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顧雲岩創立,第二代顧筱岩被稱為“疔瘡大王”,與當時傷科名醫石筱山、婦科名醫陳筱寶并稱“上海三筱”。第三代顧伯華是顧氏外科最傑出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也是現代中醫外科學的奠基人。
第四代傳人陸德銘、馬紹堯、唐漢鈞、朱培庭、陸金根、顧乃強、顧乃芬、顧乃芳等,第五代傳人曹永清、陳紅風、李詠梅、阙華發、劉勝、張靜喆等将顧氏外科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成為國家及上海市的重點學科,确立了顧氏外科在現代中醫外科學術界的領軍地位。
顧氏外科采取外治和内治相結合的方法,對于瘡瘍疾病、乳腺疾病、甲狀腺疾病、皮膚疾病、肛腸疾病、周圍血管疾病以及運用中醫藥治療膽道感染等急腹症等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作為龍華醫院的建院元老,顧伯華對瘡瘍、皮膚病、肛門病、乳腺病、血管病及急腹症等皆有所長。雖已駕鶴西去,但他培養的一大批學術傳人把顧氏外科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确立了顧氏外科在現代中醫外科學術界的領軍地位。
身體周刊記者肖蓓
在龍華醫院的中心草坪上,一群建院元老的青銅雕像靜靜矗立着,其中一位戴着眼鏡、神态安詳的老人,就是中國現代中醫外科學的奠基人顧伯華。
出生于中醫世家的顧伯華,對瘡瘍、皮膚病、肛門病、乳腺病、血管病及急腹症等皆有所長。雖已駕鶴西去,但他培養的一大批學術傳人把顧氏外科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确立了顧氏外科在現代中醫外科學術界的領軍地位。顧氏外科療法也因其獨特療效獲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醫藥項目。
從上海灘“疔瘡大王”顧筱岩,到中醫外科學泰鬥顧伯華,如今顧氏外科第四代傳人都已成為中醫外科領域的權威專家。一部顧氏外科的發展史,也是現代中醫外科發展的縮影。
倡導整體治療
陸德銘、馬紹堯、唐漢鈞、朱培庭、陸金根……龍華醫院這些響當當的中醫外科名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他就是顧伯華。
作為建院元老之一,顧伯華一手創建了龍華醫院中醫外科,培養了一大批學術傳人,形成了瘡瘍、乳腺、皮膚、肛腸、膽石病等有中醫特色和優勢的中醫外科學術體系,這也是目前國内唯一具有完整傳統中醫外科學術的體系和建制臨床學科。自20世紀80年代起,顧氏外科先後被列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上海市重點學科及重點專科。
在百年的傳承過程中,顧氏外科形成了融顧氏特色理論、顧氏特色診治、顧氏特色外治法、顧氏特色方藥等于一體的學術體系。顧氏外科采取外治和内治相結合的方法,對于皮膚瘡瘍、乳腺疾病、甲狀腺疾病、皮膚疾病、肛腸疾病、周圍血管疾病、外傷性疾病等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在理論方面,顧氏倡導整體觀念,重視整體治療;強調瘡瘍論治首辨陰陽;注重部位辨證、經絡辨證及局部辨證;強調瘡瘍初起以消為貴;重視脾胃及飲食調攝在治療瘡瘍中的作用;強調内外結合治療外科疾病。
在診治方面,臨證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先辨病,後辨證。比如,和營托毒法治療有頭疽;調攝沖任法治療乳腺增生病;益氣養陰調攝沖任解毒散結法治療乳腺癌術後;活血化淤法治療外科疑難疾病;益腎壯骨化痰法治療骨結核,養陰清熱法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皮膚疾病;解毒排毒法治療毒蛇咬傷;“通、潤、辨、變”治療急性闌尾炎變證。
顧伯華的學生、顧氏外科第四代傳人陸金根回憶說,曾有一個肝膽管結石阻塞性黃疸患者,西醫外科手術治療後,黃疸不退反深,激素類藥物也不見起效。術後三天請顧老診治,經仔細辨證施以中藥内服,并囑停用激素。一劑病瘥半,二劑黃疸淨。按照顧伯華的想法,要讓患者“橫着(擡)進院,豎着(走)出院”。
從瘡瘍到皮膚雜病
顧伯華的臨床實踐,早期以看瘡瘍為主,尤以治疔瘡走黃出名。
中醫文獻中的瘡瘍是指各種緻病因素侵襲人體後引起的體表化膿性疾病。顧伯華認為,瘡瘍本為火毒之邪而成,火為陽邪,陽盛則發熱,阻塞則腫脹,血凝則疼痛,熱盛則肉腐,肉腐化為膿。此時重在攻邪,常用大劑清熱解毒之品,紫花地丁、蒲公英、銀花、山栀、草河車、半支蓮等用量多在30克以上;若是疔瘡走黃應用犀角地黃湯,鮮生地用至50克以上。
随着時代改變,瘡瘍患者漸少,醫院中其他疑難病種為多,比如紅斑狼瘡、皮肌炎等。顧伯華認為,這些病例亦紅、亦腫、亦熱、亦痛(關節痛),但與瘡瘍迥異,是由于禀賦不足、陰陽失調所緻。紅者虛火,熱者陰虛,腫者脾腎兩虧之證,痛者氣血不足外邪所緻。因此,除急性發作需“急則治其标”外,遵循“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原則,采用補腎為大法的溫陽滋陰法。
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顧伯華總結出調整陰陽、養陰清熱為主治療多種外科和皮膚科疾病的經驗。常用生地、玄參、麥冬、石斛、龜闆等。治有頭疽加紫花地丁、半支蓮等清熱解毒;治甲亢加夏枯草、牡蛎、海藻、礞石等化痰軟堅;治流痰(骨結核)加補骨脂、狗脊、川續斷等補益肝腎;治腸梗阻手術後加黨參、白術、川樸花之健脾理氣;治毛發紅糠疹加丹參、當歸、莪術等活血化淤;治紅斑狼瘡穩定期加黃芪、淮山藥、仙靈脾、鎖陽等健脾補腎等。
根據數十年診治瘡瘍經驗,顧伯華總結出敗血症治療的規律,分為三個類型。疔瘡走黃、疽毒内陷、熱毒内攻,這三者能相互轉化,及時治療可痊愈;又或者因邪盛正衰,救治不及而死亡;也可能毒邪内傳于髒腑,外阻于肌膚、筋骨而化膿等。臨床施治以火盛者,清熱解毒,用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傷陰者養陰清熱,黃連解毒湯合增液湯、竹葉黃芪湯;陽虛者扶正托毒,方用透膿散、托裡消毒散。
改貴藥為便宜藥
顧伯華常說:“瘍醫不可一日無外治”,“外科與内科不同之處,在于内治、外治并重。”他在繼承中醫傳統外治法之餘,還多有創新。
比如,在古代用藥線結紮治療瘘管基礎上,改用了橡皮筋挂線治療肛瘘和乳暈部瘘管,大大縮短了治療時間。在治療内痔結紮術後并發大出血時,創制了氣囊袋壓迫止血法,方法便利,病人痛苦少。在皮膚病治療中創用熱烘療法治療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提高了療效。
對于墊棉療法,他不但應用于潰瘍新肉已生、皮膚與皮下組織不能黏合的患者,還用于潰瘍膿出不暢、或有蓄膿現象者,或窦道蓄膿,以及經治療後正收口之時。這種方法避免了擴創手術,加速和促使瘡口早日收斂。
顧伯華用藥向來以“便、驗、廉”和輕靈著稱,處方用藥最多時11-12味,用量多為6-9克,不用或少用稀有藥,如果便宜藥能達到療效,就絕不用貴重藥。這也是顧氏外科的用藥原則,“用藥如用兵,用兵貴乎精,理法方藥,了然指下,便能策動四兩撥千斤。”
顧伯華創制的六應丸、錦紅片、清新丸等新藥都屬于“便、驗、廉”之類。六神丸的組方主藥是蟾蜍、雄黃、牛黃、珍珠、冰片與麝香,這與顧伯華原有的解毒消炎丸的組成藥基本相似(僅麝香一味藥不同)。顧伯華将公丁香劑量的三倍替代麝香,同時又調整了其他藥味的劑量比例,創制了“六應丸”。省了貴重藥、降了藥價的六應丸應用在外科、喉科臨床,療效卓著,風靡一時。
“新消片”(院内制劑)替代“犀黃丸”也是顧伯華在“藥”上創新的範例。組成藥中,用“雄黃”代替“犀黃”,新消片對于治療周圍炎性血管病可取得良好的療效。
通過長期的實踐積累,顧伯華總結出了青黛膏、沖和膏、紅油膏、生肌白玉膏、消痔膏、生肌散、青黛散、青吹口散、平胬散、七三丹、颠倒散洗劑、三黃洗劑,芩連消毒飲、益氣托毒湯、加減瓜蒌牛蒡湯、小陽和湯、痄腮消散方、涼血清肺飲、腸癰方、水疝内服方,錦紅片、清解片、複黃片等一系列名方、驗方。其中,錦紅新片、六應丸獲得上海重大科技成果獎。
學術傳人各領風騷
顧氏外科今時今日的地位,與顧伯華傳道授業的态度有很大關系。他打破了“傳子不傳女,傳徒留三分”的舊俗,在他“量體裁衣”的培養模式下,顧氏外科第四代傳人如今都已成為中醫外科界的權威。
顧伯華的愛徒之一、陸德銘曾任龍華醫院副院長、上海中醫學院院長、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作為第一屆新中醫學院畢業生的陸德銘,早在大學時就被顧伯華收為徒弟。1962年陸德銘畢業後留在龍華醫院中醫外科,全面繼承了顧氏外科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對乳房病、甲狀腺病、癰疽、皮膚病、蛇咬傷、急腹症等疾病的治療有不少建樹,對良性乳房腫塊的治療尤有心得。
龍華醫院終身教授唐漢鈞,也是顧伯華教授的學術傳人之一。1963年,唐漢鈞從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後分配到龍華醫院後,30多年随師侍診,對瘡瘍、乳腺病、甲狀腺病、淋巴結腫、乳癌、胃腸癌術後、放化療不良反應調治,以及外科疑難雜症均有獨特經驗。他還根據顧伯華臨床經驗與臨診筆記,先後整理發表有關顧伯華經驗論文10餘篇,其研究成果獲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獎甲級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獎二等獎等多項獎項。
龍華醫院皮膚科教授馬紹堯,從1960年起就跟着顧伯華抄方和臨證,一學就是20年。他對300多種皮膚病,尤其是對銀屑病、濕疹、痤瘡等疑難雜症,可解決西醫不能解決之病痛。回憶起恩師,馬紹堯說,“顧老對學生非常好,即使在‘文革’中受到沖擊被停職掃地時,也會經常主動提醒我,這個病人該怎麼治療。”
顧氏外科的另一位學術傳人、龍華醫院終身教授朱培庭,以中西醫結合防治膽石病享譽滬上。他創建了中醫膽病學,倡立“膽病從肝論治”理論,并成功開發的“膽甯片”等防治膽石病的系列中藥新藥。
龍華醫院的陸金根教授,也是顧氏外科的學術傳人之一,1973年8月從上海中醫學院畢業後在龍華醫院中醫外科工作,即師從顧伯華,1985年正式拜顧老為師。1990年被人事部、衛生部和國家中管局确定為顧老學術經驗的法定繼承人随師學習。陸金根提出了“癭癰”和“肛疽”兩個新的中醫病名,他所創立的“拖線技術”治療複雜性肛瘘獲得了教育部的二等獎及上海科技進步二等獎。
陸金根回憶說,顧伯華對學生是“量體裁衣”、“度身定做”地确定培養模式。“中醫外科對化膿性感染性疾病的‘驗膿’技能視得尤為重要,初學者要掌握這門技能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為此顧老是手把手地教,連手指的安放部位,幾根手指的協調性技巧等等,将整個的連環動作逐一分解講授,不厭其煩。”不開刀治療闌尾炎
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病,一旦發病,往往手術切除。其實,像闌尾炎這類急腹症,也可用中藥治療,顧伯華研制的錦紅片,對于早期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有療效,可免除開刀之苦。
當時,某位市委書記的兒子在部隊突發闌尾炎,聽說錦紅片療效好,便專門派人找到顧伯華取藥,來人看到錦紅片配方簡單、如此廉價,便央求開一些昂貴的藥,顧伯華嚴肅指出,“藥貴在治病,不在乎貴賤,藥能對症,便宜藥也能治好病,藥不對症,再昂貴的藥也治不好病”。來人隻好帶回錦紅片,病人吃了後效果很好。
顧伯華在研究急腹症時,認為這些病都有腹痛、腹脹、痞滿、便秘、舌苔黃膩等腑實之證,六腑功能是“以通為用”,具有“瀉而不藏,動而不靜,降而不升”的特點,疼痛是不通所緻,治應使其通。因此,可采用清熱解毒法。
他在治療急性闌尾炎340例有效基礎上,精簡用藥,選用了生大黃、紅藤、蒲公英、川厚樸四味藥,以後又精簡了川厚樸,定名為“錦紅湯”,治療各種炎性急腹症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至于急腹症患者,顧伯華是“指下有感,心中了然”。他指下觸出的“肌緊張”分類程度判斷與西醫專家的判斷完全吻合。何時需要中轉手術,顧伯華通過手指對腹部的觸診、拿捏極為到位、判斷準确。
“挂線法”治乳腺炎曾有一個28歲的産婦,分娩後第六天因哺乳時乳頭破碎疼痛不堪,随後乳房又腫脹作痛,全身發熱,骨節酸楚,注射抗生素後仍熱退未盡,乳房疼痛依然不減。顧伯華為她診斷辨證為“乳癰”,這是一種乳房紅腫疼痛,乳汁排出不暢,以緻結膿成癰的急性化膿性病證,多發于産後哺乳的産婦,尤其是初産婦更為多見。
顧伯華認為,乳汁壅滞,乳絡不通,阻于肝胃二經,營衛不和為患,應疏肝理氣,和營通乳。故用柴胡、青皮、橘葉疏洩肝氣,銀翹清陽明胃熱,麥芽醒脾健胃,蒲公英、路路通疏通乳絡,合當歸、赤芍以和營。經内服藥與外敷金黃膏治療,連服藥10帖後,這名産婦的症狀消失。
顧伯華對乳癖治療也有獨到見解,中醫文獻中的乳癖,包括現代醫學乳房纖維腺瘤和乳腺增生症二種病。中醫認為,女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胃,因此對乳癖的病因病機偏重于肝氣郁結,治宜疏肝理氣為主。顧伯華提出将乳癖分為肝郁氣滞和沖任不調兩型,對沖任不調型治則除疏肝理氣外,着重加用調攝沖任藥物如仙茅、仙靈脾、鎖陽、苁蓉、菟絲子之品,收到了滿意療效。
龍華醫院極具診治特色的“漿細胞性乳腺炎”一病,早在1950年代初經顧伯華治療便優于西醫。這種病容易反複潰膿,久治不愈,西醫的王牌手段即作乳房單純切除術。這雖是一了百了,卻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顧伯華發現這種病證的核心所在是:發生在乳暈周圍的潰口與乳竅有瘘管存在,應用“挂線法”挂開瘘管後,再予中藥外治,此病即愈。漿細胞性乳腺炎形成瘘管的治療獲得1986年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獎甲級獎。經過五代人的傳承,顧氏外科可謂海派中醫中傳承最完整的近代流派之一。
100多年前,祖籍崇明的顧雲岩遷居浦東,帶着祖傳中醫外科醫術在浦東楊家渡、爛泥渡一帶懸壺,先在浦東益生堂挂牌,後在浦西南市萬裕碼頭、紫霞路及楊樹浦等地開設診所,所接待和治療的病人多為勞苦大衆,頗受當地平民及工人的信賴,業務鼎盛,醫名遠播。
第二代顧筱岩(1892-1968),從師于父兄,先後懸壺于浦東和南市城裡,以治療疔瘡、乳癰等瘍科雜症譽滿滬上,被封為“疔瘡大王”,與當時傷科名醫石筱山、婦科名醫陳筱寶并稱“上海三筱”。1948年,他遠涉香港,曾懸壺九龍。1956年返回上海,任職于上海中醫文獻研究館,潛心著作。上世紀60年代,上海中醫學院編著全國統一外科教材時,他支持子侄門人,毫無保留地将顧氏内治心要、外治秘法全部收錄到教材,得到了全國同道的贊許。
在顧筱岩的學術思想中,提出“外之症實根于内”的立論,重視整體治療,治療時時顧及胃氣;在瘡瘍論治中重視脾胃及飲食調攝,常常以食療和藥物相結合。
顧筱岩還創研了不少驗方和外治療法,如芩連消毒飲治療疔瘡,“蒼耳子蟲”外治疔瘡等,著有《外科外敷選方歌括》,并将數十年臨床上擅長的疔瘡走黃、乳部疾病、委中毒、骨槽風等疾病,以醫案、醫話發表于上海中醫藥雜志及文獻館叢刊中。
顧筱岩是顧氏外科奠基人,第三代顧伯華則奠定了現代中醫外科的學術體系。
顧伯華(1916-1993)自幼随父顧筱岩習醫,1936年畢業于私立上海中醫學院,即設診所于上海。1952年他參加上海市公費醫療第五門診部工作,曆任上海中醫學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醫學院外科教授,上海中醫學院中醫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曙光醫院、龍華醫院中醫外科主任,上海中醫學會外科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外科學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外科分會主任委員,第五屆、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他主編了第一部全國高校統編教材《中醫外科學》以及《中醫外科臨床手冊》、《外科經驗選》、《中醫外科學講義》、《中醫外科學中級講義》、《實用中醫外科學》等著作,毫無保留地将顧氏外科的經驗方、秘方、特色外治法等全部收錄其中。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