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培傑/陳創濤
五皮飲的應用
◎一切惱怒煩,皆由心不安
有個浙江過來的婦女,42歲,周身瘙癢,不定時發作,熬夜、煩躁時加重,已有兩年多了,加重一個月。醫院診斷為荨麻疹。
她苦悶地說,大夫,為什麼這皮膚病小病那麼多醫生都看不好?
老師說,皮膚病是小病,但脾氣壞卻是大病。你看那些健康長壽的人,哪個脾氣不是很平和的。你心太焦躁了,諸痛癢瘡皆屬于心,你越焦急癢得越厲害。
她說,是啊,我脾氣是急了些。
老師說,沒錯,這荨麻疹就好發在心急氣躁的人身上,你别看這是小的皮膚病,它發到皮膚表面,那不是大事,如果它發到髒腑裡面,或是咽喉,或是肝,或是大腦,引起水腫那就壞事了。
她又問,平時癢了怎麼辦?抓也抓不好,越抓越厲害。老師說,你就拍打它吧,抓隻是把氣血撓通,拍打能把風氣透出來。
然後老師就教她如何拍肘部,并跟她說,哪裡瘙癢拍哪裡。荨麻疹在中醫看來就是風團,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撓癢癢是小面積疏通氣血,會舒服一些。但不如拍打,直接大面積地刺激它,疏通氣血,還能把風氣像吊痧一樣吊出來。
老師看她舌苔水滑,舌尖紅,寸關二部脈都偏粗大郁滑,于是叫我們開杏蘇五皮飲加味。方藥為:杏仁15克,蘇葉10克,桑白皮15克,陳皮10克,生姜皮15克,茯苓皮20克,大腹皮15克,龍骨20克,牡蛎20克,絲瓜絡20克,香附10克,丹參20克,菖蒲15克,鈎藤10克。2劑。
我們一看,這五皮飲不是治皮膚水腫的嗎?書上說,此方治療周身皮膚腫脹,水濕泛濫于肌表,屬于皮水的。中醫取它以皮治皮的思路,選用皮類中藥,能約束水氣,令肺通調水道下行,但老師卻用于治療荨麻疹,反而選用常規的活血祛風藥。我們也在等待着結果。年底開了不少五皮飲的湯方。
老師說,用五皮飲治療皮膚濕疹、荨麻疹,是取肺主皮毛,肺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内經》之義。加上杏仁、蘇葉,能夠開宣肺氣,以浚水之上源。所以杏蘇五皮飲是治療肺、脾、腎、三焦、膀胱水液疏布的。皮類的中草藥,多能利水消腫,如人的皮膚能夠約束血脈水濕,令其不外溢。皮類藥也能約束水濕之氣,并使之由外而内收斂,由上而下肅降。
所以對于上半身濕疹、荨麻疹,屬于水滑苔、濕濁上泛的,都可以用杏蘇五皮飲,行氣化濕,利水消腫。我們還加入龍骨、牡蛎、絲瓜絡這些引水濕從三焦、膀胱下行的藥,使風氣不與水濕相搏。就好比斷邪氣爪牙一樣,這荨麻疹風團塊就消了。可以這樣理解,治風團可治水濕,水濕通調,風團自消。
病人吃完藥後來複診,老師問她這兩天還癢嗎?她說,癢差不多好了,不知道回去還會不會複發?
老師說,不要思慮過度,有病的時候害怕病,病好了又擔心複發,這樣過日子,你覺得有啥意思。不如不管它,生病我也安心地過日子,不生病我也安心地過日子。換一種心态過日子,比你換一個名醫治病還管用。所以說:
心安身自安,心安病自寬。
心與身俱安,病邪不能幹。
若有瑣事煩,心安排萬難。
若有病來纏,心安如泰山。
一切惱怒煩,皆由心不安。
你若看淡了,心身無負擔。
◎二便均分,永樂安康
還有一個病人,女,四十多歲,皮膚濕疹,雙手都是水疱,一擠都是水,還可以擠出膿血來。手指頭破損,皮膚潰爛。問老師有什麼外用的藥?
老師說,你這個濕毒是從内往外發出來的,用外用的藥隻是治其标,不能治其本,你要服用湯藥内調,把五髒理順,水濕下收,病就會好。
《内經》曰,從内之外者,調其内。從外之内者,治其外。從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調其内,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内。
這好比髒腑氣機上越,引起皮膚肌表濕疹潰爛,在皮膚肌表治治不好,必須要從髒腑裡面把上越的氣機往下收。因為這種濕疹是由内到外的,雖然在外面表現為瘙癢潰爛,但都應該以調其内為主。這也是中醫司外揣内的思想。
又有因為外感風寒,而引起腸胃失調,胸中痞滿,張仲景說,這時不可以直接攻痞,要先去解表,表解後才可以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于是老師同樣給她開杏蘇五皮飲加車前子、炒薏苡仁、絲瓜絡這些利水道的藥。還有紅參、丹參、菖蒲,從心論治。以及艾葉、苦參、雞矢藤通腸降濁,3服藥。病人服完後,手指潰爛的面積就縮小了一半。
老師問她,服完藥後小便量有沒有增多,她點頭說增多了。
老師說,這皮膚濕疹,水濕上泛,要用下收的藥,如果隻用發表的藥,水濕會發得更厲害。于是效不更方,守方治療。
病人問老師要忌什麼?老師說,要忌打麻将、看電視。
病人笑笑說,她沒事就打麻将,這個恐怕戒不了。而看電視也是每天晚上用來消遣時間的,也戒不了。
老師說,你這個病就是閑出來的,你的神和氣都是往上往外發散太過,把水濕也往上吊。打麻将、看電視都是在助長你這種發散。你需要靜坐收斂,不如多看風景,多爬山。
張錫純說,人持百年之壽命,其功全在于斂。也就是說一個人生命壽夭健康與否,除了先天禀賦外,更重要的是個人後天的修持。如果經常讓自己身體處于外散上越消耗狀态,就是把自己生命提前終結。
《黃帝内經》說,生病起于過用,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内傷雜病,你隻要問其病因,十個裡面八九個都是因為過用自己身體而招緻疾病的。可見自己才是自己身體最好的醫生。如果能平心靜氣,神氣内斂,那就相當于在治療疾病,延長生命。
老師問她,身體重要還是錢财重要?她點頭說,當然是身體重要了。
老師說,那就是嘛,聰明的人以精氣神為寶,不聰明的人以錢财身外之物為寶。你弄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怎麼辦了。
這個杏蘇五皮飲原本是治療皮水的,老師卻化裁用來治療濕疹、荨麻疹這些疾病。可謂是又啟發了我們的思路。《褚氏遺書》曰,師友良醫,因言而識變,觀省舊典,假荃以求魚,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藥,則無愧于古人。
這是說,良師益友之言,古典醫籍所論,未必定要我們照搬照套。就像用漁網捕魚一樣,賢達的師長不可能替你代勞,把一條條的魚丢進你的兜子裡。他給你指明的是一個方法,你用這個方法後,用得靈活,自己就可以去捕獲很多很多的魚。這也是古人著書立說的發心所在。
老師把升清降濁的思路融進五皮飲中去,順髒腑氣機升降。由于肺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常加入通腸藥,以排腸濁助水濕下行。由于肺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所以又常加入通利三焦水道膀胱之藥,如絲瓜絡、車前子、澤瀉,引水濕從膀胱下走利出去。這樣濁降清升,皮水可除。從這兩個例子來看,在用五皮飲的時候,加杏、蘇,從水之上源開宣,再加入通腸理膀胱之藥,清理膀胱、腸道,從水之下口滲利。這樣源清流通,本末皆治矣。
老師說,這大法非但不局限于皮水,更不局限于濕疹、荨麻疹,凡水濕上泛、頭暈眼花耳鳴之疾,皆可治之。故曰:
清氣上揚,濁氣下放。
食降大腸,水歸膀胱。
二便均分,永樂安康。
降濁升清,不二妙方。
聲明:本公衆号所有調病方法、方子和觀點僅供有緣者參考,如果調治過程中出現偏差,本公衆号概不負責。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