面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二)商業銀行資産質量存在下行壓力,資金回收困難
近年來,國内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産、水泥、鋼鐵等行業出現産能過剩現象,而大部分投資資金都來源于銀行信貸,具有很高的信用風險。随着行業進行周期性調整以及市場需求發生變化,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不斷增加,信貸資産質量存在一定下行壓力,資金回收困難,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造成一定影響。截至2017年9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與2016年末持平,不良貸款增長趨勢有所減緩。但農村商業銀行面臨的形勢卻更為嚴峻,不良貸款和不良貸款率持續雙升,截至2017年9月末不良貸款率達到2.95%。不良貸款的上升,使得信貸資産流動性進一步下降,進而影響商業銀行的流動性。
(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水平較低,杠杆水平較高,自有資金抵禦流動性風險能力有所下降
近年來,商業銀行表内外業務發展迅速。截至2016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表内總資産為232.3萬億元,同比增長15.8%;表外總資産為253.5萬億元,同比增速超過30%。但另一方面,商業銀行資本金增長速度低于資産規模增長速度,資本金進一步消耗,部分銀行資本充足率已經低于12%甚至低于10.5%的監管要求,自有資金抵禦流動性風險的能力有所下降。
在杠杆方面,截至2017年9月末,商業銀行杠杆率為6.40%,雖然高于不低于4%的監管要求,但杠杆水平仍然較高。在當前金融去杠杆的影響下,部分高杠杆運作的銀行可能面臨超常規的資金需求,MPA的資本和杠杆考核将會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四)随着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流動性受資金利率影響進一步加大
随着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場的資金供給和需求決定,商業銀行流動性受資金利率影響進一步加大。對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産生影響的利率主要包括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債券市場利率和存貸款利率。從同業拆借和債券市場利率來看,如果同業拆借和債券融資利率上升,銀行通過同業拆借和發行債券獲取的資金成本就會随之上升,受此影響商業銀行進行拆借或發行債券的難度和意願将發生變化,發生流動性風險的概率将随之加大。從存貸款利率來看,當利率上升時,商業銀行存款額呈現上升趨勢,而對貸款的需求會因利率的提高的減少,資産負債兩端的平衡性将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銀行的流動性。此外,當銀行存在資金利率缺口時,利率的變化将會對銀行利率資産和負債産生影響,進而影響到銀行的資産負債流動性。
三、防範和控制流動性風險建議
(一)建立流動性風險預警機制,完善流動性風險内控機制
除了滿足監管指标要求,商業銀行還應當積極建立和完善流動性風險預警機制,樹立正确的風險防範意識,注重短期風險預防,提高及時迅速處理突發風險的能力,強化中長期風險預測,做到對流動性的準确判斷。對流動性風險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實施監控、動态監測、及時報警,使流動性風險降到最低水平。
在流動性風險内控體系方面,商業銀行應注重建立完善的内控體系,充分發揮内部控制體系對流動性風險的控制管理作用,對有可能影響商業銀行流動性情況的決策事前控制,分析其可能引起流動性變化的可能與成因,提前做好風險預警;對日常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全程監督管理控制,轉移或降低流動性風險的危害;對無法避免或已經發生的流動性風險及時控制到最小,并将其信息向内控體系反饋。
此外,商業銀行還應建立定期流動性分析制度,包括流動性需求分析、流動性來源分析和流動性儲備設計,将流動性納入内部審計範疇,做好流動性壓力測試,提高抵禦流動性風險的能力。
(二)加強資産負債管理,優化資産負債結構;加強同業監管,減小商業銀行對同業業務的依賴程度
合理的資産負債結構,能夠避免因為期限錯配而導緻的流動性風險,實現商業銀行流動性和盈利性的平衡。強化資金在銀行系統内調撥,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資金資源,實現資金在全系統的優化配置,以增強系統内資金的效益性和流動性。優化長期融資的結構化流動性管理,為商業銀行建立起優化的結構化流動性管理體系,按照長期和短期嚴格匹配資産與負債的流動性期限,提高商業銀行在不同壓力下抗擊流動性風險的能力。
同業業務的不規範發展,提升了融資成本,加大了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繼續加強銀行同業業務監管,加大對違規銀行處罰力度,引領商業銀行合理開展同業業務,減少對同業資金的依賴程度。适當投放流動性,幫助商業銀行特别是中小銀行解決短期資金短缺問題,引領商業銀行平穩度過同業強監管難關,從而将流動性風險降低。央行拟于2018年一季度将資産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内同業存單納入MPA同業負債考核占比指标進行考核,将對同業負債及同業存單占比較高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造成一定壓力。上述銀行應積極調整業務結構,積極需求其他資金來源,在滿足監管指标要求的同時确保流動性安全。
(三)加大不良資産處置力度,增強信貸資産流動性
為了消除不良貸款積累帶來的流動性風險,商業銀行應繼續擴寬不良貸款處置渠道,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提升信貸資産質量。除了清收、批量轉讓等傳統手段,還可擴大不良貸款證券化、債轉股等新型處置模式的應用範圍。通過簡化核銷要求、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調整撥備要求等方式,鼓勵商業銀行動用更多的财務資源處置不良貸款,将資産盤活,增強信貸資産流動性。
(四)合理放寬上市融資渠道,提升資本充足水平;壓縮表外業務規模,降低杠杆水平
截至2017年9月末,通過A股或者H股上市的商業銀行僅有39家,在商業銀行中的占比不足5%,上市融資渠道仍較為狹窄。上市融資是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途徑之一,應适當放寬上市融資渠道,提升資本充足水平,提升商業銀行自有資金抵禦流動性風險的能力。
表外業務的大幅增長給商業銀行帶來了隐形的流動性壓力,應繼續加強表外業務監管,限制部分存在高風險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引導銀行表外業務理性發展。同時,應加大金融去杠杆力度,加強對銀行微觀業務層面通過層層嵌套、杠杆疊加、隐形擔保等繞開監管擴張杠杆行為檢查;加強銀監與非銀監之間的合作,加大對非銀行間體系資産産品通道業務的監管,将杠杆水平降低至合理水平,确保流動性的安全。
版權說明: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Bank資管》均在文章開頭備注了原标題和來源。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号後台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處理,非常感謝!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