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中一錢匕、一合、一升是現在的多少克

《傷寒雜病論》方劑劑量單位是斤、兩、分、铢、黍等諸多方面,與當今劑量單位不同,對 此筆者查閱有關文獻,并結合自己臨床實際體會,确認研究仲景方藥劑量單位,必須結合臨 床實際,隻有從臨床實際出發,才能避免從文獻到文獻。今根據明李時珍于《本草綱目》中說:“今古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又如清·程知于《傷寒經注》中說:“大約古用一兩,今用一錢足也。”李氏程氏所言“古”,當指東漢時 期,所言“今”當指其所處的時代。現将《傷寒雜病論》方藥劑量單位折算為當今劑量單位: 一兩為3g,一升為18~30g,一方寸匕為6~9g,一錢匕為1.5~1.8g,一尺為30g,雲如雞 子大為 48g,一合(容量)為 6~8ml,一升(容量)為 60~80ml,一鬥(容量)為 600~ 800ml。 附子一枚為5g,杏仁、桃仁雲40個為10g,枳實一枚為1~2g,烏頭一枚為2~3g,竹葉一 把為10g,栝樓一枚為15~30g,水蛭百枚為200~240g,百合一枚為2~4g,礦石類雲彈子 大15~20g,栀子一枚1~2g,芍藥一枚為2~4g。

又仲景于方中所言“錢”者,當言“錢匕”, 可從“錢匕”計算,且不可将仲景所言“錢”與其後所言“錢”而換算為3g;關于有些方劑言劑量 曰“分”者,此“分”字不是十黍為一铢,六铢為一分,四分為一兩之“分”字,而是指方中劑量 各占多少比分之“分”字,因此理解“分”字不能将“分”折算為0.8g 左右。但為了使方劑劑量統 一定為國際标準計量單位,現将某些方劑如薯蓣丸等劑量比分之“分”折為 3g,可供臨證參考用量。對此還要知道方劑劑量比分用量在臨床實際中可根據具體病情而适當地按比例增減,以使方藥組成與證機切切相應,達到愈疾之目的。

附:

古今中藥劑量換算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頭痛的問題,現據網上資料整理供參考。(以下據柯雪帆、郝萬山教授網上資料整理)仲景時代藥量與現代公制藥量(約合換算):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兩之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就是說1200個黍米重12铢,兩個12铢為1兩,16兩為斤,30斤為鈞,4鈞為石。(漢代“石”讀shi,後世讀dan)。
1權=12斤,1斤=16兩=250克(液體250毫升),1兩=15.625克,約15克
“千二百黍實其龠(yue),合之為合(ge),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鬥為斛”
1鬥=2000毫升,1升=200毫升,1合=20毫升,1龠=10毫升,
1铢=0.65~0.7克,1兩=24铢,一錢匕=5铢錢=1.5~1.8克,
1刀圭=0.5毫升約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
1方寸匕=10刀圭=2.74毫升約3~5克(金石類藥末約2克草木類藥末約1克),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吳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蟲1升=16克,附子大者一枚20~30克、中者一枚15克,烏頭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枳實一枚約14.4克,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厚樸1尺約30克,竹葉一握約12克,梧桐子大(約)黃豆大。
“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1寸=2.3公分,1尺=23公分。(①方寸匕:
古代盛藥量器,猶今之藥匙。《政和證類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為度。”一方寸匕約等于現代的2.74毫升,盛金石藥末約為2克,草木藥末約為1克左右。②錢匕:古代量取藥末的器具。用漢代的五铢錢币盛取藥末至不散落者為一錢匕;用五铢錢币盛取藥末至半邊者為半錢匕;錢五匕者,是指藥末蓋滿五铢錢邊的“五”字至不散落為度。一錢匕約今五分六厘,合2克強;半錢匕約今二分八厘,合1克強;錢五匕約為一錢匕的四分之一,約今一分四厘,合0.6克。③盞、杯、碗、盅:為藥液(或水、酒)的約略計量單位。通常的容量約合今之150~300毫升。④另外,在古代方書中,或在民間用藥時,還有一些模糊的計量名稱,如一撚、一撮、一指撮等,無非是言其少,約為幾克的分量。)
1981年我國考古發現漢代度量衡器“權”,并以此推算出古方劑量,解決了曆史上古方劑量的一大疑案,對仲景學說的教學、科研、臨床應用意義重大。
(“大兩“語出:(1).隋唐時以三兩為一大兩。宋趙令畤《侯鲭錄》卷四:“藥方中一大兩,即今之三兩,隋合三兩為一兩。”清顧炎武《日知錄·大鬥大兩》:“《唐六典》……二十四铢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2).今市制十兩為一斤,舊制十六兩為一斤,因稱今市制的兩為大兩。(一大斤,應是十大兩。”十六兩為斤”,應是十六小兩。三小兩為一大兩。一小兩為二十四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