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刺血療法|瑤醫療法|瑤醫|瑤醫網

刺血療法

刺血療法,又名刺絡放血療法,針刺入血、放血術等。它是用三棱針刺入絡脈,使之溢出一定量的血液,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療法。它具有洩熱祛邪,通絡止痛、祛瘀消腫、調和氣血及鎮靜等多種功能。
針刺穴位放血療法,具有疏通經絡、化瘀活血、解毒清熱、止痛消腫、開竅醒腦、瀉熱救急等功效。放血療法能治療上呼吸道炎症、高血壓、心髒病、肝炎、膽石症、三叉神經痛、疖腫、痛經、不孕症、癫痫、耳聾、眩暈等近百種疾病。事實證明,放血療法常常能取得藥物療法所達不到的效果。
【操作方法】
1、針具:不鏽鋼三棱針大、中、小三型若幹枚,大、中、小号火罐若幹隻。另外,還要備消毒用的碘酊棉球,75% 酒精棉球、生理鹽水棉球、幹棉球以及拔火罐用的95% 酒精棉球等。
2、針法
(1)血管刺血法:用三棱針直接刺入皮下淺靜脈,使其自然流血,血盡而止,不必勉強止血。
(2)孔穴刺血法:用三棱針直接在穴位處刺破皮膚,使之出血,待血盡而止。若出血量不多,可于刺後用手擠穴位周圍,或加拔火罐。
(3)局部刺血法:用三棱針在病變處或四肢末梢部位點刺,“出血如豆大”,或用梅花針重叩局部加拔火罐。
3、手法
(1)緩刺:用三棱針垂直或傾斜進針,緩緩地刺入淺靜脈血管内,随即緩緩退出。此法最為常用,适用于頭部和四肢處,
(2)速刺:用三棱針快速出血,适用于針刺四肢末梢部位,如十宣、十二井穴等。
(3)挑刺:用三棱針挑破皮膚出血,适用于胸背部刺血和挑治痔瘡。
(4)圍刺:用三棱針于腫痛處或皮膚潰瘍周圍針刺出血,适用于治療癰疽和小腿潰瘍。
(5)密刺:用三棱針輕輕地點刺,或用梅花針叩擊患處局部皮膚,使之出微量血液,或加拔火罐。适用于皮膚麻木、脫發、神經性皮炎等疾病。
4、操作
(1)選穴:刺血療法的取穴與毫針治療取穴基本相同,都是依據髒象經絡學說來确定取穴原則的。不同的是刺血療法的進針部位不一定在經絡俞穴上,而主要是選取穴位附近或取周圍瘀阻明顯的血絡,此即古人所說的“離穴不離經”。
(2)消毒:針具可用煮沸或高壓蒸汽消毒,也可用5~10%來蘇爾溶液或1:1000的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消毒。穴位選定後,局部皮膚用碘酊棉球、酒精棉球常規消毒後,即可進針施術。
(3)進針: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針,中指在前控制進針的深度。施術時一般是斜向進針,針體與皮膚呈一定角度。針尖向上,針尾朝下,這樣利于血液順勢流出。如果血絡瘀阻不明顯,針刺前可先按捺穴位,使血管充血,然後再行針術。
進針後的出血量依病情而定。大凡精神分裂症,丹毒、跌打損傷等,出血量宜多一些,約30~100mL;體弱虛證的病人,出血量宜少一些,數毫升即可。每次所選穴位,總計最大出血量不要超過200mL。
(4)療程:慢性疾病可間隔1~2周刺血治療1次,如風濕關節炎、慢性腰腿痛、癫痫、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等。如果療效不顯,體質較好,可适當增加放血次數。急性病可以連續刺血1~2次。 如神志昏迷、精神分裂症,急腹症等,病情好轉後,可适當延長治療間隔時間。多數病人經放血治療1~3次後,均有明顯效果。
【臨床應用】
1、痧症
(1)症狀:頭暈、頭痛、目眩、四肢酸軟,食欲不振。
(2)操作手法:術者以右手指第二關節背部速刮患者胸部(自上而下),如所刮部位出現皮膚突起并抖動者,術者左手拇食指即抓住固定,右手執消毒好的利器(如刀片或瓷片等)将固定的皮膚速劃破出血,後用消毒好的棉花抹幹,再反複用雙手擠血、抹血,直至難擠出血為止。用同樣方法刮,放血、抹血、擠血幹背部各處。術後常規消毒,每日放血1次,2~3天即愈。
2、發熱
(1)症狀:發熱,面赤,口渴,甚則神志欠清,抽搐。或頭暈、眼花、腹痛,或上吐下瀉,甚則神志不清。
(2)操作手法:術者雙手握住患者一手臂或下肢從上往下擠壓,使血液速流向指尖,馬上用消毒好的針頭逐個速刺十宣或下肢“十宣”,出血後即用消毒好的棉花抹幹,反複擠血、抹血,直至難擠出血為止。
3、高血壓
(1)症狀:頭暈、頭痛、目眩,甚則行走不便,卧床不起。
(2)操作手法:術者左手拇、食指分别捏起患者百會、印堂、太陽、大椎、曲池、委中等各穴,右手執消毒好的針頭将捏起的穴位速刺破出血,再反複擠血、抹血、直至難擠出血為止。
【注意事項】
(1)刺血療法安全可靠,一般無危險性。但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解除患者思想顧慮,使其樂于接受治療。
(2)針刺入血治療,操作中要嚴格消毒,防止發生感染。
(3)熟悉解剖部位,切勿刺破動脈血管。
(4)刺血治療中,如果出現暈針,應立即停針止血,讓病人平卧休息,适當飲些溫開水或茶水,個别嚴重的應按急症處理。
(5)刺血部位發生血腫,可和手指擠壓出血。或用火罐拔出。若仍不消退,可用熱敷促使消散。
附:
一、常用穴位與主治
太陽: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約1寸處取穴,針刺凹陷處瘀阻明顯的血絡。
針法:斜向上針刺出血。
主治:精神分裂症、癫痫、神經官能症、腦炎後遺症、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内耳眩暈症、神經性頭痛、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食道癌、五官科疾病、甲狀腺腫瘤、對口疽等。

兩骨間陷中,針刺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肩關節周圍炎、風濕性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等。

曲澤: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尺側緣。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精神分裂症、癫痫、心髒病、中暑、腦炎後遺症、腦血管意外後遺症,關節炎、末梢神經炎、急性乳腺炎、胃病、食道癌、皮膚疾病、不孕症等。

尺澤: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桡側。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肩周炎、中暑等。

曲池:屈肘時,肘橫紋外端凹陷處,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之中點。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肩周炎、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皮膚疾病、高血壓病、食道癌等。

魚際:在第一掌骨的掌側中點、赤白肉際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慢性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咯血等。

髀關:在髂前上棘直下平齊會陰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急性闌尾炎、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後遺症。

條口:在胫骨外緣、足三裡穴直下五寸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丹毒、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多發性神經根炎等。

豐隆:在條口同一水平上、腿外側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精神分裂症、心髒疾病、胃病等。

風市:直立時肘下垂,在大腿外側中指尖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急性闌尾炎、慢性腰腿痛、下肢麻木等。

陽陵泉:在膝下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方一寸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精神分裂症、癫痫、慢性氣管炎、肝膽疾病、關節炎、絲蟲病等。

陽交:在外踝尖上七寸,腓骨前緣陽陵泉與外踝尖連線中點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精神分裂症、癫痫、肝膽疾病、結石絞痛、急性闌尾炎、皮膚疾病、胸脅外傷疼痛等。

委中:在月國窩橫紡中點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精神分裂症、癫痫、腦炎後遺症、腦血管意外後遺症、高血壓病、小兒麻痹後遺症、關節炎、坐骨神經痛、慢性腰腿痛、鼻衄、對口疽、搭背、皮膚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頸椎病、頭痛等。

委陽:在膝窩橫紋外側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同委中穴。

陽陵泉:在膝下腿内側、胫骨内踝下緣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痛經、不孕症、尿路感染、急性淋巴管炎等。

三陰交:在内踝上三寸、胫骨内側後緣外,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月經病、不孕症、小兒麻痹後遺症、丹毒、絲蟲病等。

腰俞:在背部正中線第四骶椎棘突下,骶骨裂孔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腰椎疾病、小兒麻痹後遺症、慢性腎炎、小兒遺尿、子宮脫垂、痔瘡、急性腰扭傷等。

腰陽關:在背部第四、五腰椎棘突間下右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同腰俞穴。

上骨 :在下腰部第骶骨後孔處,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等。

長強:骶骨尖端之下際,取血絡。
針法:直刺出血。
主治:痔瘡、脫肛、慢性腹瀉等。

手背部穴位
穴位:選取手背部瘀阻比較明顯的血絡,相當于陽池、中渚等穴。
針法:斜刺出血。
主治:末梢神經炎、雷諾氏病、小兒麻痹後遺症、腦血管意外後遺症、腦炎後遺症等。

足背部穴位
穴位:選取足背部瘀阻比較明顯的血絡,相當于足臨泣、照海、解溪、太沖、丘墟等穴。
針法:斜刺出血。
主治:末梢神經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關節炎、腦血管意外後遺症、腦炎後遺症、小兒麻痹後遺症、丹毒、絲蟲病等。

急救穴位
穴位:十宣、少商、大椎、百會等。
針法:直刺或斜刺出血。
主治:各種厥症和脫症。

另外,還有不少穴位可以應用針刺入血治病,今摘錄如下供參考:
契癢:主治耳鳴、目眩。
颌厭:主治頭風痛、目珠痛。
懸厘:主治目赤腫。
臨泣:主治目疾。
印堂:主治驚搐、頭痛、眩暈、嘔吐、目疾、血疾、小兒暴痫 。
上星:主治熱症。
頭維:主治頭目痛、偏風、視物不明。
金津、玉液:主治喉痹、消渴、口瘡、舌腫。
承漿:主治偏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消渴、牙疳。
素骨髎:主治目赤。
兌端:主治唇反、唇腫。
攢竹:主治目疾。
曲差:主治鼻疾。
鹵會:主治真頭痛(八風以下不刺)。
肩骨髎:主治肩臂重痛不舉。
肩貞:主治肩痛。
關沖:主治肘痛、心煩。
少沖:主治心悶、喜怒無常。
四縫:主治手生癰疔、五指痛、嘔吐、疳積。
八邪:主治頭牙痛、手臂紅腫痛。
八關:主治瘧疾、大熱、目痛、指痛。
八沖:主治瘧疾、月經不調、足背紅腫、腳氣、頭痛、肺充血、間歇熱。
合谷:主治感冒、目視不明、耳聾、喉痹、偏風、癱瘓、牙痛。
少海:主治齲齒痛、目眩發狂、嘔吐、項強、頭痛、心疼、手顫、健忘。
少澤:主治胸脅疼痛、瘰疬。
氣沖:主治吐血。
足三裡:主治脾胃系統疾病。
上巨虛:主治脾胃系統疾病。
承山:主治腰痛、轉筋、便秘、痔疾。
太沖:主治腳氣紅腫。
中封 :主治腳上生瘡、筋掣陰縮。
太都:主治關節紅腫疼痛。
至陰:主治濕腳氣。
然谷:主治無食欲。
水泉:主治踝骨痛。
湧泉:主治婦女血崩、眩暈、頭痛、小兒搐搦、下肢痙攣。
二、各科疾病及選穴
(一)急症
(1)昏迷、休克
主穴:① 人中、十宣、中沖。② 印堂、百會、太陽。
(2)中暑
主穴:① 中沖、委中、十宣。② 曲澤、曲池、承山。
(3)痧症
主穴:十宣、委中、大椎、肘窩。
(4)電擊
主穴:① 人中、十宣、湧泉。② 合谷、中沖。
(5)蟲蛇咬傷、狂犬咬傷
主穴:兄弟傷處針刺入血。上肢配八邪、下肢配八沖。
(7)暈車、暈船
主穴:① 人中、足三裡。② 大椎、百會、印堂。
(8)煤氣中毒
主穴:① 人中、太陽、大椎。② 百會、十宣。
(9)食物中毒
主穴:① 十宣、大椎。② 人中、然谷、上巨虛、委中。
(二)内科疾病
(1)氣管炎
主穴:① 太陽、豐隆、魚示。② 陽交、條口、上巨虛。
(2)感冒
主穴:① 少商、太陽、肺俞、大椎。② 百會、中府。
(3)支氣管哮喘
主穴:① 太陽、魚際。② 豐隆、陽交。
(4)心髒病
主穴:① 曲澤、陽交、太陽。② 委中、腰陽關。
(5)肝炎
主穴:① 陽交、足三裡、曲澤。② 陽陵泉。
(6)膽囊炎
主穴:① 陽陵泉。② 陽交、曲澤。
(7)肝硬化腹水
主穴:① 陽交、足三裡、曲澤。② 腎俞、腰俞。
(8)慢性腎炎
主穴:① 腰俞。② 曲澤、腎俞、委中。
(9)風濕性關節炎
主穴:上肢肩關節取尺澤;肘關節取曲澤、肩骨???;腕關節取中渚、陽池;下肢髋關節取環跳,委陽;膝關節取足三裡、陰陵泉;踝關節取足背穴位。阿是穴。
(10)癫痫
主穴:① 太陽、民澤。② 委中、陽交。
(三)外科疾病
(1)急性乳腺炎
主穴:曲澤(患側)。局部。
(2)急性闌尾炎
主穴:① 髀關、陽關、闌尾穴。② 風市、委陽、曲澤。
(3)結石絞痛
主穴:① 腎俞、腰陽關。② 陰陵泉、陽交。
(4)坐骨神經痛
主穴:① 腰俞、委中、懸鐘、殷門。② 委陽、陽交、環跳、丘墟。
(5)丹毒
主穴:① 陽陵泉、局部取穴。② 陽交、委中、三陰交。
(6)毛囊炎
主穴:大椎、委中、太陽。局部。
(四)婦科疾病
(1)痛經
主穴:① 太沖、陰陵泉、腰俞。② 三陰交、曲澤。
(2)崩漏
主穴:① 三陰交、太沖。② 足三裡、百會。
(3)不孕症
主穴:① 曲澤、腰俞。② 陰陵泉。
(五)兒科疾病
(1)腦炎後遺症
主穴:① 太陽、曲澤、委中。② 腰陽關、局部取穴。
(2)急驚風
主穴:① 十宣、人中、大椎。② 百會、印堂、合谷。
(3)小兒麻痹後遺症
主穴:委中、腰陽關。手足局部取穴。
(4)遺尿
主穴:①腰俞。② 太陽、三陰交。
(六)五官科疾病
(1)急性結膜炎
主穴:① 太沖、太陽。少商、上星。
(2)急性扁桃體炎
主穴:① 太陽、尺澤。② 太沖、足三裡。
(3)慢性鼻炎
主穴:上星、大椎。
(4)視神經萎縮
主穴:① 太陽、大椎。② 中沖、少澤。
三、現代研究
刺血療法是一種古老的獨特的治療方法。它不但可以治療慢性疾病,而且也能治療危急症。對部分疑難雜病也往往有奇特的療效。
刺血療法雖然在瑤族和其他民間流傳很久,運用廣泛,但施術精當者卻屈指可數。刺血療法,主要是通過針刺出血來治療疾病的。有人認為這是放壞血而起作用的。這種說法 在古代生産力低下的情況下,對該療法的作用機理的一種直覺認識。因為循環在血管中的血液其成分是一樣的,基本上無好血壞血之分。孟照威認為刺血術“作用似在血管壁”。而L?J坦法思則認為:“降低血細胞的比容,可以防治多種疾病,其老式方法即是放血術。”還有人認為,刺血療法是刺激了神經、血管,通過神經、血管的調整作用而奏效的。我們相信,随着醫學科學的發展,随着人們對刺血術研究的深入,以及對經絡實質的認識深化,刺血療法的作用機理,一定能從生理、病理、生化、神經、免疫等諸方面揭示出其科學的内涵。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