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是當今最火熱的癌症治療方式,被譽為癌症治療的第三次革命。到目前為止,免疫治療已經發展出了多種形式:靶向抗體、癌症疫苗、過繼細胞療法、溶瘤病毒、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因子和免疫佐劑。
無論是在國内外,這些免疫治療都已經被獲批治療多個惡性腫瘤。對于國内的癌症患者,免疫療法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癌症患者最關心的10個關于免疫治療的常見問題一一解答,讓廣大癌症患者能夠更加了解這種新興的癌症治療技術。
來源:青年學者聯盟YSA如果現在還有誰沒有聽說過免疫治療,那一定是沒有關心過癌症治療領域。什麼是免疫療法?癌症免疫療法是一種利用免疫細胞,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來消除癌症的治療方式。它可以:
幫助免疫系統識别和攻擊特定的癌細胞
增強免疫細胞,消滅癌症
為身體提供額外的物質增強人體免疫反應
免疫療法是當今最火熱的癌症治療方式,被譽為癌症治療的第三次革命。到目前為止,免疫治療已經發展出了多種形式:靶向抗體、癌症疫苗、過繼細胞療法、溶瘤病毒、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因子和免疫佐劑。
無論是在國内外,這些免疫治療都已經被獲批治療多個惡性腫瘤。對于國内的癌症患者,免疫療法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癌症患者最關心的10個關于免疫治療的常見問題一一解答,讓廣大癌症患者能夠更加了解這種新興的癌症治療技術。
1、免疫治療能夠治療什麼類型的癌症?
免疫治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療法如化療等結合使用,截止至2019年4月,目前FDA已經批準免疫治療治療近20種癌種。
2、免疫治療有什麼副作用?
最常見的最常見的副作用是:
皮膚反應、口瘡、疲勞、惡心、身體疼痛、頭痛和血壓變化。
3、免疫治療持續多長時間?
免疫細胞的記憶T細胞可以記住癌細胞的特征,當下一次再遇到時,能夠十分迅速的發起攻擊。而免疫療法可以幫助以及産生更多的記憶T細胞,因此對于免疫療法來說,一旦有效就意味着很大幾率會長久有效,并且能夠長時間的預防癌症複發。
目前已有長期的臨床試驗,無論是Keytruda還是Opdivo長達5年的随訪研究都顯示,免疫治療的有效反應是非常持久的。即使在治療結束後,也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4、免疫治療作為癌症治療有多長時間了?
癌症免疫療法起源于19世紀90年代末,當時一位名叫William B.Coley博士發現,感染某些細菌的癌症患者有時會導緻腫瘤消退甚至完全緩解。自從科利的時代以來,癌症免疫學的進展表明,在對他的治療有反應的病人中,他的細菌毒素療法刺激了他們的免疫系統來攻擊腫瘤。
雖然科利的做法在他有生之年基本上被駁回了,但他的女兒,海倫·科利諾茨,他發現了他的舊筆記本,并于1953年成立了癌症研究所,以支持對他的理論的研究。1990年,FDA批準了第一種癌症免疫療法,這是一種以細菌為基礎的結核疫苗,名為卡介苗(Bcg)。
5、癌症與免疫系統之間有什麼關系?
随着對免疫系統和癌細胞的深入了解,科學家們發現,在癌細胞生長發展時,免疫細胞将通過“免疫監視”來清除癌細胞。然而可惜的是,這個過程并不總是成功的。有時癌細胞會逃脫免疫系統得到監視形成“免疫逃逸”繼續生長和轉移。
因此,免疫療法的目的就是通過增強或提高免疫細胞的抗癌能力,使得癌細胞無法完成免疫逃逸。
6、有哪些免疫治療方法?
目前來說,免疫療法一共可以分為五大類:靶向抗體、過繼細胞療法、溶瘤病毒、癌症疫苗以及免疫調節劑。
7、免疫治療和化療有什麼區别?
化療是一種針對和攻擊癌細胞的治療方法,它作用于人體内所有細胞包括正常細胞和癌變的細胞。這些影響隻有在治療繼續進行的情況下才能持續。
免疫療法針對的是患者的免疫系統,激活更強的免疫反應。免疫治療通常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産生效果,但在治療結束後,這些效果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8、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癌症患者可以接受免疫治療嗎?
患有輕度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能夠接受大多數免疫治療。一般情況下,會調整患者的自身免疫治療,再采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例如PD-1/PD-L1抑制劑。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及臨床醫生建議進行選擇及治療。
9、如何判斷免疫治療是否有效?
與傳統治療相比,免疫治療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發現腫瘤縮小的迹象。有時腫瘤甚至在變小之前還會繼續生長,因為當免疫細胞浸潤和攻擊癌細胞時,腫瘤會膨脹。這種現象,被稱為假進展,隻發生在免疫治療。
10、如何接受免疫治療?
根據癌症、藥物和治療方案的不同,患者的免疫治療方案也各不相同。對于已經上市的免疫藥物可在相關醫院咨詢臨床醫生進行治療,對于還未上市的免疫療法,可以嘗試參與臨床試驗。
名詞科普:
1,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 ,人類白細胞抗原)是人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表達産物,該系統是目前所知人體最複雜的多态系統。自1958年發現(Jean Dausset)第一個HLA抗原,到20世紀70年代,HLA便成為免疫遺傳學、免疫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學科的一個重要新興研究領域。現在,已基本弄清其系統的組成、結構和功能,闡明了其理化性質和生物學作用。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巨大的生物醫學價值。
2,T細胞受體(T cell receptor,TCR)是T細胞表面的特異性受體,負責識别由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所呈遞的抗原,與B細胞受體不同,并不能識别遊離的抗原。通常情況下,T細胞受體與抗原間擁有較低的親和力,因而同一抗原可能被不同的T細胞受體所識别,某一受體也可能識别許多種抗原。
3,CD:應用以單克隆抗體為主的聚類分析法,将來自不同實驗室的單克隆抗體所識别的同一白細胞分化抗原歸為一個分化群,簡稱CD(clusterofdifferentiation)
4,細胞信号傳導:人體中,信息傳導通路通常是由分泌釋放信息物質的特定細胞、信息物質(包含細胞間與細胞内的信息物質和運載體、運輸路徑等)以及靶細胞(包含特異受體等)等構成。
5,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 (programmed death 1),是一種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個268氨基酸殘基的膜蛋白。其最初是從凋亡的小鼠T細胞雜交瘤2B4.11克隆出來。以PD-1為靶點的免疫調節對抗腫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的意義。其配體PD-L1也可作為靶點,相應的抗體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PD-1和PD-L1結合啟動T細胞的程序性死亡,使腫瘤細胞獲得免疫逃逸。
6,PD-L1:細胞程式死亡-配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也稱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74,CD274)或 B7同源體(B7 homolog 1,B7-H1),是人類體内的一種蛋白質,由CD274基因編碼。.
7,共刺激信号:由參與适應性免疫的免疫細胞表面所表達的不同共刺激分子及其受體相互結合而産生。如B細胞表面B7和CD40可分别與T細胞表面CD28和CD40L結合,從而分别向T細胞、B細胞提供共刺激信号。
8,生物标記物:生物标記物(biomarker),不僅可從分子水平探讨發病機制,而且在準确、敏感地評價早期、低水平的損害方面有着獨特的優勢,可提供早期預警,很大程度上為臨床醫生提供了輔助診斷的依據。
9,CTLA-4:細胞毒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又名CD152,是一種白細胞分化抗原,是T細胞上的一種跨膜受體,與CD28共同享有B7分子配體,而CTLA-4與B7分子結合後誘導T細胞無反應性,參與免疫反應的負調節。基因重組的CTLA-4 Ig可在體内外有效、特異地抑制細胞和體液免疫反應,對移植排斥反應及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顯著的治療作用,毒副作用極低,是目前被認為較有希望的新的免疫抑制藥物。
10,CD19:CD19是簇分化抗原的一種,是B細胞增殖、分化、活化及抗體産生有關的重要膜抗原。CD19分布于全體B細胞、毛細胞白血病細胞等惡性B細胞、濾泡樹狀細胞上,因此是診斷B細胞系腫瘤(白血病、淋巴瘤)和鑒定B細胞最好的标記。
11,INF-γ:幹擾素-γ。幹擾素是一類糖蛋白,它具有高度的種屬特異性,故動物的幹擾素對人無效,幹擾素具有抗病毒、抑制細胞增殖、調節免疫及抗腫瘤作用。γ-幹擾素(Interferon-γ,IFN-γ)是水溶性二聚體細胞因子 。是II型幹擾素的唯一成員。最初叫巨噬細胞活化因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