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屏居闾裡,未有仕進之志。或有勸之者,謹曰:“州郡之職,昔人所鄙,台鼎之位,須待時來。吾所以優遊郡邑,聊以卒歲耳。”——《周書·于謹傳》
譯文:
于謹早年隐居在鄉裡,沒有做官出仕的志向。有人勸說,于謹說:“州郡級别的官職,是前人所鄙視的,想要做到三公的職位,必須等待時機的到來。我之所以在郡邑悠閑自得,是暫且打發時光而已。”
1
江湖上曾經有八個大佬,他是其中之一。
當另七個大佬先後死去,他作為最後一個大佬,舉足輕重。
這八個大佬的後代開創了三個王朝,但不管王朝如何更替,他的家族始終榮耀,這就是大智慧。
他就是西魏帝國八柱國之一的名将于謹。
2
我們經常聽到“關隴集團”這個曆史名詞。
所謂的“關隴集團”要從西魏八柱國說起,這八個人是:宇文泰、元欣、趙貴、獨孤信、李虎、李弼、于謹、侯莫陳崇。
這八個人各有長處,宇文泰一代枭雄,趙貴忠心耿耿,元欣有皇室的金字招牌,李弼有戰略眼光,李虎能征善戰,于謹智謀過人,侯莫陳崇勇字當先,獨孤信以德服人。
其中,北周王朝的奠基人是宇文泰,他是周武帝宇文邕的老爸;隋帝國的奠基人是獨孤信、楊忠(獨孤信的下屬);他們分别是隋文帝楊堅的老丈人和老爸;唐帝國的奠基人是李虎,他是唐高祖李淵的爺爺。
簡單的說,八位大佬及其所在的利益集團,就是“關隴集團”的雛型。
3
“關隴集團”的崛起和一次曆史上并不太出名的起義有關,這次起義(其實是叛亂)就是破六韓拔陵起義。
事情還要從北魏拓跋焘時代說起。
當時,北魏的首都在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離北部邊境很近,時常受到來自草原的威脅。
拓跋焘在平城以北設置了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個軍鎮,作為首都的安全屏障。
曾經,六鎮的軍人是光榮的、尊貴的,但是,當北魏把都城遷到洛陽之後,六鎮的戰略地位急劇下降,重視程度和各種待遇一年不如一年。
當不滿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破六韓拔陵起義爆發,北魏王朝進入動蕩的戰亂年代。
當起義被平息的時候,來自懷朔鎮的高歡和來自武川鎮的宇文泰脫穎而出,兩人各自擁立皇帝,使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
西魏的八柱國、十二将軍就成了獨霸西北的最早的“關隴集團”。
4
于謹正是在平定破六韓拔陵起義中聲名鵲起。
破六韓拔陵起義後,草原新貴、東胡後裔柔然人南下,鐵勒人也來渾水摸魚,局勢變得極其混亂。
于謹跟随北魏平叛部隊,前後交戰十七次,大破柔然。
當鐵勒人逼近的時候,又是于謹,單騎說降,招撫三萬多戶鐵勒人歸降北魏,向南遷徙。
在這次讓人咋舌的單騎說降中,于謹表現出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他賴以成名的智謀。
于謹在前往說降鐵勒人之前,就預料到破六韓拔陵一定會來阻止鐵勒人的歸附,所以,北魏軍事先設下埋伏。
事态如于謹所料,破六韓拔陵聽到鐵勒歸順的消息,出兵攔截,結果遭到以逸待勞的北魏軍伏擊,慘敗。
5
于謹的勇氣和智謀在另外兩件事中表現得尤為精彩。
在平定鮮于修禮叛亂時,北魏胡太後聽信讒言,認為于謹領兵徘徊不前,圖謀不軌,因此張貼告示,通緝于謹。
于謹坦然來到張貼自己通緝令的地方,向朝廷自首。
面對胡太後,于謹不慌不亂,陳說實際情況,獲得了胡太後的信任。
他就不怕直接被一刀咔嚓了?
在東西魏著名的邙山之戰中,西魏軍打不過東魏軍,于謹率領自己的部隊假裝投降,東魏軍急于追擊逃跑的敵人,就讓于謹的部隊在路邊等候後續部隊。
當東魏追擊的騎兵部隊過完了之後,于謹率部出其不意從敵軍後面發起攻擊,前面逃跑的獨孤信部隊又殺了一個回馬槍。
一陣亂戰之後,雙方各自收兵,西魏軍隻是小敗,沒有讓東魏軍擴大戰果。
6
但凡名将,往往有滅國之功,于謹也不例外。
南朝梁在經曆了“侯景之亂”以後,湘東王蕭繹火中取栗,在内鬥中勝出,成為梁朝第三任皇帝。
蕭繹在起兵之初,為了獲取北方的支持,向西魏表示臣服,但大功告成之後,蕭繹反悔了。
這樣的人不能不教訓。
于謹領兵突襲蕭繹所在的江陵,他先派宇文護(後來北周的實際掌權人)和楊忠(隋文帝楊堅的爸爸)占據渡口,切斷敵軍出逃的道路,然後包圍江陵城。
隻花了十六天,西魏軍就攻破江陵,蕭繹投降後被殺。
于謹俘虜了南方軍民十多萬人,還繳獲了包括渾天儀(不是東漢的那個)、日晷銅表等一大批無價之寶。
正是于謹的這一戰果,使得南朝不久後由梁變陳,再度改朝換代。
7
于謹超然的地位并不都來自戰場,他的一次獻策和一次站隊,奠定了自己家族的長久富貴。
在宇文泰崛起的過程中,于謹向宇文泰獻策,建議他向西遷移到關中地區,把關中地區打造成自己的根據地。
後來的事實證明,在關中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下,宇文泰的勢力得到很大的發展,終于逐漸追平和東魏(後來是北齊)之間的實力差距。
當宇文泰去世的時候,宇文泰留下遺言,讓自己的侄子宇文護繼承大權,但宇文護的資曆并不能服衆。
當時,八柱國中勢力不容小觑的有于謹、李弼、趙貴、獨孤信四人,于謹堅決地站在宇文護這邊,帶頭向宇文護跪拜,其他人無可奈何,隻好跟從,避免了權力交接的危機。
之後,對宇文護當政不滿的趙貴、獨孤信先後被殺。
如果沒有于謹的堅定支持,宇文護很難掌握大權。如果宇文護不能控制局勢,北周王朝也就沒有後來的興旺。
8
于謹的名望地位很高,在其他七柱國先後去世之後,他是北周帝國最後一個大佬,也是真正的幕後大老闆。
宇文護不過是一個推在台前的執行者罷了,有什麼重大決策還是要看于謹的臉色。
但于謹是個很有智慧的人,越是位高權重,越是謙退低調,皇家的事情一概不沾。
宇文護也好,後來掌權的周武帝宇文邕也好,都對于謹極為尊重,而且權力更替所伴随的殺戮,也完全影響不到于謹家族。
甚至楊堅篡奪北周建立隋朝,宇文家族被清洗一空的時候,于謹家族依然不受影響,屹立不倒。
這就是生存的大智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