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莫将天理錯,
立身當與古人争。
《論語》第二十篇第三章: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悟讀】
金玉其心,芝蘭其室;
仁義為友,道德為師。
本章夫子再次提出君子的三點要求,即“知命”、“知禮”、“知言”,此君子立身處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論語》一書最後一章論及君子人格,表明儒學之側重點,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養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蕅益大師批注道,“知命隻是深信因果耳;知禮,則善于觀心,所謂約之以禮;知言則善于聞法,所謂了達四悉因緣。”
何謂“命”?皇侃的《論語義疏》說,“命為窮達夭壽也”,人的富貴、壽命、功名等都有個數,這謂命。人一出生往往帶着一定的命數,受之于天,基督教說是上帝設計好的,佛教強調的是因果,人一生的窮達夭壽,皆有前因後果。
儒家特别重視君子則天法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各人的前因雖然不同,即命不同,但是君子知命還須知改命,如何改命?修身養德,此謂立命。
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禮,“不知禮,無以立也”。《皇疏》對禮的解釋是,禮主恭儉莊敬,為立身之本。人若不知禮者,無以得立身于世也。禮主恭儉莊敬,恭是恭敬,儉是節儉,莊是端莊,敬是恭敬。恭是對人,敬是對事。換言之,禮的精髓就是恭敬。
“不知言,無以知人也”。雪公引劉氏恭冕說,言者心聲,言有是非,故聽而别之,則人之是非亦知也,這是教我們懂得聽話聽音。人之言,心之聲,知言才能知人,知人便可察心,進而分辨出善人抑或惡人,忠信君子抑或狡詐小人。
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 知命知禮還知言,生當萦懷君子心。下一篇
6個在線視頻下載站!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