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病能不能被治愈?一直是業界争論的話題。對于終端養殖戶及一線病害防控人員來講,通過一定時間的治療(通常是5-10天),池塘中死魚的數量逐漸降低至可控或者可以承受的範圍,那麼,魚病治療的目的就達到了。魚類發病以後,如何進行診療?其邏輯可以分為4個部分,即:準确診斷(病原的分類)——開具處方——選擇合适的藥物——藥物的科學使用。在确診的基礎上可以開具處方,處方的開具應該對病原的種類進行區分。本文以細菌性魚病為例。
一、細菌性魚病的主要特征
細菌性魚病是最常見、危害性最大的魚病,其病原與病毒病和寄生蟲病不同,可人工培養,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因此通過培養測定其敏感物有利于防治。防治常采用化學藥物,内服與外用相結合的方法,容易産生耐藥性,有些細菌性魚病症狀與病毒、寄生蟲魚病有類似之處,很容易弄錯。常見有細菌性爛鰓病,細菌性出血敗血症等。
二、魚類細菌性病的細菌形态
原核細胞型的微生物統稱為細菌,包括古細菌、真細菌和藍細菌。真細菌包括細菌、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和放線菌等。其基本結構由外向内依次為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及核質。
自然界中的細菌極少單獨存在,常以種群形式出現。各種不同的細菌種群與周圍環境和水生動植物共同形成水體生态系統。動物體表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栖居着數量不等的細菌。水體中細菌及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對維持水生态系統的功能與穩定具有決定作用。
細菌體積微小,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見,它們的大小常用微米表示。細菌按其外形又分為球形、杆型和螺旋形3種基本形态,分别稱為球菌、杆菌和螺型菌。危害水産動物主要是杆菌,其次是弧菌。
(放大10961倍後,掃描電鏡下的大腸杆菌。圖片: Haney Carr / )
三、魚類細菌性病的細菌種類與類型
通常把那些在動物各部位經常寄居而對機體無害的細菌稱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在宿主内生存和增殖,對維持宿主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它們能在腸内壁表層形成非特異性的表面保護膜,刺激機體産生“自然抗體”。
水生生物體表或水體的正常菌群在機體健康或正常情況下不緻病,但一些種類在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可導緻疾病的發生,這些類細菌稱為條件緻病菌。自然界中僅有少數細菌能引起水生動物發生疾病,例如鲑魚立克次體引起鲑魚敗血症,而這類細菌稱為病原細菌或病原菌。
細菌是能夠獨立生活的單細胞微生物。根據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同,細菌分為兩種營養類型:以簡單的無機物為原料,通過無機物的氧化或光合作用獲得能量,合成菌體成分,這類細菌稱為自養菌; 需要利用多種蛋白、糖類等有機物質作為營養和能量合成菌體成分的細菌稱為異養菌。必須從宿主(人或動物)體内的有機物質中獲得營養和能量的異養菌稱為寄生菌,大部分病原菌均屬于寄生菌。以動植物屍體、腐敗食物作為營養物質的細菌稱為腐生菌。
四、細菌性魚病的發病特點
①發病的溫度範圍較廣。②在一定溫度範圍内,溫度越高,發病越快。③可感染同一口池塘中的多種魚類。④可感染同一種魚的不同規格的個體。⑤治療相對容易,主要跟攝食狀态、抗生素的敏感性有關。
(魚類細菌性敗血症)
細菌性疾病大部分為條件緻病,緻病條件為:
①病原(緻病菌)存在。②入侵的途徑(體表、鰓絲、消化道傷口)存在。③免疫力低下等。
五、緻病菌來源及傳播途徑
1.水源:①新塘進水。②養殖過程中進水時均可帶入細菌。③不同池塘水流的交換也可導緻交叉感染;
2.苗種:部分細菌性的病原如愛德華氏菌等可以由苗種攜帶傳播;
3.底泥:底泥是重要的病原庫,包含多種病原,條件合适時可被集中釋放。
4.工具:不同池塘的工具如網具、撈海等交叉使用都可能成為細菌傳播的工具。
5.拉網捕撈:專業的捕撈隊伍往往自備網具,頻繁在不同的池塘使用,若使用前未對網具等消毒可能造成細菌的傳播。
6.投餌機設置不合理:投餌機架設的靠岸邊太近,投餌台間的距離過近,會導緻攝食時魚體跟池壁被動接觸或大量擠壓造成受傷。
7.進排水:進排水會導緻魚類興奮狂遊,同時會導緻底泥上翻,病原、有機質被集中釋放,滿足病原和傷口同時存在的發病條件,這也是很多池塘進水後細菌病暴發或者複發的主要原因。
8.暴雨:暴雨時大量雨水快速進入池塘,因雨水溫度較低,密度較大,會快速下沉到池塘底部,導緻水體對流,池底上翻,病原、有機質等大量釋放,同時下雨時魚異常興奮,狂遊,受傷概率提高,滿足病原和傷口同時存在的發病條件。
9.其他途徑:如鷗鳥等,攝食瀕死魚後的排洩物及轉運瀕死魚時掉落等都可造成病原的傳播。池邊有較多雜草、樹木對養殖不利,既遮擋陽光、阻礙風力,影響溶氧,也是各種鳥類的栖息場所,大量排洩物進入池塘,成為疾病傳染的重要源頭。
六、緻病菌的入侵途徑
1.體表的傷口:體表傷口的形成跟寄生蟲的叮咬、魚聚集時的擠壓、捕撈運輸等操作、繁殖等相關;主要易發生在攝食、捕撈、運輸、繁殖、進新水、下雨時。
(繁殖後的異育銀鲫親本,可見體表受傷,鱗片脫落。圖源:水産前沿)
寄生蟲:如甲殼類寄生蟲會破壞魚體組織,撕破皮膚,成為細菌入侵的重要途徑,高溫季節的花白鲢細菌性敗血症與錨頭蚤的寄生高度相關,秋天大宗魚類的爛鰓與中華蚤高度相關,蠕蟲如指環蟲等導緻鰓絲粘液異常分泌,影響魚的呼吸從而影響攝食,導緻免疫力下降,形成細菌入侵的免疫條件。
(左圖:中華蚤導緻草魚的爛鰓。右圖:細菌性敗血症跟錨頭蚤高度相關。圖源:水産前沿)
2.鰓部的傷口:鰓部的傷口跟寄生蟲高度相關,另外用藥不當(主要是消毒劑潑灑不均勻)、水質不良(主要是PH值過高或者過低)等也會導緻鰓絲受傷,細菌入侵。
(左圖:高溫期花白鲢細菌性敗血症與錨頭蚤高度相關。右圖:三代蟲可導緻鰓絲粘液增多,呼吸不暢。圖源:水産前沿)
3.消化道的傷口(見下圖胃部潰瘍):主要跟消化道寄生蟲如棘頭蟲、縧蟲、腸袋蟲、各種線蟲等有關,還跟投喂過多、餌料适口性差有關系。
(左圖:過量投喂的斑點叉尾鮰,腸道充滿未消化的飼料。右圖:斑點叉尾鮰的胃部潰瘍。圖源:水産前沿)
七、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因素
免疫力的下降主要跟免疫器官的功能相關,而魚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肝胰髒,最大的免疫系統是消化道。魚體免疫力的強弱與肝胰髒的機能狀态高度相關,并在以下情況發生時下降:
1.過量投喂:投喂過量的飼料後,需要肝胰髒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對其消化,加重肝胰髒的負擔。
2.飼料營養過高:飼料營養過高時,肝胰髒需分泌足量的消化液,同時多餘的營養以脂肪的形式儲存于肝胰髒中形成脂肪肝,都會給肝胰髒帶來負擔。
3.飼料營養過低:長期投喂低質飼料會導緻營養攝入不足,不能滿足肝胰髒維持基礎機能的需要。
4.長期缺氧:缺氧會導緻攝食變差,消化效率變差,營養攝入不足,免疫機能下降。
5.消化不良:腸道寄生蟲及腸炎等導緻營養吸收不良,肝胰髒獲得的營養變少,亦會影響免疫機能。
6.長期投喂單:免疫增強劑會造成免疫疲勞,甚至損失肝胰髒功能。
八、細菌性魚病預防的措施
1.高溫期每5-7天對魚體檢查一次,主要是(體表、鰓絲、消化道)寄生蟲寄生情況,魚體體表傷口、鱗片是否完整、鳍條狀況,發現問題後及時處理;低溫期15-20天左右檢查一次,主要是體表和消化道的傷口,發現問題後及時處理。
2.新進水的池塘進水結束後全池潑灑氯制劑一次,5-7天後可投放苗種;養殖中的池塘進水時可導緻池底有機質、病原的集中釋放,也會導緻魚興奮、狂遊,容易形成傷口,引起細菌繼發感染,進水後一天全池潑灑消毒劑,促進傷口恢複。
3.暴雨前改底,雨後消毒(高溫期)。高溫期是養殖的中後期,池底殘餌、糞便積累較多,暴雨可導緻水體對流,病原釋放,有機質釋放,魚類活動加劇,受傷概率提高。
4.重點做好錨頭蚤等甲殼類寄生蟲的防控。錨頭蚤、魚虱、中華蚤等可撕破魚體皮膚,造成較大的傷口,成為細菌入侵的重要途徑。在對魚體檢查時應重點關注甲殼類寄生蟲的寄生情況,還可在敏感期(周邊普遍發生錨頭蚤等寄生時),在投餌台使用敵百蟲挂袋,内服驅蟲中草藥等,通過内服加外用的方法防止寄生蟲的暴發。
5.做好腸道寄生蟲的檢查處理。體内寄生蟲可破壞消化道的結構,是消化道緻病菌入侵魚體的重要途徑。魚體檢查時分部位對消化道進行檢查,解剖胃腸道主要觀察胃壁、腸壁是否有潰瘍、前腸是否有縧蟲、棘頭蟲等的寄生蟲,對後腸糞便進行鏡檢,看是否有腸袋蟲等的寄生。發現腸道寄生蟲後,及時内服驅蟲藥物,同時外用廣譜殺蟲劑殺滅蟲卵及幼蟲,驅蟲後還需對消化道傷口進行恢複。
(水溫較低時過量投喂的斑點叉尾鮰的腸道及腸道潰瘍。圖源:水産前沿)
6.投喂适口餌料,保證合适的投餌率,勿超量投喂,改變投餌機類型。根據水溫靈活調整投餌率、投喂适口性好的餌料可以大幅降低消化道病變的可能,投餌後在投餌台周圍及池邊觀察:看是否有白便、漂便,輕微發生時可投喂發酵飼料或者乳酸菌,嚴重時需投喂氟苯尼考治療腸炎,治愈後再用發酵飼料或者乳酸菌恢複腸道功能。
7.低溫期消化酶活性弱,消化效率低,應控制投餌量,保持腸道健康。有胃魚(如斑點叉尾鮰、加州鲈、黃颡魚等)在天氣晴好時2-3天投喂一次,投餌率不超過3‰,無胃魚(如草魚、異育銀鲫等)在天氣晴好時1-2天投喂一次,投餌率不超過5‰。
8.飼料的消化需要消化液的參與,而消化液主要由肝胰髒分泌。因此在投喂初期、投喂高峰期、加量投料時需重點關注肝胰髒狀态,維持肝胰髒健康,可以保證消化效率,保證足夠的營養供給。
9.池底是重要的病原庫,加強對池底的改良對控制細菌性疾病的爆發有重要意義。現實中很多養殖戶經常使用改底産品,但是并沒有達到效果,比如下午巡塘時可見池邊有大量的氣泡夾雜黑泥上翻,都是池底惡化的表現。
10.苗種帶毒(菌)已經成為普遍的現象,而優良的苗種又是健康養殖的基礎和前提,在苗種購買前對特定病原進行檢測,棄養帶毒苗種,可從源頭上控制疾病的發生。
11.病死魚無害化處理。對病死魚及時打撈、收集,通過深埋等方式無害化處理,可降低養殖環境中病原的豐度。
12.疫苗是預防細菌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如“草魚四聯疫苗”,除了可以預防草魚出血病外,對爛鰓、赤皮、腸炎等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老三病的預防效果也非常好。
九、一旦确診為細菌性魚病,有如下注意事項:
1.不可降低投餌量
通過足量的敏感抗生素的投喂可快速治愈細菌性疾病,保持足夠的投餌率是保證所有魚類攝入足量藥物的關鍵。發病後養殖戶習慣降低或者停止投喂,有些養殖戶在池魚發病後降低投餌量達三分之一以上,這樣的做法對于病毒性魚病及營養性魚病的治療有幫助,但是對于細菌性魚病的治療有風險。
2.禁止進排水
加注新水在舊版的《水産動物疾病防治》的書籍中被廣泛推薦應用于各種疾病的輔助治療,但對于當下的水産養殖不太适合。在發病期加注新水會導緻魚類興奮狂遊,存在一定時間的免疫低下期,同時底泥上翻,有機質、病原釋放,加大了養殖環境中的病原菌含量,繼而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反複發作。
3.治療期間及治愈後的短期内不要施肥尤其是生物肥
細菌的生長也需要營養,而肥水膏等有機肥中富含N、P、K、C等營養元素,使用後可以促進細菌尤其是有害細菌的快速生長,在細菌性魚病治療中或治愈後的一個星期内使用,可能引起魚病加劇或者複發。
4.外用消毒劑應結合水質綜合選擇
消毒劑在殺滅緻病菌的同時也殺滅藻類,可能會影響池塘中的溶氧量,殺死的藻類分解後變為有機質還會供給細菌生長,因此外用消毒劑的種類應根據水質狀況靈活選擇。
水質優良、藻類豐度高時,所有消毒劑都可使用;水質不良、藻類較少、溶氧不足時,慎用表面活性劑(苯紮溴铵);針對鰓部的細菌性魚病如細菌性爛鰓病,最好選擇碘制劑,其對傷口恢複的效果較好;而對于暴發性的細菌感染如細菌性敗血症等,則可通過苯紮溴铵、戊二醛類消毒處理;濾食性魚類投放較多的池塘,養殖前期不要高劑量使用氯制劑或者醛類,否則可能灼傷鰓絲,影響生長,而醛類因殘留較久,會在較長時間影響藻類的生長,導緻肥水困難。
5.治療前需重點檢查大型甲殼類寄生蟲的寄生狀況
寄生蟲造成的傷口是細菌入侵魚體的重要途徑,也是各種細菌性魚病暴發的重要誘因。錨頭蚤可寄生于魚的體表、口腔、鰓蓋、鳍條等處,将頭部插入魚體,造成魚體的傷口;中華蚤寄生于鰓絲,破壞鰓絲結構,造成鰓部的傷口;魚虱通過口器刺破體表、鰓蓋等處的皮膚,亦可造成較大的傷口。由甲殼類寄生蟲造成的傷口通常較大,細菌可通過傷口入侵魚體,引起繼發性的魚病。
6.抗生素仍是治療細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抗生素仍是治療細菌性魚病重要的有效手段。國家倡導的“減量用藥、精準用藥”的主旨是為了減少抗生素的濫用,提高抗生素使用的精準度,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細菌耐藥性的産生。由于抗生素濫用等導緻的細菌耐藥可産生超級細菌,目前尚無有效的應對方法,一旦感染以後緻死率極高。對于水産養殖而言,抗生素是保證養殖成功的重要工具之一,不要妖魔化抗生素,通過藥敏等篩選敏感抗生素,結合藥代學及藥動學,科學使用抗生素才是長久之計。
中草藥在疾病治療上被寄予厚望,但是目前還沒有效果明确且成本低廉的抗菌中草藥成品,落地、推廣仍有一段過程。
7.預防用抗生素與治療用抗生素有所區别
盡管使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性魚病沒有意義,但在養殖中仍有很多養殖戶習慣定期投喂抗生素預防魚病。在魚病治療時需要注意,用于預防的抗生素在治療時需更換品種或者加大劑量,否則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十、細菌性魚病治療方案的固化
1.基本方案:
外用:第一天下午使用有機酸等優化水體環境,第二天上午,消毒劑全池潑灑,隔天再用一次。
消毒劑的選擇:①鰓部病變、水質不佳時固化為碘制劑;②其它部位病變、水質較好時,所有消毒劑都可選擇;③其它部位病變、水質不佳時,選擇碘制劑。
内服:保持投餌量,若為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在飼料中添加恩諾沙星(可複配硫酸新黴素),維生素内服,一天兩次,連喂5-7天;若為革蘭氏陽性菌感染(鍊球菌、諾卡氏菌等),在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複配鹽酸多西環素)或者磺胺類,加抗菌中草藥一起拌餌内服,一天一次,連喂5-7天。
治療前仔細檢查魚體,如果有錨頭蚤等甲殼類寄生蟲的寄生,則需先處理寄生蟲,然後按照上述方案再行處理。
2.常用抗生素的配伍固化:
①恩諾沙星+硫酸新黴素:主要用于大宗淡水魚尤其是有鱗魚的細菌性疾病的治療,首次發病時,單獨使用恩諾沙星即可,恩諾沙星耐藥或者治療中後期,死亡量較大時,可以複配硫酸新黴素一起拌餌投喂。
②氟苯尼考+強力黴素:主要用于有胃魚及無鱗魚的各種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的治療,如果主要是消化道的問題,且死亡量不大時,内服氟苯尼考即可,若為嚴重的消化道問題及革蘭氏陽性菌感染如諾卡氏菌感染時,可将強力黴素與氟苯尼考複配内服,注意氟苯尼考不要跟VC一起内服,會産生拮抗作用。
③磺胺+小蘇打:磺胺也是極佳的抗菌藥,首次使用時需加倍。由于投喂量大,其代謝時對肝胰髒傷害較大,為了降低對魚體的傷害,可同時加上小蘇打一起内服,用量為每包80斤的飼料添加100克小蘇打一起拌服。
十一、真菌性魚病的處理
真菌通常為繼發性感染,體表的傷口是其感染水黴菌的必要條件,防止魚體受傷,盡早促進傷口恢複是避免真菌感染的主要舉措,一旦發生真菌感染後,除了對真菌進行處理,還需對傷口進行恢複,可避免複發。
處理方法:
外用五倍子末(100-150克)+鹽(2000克),兌水後全池潑灑,嚴重時隔天再用一次,而後用優質碘制劑潑灑兩次,促進體表傷口恢複。
内服:一般水黴病發生時水溫較低,投餌率較低,投餌量低于0.5%的池塘,以保肝藥、維生素、乳酸菌、發酵飼料等加量三倍投喂;投餌量超過1.0%的池塘,可以在飼料中添加恩諾沙星、硫酸新黴素等抗生素進行治療,魚病治愈後停掉抗生素,改為保肝藥、維生素及乳酸菌繼續投喂7-10日。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