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合參讀經典 日積月累學聖賢
【原文朗讀】
第15章,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人如果不邀功不搶功,或者有功而不伐,就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孔子稱贊孟之反的做法,讓弟子們向他學習。
第16章,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在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禮樂崩壞,真正有仁德的人得不到重用,反而是能說會道的人或者是長相漂亮的人如魚得水。世風如此,孔子感慨面對這樣的社會風氣自己無能為力,甚至有時候也不得不屈服遷就,不由得發出感歎。
第17章,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繼續感歎世風日下,他反問說:“誰能出外不由門戶呀?沒有見過幾個人跳窗戶翻院牆啊!但為什麼沒有人肯堂堂正正行走在人生大道上?反而喜歡走旁門左道啊!”
第18章,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本章繼續探讨前幾章的話題,仁義道德的内在質樸美和話語容色的外在文采美該如何配合啊?
第19章,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上一章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是說文和質要相得益彰,但實在不好把握時,孔子還是首推“質”的本性品德。
第20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本章緊接着上一章,上一章說“人之生也直”,是說人的純真天性。但能不能将這份天性發揮出來,則看人的天賦了。所以孔子将做學問和追求大道分為“知之、好之與樂之”三個階層和三種境界,這是一個由低到高逐漸升華的過程,由知道而升華為喜好,再由喜好而升華為樂在其中。
第21章,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上一章說,人的本性都是正直的,但人的天賦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做事都要區别以待。孔子将人的天賦能力分為“上中下”三等,因材施教。
第22章,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上一章說人的天賦能力有差别,所以論語編者馬上就用孔子回答樊遲之問做例子,展現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的。
第23章,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上一章孔子回答了樊遲所問的為政上的“知”和“仁”,本章全面詳細闡述“知”和“仁”的性和用。
第24章, 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上一章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聰明人要像水那樣善變,有仁德的人要像山那樣堅定。但孔子還是把“仁”放在首位,不管怎麼變,都要回歸“仁”的大道。所以孔子用齊魯兩國之變作比喻,告訴我們人也要向“仁”的境界轉變。
第25章,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上一章說“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對社會變革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但現實是殘酷的,孔子用“觚”這個器皿作比喻,擔心很多東西并沒有朝好的方向變革。
第26章,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前幾章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還說“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上一章接着說“觚不觚”,從各個角度已經論述了變和不變的辯證關系。本章進一步探讨這個話題,是說聰明人要像水那樣善變,但要以仁義為基準,聰明要用在正地方,不可賣弄自己的小聰明作弄别人。
第27章,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上一章宰我說“井有仁焉”,孔子批評他不要用假仁假義誘騙君子上當。但作為一個一心一意追求仁義的君子,該如何保護自己不上當啊?
第28章,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在現實世界中,連孔子都會被人誤解,更别說我們普通人了。這時候怎麼辦?清者自清,邁開你的雙腳走自己的路吧!隻有你認為行得端走得正,何懼他人論短長?
第29章,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孔子說:“其實天下的道理非常簡單啊,中庸之德就是日常之道啊,至大至廣,至平至易,至寶至貴,可是天下很少有人能長久堅持!”
第30章,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本章是《雍也篇》的最後一章,與第1章的哲理前後呼應。本篇的第1章說“雍也可使南面”,從正面贊揚冉雍有君王之才之德。到了最後一章,通過子貢的描繪和孔子的話語,告訴我們如何向仁德靠攏,同時展現出天下和諧的美好場景。
上一篇
嬰兒食譜1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