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與王獻之父子是中國書法史的巅峰之一。盡管後人把二王歸于一路風格,但二王之間仍有諸多差異,書法水平究竟誰高誰低,衆說紛壇,褒貶不一,也是一個永遠不會有絕對結論的曆史公案。
從二王時代到現在1700多年,在晉朝至唐朝的300多年間,王獻之風頭勝過王羲之,直到王羲之收獲了李世民這個皇帝粉絲,風向逆轉,此後1400多年基本上是大王勝小王。以後的曆史小王是否會再次壓倒大王?還真不好說。
大王勝小王,其實并不完全是技藝層面,在孝道越來越被重視的曆史背景下,很多書論者其實是站在弘揚孝道的角度,有意揚大抑小。孫過庭等很多書論大咖揚大王抑小王都隻講孝道故事,沒有從技藝層面分析比較。
王獻之曆史貢獻之一是創立"破體"。為什麼王獻之把草、行、楷糅為一體而沒有違和感?其實是王獻之對書法的空間分割的本質領悟得更加深透,他的破體看似楷、行、草雜間,但從空間分割角度看,他的空間分割連貫、靈活、通透,使得字與字之間血脈相連,氣息相通,渾然一體。
唐代書論大咖評價: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非草非行,流便于草,開張于行,草又處其中間。贊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制宜,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
更體現王獻之氣韻、氣脈理念的是他的"一筆書”,所謂一筆書,并不是真的一行字用一個筆畫連綿不斷一貫到底,而是把用筆結字的氣勢、氣息從開始貫通到結尾,是一氣呵成,不是一筆不斷。
“二王”在技法上的特點,書家往往以“内擫”與“外拓”标示。如明代何良俊論:“大令用筆'外拓’而開擴,故散朗多姿”;“右軍用筆'内擫)’而收斂,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而我認為從氣韻、氣脈角度分析也可以看出二王異同,看出審美理念、創作理念、書法技藝的高低。
從氣韻、氣脈角度看,小王領悟更加深透,運用更加娴熟,氣息更加酣暢淋漓,面貌更風流潇灑,而這些正草書之美的主要元素,所以說,就書法之氣韻而言,小王在大王之上,草書的藝術水準也是小王勝大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