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千金》卷八裡開姜附湯,劑量很大,不免對其計量的問題想一探究竟。
方子是這樣的:幹姜8兩,附子8兩,桂心4兩,麻黃4兩,芎䓖(川芎)3兩。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3日後服1劑。
這是一個治心虛寒風,半身不遂,骨節離解,緩弱不收,便利無度,口面㖞斜的方子。《外台》本方引作“姜附湯”。《千金方衍義》解釋講,方下雖言心虛,而實少火氣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幹姜附子湯峻補命門之陽;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陰;腎氣有權,則麻黃得以振發表之力;心主血,川芎既能治風,又能和血。顯然,這裡上面講的問題就是現代常指中風。
《千金》是唐代的書,這個量應該了使用唐代的量。按原方附子用量達到8兩之巨,如果以漢代劑量計,達120克,相當于現代二兩多重,這是很大的量,原方的吃法是分三次吃,按漢代劑量,一次的附子量也達40克。因此,搞清楚計量問題很重要,但這個問題挺有争議的。下面作一個分析。
關于這個問題,各個教材、文獻明顯不一緻,如大學《方劑學》教材認為唐代一兩為1.0075市兩,即為31.484克。範吉平《經方劑量揭秘》則認為唐代一兩為13.75~13.875克(即一斤為220克~222克)。這個計量定量出入也太大了。
現代将唐代的計量每兩定為31.484克可能源于出土文物。據稱,陝西省博物館内存放的1970年陝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一批唐代金銀器,其中飲食器有碗、盤、碟等130件,許多金銀器上都用墨書标明每件器物的重量,如有一銀碗高7.6厘米、口徑17.7厘米、足徑9.2厘米,該碗碗底内有墨書“十一兩一分強”6字。這反映了唐人管理金銀器的方法,也為測定唐代衡制提供了條件。經測定,唐代每兩平均數值為42.798克,一大斤為684.768克,這可能是新中國建立後對唐大斤(16兩)最精确的測定數據。綜上所述,由出土文物可知,唐代一兩平均數值為42.798克。
但這并不一定就能代表了唐代用藥的計量,不排除當時的醫療體系另有計量标準。
據文獻記載,《舊唐書·志第二十八·食貨上》記載:“凡權衡度量之制: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為龠,二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三升為大升,三鬥為大鬥,十大鬥為斛。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铢,二十四铢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調鐘律,測晷景,合湯藥及冠冕,制用小升小兩,自餘公私用大升大兩。又山東諸州,以一尺二寸為大尺,人間行用之。其量制,公私又不用龠,合内之分,則有抄撮之細。”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中藥湯藥采用的度量衡“兩”是小兩,而小兩為大兩的三分之一。也說明了唐代的藥用計量與生活計量各有标準。
結合《舊唐書·志第二十八·食貨上》的記載,中藥湯藥采用的度量衡“兩”是小兩,而小兩為大兩的三分之一,故唐代一兩為14.266克。
上述方子中,八兩約為120克,分三次的話,服用一次約相當于用量40克。與漢代的計大體緻。
上一篇
秋天開的花(七)桂花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