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初中語文八上第二單元:知識清單 問題歸納 單元測試卷

于老師說       

初中語文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知識清單+問題歸納+單元測試卷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八年級上冊語文知識總結 !
第二單元 第6課《藤野先生》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一、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 人。出生于沒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魯迅先生以筆為戈,戰鬥一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二、故事背景 1902年,魯迅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離别祖國,到日本留學。1904年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魯迅在仙台學醫期間,結識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摯的情誼。  
魯迅與藤野先生分别20年後的1926年,正值中國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進入高潮時期,也是魯迅世界觀發生偉大飛躍的時期。這年秋天,由于北洋軍閥反動政府的迫害,魯迅離開北京,到廈門大學任教。《藤野先生》就是這時在廈門大學圖書館樓上寫成的。
三、文學常識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其主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其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空限制,但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集中地表現中心思想。
四、重點字詞 畸(jī)形   不遜(xùn)    绯(fēi)紅   發髻(jì)   蘆荟(lú  huì)  驿(yì)站  教誨(huì)  芋梗(yù  gěng)湯   杳(yǎo)無消息    油光可鑒(jiàn)  抑揚(yì  yáng)頓挫
五、理解詞義 爛漫:顔色鮮明而美麗。 油光可鑒:這裡是說頭發上摸油,梳得很光亮,像鏡子一樣可以照人。鑒,照。 标緻:漂亮。這裡是反語,用來諷刺。 鬥亂:飛騰雜亂。 客死他鄉:客死:死在異鄉或國外。死在離家鄉很遙遠的地方。 掌故:關于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傳說或故事。這裡指學校裡發生過的一些事情。 模胡:即“模糊”,這裡指馬虎、不講究。 落第:原指科舉時代應試不中。這裡指考試不及格。 不遜:無禮。遜,謙遜。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名。匿,隐藏。
猶言:如同說。 诘責:質問并責備。 托辭:借口。 凄然:形容悲傷難過的樣子。 适值:正好遇到。 正人君子:反語,諷刺那些為軍閥政客張目而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文人。 抑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深惡痛疾:厭惡、痛恨到極點。疾,痛恨。
六、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3):寫作者在東京的見聞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寫“我”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和分别。 第三部分(36-38):寫“我”離别藤野先生後對他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七、課文主題 《藤野先生》這篇回憶性散文,記叙了作者留學日本時的生活片段。文章贊揚了日本學者藤野先生正直、熱情、認真負責,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抒發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真摯、深沉的懷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當年棄醫從文的思想變化和要同反動派鬥争到底的決心。全篇洋溢着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八、問題歸納 1.“我”對藤野先生懷有一種什麼感情? 首先是感激、懷念,然後是因“狀況無聊”對沒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2.“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 描寫了清國留學生惡濁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厭惡的複雜情緒.反襯一個愛國志士憂國憂民的悲憤.
3.初到仙台的“我”受到優待,究其原因是“物以稀為貴”,句中的“大概”的理解? 物以稀為貴”,包含一個弱國國民 的辛酸,同時反映出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4.怎樣理解“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這句話? 這種出于偏見而武斷作結論,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極大的憤慨,這種憤慨不僅是因個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強面前遭到歧視而産生的悲哀.話中表達了作者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憂盼祖國強盛的願望.
5.“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嘗”是什麼意思? 何嘗”與“不”連用,以反诘的語氣加強肯定,說明他們無一例外的幸災樂禍,麻木不仁.強烈表達了作者對人們精神麻木的極其沉痛的情感.
6.“萬歲! ”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他們”是什麼意思? 前一個指受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學生;後一個“他們”指閑看槍斃犯人的麻木的中國人。
7.文章的結尾有何作用? 這一結尾把對藤野先生的深切懷念之情與愛國主義精神統一起來,把對往事的回憶與現實政治鬥争結合起來,從而深化了主題,使文章更具現實意義.
8.我”對藤野先生懷有一種什麼感情?引用課文内容簡要回答。 “我”對藤野先生的感情:  感激、懷念,體現在:①裝訂收藏講義  ②懸挂先生的照片   ③多寫文章把懷念之情化為鬥争和力量。
9.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你怎樣看待魯迅的這樣行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原因:在課堂上看電影時,看到中國人那種麻木、不覺醒的精神狀态,他認為學醫隻能醫其身體上的痛苦,而不能醫其心靈上的疾病,隻有拿起筆寫文章,才能喚醒國人的不覺醒的意識。
表達情感:這是魯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現了他總是站在國家與民族利益的高度想問題與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與祖國和民族聯系起來,具有極強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10.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岐視的悲哀,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願望。  “看電影事件”使作者深感醫學隻能解救病人肉體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醫治中國民衆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喚醒民衆的覺悟。
魯迅将個人的志願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的精神,這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充分體現。
第7課《回憶我的母親》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一、文學常識
回憶錄,是一種文學體裁。它運用叙述和描寫的方式,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過去的生活經曆和社會活動。要求真實可靠,不允許虛構。一般采用第一人稱的叙述方式,可以寫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寫某些片段。以叙述為主,可兼有抒情、議論。語言樸實自然,具有文獻價值。
二、作者簡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階,四川儀隴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軍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卓越領導人。
三、故事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親鐘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勞動婦女,她一生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忍頑強,并始終如一地支持兒子投身革命事業,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偉大母親。鐘太夫人以80多歲高齡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極為悲痛,寫下了這篇樸素感人的文章。
四.重點字詞 佃(diàn)農    儀隴(lǒng)   溺(nì)死   私塾(shú)   和藹(ǎi)  妯娌(zhóu lǐ)庚(gēng)子   哭泣(qì)    豪紳(shēn) 衙(yá)門   蠻橫(hèng)   慰勉(wèi miǎn)   不辍(chuò)勞作
五、理解詞義 任勞任怨:做事不辭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濟:對窮困的人給予物質幫助。
管束:加以約束,使不越軌。 為富不仁:隻求自己發财而沒有好心腸。 慰勉:安慰勉勵。 暸叙:姑且談談。
六、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痛悼母親逝世,引出回憶。 第二部分(第②-⑮段):記叙母親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頌母親的美德,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發對母親的悼念之情,表達了要用盡忠于民族、人民和黨的方法來報答母親深恩的。
七、課文主題
文章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贊頌了她勤勞儉樸、聰明能幹、寬厚仁慈、堅忍頑強的優秀品質,叙述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抒發了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無比崇敬的感情,表達了自己要用盡忠于民族與人民、盡忠于黨來報答母親深恩的決心。
八、問題歸納 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本題運用開頭句(段)作用分析法。開篇點題,運用倒叙的手法,懷着對母親深沉的愛,開始回憶母親勤勞的一生。“我愛我母親”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勤勞”是叙事線索,總領全文;“永遠回憶”既呼應題目,又自然地引出下文。 2.第④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具體寫了哪些事例?母親對兒子有着怎樣的影響? 
中心句是“母親是個好勞動”。具體事例有:天不亮就起床;進行繁重的家務勞動及耕作:煮飯、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棉花、挑水、挑糞;整日勞碌。母親對兒子的影響是“教給我許多生産知識”。 3.第11段的“不舒服”應如何理解?
這裡的“不舒服”,是指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這正是中國農民的一大特點,從句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農民對土地的眷戀和勤勞的美德。 4.“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 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在内容上明确母親的特點,既是這一段的中心句,又深化了文章主題,突出了中心;在結構上照應開頭“勤勞一生”。 5.第15段結尾句有什麼深刻含義? 這句話飽含哲理,發人深省。點明了社會的财富,人類的曆史,就是母親這樣平凡而偉大的勞動人民創造的,他們所具有的品質,所積累的知識才是最寶貴的财産。從而勉勵我們要向勞動人民學習,學習他們豐富的生産知識,學習他們頑強的戰鬥意志。 6.如何理解“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的含義?
再次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離我而去”的萬分悲痛之情和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 7.作者怎樣把對母親的愛與對人民的愛,對革命的忠誠有機的結合起來寫的?
作者以設問句“用什麼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發人深思,将對母親的愛引向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熱愛與忠誠,将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愛母親,就要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的事業。 8.如何理解“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創造着中國的曆史”這句話的含義? 
說“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母親是千千萬萬勞動者中普通的一員。而正是像母親這樣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萬普通勞動者創造了(已經過去)和創造着(今天和未來)人類曆史的物質财富和精神文明。母親是偉大的,勞動人民是偉大的。作者把對母親的熱愛之情,升華到熱愛我們的民族和人民,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的高度;作者把對母親的歌頌之情升華到與歌頌勞動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從而進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題。這是一個轉折關系的複句,以此對上述這方面的意義進行強調。
九、課外知識
關于母愛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米爾)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隻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铎)
第8課《列夫·托爾斯泰》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一、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作品有《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成功的秘訣》《偉大的悲劇》等。
二、故事背景 本文節選自《三作家》。1928年茨威格訪問俄國,正值列夫·托爾斯泰100周年誕辰。他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拜訪了托爾斯泰的故居和墳墓。他領會到托爾斯泰的出類拔萃,也領會到托爾斯泰超越自身、超越了人類一切平庸的偉大,并将其墳墓稱為世間最美的墳墓,回國後,他寫成了傳記《三作家》,其一即為《列夫·托爾斯泰》。
三、重點字詞 胡髭(zī)   長髯(rán)   蒙昧(mèi)   粗糙(cāo) 正襟危坐(jīn)   鬈發(quán)  侏儒(zhū rú)  黯(àn)然失色   滞(zhì)留    犀(xī)利粲(càn)然   锃(zèng)亮   廣袤(mào)無垠   鄉紳(shēn)   四、理解詞義 ①粗制濫造:指制作粗劣,不講究質量。也指工作不負責任,草率從事。  ②藏污納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③器宇:氣概,風度。    ④禁锢:束縛,限制。  ⑤郁郁寡歡:形容心裡苦悶發愁,指悶悶不樂。    ⑥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裡頭顯得很突出。  ⑦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⑧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⑨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⑩侏儒:身材異常矮小的人。  ⑪入木三分:形容書法的筆力極為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深刻。文中指目光銳利。  ⑫意趣盎然:洋溢着意味和興趣。   ⑬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足,值得。    ⑭廣袤無垠:廣闊無邊。古代以東西長度為“廣”,南北長度為“袤”。
五、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⑤):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⑥-⑨):描寫托爾斯泰非同尋常的眼睛。
六、課文主題 本文作者通過對列夫·托爾斯泰肖像的刻畫,不僅為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征,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達了作者對列夫·托爾斯泰的無限崇敬與贊美之情。
七、問題歸納 1.“直到生命的最後十年……俊秀之光才使這塊悲涼之地解凍。 ” 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本題運用句子含義理解“三抓一聯系”法。将晚年托爾斯泰面部表情的變化形象地說成“悲涼之地解凍”, 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巨大轉變,事實上,托爾斯泰到晚年實現了他世界觀的轉變,堅定地站在農民的立場上,對富裕階級的生活及土地私有制表示強烈的否定,對國家和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他反對暴力革命,宣揚基督教的博愛和自我修身,主張從宗  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辦法。聯系上文,可以說他此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2. “所以說,托爾斯泰并沒有自己獨特的面相,他擁有一張俄國普通大衆的臉,因為他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這句話有什麼含義?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這句話是對上文托爾斯泰外貌描寫的總結、升華。托爾斯泰相貌平平,擁有一張俄國普通大衆的臉,他出生在貴族家庭,卻心系平民,已經和俄國人民融為一體了,是俄國人民的傑出代表。表達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喜愛與敬佩之情。
3.第4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托爾斯泰的普通平凡?目的是什麼? 本題運用“定向—分析—歸納”法。從穿戴、職業、社會角色三方面來寫托爾斯泰的普通平凡。意在表明托爾斯泰屬于俄國普通大衆,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揭示出這一點,也就是揭示出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曆程。
4.“這位客人不無尴尬地擡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臉。”這句話生動描寫了來訪者的心理、神态,有怎樣的作用? 本題運用側面描寫作用分析法。生動描寫來訪者親眼見到托爾斯泰時的心理、神态,突出來訪者的失望,側面寫出托爾斯泰容貌的平常,為下文的“揚”蓄勢。
5.第6段作者濃墨重彩地描繪托爾斯泰的目光目的是什麼?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作者運用明喻和誇張來描繪托翁的目光是為了體現其目光的敏銳與犀利,具有準确而深刻的洞察力。
6.“托爾斯泰這對眼睛有一百隻眼珠。”這段結尾句用了什麼手法?有什麼作用? 引用。本段引用高爾基的話作結,幹脆有 力,含蓄隽永,誇張的修辭很好地表現了托爾斯泰眼睛的觀察力、敏銳性和豐富性。
7. 第8段“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後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确無誤的頻波。”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這句話寫出了作為思想家和藝術家的托爾 斯泰的文學創作來自于他對社會生活、人間世态的觀察、研究,同時他又用藝術巨筆把它們準确地表現出來。展示了時代的本質和要求。
8. “它們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處,同樣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燈光射進最陰暗的靈魂深處。”句中的“精神世界的最高處”和“最陰暗的靈魂深處”各指什麼? 表明托爾斯泰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精神世界的最高處”指人性真善美的至高精神境界,“最陰暗的靈魂深處”指人性假惡醜的最肮髒境地。
9.第9段為什麼說他缺少“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正是因為這雙眼睛看社會太透徹,他才對所處的社會充滿了失望,而他卻無法從這種社會中解脫出來,從而缺少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八、課外知識(名言積累) 一個埋頭腦力勞動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 托爾斯泰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 托爾斯泰 英雄主義是在于為信仰和真理而犧牲自己。 —— 托爾斯泰 科學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 —— 托爾斯泰 要有生活目标,一輩子的目标,一段時期的目标,一個階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個月的目标,一個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個小時的目标,一分鐘的目标。 —— 托爾斯泰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機器而是思想。 —— 托爾斯泰
第9課《美麗的顔色》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一、作者簡介 艾芙·居裡(1904-2007),她是著名的女科學家居裡夫人的次女,優秀的音樂教育家和人物傳記作家,1904年出生在巴黎。艾芙·居裡自幼在充滿濃郁學術氣氛的家庭中長大,母親居裡夫人給予了她巨大的影響。但她的興趣與姐姐伊雷娜·居裡不同,沒有跟随母親學習物理,在巴黎賽維尼埃中學畢業後,卻潛心攻讀音樂,1937年在母親居裡夫人去世3周年之際,她發表了《居裡夫人傳》一書,在法國國内外引起了很大反響。
二、故事背景 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居裡(1867—1934),通常稱為瑪麗·居裡或居裡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化學家。瑪麗·居裡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钋(Po)和鐳(Ra)。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療癌症。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也是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第一人。但她最終因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死于白血病。1995年,她與丈夫比埃爾·居裡一起移葬先賢祠。
三、重點字詞 燥熱(zào)   熾(chì)熱   煉制(liàn)   窒息(zhì)  驟雨(zhòu)   吹噓(xū) 咽喉(yān)   熔化(róng)   殘渣(zhā)  瀝青(lì)   熒光(yíng)   輪廓(kuò)
四、理解詞義 ①熾熱:溫度高,極熱。  ②猝:突然。  ③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統障礙,導緻呼吸系統困難,甚至停止呼吸。  ④吹噓:誇張地宣揚。 ⑤筋疲力盡:精神疲乏,氣力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⑥和顔悅色:臉色和藹喜悅。形容和善可親。
五、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總寫瑪麗的工作環境及她的快樂。  第二部分(2-24):通過居裡夫婦發現“鐳”的實驗過程,展現了他們以苦為樂、執着探究的實驗精神。  第三部分(25):突出“鐳”的發現有重大意義。
六、課文主題 本文主要叙述了居裡夫婦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通過艱辛的工作發現新放射性元素的過程。最後以居裡一家日常生活中一個短暫而悠閑的夜晚作為結尾,使讀者在溫馨與平淡的氛圍中體會居裡夫婦艱辛之後的巨大成功。字裡行間體現出居裡夫人熱愛科學、頑強研究、貧賤不移的個性和精神。
七、問題歸納 1.“瑪麗居裡現在又要在一個殘破的小屋裡,嘗到新的極大的快樂了。”句中的“極大”一詞,有什麼作用? “極大”指到了極點,表明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了。寫出了居裡夫人獻身科學工作的熱忱和頑強。
2. 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極大的快樂”“奇異的新的開始”“艱苦而且微妙的快樂”這些短語的使用,極大地增 強了文章的吸引力,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設置了懸念。
3.第二段描寫他們的工作環境,運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運用了對比和誇張。誇張修辭手法的使用,突出強調了居裡夫婦工作環境的冷、簡陋、惡劣。同時,這種極端惡劣的工作環境與下文他們的高昂的工作熱情形成鮮明的對比,進一步表現出了他們執着、堅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4.如何理解在此惡劣環境下的“最美好”“最快樂”的幾年? 在這幾年裡,盡管環境惡劣,工作量大,但正是由于居裡夫人“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終成功地提取出了鐳。正是這幾年的艱苦努力,使他們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是“最美好”“最快樂”的幾年。
5.“瑪麗在院子裡穿着滿是塵污和酸漬的舊工作服,頭發被風吹得飄起來,周圍的煙刺激着眼睛和咽喉。”這樣描寫有什麼作用? 此段的細節描寫,進一步表現出了瑪麗的工作強度之大,工作之艱辛,環境之惡劣,從而刻畫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執着的追求精神。
6.第十段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将她“一個人”比作“一家工廠”,形象地突出了瑪麗工作之艱巨,所遇到的困難之大,進一步贊揚了她堅定的科學信念和執着的追求。
7.“但是鐳要保持它的神秘性,絲毫不希望人類認識它。”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 拟人修辭手法的使用,将鐳人格化,形象地體現了鐳的提煉是如此之艱難。同時也使語言生動、活潑,從而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8.“他們在這個木闆屋裡過着'反自然’的生活。”如何理解“反自然”? “反自然”是指工作強度大、時間長,遠遠超出人的身體極限。句子表現出了作者欣賞父母兩人工作的密切配合和感情的和諧,對父母在科學實驗期間的協調的共同生活發出了由衷的贊美。
9.怎樣理解比埃爾說的“我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顔色”?  “它”指放射性物質鐳, 從“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顔色”可以體會到他們對科學的向往,對實驗前景充滿信心和希望。
八、課外知識(名言警句)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在追尋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将百折不撓,不遺餘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事,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核心素養評價語文試題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一、選擇題

1.下面語段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

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萊運往浙江,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着的蘆荟,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我到仙台也頗受了這樣的優待,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

A.jì    dào   pō   sù

B.xì    dǎo   bō   xiǔ

C.jì    dǎo   pō   sù

D.xì    dào   bō   xiǔ

2.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書寫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

A.其實我并沒有決意要學生物學,因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說了一個蔚安他的謊話。

B.記得那時我從私孰回家,常見母親在竈上汗流滿面地燒飯,我就悄悄把書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C.每件事物都逃不過這一對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來。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

D.若是下霜,就連人都凍僵了,沒有方法補救。那個爐子即使把它燒到枳熱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點兒暖氣。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确的一項是(    )

A.烈士及其親屬的大忠大誠、大智大勇、大情大愛令在場聽衆潸然淚下、肅然起敬,觀衆們也受到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

B.孩子們在搖頭晃腦的誦讀中,抛開傳統枯燥的拼音識字,借助漢字音韻的抑揚頓挫,讓漢字更加牢固地印在腦海中。

C.孩子的父母介紹,自從家裡生了二胎後,10歲的兒子一直郁郁寡歡,常有一些離奇舉動,醫生懷疑兒子可能患了兒童抑郁症。

D.因政策調整而帶來的動漫業大洗牌,也在安徽省上演,兩年來,約一半動漫企業已杳無消息。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根本上說是發展問題;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着發展的成功。

B.實施全面兩孩後,整體人口結構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将延緩老齡化、勞動力人口下降的趨勢。

C.在盧嘉錫多年的精心培育下,使我國化學領域形成了一支門類齊全、基礎紮實、訓練有素的科研隊伍。

D.各級政府要加大水利投入,吸引農民和社會資本增加投入,形成多渠道、多主體、多形式推進農田水利建設。

二、句子默寫

5.根據提示默寫。

(1)___________________,将以遺所思。《庭中有奇樹》)

(2)馨香盈懷袖,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樹》)

(3)劉桢《贈從弟(其二)》中突出谷中風的迅疾兇猛,青松的雄健挺拔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豈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_。(劉《贈從弟(其二)》)

(5)_______________,志在千裡。(曹操《龜雖壽》)

(6)劇哉邊海民,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7)柴門何蕭條,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三、綜合性學習

6.某中學八年級(1)班正開展“人無信不立”語文實踐系列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應任務。

(活動一)知曉·信

材料一:

①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②人倍(違背)信則名不達。(劉向《說範·談叢》)

③一兩重的真誠,其值等于一噸重的聰明。(德國諺語)

材料二:

“信用中國”網站是政府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窗口。該網站于2015年6月上線運行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1)請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話概括你從中得出的結論。(不超40字)

(活動二)講述·信

(2)閱讀下面的消息,然後請用一句話把下面消息的主要事實講述給愛在網上購物的同學小明聽,提醒他參與的方式與截止時間。

材料三:

“雙十一”臨近,各大網絡銷售平台紛紛開展打折促銷活動,廣大消費者也是摩拳擦掌,準備新一輪“血拼”。為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信用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中國改革報社《中國信用》雜志在中國信用官方微信平台和改革網開展關于2018“雙十一”期間網上購物的問卷調查,旨在全面評估“雙十一”前夕可能出現的各類信用風險,并為最終形成《2018電子商務領城信用風險“雙十一”預警報告》提供基礎性數據。調查問卷截止時間為11月10日。

—摘自“信用中國”網站

四、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提。

7.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首聯交代了踏春的去處,簡潔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B.颔聯抓住了“争”“啄”兩個動詞,描繪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畫面。

C.頸聯用“沒馬蹄”寫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綠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春行錢塘湖的喜悅心情。

8.詩歌寫了西湖諸多美景,卻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一聯結尾,這是運用了哪一種寫作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五、名著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但我到了十三歲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同我父親辯論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辦法,引經據典地來駁他。父親喜歡責備我不孝和懶情。我就引用經書上長者必須仁慈的話來回敬。他指摘我懶情,我就反駁說,年紀大的應該比年紀小的多幹活;我父親年紀比我大兩倍多,所以應該多幹活。我還宣稱:等我到他這樣年紀的時候,我會比他勤快得多。

9.下列各項中,填入橫線處正确的一項是(    )

選文出自________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____》。這段文字主要寫了毛澤東與父親的“鬥争”,體現出他______________的個性。

A.埃德加·斯諾  紅星照耀中國  善于思考、敢于鬥争

B.埃德加·斯福  紅星照耀中國  聰明智慧、敢于鬥争

C.埃德加·迪斯  紅星閃閃  聰明智慧、善于思考

D.埃德加·斯諾  紅星照耀中國  青春叛逆、不孝

10.下列各項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紅星照耀中國》使西方人了解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産黨人的知識都是從這部作品中得來的。

B.這部作品描繪了中國共産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鬥争,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C.這部作品發現了隐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D.這部作品客觀講述了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及崛起經過,讓我們深刻領悟到什麼是“不忘初心”,對現在、對未來充滿了自信。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六、課外閱讀

文言文閱讀

張孝基仁愛

許昌①士人張孝基,娶同裡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盡以家财付孝基。孝基與治後事如禮②。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見之,側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③食,何幸!”孝基使灌園。其子稍自力,孝基怪④之,複謂曰:“汝能管庫乎⒇”答曰:“得灌園,已出望外,況管庫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庫。其子顔馴謹,無他過。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複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産歸之。

(選自《厚德錄》)

(注釋)①許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禮:按規定禮節。③就:得到。④怪:對……感到奇怪。

1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斥逐之                斥:追趕

B.富人病且死            且:将要

C.如得灌園以就食,何幸  何:多麼

D.不複有故态            故:原來的

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與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産歸之

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二章》)

B.意将隧入以攻其後也(《狼》)

C.以我的油知之(《賣油翁》)

D.盡以家财付孝基(《張孝基仁愛》)

13.下列各句中,與“久之,其子丐于途”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待君久不至(《陳太丘與友期行》)

B.日中不至,則是無信(《陳太丘與友期行》)

C.求石獸于水中(《河中石獸》)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14.下列對張孝基的評價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張孝基孝順守禮,在嶽父逝世後按照禮節得體為嶽父舉辦喪禮。

B.張孝基心地善良,見妻弟乞讨,頓生憐憫并積極給予幫助。

C.張孝基助人有方,讓妻弟灌園管庫,在勞動中促其轉化。

D.張孝基為人厚道,把全部财産歸還給悔過自新的妻弟。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見之,側然謂曰:“汝能灌因乎?”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七、現代文閱讀

現代文閱讀

爸爸教我讀中國詩

程怡

①十個月時,我得了一場可怕的腦膜炎,到了一歲半還不會說話,父母非常擔心。一天,爸爸看報,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個标題中的“上”字,爸爸說:“上?”我對他表示滿意,趕緊從他的膝上爬下來,接着他走到書箱前,得意揚揚地指着書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認識這個字。這件事對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們不再擔心我有智力障礙了。之後,爸爸開始教我讀詩。

②爸爸常教我念兩個人的詩:一個是杜甫,一個是陸遊。

③依稀記得,孩提時的一個夏夜,我困極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搖着大蒲扇,滿天的星鬥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突然,爸爸那江西鄉音很重的誦讀聲使我睜開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嘯中有什麼,但我一下子記住了這首詩。

④上學前我已經會背那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爸爸問我懂不懂最後那句詩的意思,我很得意地嚷喊說:“那意思就是燒香磕頭的時候别忘了告訴你爸爸!”當時,爸爸高興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學。那年冬天,爸媽因故很長時間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長女,照顧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令我們歡天喜地,難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詩:“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爸爸問我懂不懂這詩句,我說:“我懂的。不過,爸爸想念我們的時候,我們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說話,隻是聽我繼續背他教我的詩。

⑥爸爸生命的最後幾年,完全卧床不起。每當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悲怆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邊響起的時候,爸爸就會喃喃吟誦杜甫的詩。他告訴我,那一刻讓他想起了故鄉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親。

⑦那時我已在大學教中國古代文學,我理解父親:人生無非家國之情,杜甫、陸遊,我父親他們這一代的知識分子,對家國,都有一種深情。父親吟詩的聲音,永遠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後,我看見報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絕句,感覺就像遇到了一個老熱人。我沒有念過那首詩,但我熟悉那種風格。回來一查,果然是陸遊的詩,“驿外清江十裡秋,雁聲初到獲花洲。征車已駕展窗白,殘燭依然伴客愁”。我當時的感受真是難以名狀。爸爸在我童年時種在我生命裡的東西,突然宣告了它無可移易的存在!

16.文中圍繞爸爸教“我”讀中國詩,記叙了三件事,請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學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兒》詩中的句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④段爸爸高興得流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據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19.談談你對第⑧段畫線句的理解。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後面小題

值得驚歎和令人深思的遺産

格拉甯

所有的人,連亞曆山大·亞曆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親近的人在内,誰都沒有想到他留下的遺産有多大。

他生前發表了70來部學術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等方面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在國外廣為翻譯出版。

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500多印張。500印張,等于12500張打字稿,即使以專業作家而論,這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科學史上,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勒、數學家高斯、化學家門捷列夫都曾留下巨大的遺産。對于這種多産,我老是迷惑不解。這一點很難解釋,但也挺自然——古時候,人們寫得比較多。至于今日的學者,多卷本的全集是一種罕見的甚至是奇怪的現象。連作家似乎也寫得比過去少了。

柳比歇夫的遺産還包括很多回憶錄,他追憶過許多科學家,談過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彼爾姆大學……

他講課,當大學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的一個室的負責人,還常常到各地考察、收集标本。30年代他跑遍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去過許多集體農莊,實地研究果樹害蟲,玉米害蟲,黃鼠……在所謂的業餘時間,作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類。單單這一項,工作量就頗為可觀: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隻。其中5000隻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共計300種。這些地蚤都要鑒定、測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動物研究所多五倍。做這樣的事需要特殊的深入鑽研的才能,需要對這種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價值及其說不盡的新穎之處。

柳比歇夫的治學,博大精深。他既是一個狹隘領域的專家,又是個雜家。

他的知識面有多廣,是很難測量的。談及英國的君主制度,他能夠說出任何一個英國國王臨朝秉政的細節;說到宗教,不管是古蘭經、猶太傳經,還是羅馬教廷的源流、馬丁·路德的學說、畢達哥拉斯的學派思想……他都如數家珍。他懂複變數理論,農業經濟,古希臘、古羅馬,天知道他還精通些什麼。他的坐功當然也是極好的。坐功好,不就是某些天才的特點嘛!說起來,這種本事在昆蟲學之類的專業中頗為普遍,同時也是必需的。柳比歇夫自己說過,他屬于這樣一類的學者,給他們照相,不該照臉,該照臀部。

我不準備再通俗地闡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貢獻了,我感興趣的是另一個問題:他,我們同時代的人,一生幹了這麼多事,産生了那麼多思想,這是用什麼方法達到的?最後幾十年(他是82歲時死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維效率有增無減。柳比歇夫對我最有吸引力的精粹和核心正是這個方法。從表面上看,這是純技術性的工作方法,一點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幾十年來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僅保證了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證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選自《奇特的一生》,海燕出版社,2001年,有删改)

20.柳比歇夫留下了哪些值得驚歎和令人深思的遺産?

21.根據括号内的要求,回答問題。

(1)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隻。其中5000隻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共計300種。(品味句中加點數詞的表達效果。)

(2)它成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此句中“它”指代什麼?)

22.第七段畫線句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23.結合全文說說,柳比歇夫是個怎樣的人?

 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

八、作文

24.請以《      老了!》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請從下列詞語中選擇一個填寫在橫線處,補全作文題目。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