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曆法,根據其性質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陽曆,一類是陰曆。凡以地月關系為依據,以月亮有規律的圓缺為周期确定月份并紀時的曆法,就是陰曆。凡以日地關系為依據,以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到特定位置來确定月份的曆法,就是陽曆。我國目前使用的公曆屬陽曆性質,而目前同時使用的農曆既有陰曆的成分,又有陽曆的成分,故其性質是陰陽合曆。我囯目前使用的農曆并不是我國最早的曆法,中華民族第一部規範的曆法是夏曆。夏曆是農曆的根源,是一切傳統曆法的祖曆,農曆中有夏曆的成分和基因,但夏曆與農曆有本質的區别。
夏曆的性質是純陽曆。夏曆是我國古人通過仰觀天文,俯測日影,并設以幹支以紀時而形成的曆法。夏曆以北鬥鬥柄旋轉所指的方向來确定月份,并以鬥柄指向東北之隅的所謂“建寅”之處為歲首。夏曆還用測日影的方法來精确時間節點,比如古人測到某年某日正午的日影最長,那麼這一日就是這一年的冬至日,反之就是夏至日。如果某日正午日影的長度介于兩個至日之間,且晝夜長短相等,陰陽達到平衡之時,那麼這一日就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所以我囯曆法上很早就有了“二分二至”的說法。比如《易經·複卦·象辭》就說:“雷在地中,複;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這裡的“至日”就是指冬至日。
夏曆以幹支紀時。所謂“幹支”就是指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幹支的創設,最初就是出于紀時的目的。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紀時符号,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個紀時符号。天幹的内涵就是表示天體(時間)運行變化的總規律,具體講就是天體(時間)運行變化的五個階段及其特點和屬性,這也正是五行理論的淵源。其中甲乙表示春天的特點和屬性,五行屬木;丙丁表示夏天的特點和屬性,五行屬火;戊己表示夏秋之間所謂“三伏天”的特點和屬性,五行屬土;庚辛表示秋天的特點和屬性,五行屬金;壬癸表示冬天的特點和屬性,五行屬水。
夏曆把一年分為四季十二個月,每個季節三個月。春天三個月分别為孟春之月(一月)、仲春之月(二月)和季春之月(三月),夏天三個月分别為孟夏之月(四月)、仲夏之月(五月)和季夏之月(六月),秋天三個月分别為孟秋之月(七月)、仲秋之月(八月)和季秋之月(九月),冬天三個月分别是孟冬之月(十月)、仲冬之月(十一月)和季冬之月(十二月)。地支的内涵就是表示一年四季十二個月的不同特點和屬性。其中寅為一月,卯為二月,辰為三月,巳為四月,午為五月,未為六月,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戌為九月,亥為十月,子為十一月,醜為十二月。其中卯辰五行屬木;巳午五行屬火;酉戌五行屬金;亥子五行屬水;未申五行屬土,其德介于火與金之間,顯而為用;醜寅五行屬土,其德介于水與木之間,隐而不用。
十二地支分别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為了更詳盡地表述時間,古人又把每個月平均分為兩段,并用“建+地支”标志月初日(交節日),而用“地支+正”标志月中日(中氣),這樣就有了建寅、寅正,建卯、卯正,建辰、辰正,建巳、巳正,建午、午正,建未、未正,建申、申正,建酉、酉正,建戌、戌正,建亥、亥正,建子、子正,建醜、醜正等的稱謂,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雛形。其中十二地支之“建”實際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也叫“交節”;而十二地支之“正”實際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氣”,“氣”也稱為“中氣”。
後來由于有了“二分二至”的稱謂,所以午正又名夏至,子正又名冬至,卯正又名春分,酉正又名秋分。再後來,又有了“四立”的稱謂,故建寅又名立春,建巳又名立夏,建申又名立秋,建亥又名立冬。二十四節氣的二十四個名稱是逐漸演變而來的,比如建卯演變為“啟蟄”,後來為避漢景帝劉啟諱而改名為“驚蟄”。二十四節氣名據說成熟于秦漢時期,到漢武帝時制訂《太初曆》時,二十四節氣名已與現代基本相同了,那就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自古有“天改命則帝改曆”的習慣。《易·革卦·象辭》曰:“革,君子以治曆明時。”商革夏命,于是改曆以建醜之日(小寒日)為歲首。周革商命,于是又改曆以建子之日(大雪日)為歲首。秦統一六國後,又改曆以建亥之日(立冬日)為歲首。漢初沿襲秦曆,到漢武帝初期時才又恢複到夏代的以建寅之日為歲首。可見,從夏商周直到漢武帝初期,我國一直使用的曆法都是以夏曆為基礎的,隻不過是各自規定的歲首不同而已。
比如周代以建子(大雪日)為歲首,這在《詩經·七月》中有明确的體現。詩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夏曆以寅月為一月(正月),在《詩經·七月》中,周人仍按夏曆的體例,把寅月稱為一月,把卯月稱為二月,以此類推把申月稱為七月,把戌月稱為九月,把子月稱為十一月等等,但為了體現他們是以建子為歲首,故又把夏曆十一月(子月)稱為“一之日”,把夏曆十二月(醜月)稱為“二之日”,把夏曆一月(寅月)稱為“三之日”,把夏曆二月(卯月)稱為“四之日”……以此類推。
隻有夏曆的十二個月與十二地支才是嚴整對應的。我國目前實行的公曆和傳統的農曆都不是以幹支紀月,所以公曆或農曆的十二個月與十二地支絕對不會有嚴整的對應關系,故其十二個月皆不能以十二地支稱呼其月名。比如農曆正月或公曆元月絕對不能稱為寅月,也不能稱謂其它以十二地支命名的月名,因為幹支月是以節氣日為交節點的,農曆或公曆的每個月中,基本上都會橫跨三個不完整節氣段,根本不能分辨是什麼幹支月。比如2023年的公曆6月6日是芒種,芒種前的公曆6月屬夏曆巳月,而芒種後的公曆6月就屬夏曆午月了。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老黃曆。
夏曆是很科學嚴謹的一部曆法,是傳統曆法的根源,《左傳》中說“夏數得天”,就是說夏代的曆數比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所以孔子主張“行夏之時”(見《論語·衛靈公》)不懂夏曆就不會懂傳統文化,不懂夏曆而搞命理學更是胡鬧!八字算命實際用的是夏曆,如果用農曆,那本身就是天大的笑話,因為八字出于天幹地支,而農曆并不嚴格以幹支紀時,其中的二十四節氣雖然與幹支有關,但那卻是夏曆中的成分,農曆隻是拿來簡單地附着在陰曆性質的月份上使用,其實并不合套,不能形成固定嚴整的對應關系。農曆本不以幹支紀年月,何來農曆八字?
夏曆的具體内容大都遺失,但傳統文化典籍中到處都有散見的有關夏曆的内容。現保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現存的有關“夏曆”的重要文獻,它按夏曆十二月的順序,分别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象以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
《禮記·月令》按照夏曆把一年分為四個季節十二個月,并按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孟夏之月、仲夏之月、季夏之月,孟秋之月、仲秋之月、季秋之月,孟冬之月、仲冬之月和季冬之月的順序,分别記述每個月的天象、星象以及與五行對應的物象、神值、嗅覺、味覺、音律等,還有每個月的氣候、物候以及所應從事的神事、農事、政事和禁令等。其内容不僅涉及二十四節氣,而且還涉及七十二物候。《禮記·月令》據說是兩漢時期編撰的,但其内容卻和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的“十二紀”内容幾乎相同。而《呂氏春秋》的内容也不全是原創的,很多也是編纂的,其中的“十二紀”内容也恐怕會有更早的出處。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傳統文化之根的《易經》,其所依據的曆法就更完全是夏曆了。
《易·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緻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這是對《易經》後天八卦的描述,而後天八卦是描述時間運行規律的。這裡的“帝出乎震”,意思就是鬥柄指向了正東方,也就是後天八卦的震位。鬥指正東,為仲春之月,也就是春分前後各約15天的時間。這時,正是萬物萌發出達之時,故“震為出”,故曰“出乎震”。這裡的“帝”是指北極星,古人以北極星為衆星之主、上天主宰,稱為“天帝”,以北鬥七星(曲折如龍)為“帝車”。由于北極星始終在北鬥七星第一、二兩顆星的五倍延長線端,而北鬥七星的鬥柄卻不停地旋轉,就象天帝駕車巡遊四方一樣。天帝居中巡遊四方,巡遊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周而複始,循環往複,不行而至,不疾而速,正好為古人紀時提供了天文依據。帝出者,則天下萬物之所出也。
《說卦傳》又曰:“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後天八卦中,艮居東北之隅,這裡正是醜與寅交節的地方,也就是醜終寅初。《易》以“艮為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故艮為大成,故曰“成言乎艮”。夏曆以鬥柄指向東北之隅的所謂“建寅”之處為歲首,這和《易經》以艮為成,終而又始的理論是高度一緻的,是《易經》依據夏曆的又一個無可辯駁的證據。
《說卦傳》對後天八卦的描述,其所描述的,實際就是夏曆以鬥柄旋轉所指方向來确定月份,并以鬥柄指向東北之隅所謂的“建寅”之處為歲首的情況。可見,《易經》所依據的曆法完全就是夏曆;或者說,夏曆就是根據《易經》制訂出來的。兩者是具有天然的一緻性,這是毫無疑問的。故依據夏曆可以推導出《易經》中的一些真象,而根據《易經》也可以還原夏曆的一些基本内容。
夏曆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規範的官方曆法,其中凝結着古聖先賢們高超的智慧和以神道教化萬民的深邃用心,幾千年來,至今深刻地影響着我們的日常生活。夏曆和《易經》一起,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源和基因,隻不過百姓日用而不知罷了。作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的學者們,不能再滿足以見仁見智的一家之言,而應該潛心研究,虛心學習,追根溯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正本清源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本文共3300字左右,子夏故壇原創,帶你一起學《易經》)
二0二三年四月一日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