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唐長沙窯瓷器上的商業題材詩詞

“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回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這首名為《石渚》的詩詞出自晚唐詩人李群玉之手,詩名“石渚”是為今長沙窯所處之石渚湖一帶,而整篇詩文則描繪了長沙窯興盛時期的概況,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首明确記載長沙窯的詩詞。根據考古調查和發掘得知,長沙窯是在湘陰窯基礎上燒造的,興起于八世紀末至九世紀初葉,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長沙窯的産品以釉下彩和詩文題記裝飾為世人所歎,其中在瓷器上書寫詩文題記更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首創之舉。在這些詩文題記中,常見的多是詩詞和諺語,其中詩詞内容根據學者研究,認為其可分為與酒有關的詩詞、離情别怨詩、民間故事詩、題詠四時詩、江南水鄉詩、勸學詩、文字遊戲詩、禮儀教化詩、投友作客詩、崇佛信佛詩、風花雪月詩及趨勢應景詩等。除此之外,長沙窯瓷上裝飾的詩詞内容還有部分屬于商業題材,雖然其數量不多,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曆史價值。

根據已公布的長沙窯瓷來看,在瓷上書寫商業題材詩詞的器型以壺為主,詩詞内容多為商人心理活動,現擇選數件予以簡單介紹。


圖1:青釉“買人心惆怅”詩詞壺

青釉“買人心惆怅”詩詞壺(圖1),殘高18.9厘米,底徑9.5厘米。口沿殘,長頸,溜肩,多棱柱短流,柄殘缺,瓜棱形腹部,平底假圈足,短流下方腹部以褐彩書寫“買人心惆怅,賣人心不安。題詩安瓶上,将與買人看”五言詩文一首。這首詩内容非常簡潔明了,首句是寫買者心情悲愁,“惆怅”表示“有望其還而不至”的心态。第二句是寫賣者見買者在自己的商品前猶猶豫豫,始終不能确定購買,故而心裡很是不安。第三句是寫賣者想出了能夠增加買者購買商品信心的辦法,那就是将詩題于瓷瓶之上,這無疑是誘人購買的新招。末句寫賣者把題了詩文的瓷瓶給買者看,言下之意,就是賣者所出售的商品經過外觀改良,已經是很有文化内涵了,可以達到滿足買者心緒的寄托和審美的需求,從而刺激其購買的欲望。在瓷器上書寫詩文這一行為使詩、使瓷、使詩人、使消費者都有新的發現和新的印象,獲得新的快意和享受。由此可見,瓷器上書寫詩文的産生和其成為瓷器不衰的裝飾,是與其商業的目的分不開的,它是以詩歌之美和瓷器之美的結合,将消費者引向一個有文化享受的消費境界,去追求詩意的快樂。


圖2:青釉“人歸萬裡外”詩詞壺

青釉“人歸萬裡外”詩詞壺(圖2),殘高19.2厘米,腹徑13.7厘米,底徑10.6厘米。口沿及頸殘缺,溜肩,多棱柱短流,柄殘缺,瓜棱形腹部,平底假圈足,短流下方腹部以褐彩書寫“人歸萬裡外,心畫一杯中。莫慮前途遠,開帆逐便風”五言詩文一首。這是一首寫商人心理活動的詩。描寫商業經營者開拓的宏願和對風險的擔心,表現了一種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反映出唐代市井都會商業經濟的興盛與發展。詩的前兩句描寫商業經營者為開拓經營業務,從東到西,走南闖北,奔波千裡、萬裡之外,每當住宿下以後,常常邀杯自娛,人在杯前,心在杯中,那種自我感覺良好和興奮的神情,以及對能做成生意的如意想象,化成一幅幅誘人心動的圖畫。心在杯中,畫也在杯中,使人陶醉于然。詩文第三句表現的是商業經營者在興奮的時候,心裡的憂慮和牽挂早已不存在。對于走南闖北的生意人來說,每跑一趟生意,總想做好這趟生意。而詩文所刻畫的這位商人,可能對于自己的生意已然胸有成竹,且對商品運輸的路線非常有把握,故其沒有其他商人那樣對路途遙遠的擔心。最後一句或是寫實,即該商人經營的商品要用船由産地運往銷售地,還得追求順風航行,因為隻有這樣的好天氣才能起錨開航,船行千裡自有岸,船到碼頭貨到棧,那時就大吉大利了。或者此句是隐寓一帆風順,生意成功在望。無論是哪一種,均表達了一種樂觀的有信心的期待和展望,有着心想事成的意味。除此首詩外,描寫内容相近的還有兩首,一首為“人歸千裡外,心畫一杯中。隻慮前途遠,開帆待好風”。另一首為“人歸千裡外,心畫一杯中。莫慮前途遠,開帆逐便風。”(圖3)


圖3:青釉“人歸萬裡外”詩詞壺

青釉“小水通大河”詩詞壺(圖4),殘高15.2厘米,腹徑11.2厘米,底徑9.4厘米。口沿及頸殘缺,溜肩,多棱柱短流,柄殘缺,瓜棱形腹部,平底假圈足,短流下方腹部以褐彩書寫“小水通大河,山深鳥宿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過”五言詩文一首。這是首寫旅店客棧的詩。唐代商業貿易迅速發展,商人走南闖北,要中途住宿,要存放商品,往複不斷,帶來旅店客棧的興旺。詩人岑參、白居易、溫庭筠等名家,都有題詠旅店的詩傳世。本詩前兩句是說,涓涓細流彙入大河,莽莽深山飛鳥群宿,是本詩的“興起”,是比喻,是說某旅店客棧頗有影響和名氣,或是名牌老店,猶如今天的“老字号”或“星級店”。後兩句點題,其中第三句的“主人”是對賓客而言,即是指店主,“看客好”是店主對客人如流和賓客雲集而出自内心的喜悅,也含有主人接待客人很熱情友好的意思。最後一句是寫客人對名店的羨慕、選擇以及名聞遐迩的名店效應,故而才會有“曲路亦相過”。曲,直的反義詞,這裡比喻的是彎道、轉道、甚至是遠道而來投奔住宿的景象。短短四句詩表達了一個彙川聚群、招徕樂宿的完整意境,把一家旅店客棧詩化了、人格化了,這是一幅生活小景,頗具審美情趣。


圖4:青釉“小水通大河”詩詞壺

以上所介紹的幾首詩詞,内容各異,第一首是介紹瓷瓶買賣雙方心理變化,第二首是刻畫商人開拓的宏願和對風險的擔心,而第三首則是通過商人對旅店的慕名進而表現唐代商業經濟的迅速發展。這三首詩雖然内容不盡相同,但都表現出唐代商業經濟有了十足的發展,無論是商人本身,還是商業經濟所附着的載體(包括陶瓷業、旅店業)等都表現出對唐代商業經濟發展充滿了信心。實際上,在整個長沙窯瓷上,除了以上幾首以商業題材為内容的詩詞外,其所生産的陶瓷器上還有很多具有商業特性的題記,根據筆者研究,這些題記多用作廣告,根據廣告内容,亦可分為四大類。

其一,作坊名,這是長沙窯瓷上廣告題記較為常見的一種。根據已公布的材料來看,書寫作坊名的長沙窯器型有壺、擂具和印模等,作坊名則有“何”、“年家”、“成”、“楊”、“郭家”、“張”、“康”以及“龍”、“龍亭”等十餘種。諸如此類的商家号或作坊号,實際上都是為其産品所作的廣告。作坊号的标注,标明作坊對其産品質量的責任及保證,借以增加消費者對産品的信任程度,而這也表明長沙窯各作坊雖有競争,但是一種良性的競争,是以作坊的信譽和産品的質量作為競争的主要手段。隻刻寫工匠及作坊主姓氏,不書名字,說明隻是為了區分同一窯場中不同作坊的産品。

其二,對其産品的贊美,這也是廣告的内容之一。這一類題記主要集中在壺、碗及碟上,題記内容包括“絕上”、“卞家小口天下第一”、“鄭家小口天下有名”、“許家絕上一升茶瓶好”、“湖南省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記”以及“龍上”、“張上”等。從這些廣告語看,長沙窯的作坊之間存在着一定的産品分工,每個商家往往以某種産品為主打,作坊主對自己産品的宣傳廣告也往往具體到某種産品。

其三,在瓷器上直接書寫價格,這是長沙窯瓷裝飾的特色。根據統計,長沙窯瓷上書寫價格的器形僅見于壺,且非常少見,價格多為“五文”。最後,為其它相關産品所做的廣告,這與第一種一樣,也是長沙窯瓷較為常見的廣告題記,并且這一類廣告主要與酒有關。常見的酒廣告有“春酒”、“春美”、“國士飲”、“美春酒”、“美酒”、“官酒”、“好酒無深巷”、“春酒美深巷”、“春酒無深巷”、“進餘美春酒”、“盛飲春酒”、“浮花泛蟻”、“奇絕好美春”、“今春乏酒财”等。以上這些廣告隻是簡單的推銷“春酒”,除此之外,還有數件标明酒家的廣告,如“陳家美春酒”、“鐘陵美春,請嘗知(滋)味”及“姜春珍卓,請嘗知(滋)味”等。

通過對以上幾首商業詩詞及多種類型的商業題記介紹,我們可以得知在長沙窯瓷上,存在着相當多的商業元素,這種元素的存在,一方面直接印證了長沙窯作為商業化窯址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我們研究中晚唐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提供素材。縱觀整個中晚唐時期的中國陶瓷史,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越窯青瓷,亦或者是邢窯、定窯白瓷,這一時期它們均很少在瓷器上裝飾商業性質的元素,甚至可以說極其罕見,那麼深處内陸的長沙窯又為何要采取這樣的裝飾手法呢?這或許要從唐代商品經濟發展及商人地位的變化、長沙窯内部及各個窯場之間外部競争、以及涉商詩歌大發展等幾個方面研究了。

首先,唐代是中國曆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興旺發達的局面,水路交通四通八達,疏通了“絲綢之路”,經濟空前繁榮,出現了最早的紙印報紙,突破了市區不準交易的禁令,坊坊之間出現了商鋪,城市出現了“夜市”,農村則出現了草市和集市。交通的便利,商品流通渠道暢通,各地商品貿易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的大量出現,都為地區性甚至全國性的商品貿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更為優越的市場環境,商品貿易逐漸打破了地區阻隔和行業限制,全國各地的市場進一步連成一個松散的整體,商品經濟的生存空間和流傳地區也就更加廣闊。此外,商品種類繁多,各地之間商品交流日趨活躍,也是這一時期商業經濟得以發展的重要表現。除了商業經濟本身的大發展之外,這一時期商人的社會地位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史載,唐人薛昭緯文章秀麗,曾任禮部侍郎。唐末戰亂,其流離道途,往來絕糧。一次遇見舊時相識的銀工,邀請他吃了一頓豐盛的飲食。薛昭緯作詩稱:“一碟氈羹數十根,盤中猶更有紅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當初學冶銀。”從他的牢騷中,可以反映出商人地位的變化。商業甚至成為人們競相從事的一種職業。唐人劉肅稱“江淮俗尚商賈,不事農業”。姚合也在詩中記載鄉野風俗:“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這些足以說明商賈已成彼時風氣。正是在商業經濟大發展及商人地位不斷提高這樣的大環境下,長沙窯工采取表現商人心理活動及商業經濟發展的詩歌題材做裝飾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其次,長沙窯作為一座完全依托市場的窯場,必然比其他窯場更多地受制于市場競争的法則。當時長沙窯作坊主主要面臨的競争是雙重的,一是來自外部的競争,即長沙窯與其他名窯的競争,首先面臨的是鄰近的嶽州窯的競争。作為新興的窯場,長沙窯在與其他窯場的競争中明顯處于劣勢,唐後期商品經濟最為繁榮的都市——揚州,是長沙窯産品的集散地,也是全國各大名窯産品的集散地。長沙窯産品要在揚州集散,必受到越窯、洪州窯、壽州窯、邢窯等老牌名窯的夾擊。在這種形式下,長沙窯欲求得生存,自然要在産品制作上另辟蹊徑,并且在營銷策略上下點功夫。長沙窯的第二種競争來自于窯區内各個作坊之間的競争。由于長沙窯各個作坊之間産品的造型和裝飾手法都存在着較多相同之處,為争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其競争異常激烈。也正是由于内外競争的需要,長沙窯工才會在其産品上大量運用商業性質題材。

最後,唐詩屬于文學範疇,商業屬于經濟範疇。二者看似獨立,但在文學發展的長河中,文學與商業逐漸産生了交集,從而孕育出了一個新的文學現象——商業文學。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壯大,商人隊伍的崛起成為普遍關注的社會現象,把握時代脈搏的文人自然而然把眼光投向了這一領域,在文學中開始大量表現當時商人的生活以及相關的經濟現象。通檢《全唐詩》(包括今人新編的《全唐詩補編》),唐代商賈詩共有196首。雖然就唐詩整體而言,表現商人的詩歌所占比重并不算大,但是就這類題材詩歌本身的數量而言,已大大超過了前代的水平。唐代涉商詩歌内容非常廣泛,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将商人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緻,使人們對商人有了直觀的感受,順便也對商人們如何經商有了一個初步了解,而将詩歌做主要裝飾題材的長沙窯工匠們更是受到了此類詩歌的影響,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在他們身上商業味更濃,所以它們才更有可能将商業題材詩歌裝飾于瓷器之上。

除了以上三點主要原因外,長沙窯瓷裝飾商業題材詩歌(這可以推廣到長沙窯裝飾的所有詩歌),這也與長沙窯自身特點有着密切關系。一般來說,其胎質較粗,白度不高,故其燒造的先天性條件就不足,當然燒造出來的産品肯定也是無法與其他名窯競争的。在中晚唐陶瓷大發展的大環境下,長沙窯想要闖出一片天地,就必須具有一定的“殺手锏”才能征服消費者。當然,長沙窯做到了,其無論是釉下彩,還是詩歌、繪畫等裝飾都是它闖天下的“殺手锏”,這其中詩歌裝飾更是開創了中國陶瓷裝飾的先河。長沙窯采用詩歌裝飾,尤其是商業題材詩歌,這是其對唐代商業發展的回應,也是其商業化窯場的例證。

(文章來源:《收藏界》2015年第10期)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