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傷寒論》裡一兩究竟等于多少克 中藥知識經方一兩,現在幾克?

一、《傷寒論》裡一兩究竟等于多少克

《傷寒雜病論》一兩等于現在的3克。

《傷寒雜病論》成書于東漢時期,漢代醫學上用的兩和漢代常用兩重量不同,漢承秦制,醫學上用的兩一直延續用秦朝,因此漢代張仲景的醫學著作中的兩為秦兩,相當于3克。

西漢時期,重量一斤相當于現在的258.24克,一兩等于現在的16.14克。

王莽及東漢、魏晉南北朝,一斤相當于222.73克,一兩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當于668.19克,一兩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當于222.73克,一兩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當于596.82克,一兩等于37.30克。

擴展資料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衆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該書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

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bai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确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據班固《漢書·律曆志》的記載和中國國家計量總局編寫的《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可知:

漢1斤=250克;1兩=15.625克約等于15克;1铢=0.65克;

漢1合=20毫升;1升=200毫升;1鬥=2000毫升;1斛=2000毫升;

漢1尺=230毫米;1寸=23毫米

在唐代以前,中藥計量基本保留了漢制,沒有随官制的變化而變化。(隻不過從晉代起在漢制的铢和兩之間加了一個“分”,即6铢為1分,4分為1兩)這在《唐六典》、《唐會要》中都有說明,如唐秤有“大小兩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即一般用大秤,較漢秤将近大三倍。小秤則與漢秤同,隻限于“合湯藥”、“調鐘律”等方面的應用。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1大尺(唐尺)=1.2小尺(漢尺);1大鬥(唐鬥)=3小鬥(漢鬥)。《晉書·律曆志》指出藥秤不能随便改變得意義:“醫方,人命之急,而秤兩不與古同,為害特重。”這就是唐代以前一直保留漢制的原因。

至宋代,折1兩為10錢,并設錢、分、厘、毫等計量單位,皆為10進制。仍積16兩為1斤。宋代以後的方書,中藥計量都采用了這一新制,并與官秤相一緻。宋制到清代的庫平制,權量基本變化不大,每斤近似600克,一直沿用到建國前,俗稱“舊秤”。1949年以後,為進一步統一國家的度量衡制,并便于和公制換算,于是把1斤定為500克

經方中以重量計量的藥物,可以直接折算為現代計量(如1兩=15克),以容量和尺度計量的藥物,可折算為現代的容量和尺度後再稱重。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粳米稱重約180克;半夏半升,今用100毫升半夏稱重約50~60克;五味子半升約30克;厚樸1尺,據《醫心方》、《小品方》雲,當以“厚3分,廣1寸半為準”,今用中等厚度的厚樸,寬3.5厘米,長23厘米者稱重約15克。以數量計量的藥物,可直接用原數量(如大棗、烏梅),需稱重者,可按原數再稱重。如有人秤得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實1枚=18克、附子1枚=25克、大附子=30克,野生烏頭1枚=5克。

通過這樣的折算,我們可以看出,經方藥量比例雖然和現代用方基本一緻,但每劑藥的藥量有多數遠較今天的每劑藥的計量為大。這主要是由于煮服方法古今不同的緣故。

以麻黃湯為例:麻黃3兩=45克;桂枝2兩=30 ;甘草1兩=15克;杏仁70個=28克

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每次謹服八合藥液,實為全方藥量的三分之一,也稱之為“一服”。桂枝湯方後雲:“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麻黃湯方後雲:“餘如桂枝法将息”。既然一服就可以達到汗出病差的目的,所以麻黃湯原方三分之一的藥量就是一次治療量。由于現在采取了一劑藥煮一次(指解表藥)一次服完的方法,所以今天的一劑藥用經方的一次治療量即可。麻黃湯的一次治療量大約應當是麻黃15克,桂枝10克,甘草5克,杏仁9克。這正是今天在一般情況下所使用的藥量。桂枝湯的一次治療量是,桂枝、芍藥、生姜各15克,甘草10克,大棗四枚,這和今天使用桂枝湯的藥量也基本一緻。應當注意的是,經方每劑藥并不都是含有三次的治療量,也有頓服者,如幹姜附子湯、桂枝甘草湯等,就是一次治療量,今用當按原量直接折算為公制。還有分兩次、四次、五次服者,則分别是兩個、四個、五個治療量,今應分别取其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還應當提到的是,經方湯劑隻煮一次。有人經實驗證明,煮一次隻能提取有效成分的45%~50%,如果不把藥液到出,即使延長煮沸時間,有效成分也不能繼續析出,這是由于藥液濃度已經達到飽和狀态的緣故。如果将第一煎得藥液倒出,加入清水再煮,還可以從藥渣中将30%~40%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因此今天在一般情況下,中藥都提倡煮兩次。可惜張仲景隻煮一次,這就把藥渣中起碼還可以提取出來的30%~40%的有效成分浪費了。我們就把舍棄的這30%~40%有效成分提取出來,也勉強當作一次治療量。這就是我們今天一劑藥隻取經方的一次治療量,而可以煮兩次,當作兩次服的道理所在。

經方藥量的實際應用:上述經方藥量的折算方法,實際應用起來比較繁瑣。在今天由于地區、水土、氣候因素和人的體質的不同(張仲景當時行醫的地區還是比較局限的),造成了各地中藥習慣用量有一定的差異,這也應當考慮在内。比如東北地區,特别是黑龍江省,中藥劑量一般較關内增加40%以上。四川地區附子一類辛熱藥物的常用量,明顯較其它地區的用量為大,這可能和當地氣候潮濕,人們飲食習慣也多辛辣,對辛熱藥物耐受能力較強有關。有的地區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瀉鹽,當地人長期引用此水,對瀉鹽的耐受能力較強,所以用瀉下劑時,藥量也必須加大。因此為了保證經方的來療效,尚不能完全按照上述的理論折算方法去機械的搬用。個人認為最簡便的方法是,先将經方中的主要藥物按照當地的習慣常用量使用,然後按照經方藥量的原劑量比例,推算出其它藥物的用量。這樣既遵循了經方藥物用量比例不變的原則,又結合了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可以是一個古為今用,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還有廣泛适應性的方法。

二、中藥知識:經方一兩,現在幾克?2018-09-14 20:08

從考古角度看,随着東漢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經方劑量的折算愈來愈顯得明确。

根據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證,成書與東漢末年的《傷寒雜病論》一斤約等于220g,一兩約等于13.8g,一升約等于200ml,一合約等于20ml;一尺約等于23.1cm。

一兩13.8克,接近黃元禦的結果,和郝萬山,課本中還是有點差距。再找找。

以下來自《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民間中醫版:

1981年考古發現漢代度量衡器“權”,以此推算古方劑量,解決了曆史上古方劑量的一大疑案,對仲景學說的教學、科研、攻關、臨床意義重大。

這次的器皿測量的結果,是一兩15.6g,也是郝萬山支持的數據。

13還是15,還是聽聽權威老中醫的說法靠譜

李可老師曾這樣說:漢代一兩,等于現在15.625克。如果少于此量,就不能治大病!

下面是李老原話:

我在60年代初期從甘肅回到山西,曾經治過7例心衰。心衰毫無疑問是少陰病主方四逆湯,但是用四逆湯這些人都沒有救過來。

以後我就想傷寒論四逆湯原方是,炙甘草2兩,幹姜兩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過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約大者30g,小者15-20g,一兩照3倍來計算,四逆湯用制附子,起碼3-5兩左右,就是古代劑量!

但是從明朝李時珍開始,對古方作過一番研究,認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不太清楚,究竟應該怎麼辦,他最後來了個折中,說: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也就是古方傷寒論隻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這樣就等于把傷寒論閹割了。

我是怎麼樣發現的呢?

有一次,一個老太太,病得很厲害,她兒子和我是朋友。醫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擡回家準備後事,然後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脈搏非常微弱,血壓測不到。

當時開了方子,用了45g的附子,開了三劑藥。他當時因為老太太病重,手忙腳亂,又要準備後事準備老衣服,又要熬藥,所以三副藥熬在了一塊。一副45g,三副135g,這就誤打誤撞,病人好得很快。

據他兒媳告訴我,因為她急急忙忙,藥熬得過火了,剩下不多一點,加了水量不夠,過一會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鐘,老太太眼睛睜開,藥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藥量問題是個關鍵問題。用藥這麼大劑量會不會對病人造成傷害?這個大家過慮了,這個劑量,我是從60年代初期開始做的。

到81年7月,我們國家考古,發掘出東漢的度量衡器——權。當時發現有量液體的,量固體的,量粉末藥的方法,很全面。最後經過一些學者,特别是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統的總結。

我當時就是誤打誤撞,發現的這個奧秘和他們考古成果相同。

15!

看了這麼多資料,差不多可以确定,漢代的一兩,放現在應該是15.625克比較準确。

而課本的一兩30克,是清代的計量,并不适用于漢代經方。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