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吳正憲:“一剝、一量”識周長 ——《面與周長》課堂實錄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吳正憲 執教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順義實驗小學 王秀傑 張麗整理

一、對話交流,摸清底數, 找準起點。




上課伊始,吳老師在黑闆上貼出三幅圖紙(圖1)。

(圖1)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

(吳老師在關注兒童的關注。)

生1:我看到了三張紙片的顔色有紅色、黃色和粉色。

生2:我看到了圖形上面都有平平的面。

生3:我還看到了它們形狀不同,有是正方形、有長方形還有三角形。

……

師:真好,你們不僅看到紙片上有不同的顔色,還看到了面, 發現了這些紙片長的樣子不一樣,是不同的形狀。

師繼續:如果以正方形紙片為例,你一眼就看到了它的什麼?(聚焦問題)

生4:我一眼就看到了正方形紙片上有面,是平的。

(首先映入兒童眼簾的就是“面”這個強勢的幾何要素,可是今天這節課學習的内容認識周長啊!我們替吳老師捏了一把汗。)

師:除了看到了面,你們還有新的發現嗎?

(吳老師娓娓道來,耐心引導,靜靜等待。)

生5:我看見了四條邊。

師:請你到這裡來指一指。(生5邊指邊數出4條邊。但是指的軌迹沒能形成“周”。)

生6:我還看到了正方形上有四個直角。

生7:我看到了有四個頂點。

随着同學們的回答,吳老師闆書:面、邊、角、點(圖2)。并贊賞地說:“很好,你們用一雙數學的眼睛去觀察,有了這麼多新發現!”正是有了老師的等待和導引,孩子們才有機會開始尋找圖形中的“面、邊、角、點”等幾何要素。

(圖2)

【評析:借助對三個圖形的觀察,了解兒童對圖形的認識底數,找準兒童學習的起點,激活兒童對圖形認識的基本經驗。】

二、觸手可及,讓“面”與“周”浮出水面。




1、摸一摸,初步感受“面”與“周”的存在。

接着上面“生5”的話題開始了新的讨論。

師:剛才“生5”摸到了正方形紙片的四條邊,你還可以怎樣按照什麼樣的順序指一指這四條邊?

生:我從這裡開始,一條邊、兩條邊……我也摸到四條邊。

這位學生邊說邊用手描出了一周的邊線。

師:(吳老師随手在起點處标注一面小紅旗。)再次引導觀察:

你們注意到了嗎?他在指‘邊’的時候,從起點開始,(老師放慢了語速) 又回到了起點(幾乎全班孩子一起喊了出來) 。正好指了……”“一圈。”衆生異口同聲。“這個‘一圈’在數學上也有個名字,叫‘一周’。一個圖形一圈的邊線就叫做一周。”

老師引導孩子們觀察數學書、文具盒、課桌、紙片等進行觀察,找一找封面上的“周”與“面”,再用手摸一摸。

師:(老師邊說,邊操作)你們伸展手掌摸到的就是這個平面圖形的面(指整個圖形的面),這你們用一個手指觸摸的這一圈就是這個平面圖形的周(指一周的邊線)。

(闆書:面與周)

【評析:不回避兒童首先看到的“面”,面對兒童的認知起點,迎面而上。調整既定的教學設計,順應兒童的思維,抓住核心概念,引發兒童思考。通過摸一摸的活動,初步感受“面”與“周”的存在。教學活動把抽象的幾何要素變成了兒童觸手可及的自然體驗。“面”與“周”順理成章地一起走進了孩子們的數學世界。觸摸中感受,感受中理解。為後續圖形與幾何的學習奠定了重要基礎。】

2、 比一比,初步認識“面”與“周”的區别。

辨區别

師:剛才你們自己都摸到了圖形的面與周,周和面是一回事兒嗎?

衆生:(紛紛搖頭,小聲嘟囔):不一樣。

師:哪裡不一樣?小組讨論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全班彙報:

生1:面就是表面,周就是旁邊。

生2:周就是邊界,面在裡邊。

生3:周是圖形一圈的邊界。(補充的好)

生4:我認為周包圍着面。

師:周包圍着面,(面向大家)你們懂他的意思嗎?

生4:就是面在周的裡邊,周在面的外邊。

教室裡響起了掌聲,看來孩子們對二者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找聯系

吳老師沒有停止追問,繼續引導孩子摸一摸“面”、指一指“周”,并說說它們之間的聯系。

生5:面是平平的一大片。

生6:周好像是細細的一條線。

生7:面是平的,周是彎彎的一圈。

師:看來面是面,周是周,它們之間沒有關系。同意嗎?

生8:不同意!周在面的身上,周給面包上了。

生9:沒有面就沒有周,沒有周也沒有面。

生10:周和面不能分家,它們誰也離不開誰,是連着的一對好朋友。

師:這詞兒用的真好。

吳老師面露笑容:正像你們所說的,它們不一樣。面是平平的面,周像一條細細的線首尾相接圍攏着,面是面,周是周。可是,你們又發現‘面’長在 ‘周’的裡面,‘周’長在‘面’的外面,它們像一對親密的兄弟。看來面與周既可以分得清清白白,又可以連得緊緊密密。

衆生:它們又有分,又有合。

師:你們的感覺好極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大小不一樣的平面圖形上的周。

【評析:兒童對“面”的感知是顯性的,對“周”的感知是内隐的。吳老師直面兒童的認知難點,不回避本來本節課内容不涉及的強勢要素的“面”,努力凸現出弱勢要素的“周”。教學中,讓兒童在“摸一摸”的活動中,初步感受“面”與“周”的存在;讓兒童在“比一比”的活動中,初步感受“面”與“周”的區别與聯系。

“面”與“周”有效地合一,又清晰地分離,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環環相扣,抽絲剝繭悟概念。】

三、 “一剝”、“一量”識周長。




1. 剝離邊線, 獲得“一周” (明确研究對象)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圖3),我們把這個正方形一周的邊線完完整整地取下來,想一想,從哪裡開始,哪裡結束?

(圖3)

孩子們帶着疑惑的目光看着吳老師,似乎不太相信。“一周的邊線在哪裡?怎麼能取下來呢?”

孩子們帶着好奇,期待着…… 隻見吳老師從選定的起點開始,慢慢地把事先粘貼好的不易察覺的邊線一點一點往下剝,一邊剝還一邊問:“幾條邊了?”随着吳老師剝,孩子們數着:“一條邊、兩條邊、三條邊。”(如圖4)剝完三條邊時吳老師停下來問:“現在是一周嗎?”

生:不是。繼續剝。

(圖4)

當吳老師剝下最後一條邊線,回到起點時(圖5),孩子們興奮地喊道:“停,正好是一周了!”

師:“這一周是幾條邊圍成的?”

生:4條邊。

(圖5)

吳老師将剝下來“一周”的邊線貼在黑闆上(圖6)。邊貼邊說:“這一周本來我們是不容易看不到的,但是這條細細的邊線就這樣被我們一點一點地剝下來了。這條線段是這個正方形的什麼呢?”

生:一周。

被剝下來表示正方形“一周”的邊線活生生地躍然在黑闆上。

(圖6)

闆書:一周

2、 測量邊線, 獲得“周長” (确定測量對象)

吳老師指着正方形接着問:“這是根據一塊正方形的小手絹畫出的圖形,現在想在手絹的一周縫上一條彩色的花邊兒。你們最想知道什麼?”簡單的一問,巧妙地讓孩子産生了度量的需求。

生:這一周的花邊兒有多長?

師:要想知道一周有多長,有什麼辦法?

生:得用尺子量一量。(兒童已有測量線段的經驗被激活)

在吳老師的引導下孩子量出剝下來的“一周”邊線長78厘米。随即,将測量的數據記錄在黑闆上。(圖7)

(圖7)

師:這78厘米表示什麼意思?

生:這條線段長78厘米。

師:這可不是一條随随便便的一條線段,這條線段是從哪裡剝下來的?這78 厘米又表示什麼意思?

生:這條線段是從正方形一周剝下來的,78厘米是正方形一周的長度。

師:太好了,你能給這個長度起個名字嗎?

生:正方形一周的長度。

師:好,正方形一周邊線的長度,我們就說是正方形的周長。

闆書:正方形的周長

【評析:老師精心設計教具,把“一周的邊線”活生生地剝離出來,讓看不見的“周”變得清晰可見。在建立“一周”概念的基礎上,引導兒童通過度量,獲得結果,從而理解“周長”。在這樣的活動中兒童深刻認識到:周長的研究對象是一周的邊線,周長是對一周長度的刻畫,是通過測量得到的結果,真切感受到度量對于周長的重要意義。】

3、在獲得多種圖形的周長中,抽象出“周長”概念

長方形周長:

(圖9)

接着,吳老師指向長方形:你們怎樣獲得這個長方形(圖9)一周的長度呢?

生:把一周的邊線剝下來拉直,量一量。

吳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慢慢地把這個長方形“一周”的邊線剝下來,粘貼在黑闆上。一邊剝一邊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展開後什麼樣态。當黑闆上出現了長方形一周的線段時,吳老師停下來:“不急,你們先估一估,它會比78cm長一些,還是短一些呢?”

生:長一些!

師:你根據什麼判斷的?

生:兩條線段一比較,明顯的看出長方形一周的線段長。

師:好,有道理。長方形一周的線段多長呢?

測量結果正好是100厘米。吳老師笑着說:“這100厘米叫什麼呢?”

生:長方形的周長。

此時,同學們對“一周”和“周長”這樣易混的概念已經可以初步正确辨析了。

(圖10)

三角形周長、葉子的周長

吳老師接着指向三角形和葉子問:你能獲得它們周長嗎?有什麼辦法?

根據前面的經驗,同學們很快将三角形(圖11)和葉子(圖12)的邊線剝了下來,貼在黑闆上。在估測之後,測量出兩個圖形的周長分别是58厘米和30厘米。

(圖11)

(圖12)

回顧小結。

師:78厘米表示的是正方形的周長、100厘米表示的是長方形的周長、58厘米表示的是三角形的周長……你們能總結一下,到底什麼叫做周長嗎?

經過讨論,得到周長概念。

闆書:周長。

師:回顧一下你們是怎麼獲得這些圖形的周長的呢?

經過讨論,認為四步完成:

1、确定測量對象;

2、找好測量工具;

3、選擇測量單位;

4、獲得測量結果;

師:孩子們越學越有味道,對周長的理解越來越深刻。

(圖13)

【評析:在剝離、測量不同圖形“一周”邊線的過程中,再次深化理解了“一周”、“周長”等概念。在不斷對比概念的過程中,體會到“周”是測量的對象,“長”是測量的結果,周長的本質即封閉圖形一周長度的刻畫。滲透度量意識。“周長”的概念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孩子心中。】

四、結合實際,深化理解核心概念




1.想辦法獲得數學書封面的周長。

要求獨立觀察、測量,從不同角度計算出結果。

師:數學書上沒有粘貼着“看得見、摸得着”的一圈的邊線,你們是怎麼測量它的周長呢?怎麼獲得周長的結果?小組交流。(略)

2、真實情境中辨析概念

學校操場跑道(圖14)、(圖15)、(圖16),小明分别沿着三種不同的路線(白色标記)跑步鍛煉,請問這位同學跑的是一周嗎?你怎樣分析這個問題?

(圖14-)--(圖15)

(圖16)

讨論中,對于(圖15)、(圖16)的判斷正确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而讨論的焦點集中在(圖14)。小明跑過的白色軌迹到底是不是一周呢?

反方:小明跑過的白色軌迹不是一周。

正方:我們認為小明跑過的白色軌迹是一周,你們為什麼說它不是一周?

反方:小明沒沿着跑道跑完一圈。

正方:請問什麼是一周?

反方:從起點開始,又回到起點,封閉上才是一周。

正方:難道(圖14)不是封閉的一周嗎?(小手比劃着)

反方:(若有所思)……

大家頓悟:小周是周,大周也是周;小周非大周,大周非小周。

哈哈,哈哈,哈哈————

沖突在笑聲中化解,思維在質疑中提升。

【評析:通過真實的情境,将數學概念與生活實際相連,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兒童用數學的眼光觀察、思考,提出問題,對話質疑,解決問題。不斷完善對“一周”、“周長”核心概念的理解。提了認知水平。】

課堂回顧。

師:今天,我們首先認識了“面”與“周”。知道了如何測量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從而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周長。要想知道“一周”有多長,需要用工具(尺子)測量。你們還有問題嗎?

生:要想知道“一周”有多長要用尺子量一量,那要想知道面有多大,是不是也得用尺子量一量啊?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是的,測量面的大小,也需要有工具來測量。

生:老師,這把尺子好像沒法量面,測量面大小的尺子到底什麼樣啊?

師:那把尺子到底長的什麼樣子呢?不久你們一定會尋找到它。

生:老師,是不是周長越長,面就越大呢?

生:老師,我知道面就是面積,對嗎?。

生:老師,我們家新房子裡就有面積。

生:老師,我知道面積就是平方米。

生:老師……

下課的鈴聲響了,孩子們的問題依然不斷……

就這樣,孩子們帶着疑問和好奇不舍地離開了教室。

“面積”的面紗被孩子們輕輕撩開,似懂非懂,他們根據周長是“被量出來的”推想到面積也需要測量, “量源于量”盡在其中……

【點評:吳老師與兒童的課堂簡單、深刻、樸實、自然。兒童在這裡經曆了對幾何概念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學習在這裡真正發生。

在一次次“摸一摸”中,抽象的圖形要素變成了兒童觸手可及的自然體驗。核心概念順理成章地被兒童接納,進而理解。

在“一剝、一量”的活動中,自然而深刻地認識并理解了“周長”。可謂抽絲剝繭、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在一次次比較中,将一對對易混的概念“面”與“周”;“一周”與“周長”剝離的清清白白,又合攏的恰到好處。

鈴聲響而思未斷。兒童就是在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思維的新進階。】

實現深度學習的兩個必要前提,一是教師對學情的準确把握,二是教師對學科内容的本質理解。這兩點吳老師都做到了。

認識周長,是屬于圖形的測量這一内容。周長的本質是什麼呢?是度量,是對一維圖形“線”它的長度屬性的度量,那麼長度度量的本質是給每一條線以合适的數。所以,吳老師在學生理解區分什麼是“周”和“面”之後,重點從度量的角度來認識“周長”,即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隻要說到度量,就要做四件事:度量對象(度量誰?)、度量單位(量的标準是什麼?)、度量工具(用什麼量?)、度量結果(量的結果是多少?)。通過這節課,在學生心裡種下了一顆“度量”的種子,後面要學習的“面積”、“體積”包括中學要學習的“速度”,“密度”等都是度量,而“度量意識”就是我們要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核心素養。吳老師對内容的深刻理解還體現在對“面”和“周”的處理上。通過“面”引入“周”,重點體會什麼是“周”,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摸一摸,辨析“周”和“面”的聯系和區别,從而深刻的理解什麼是“周”,為後面順利引出“周長”做好準備。難道這不是深度學習倡導的要讓學生掌握“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嗎?很顯然,是。

從整個數學學科看,除了度量意識外這節課還關注到學生估算意識、推理能力、應用意識等核心素養的培養。

充分發揮每一個教學材料的功用,精心設計每一個體驗活動,恰到好處的追問和質疑都成為這節課的亮點。先說說教具,我就想到了吳老師想讓學生深刻理解“周”和“周長”,一定會有“把毛線從邊線上剝下來”的活動。在學生已經理解“面”和“周”是不一樣之後,緊接着問:“面”和“周”不一樣,“面”是“面”,“周”是“周”,它倆一點關系也沒有?引導學生深入辨析,這個環節的設計也是精彩紛呈。

在吳老師執教的《面與周長》這節課上,通俗易懂且又直指核心本質的語言張口就來。比如“顔色就長在這個圖形的面上”,“你們一眼就看到面了,它好像平平的、光光的”,“這個周,好像很窄,很細,它就像---一條線”,“面和周長的一樣不一樣?”,“周長在面的邊上,面被周包圍着”,“面在周的裡面,周在面的外面,面和周長的不一樣,面是面,周是周”“那這條細細的線藏在哪了?”,“我們要活生生的把那條看不見摸不着的線當衆剝下來”,“這條線是從哪裡剝下來的?”,“這長着一個醜八怪的圖形,能求它的周長嗎?”等等,就像這樣富有童趣的語言形象而生動,怎麼能不吸引學生呢?

吳老師的課堂語言不僅體現在易懂深刻,更體現在對兒童的評價激勵等價值引領上。比如“隻要你走心,我們的同學都會有提高!”,“你的感覺真好!”,“估雖然可以不準,但不能亂估!”,“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了我們的初心”,“幫助人是不需要舉手的!”等等。像這樣的每一句話都體現吳老師對學生情感态度價值觀的引領,這不僅僅是數學教學,更是數學教育。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