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二十二、皮膚病(荨麻疹、風疹、瘾疹、紅疹)

經方常見疾病治症:皮膚病(荨麻疹、風疹、瘾疹、紅疹)

【治病策略】

1、荨麻疹,局限性水腫反應。是一種伴有劇癢的暫時性、水腫性、過敏性皮膚病。得了荨麻疹後,常常會在皮膚上出現一些皮疹,且皮疹高出皮膚,遇風容易複發,小如芝麻,大如蠶豆,所以中醫學稱之為風疹塊,也稱瘾疹、發風丹。荨麻疹是臨床上常見的、多發的皮膚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2、麻黃加術湯,粉劑下去都可以很快好了。如果讓他收回更快的時候,可以加一些連翹、銀花、蟬兌,但主力的處方是麻黃加術湯。也可以直接塗在患處。如果病人不出汗,可轉用五苓散。

【辯證治則】

1、寸口脈,輕按而得緩脈,緩則為虛,失血之候,中風之兆也。非傷寒之中風,乃手足癱瘓不仁之中風也。

(1)輕者:邪自外中于經脈,則身癢而發隐疹。隐疹者,隐隐而發之疹也。即謂之風疹,俗稱“荨麻疹”者也。此乃輕者,發散可愈。

(2)甚者:不僅衛榮虛損,心氣亦不足者,則病邪陷内中髒,發為胸滿短氣危急之證,風引湯。風引湯,除熱癱痫,邪風入内,緻胸滿短氣,則熱從内生,甚則手足瘈疭。其證休作有時,即所謂癱痫。癱乃癱瘓之謂,痫乃病之間發也。

2、黃連解毒湯

(1)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下血、尿血、麻疹、痘瘡、皮膚病、皮膚瘙癢症、荨麻疹、諸熱病之餘熱;

(2)亦可廣泛用于狂躁症(夾有喜笑症)、血脈症、眩暈、心悸亢進症、神經官能症、精神病、腦溢血、高血壓症、酒渣鼻、黑皮症等。

(3)用于頭腦清醒不能入睡。興奮不衰,無故發怒,心情焦躁,像似頭昏眼花者為目标。高血壓或更年期障礙時之不眠症亦為其目标。

(4)此症系實火之證,非虛火之證。故上焦滿悶心下拘攣,在任脈水分不動悸,其脈沉細或軟弱,但沉取确有力。必須以脈診、腹診及舌候熱候。

3、十味敗毒湯(柴胡3,櫻皮3,桔梗3,川芎3,茯苓4,獨活3,防風3,甘草1.5,生姜3,荊芥1.5,連翹3)宜用于大而發紅、隆起于皮膚表面的荨麻疹。如果荨麻疹小,看上去血色與皮膚相同或者蒼白者十味敗毒湯無效。

4、荨麻疹成因較多,風熱、風寒、飲食、藥物,皆可引起。對于藥、食所緻者,每以承氣輩取效,尤以熱邪蘊結胃腑者更為适宜,每在瀉後疹消。

5、皮疹是皮下有濕,外幹内濕用麻杏薏甘湯。如果病人不出汗加桂枝,能出汗用荊芥即可。會癢可加連翹、銀花。蛻皮癬加蟬蛻5分(另包)

6、荨麻疹,又稱風疹塊,是過敏性疾病,男女老幼均可發病,其特征為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大小不一,發得快,退得也快,并伴有癢感。袓國醫學認為,多由于汗出當風所引起,是是風、寒、濕、熱等邪蘊于肌腠所緻。

(1)症見日晡所加劇者,是風濕将化熱之象。可用麻杏薏甘湯清宣利濕,使風濕去,其疹自愈。

(2)症見遇寒即發者,是為寒濕之邪所引起。可用麻黃加術湯治療,使微汗出則愈,不可大汗,若大汗則濕邪不能去。

比較:麻黃加術湯與麻杏薏甘湯均治荨麻疹,前者治寒濕性荨麻疹,後者治風濕性荨麻疹。也可互用,病輕者用麻杏薏甘湯,病重者用麻黃加術湯;或先用麻杏薏甘湯。而病不愈者再用麻黃加術湯。

(3)夜間發疹嚴重者,可用加蒼術、防風,以活血驅風、除濕止癢。

(4)如果是風濕熱三氣所緻。症見出皮疹,瘙癢難忍,遇熱加重,或遇熱即發者,為病邪偏重于熱。治療時,用疏風清熱,風疏熱清,其症自愈。

(5)面部丘疹性荨麻疹,夏秋季多見。皮疹呈多形性,在風團上有米粒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局部發癢難忍,常因抓破而感染。袓國醫學認為是汗出當風所緻。治療時,用散風祛濕。若服藥後發疹更多者,為風濕之邪外出向愈之象,切勿以為病情加重而中斷服藥。

7、濕疹、荨麻疹、紅疹、瘾診、晚上蓋被子一熱就癢,外塗,再服藥,第二天就九成好了。

8、皮膚劃痕試驗是西醫用來檢查交感、副交感神經興奮性的,皮膚劃痕試驗陽性說明交感神經興奮性低。在治皮膚病時,隻要有劃痕性,可以用。因為交感神經抑制,副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水平低下,所以腎上腺素是一個免疫抑制劑,這種情況下容易發生皮膚病,如冷性荨麻疹。所以可以治療皮膚病。

9、荨麻疹:

(1):治濕寒性荨麻疹;重者用麻黃加術湯;癢。

(2):治風濕性荨麻疹;輕者用麻杏薏甘湯,或先用麻杏薏甘湯。而病不愈者再用麻黃加術湯;不癢的用麻杏薏甘湯。

10、五苓散對嬰兒苔藓、丘疹樣荨麻疹很快奏效,一般白天服藥,晚上即可好轉。

【辯證比較】

1、(1):與之合方。除婦女血崩病之外,最常用者,為慢性頑固之皮膚粘膜疾患,特别是皮膚瘙癢症、慢性濕疹、尋常性幹癬、掌蹠膿疱症、皮炎、荨麻疹、貝切特氏綜合症(眼症少)等。多為皮膚黃褐色,枯燥如澀紙。用于普通體質之疾患或慢性病程者,伴有肝髒機能損害,球所謂變态反應性體質之皮膚過敏者。用于皮膚疾患,多加連翹、荊芥各2克、薏苡仁5克。

(2)消風散:瘙癢,血燥,血熱,痂皮,分泌物,口渴。

(3):瘙癢,實熱,炎症,充血。

(4):瘙癢,陰虛證、内熱,枯燥,心煩。

(5):瘙癢,裡瘀熱,胸中苦悶,脈緊。

(6):瘙癢,瘀血,實熱,少腹急結,便秘。

(7):瘙癢,内外熱,津液虧乏,幹燥,充血,口渴。

(8):瘙癢,輕症,變态反應,改善體質、解毒、排毒。

(9):瘙癢,血熱,四肢煩熱,幹燥。

(10):瘙癢,虛證,血虛,風熱,血燥。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