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祖國醫藥︱瘡瘍之聖藥、外科之首方——“仙方活命飲”

客觀的說,祖國傳統中醫藥體系中既有精華,又有糟粕,作為土生土長的中醫人,鋒哥的态度是明确的:既要學好和用好現代醫學,又要繼承和發揚好傳統醫學。在需要發揮西醫優勢的領域不能失之交臂,在需要發揮中醫優勢的方面也不可落人下風。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外科首方:仙方活命飲。下期推文預告:《醫學課堂︱小孩的奶嘴可以回納造口脫垂!》,記得關注喲!

(本文閱讀時間:大約5分鐘)

(文中觀點代表原作者個人,特此聲明)

專欄作者:吳雨凝↑↑↑

吳雨凝, 女,目前就讀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18級中八專業,曾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2項,均獲得校級立項。曾獲校級二等獎學金1次,校級三等獎學金1次。

正文↓↓↓

“仙方活命飲”又稱真人活命飲、神仙活命飲、神功活命飲等,最早見于薛古愚的《女科萬金方》,載方名為“神仙活命飲”。而最早命名為“仙方活命飲”的著作是《癰疽神秘驗方》。“仙方”,托名仙人所傳之方,言其功效神;“活命”,謂有定痛回生之功。又說前人謂本方神功浩大,有起死回生之功,賽如仙人之能。本方用于外科諸證,可使癰腫消而疼痛止;療效可靠,濟世民生,故稱“仙方活命飲”。前人稱本方為“瘡瘍之聖藥,外科之首方“。[1]

圖(1):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序↑↑↑

一、原文:

此方治一切癰疽,不論陰陽瘡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化膿生肌,散瘀消腫,乃瘡瘍之聖藥,誠外科之首方也,故名之曰“仙方活命飲”。

二、組成:

穿山甲(炒)三大片、皂角刺五分(2g)、歸尾一錢五分(6g)、甘草節一錢(4g)、金銀花二錢(8g)、赤芍藥五分(2g)、乳香五分(2g)、沒藥五分(2g)、花粉一錢(4g)、防風七分(3g)、貝母一錢(4g)、白芷一錢(4g)、陳皮一錢五分(6g)。(注:括号裡的克數是根據表1中,清代與現代劑量換算得來的。1錢≈3.73克。)

表(1):古代計量單位換算表↑↑↑

三、煎煮方法及服用方法:

本方原載“用好酒三碗,煎碗半。若上身,食後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飲酒三四杯,以助藥勢”。現代多以酒、水各半煎煮。用酒煎服,是取其活血通絡以助藥效的作用。

四、方證:

用治一切瘡瘍初起或成膿期,可用于瘰疬、陰疽之證,但多用于熱毒壅聚,氣滞血瘀而成的陽證癰瘍。《靈樞 · 癰疽篇》說:“營衛留于經脈之中,則血泣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盛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命曰癰”。臨床表現為:局部紅腫焮痛,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有力。

圖(2):古醫書中的癰疽圖↑↑↑

五、功效: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排膿止痛,解毒祛痰。

六、方解:

君:

金銀花——清熱解毒。《醫方集解》:“癰疽聖藥”。

圖(3):金銀花繪圖↑↑↑

臣:

貝母、花粉——清熱化痰散結。

陳皮——行氣燥濕化痰而疏其滞,增強活血祛瘀之力。

甘草——化毒和中。

白芷——疏風止痛,消腫排膿。《醫方集解》:“除濕祛風,并能排膿消腫”。

防風——疏散外邪。《醫方集解》:“瀉肺疏肝”。

當歸尾——和陰而活血。十三五《中藥學》:“當歸尾長于活血破血”。

佐:

乳香——活血消癰,去腐生肌,兼行氣止痛,為外科要藥。《醫方集解》:“乳香調氣,托裡護心,能使毒氣外出,不緻内攻”。

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赤芍——善走血分,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止痛。

使:

山甲、皂刺——活血消癥,排膿潰堅,通行經絡。《古今名醫方論》:“是方穿山甲以攻堅;皂刺必達毒所”。

[配伍特點]:

1、銀花配防風、白芷——針對瘡瘍初起,意在辛散在表之邪,使熱毒從外透解。《内經》:“汗之則瘡已”。并有解毒消癰散結之功。

2、乳香、沒藥配歸尾、赤芍——活血散瘀,消腫定痛,乳香沒藥辛香溫燥,易傷陰血,與能養血之當歸尾,寒涼之芍藥相使為用。《古今名醫方論》:“赤芍、歸尾以驅血熱,而行之以破其結。”

3、穿山甲配皂角刺——活血消腫,潰堅排膿。其中穿山甲善走竄,專能行散,通經絡;皂角刺長于排膿托毒。

4、金銀花配花粉、貝母——清熱解毒消腫潰堅。《古今名醫方論》:“佐以貝母、花粉、金銀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散毒和血,其為潰堅止痛宜”。

七、方歌:

(一)

仙方活命飲平劑,瘡毒癰疽俱可醫,

未成即消疼腫去,已成膿化立生肌。

穿山皂刺當歸尾,草節金銀赤芍宜,

乳沒天花防貝芷,陳皮好酒共煎之。

八、後記:

《醫方考》:“防風白芷解表而洩其熱;乳香、沒藥散血而消其毒;穿山甲、皂角刺能引諸藥至有毒之處;金銀花、赤芍藥能解熱毒于瘀壅之中;痰中諸熱,貝母、天花粉可除”。《古今名醫方論》:“治之之法,妙在通經之結,行血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氣解毒”。痰一般來說不是瘡瘍的主要原因,為什麼要豁痰呢?雖說《醫宗金鑒》寫道:“癰疽原是火毒生”,瘡瘍以熱毒、火毒為常見主要病因,但在發病機理上,如《内經》所雲“營氣不從,逆于肉理,乃生癰腫”,首先反映在人體局部的是氣血凝滞,營衛不和,經絡阻塞。血不行則為瘀血,然而氣機阻滞則會導緻液聚成痰,痰又與瘀血相結。尤在泾亦提及:“曰血分者,謂雖病于水,而實出淤血也”。指出了瘀血和痰濁可以相互轉化、相互影響。所以應用陳皮就像上文寫道的,起到通暢氣機,化痰以增強活血化瘀之力的作用。本方當屬消法中“和營法”,其清熱解毒之力不足,活血散瘀力度更強。因此本方以活血散瘀,排膿止痛為主,辛散表邪,解毒祛痰為輔,達到消散腫瘍,排膿托毒之目的。[3]

本方對有陰疽見症者不宜使用;脾胃本虛,氣血不足者均宜慎用。《醫方集解》:“此藥當服于未潰之先,未成者散,,已成者潰,若已潰後不可服”。

參考文獻:

[1].郭建明,李順濃.衆生丸及其前古方和展望[J].海峽醫藥,2010,22(10):111-113.

[2].李和偉,王啟帆,付宇等.關于古今中藥藥物劑量折算的相關思考[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7,31(04):84-86.

[3].戴慎.仙方活命飲源流及配伍方法探究[J].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3,9(2):23-25.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