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府的小吃
燕 軍
過去,正定城的小吃是非常豐盛的。
正定的老百姓經常說,“正定府,三樁寶,扒糕、粉漿、豆腐腦兒”。現在在正定所見到的,隻有扒糕和豆腐腦兒了,粉漿已經在正定絕迹,看不到也很少聽到了。
其實,正定府的小吃有很多很多。
正定府的“三樁寶”是何等做法,是何等講究,聽我慢慢道來。
先說扒糕。扒糕的原料是荞麥面。荞麥是一種速生型的小雜糧,“紅杆綠葉開白花”,其果實就叫荞麥,麥粒呈三棱卵圓形,棱角銳,生長期很短,不耐霜,主要産區在張家口、内蒙一帶。過去正定一帶農民種春玉米,收獲玉米以後,還不到種小麥的季節,于是馬上耩上一茬荞麥,荞麥收獲以後,還趕得上播種冬小麥。所以,荞麥是一種優良的填閑補種作物。因為荞麥基本上不含糖分,非常适用于糖尿病人食用。
扒糕就是用荞麥面粉加上适量的鹽、五香粉等等調料,在大鍋内加熱攪成熟面團,然後用手拍成圓餅狀,而且還要在上面摁上幾個指頭印兒,晾涼以後即是扒糕。過去賣扒糕的都是挑一副擔子,在街頭或者集市上打地攤,哪位要吃扒糕,掌櫃的就在手上托着扒糕,用刀切成棱角條狀,放在磁盤中,吃者蘸了醋蒜食之。吃扒糕有專用的工具“扒糕叉”,用厚約 0.5厘米 ,寬約 1.5厘米 ,長約 10厘米 的竹闆,将竹片的一頭約 2厘米 的中間部分去掉,隻剩下兩邊的兩根竹棍削尖作為叉尖,打磨光滑後使用。
粉漿,它的主要原料就是生産澱粉的漿。過去,正定城裡開着幾家生産粉條兒、粉絲的作坊,人們叫它“粉坊”。過去生産粉條兒、粉絲的原料是綠豆,生産的方法是将綠豆完全用水泡透,然後磨漿,濾出渣子,沉澱後就是綠豆澱粉,就可以作粉條或者粉絲了。沉澱中澄出的水就是粉漿。這些水放在大甕中,過幾個小時或一兩天,就會程度不同地變酸,這就是粉漿的原料。人們喜歡這種味道,于是就用水桶到粉坊去買,用很少的錢就可以買一擔。雖然很便宜,這也是粉坊的一部分收入。後來制作澱粉用紅薯、土豆,濾出的漿就不能用了。
買回粉漿原料之後,有的自己家裡作來喝,有的做好了到街上去賣,因為是古城的特色,老正定人都喜歡喝上一碗。
粉漿的做法很簡單。把買來的漿倒入鍋中,沸騰之後,煮進黃米(用黍子碾制的粘米),熬制的時間要長,一直熬成米粒全部懸浮在漿中的稀粥(正定人叫“把米熬得一個趕着一個跑”),粉漿就算做好了。喝粉漿的時候,燙燙的,有一股特殊的酸味,再就上香油拌好的鹹菜,能“咂”出一種獨特風味來。
不少的人可能在北京喝過北京的“酸豆汁”,北京人還說“酸豆汁” 是北京的獨一份,以這種小吃而自豪。實際上,正定的粉漿與北京的酸豆汁是同一類的小吃,味道也是相同的。據老人們講,過去北京的幾家粉坊都是正定人在那兒開辦的,掌櫃的都是正定人,北京的“豆汁”就是因為正定人到北京開粉坊,從正定帶去的小吃品種。隻不過北京的“豆汁”中有一些澱粉沒有去淨,而且沒有進行再加工,沒有煮成黃米米粥而已。應該說,北京的酸豆汁來源于正定府。
再說豆腐腦兒。“三樁寶”中的豆腐腦兒指的是正定城裡特有的“鹵豆腐腦兒”。豆腐腦兒的原料是豆漿,用石膏點成,又白又嫩;鹵汁中有粉條、面筋、金針、木耳等等原料,澱粉勾芡。賣豆腐腦兒的也是挑一副擔子,一頭是豆腐腦兒,用一個裹着棉被的圓桶裝着,用來保溫,一頭是下面加着火的鹵鍋,鹵鍋保持着開鍋的溫度。擺開地攤,長條兒地桌,長條兒小闆凳,有的幹脆把扁擔的兩頭支起來作為闆凳兒使用。用紅銅打制的淺勺兒舀上幾片豆腐腦兒,澆上滾燙的鹵,加上醬油、蝦皮、芫荽,再滴上幾滴香油,聞起來噴兒香,吃起來特嫩。現在的豆腐腦,就失去了原來的風味。
現在正定的街上賣早點的不少,其中賣豆腐腦兒的也不少,但是現在都是用一種叫“内酯”的東西來點豆腐腦兒,都不是用石膏了,所以味道也打了折扣,他們做的鹵也不再放過去那麼多的材料,有的隻是一鍋芡粉湯,什麼佐料都沒有,已經失去了過去的風味。
正定還有一種叫“老豆腐”的豆腐腦兒。老豆腐也是用豆漿制作,用适量的鹵水點成。點好了要“養”,養到火候才好吃。盛上一碗滾燙的老豆腐,加上韭菜花兒、辣椒醬,也很有特色。過去,西門裡街牛家是制作的是正宗的老豆腐,許多現代的人已經難以認識正宗了。說句實在話,我在這裡為牛家作一次廣告。
說完三樁寶,再說其他小吃。
先說炸制食品。現在街上的早點最普通的就是炸油條,有的炸成圓的,人們就叫它油餅。過去正定的這種食品有一個特殊的名稱,叫麻糖。
炸麻糖的商戶一般都是開一個小門面,比如掌櫃的姓張,人們把它叫做張家麻糖鋪。人們去買麻糖,有的提一個籃子,有的拿一個“窠窠”(用高粱桔的頂節杆别成的一種盛東西的容器,形狀好像鳥窩),麻糖鋪還準備着一捆捆雪白的麻杆,可以把麻糖用麻杆穿起來,拿回家還是脆的。現在人們用塑料袋裝油條,捂得好像皮條,沒有了脆勁兒,實在可惜。
炸麻糖的面,是用鹽、堿、礬三種原料按一定比例,經過“對花”調成原料水,加上面粉和成的,面和好以後,還要饧上足夠的時間才能用。另外,還要和上一塊“饧面”,是用面粉和麥芽糖和成的。
炸出的麻糖,根據制作的形狀不同,名稱還不一樣。
把麻糖面做成面劑之後,把面劑用小擀杖擀成圓的,上面用小刀并排剌出三四條口子,便于炸熟,炸好了叫做麻糖;上面加上一層饧面,炸好了叫做有饧的麻糖;拉出細細的許多條口子,而且炸脆,叫拉碎道的麻糖。
把面劑擀成圓片,再用手抻薄了直接炸,一直炸脆,炸出的叫“盤旋”,抻薄了以後用小擀杖在上面敲出許多小洞,也是一直炸脆,炸出的叫“焦餅”。
按現在炸油條的方法,兩股擰在一起,炸制過程中将兩股分開再炸,叫“間開”;炸制過程中将兩股隻分開一頭再炸,好像兩條腿一樣,叫“油鬼”,據說是從宋朝時候傳下來的炸法,炸的是奸臣秦桧。
油炸食品除了麻糖之類,還有麻花兒、麻葉兒。
一種麻花兒就是現在仍然在市場上賣的麻花,是用發酵的面粉加入少許糖炸制的,過去俗稱“老婆纂麻花兒”;
一種是用發酵面和稣糖面墊在一起,将面劑翻轉,炸好麻花兒後裹上糖蜜汁的“蜜麻花兒”;
一種是把面粉和好後擰成麻花兒,炸制的長約 30厘米 的脆麻花兒;
一種是把面粉和好後搓成條,卷在圓的小擀杖上,連小擀杖一同入油鍋炸制,等到面條變硬,形成圓筒形狀以後撤出擀杖繼續炸制,一直炸成的也是長約 30厘米 的筒形脆麻花兒。
麻葉兒是将面粉加上鹽或者糖,和成面團,擀成非常薄的薄片,用單層或者多層切成長方片,反卷過後炸制的脆片,叫做麻葉兒,如果将麻葉兒裹上糖蜜汁,叫做蜜麻葉兒。
除了油炸食品,正定過去還有許多煎制食品、蒸制食品以及其他方法制作的食品。
煎糖糕。煎糖糕的原料是黃米面。把黃米面團蒸熟之後,将其作成劑子,包上紅糖餡料,擀成圓餅,在铛上煎熟。農村裡有的叫這種食品叫“粘油餅子”。
鍋貼兒。面粉加一些開水,燙面做成面團,做成面劑,可以包上各種肉餡或者素餡,在铛上生煎緻熟。
煎餅。煎餅是用面粉加一定比例的米粉,攪成稀糊狀,然後在鏊子(一種生鐵鑄成的圓形的平鍋,中間高,外面低,好像鍋蓋形狀)上攤成的薄餅,需用一個特制的小木拐将面糊攤得又薄又圓,下面燒火,必須用柴火,溫度才均勻,最講究的是燒“炊帚糜兒”(就是去掉籽粒的高粱穗,并且在打谷場上用碌碡軋扁,現在人們還是用來制作笤帚、炊帚),火焰均勻,又比較耐燒。
煎素卷卷兒。将面粉糊在鏊子上攤成薄片,卷上用豆腐、豆芽、粉條做成的素餡(正定人把這種餡叫“全餡”),在铛上煎制而成。
橡皮兒。橡皮兒的主要原料是米粉,為了防止“折角”,加入少許面粉,攪成糊狀,發酵後在生鐵鑄成的專用的“橡皮兒鍋”内烙成,燒火也是用“炊帚糜”。技術高的,一個人可以并排擺上三四隻鍋,連燒火,帶攤橡皮兒,速度很快。“橡皮兒鍋”有鍋有蓋,因為是生鐵鑄成的,所以呈黑色。過去有一條謎語,謎底就是橡皮兒,謎面是“黑爹,黑娘,養了個孩子焦黃”。還有故事說,有一個皇帝微服出巡,餓得不得了,一個老太太給了皇帝橡皮兒吃。皇帝回宮以後,想起這種食品好吃,就命令禦膳房給他做“一面蒸,一面烙”,禦廚們怎麼也做不成,被殺了好幾個。後來一個聰明廚師打聽出了由來,才給皇帝做成。
豆花兒糕。是蒸制食品,主要原料是黃米面。先蒸好面團,然後作劑,包上甜味餡料(紅糖、豆沙、棗泥等等),在面劑外粘上綠豆豉,在籠屜中蒸熟即成,又面、又甜、又粘,非常好吃。
豌豆黃兒。豌豆黃兒是在碾子上把豌豆去皮,并把豌豆碾成豆豉,經過泡發後,攤在籠屜裡蒸熟,切成方塊即成。口味又甜又面,是一特色。
江米涼糕。江米涼糕是用江米(現在稱糯米)泡透後,加上紅棗,在籠屜上蒸熟,然後用屜布将其包裹,蘸上涼水,隔着屜布将蒸好的米和棗拍成厚五六厘米的米糕,使紅棗均勻地嵌在雪白的米中。晾涼之後,就可以到街上用刀切了賣。
撚撚轉兒。這種小食品現在很難看到、吃到了。過去農民有自己的地,春天小滿過後,小麥長到麥仁剛剛發硬時,将麥穗剪下來,燒熟或者炒熟後,把麥仁從麥穗上脫下來,然後必須在石頭磨子的軸上墊上一個制錢才能特殊加工而成。全是用青麥仁做成的撚撚轉兒,綠色的,粗細好像細電線,長的有三四厘米,短的有一二厘米。賣撚撚轉兒的挑着大席簍,在大街小巷吆喝着賣。撚撚轉兒可以涼拌了吃,也可以用蔥花兒炒了吃,别有一種風味。
後來,實行合作化,土地入了社,農民個人不再可以支配半熟的糧食,撚撚轉兒從此就絕了迹。現在農民個人又可以支配土地上的莊稼了,但是石磨的時代已經成了過去,人們又不願意做費勁兒不賺錢的買賣,這種食品季節性又很強,所以賣撚撚轉兒的沒有再出現過。
正定府的小吃還有很多,有些可能早已經失傳了,真的很遺憾。就是現在,有些小吃的做法、吃法、特色,也隻能湊巧與一些歲數稍大的正定老鄉朋友們在一起擺一擺“龍門陣”了。
回憶也是一種精神享受。
就讓我們把讀這篇文章,當作一次“精神會餐”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