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中,更是把鳢屬的種類統稱為“”。而我們今天聊的這種,英文名稱為 “ ”。
混迹于草魚群中 攝于未名湖
春夏季陽光明媚的時候,它們喜歡浮到水面上曬太陽(俗稱 “曬花”),這時在校園裡就不難發現它們。
黑魚:同學們,看到我了嗎?
生命力頑強的水中霸王
相比于其它魚類,黑魚有着超強的生命力。它們對不良水質和低氧環境有很強的适應能力。
當水中缺氧時,可将頭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而一般魚類隻能吸進溶解在水中的氧。因此它們離開水後還能存活很久。
當天旱無雨、池塘即将幹涸時,它們能像某些動物冬眠一樣,呈現麻木的蟄伏狀态,這就是黑魚的“旱眠”。非常類似天旱時泥鳅的行為,它們會尾部朝下把身體坐進泥洞裡,隻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 俗稱 "坐橛"或"坐遁"。隻要不是徹底幹涸,憑借少許的水,它們能存活數周。一旦重新來水,又恢複正常的生活。
它們有很強的跳躍能力,在悶熱潮濕、下大雨或者所在的水域資源缺乏時,黑魚常常躍出池塘,在陸地上做短暫的爬行,進行池塘之間的遷移。轉移時其身體似蛇形,緩緩向前移動。
如果哪位同學家的魚塘竄進幾條黑魚,魚塘裡放養的小魚苗肯定會遭殃,可謂魚塘一害。
攝于未名湖
來自草魚的生态威脅
在未名湖和朗潤湖裡,放養了大量的草魚。它們個頭不小又能吃,幾乎沒有天敵,這兩大水系裡的水草幾乎被它們吃的精光。
朗潤湖中的吃草軍團
一隻草魚正在吞吃植物的根
這種情況導緻來到水面曬太陽的黑魚們無處藏身,小黑魚容易受到天敵的捕食,也會影響成年魚的繁殖(下一部分會講到)。
水面無處藏身 攝于未名湖
在空蕩蕩的湖面上,它們會利用任何漂浮物來倚靠。
所以在未名湖和朗潤湖,包括紅湖,尋找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尋找水面的漂浮物。
躲在漂浮的樹葉下 攝于紅湖
紙上還有一隻很zuo的豆娘 攝于紅湖
躲在水面零星的荷葉下 攝于朗潤湖
今年朗潤湖生長的幾顆睡蓮,也被草魚大軍踏平了。草魚咬斷水中的莖,把荷葉往下拖,荷葉浮上來後,直接翻了個面。
三五個倒翻的荷葉漂浮在水面上,還是挺有趣的一副畫面。
黑魚頂花;這是枝自由漂浮的睡蓮,水下的莖被咬斷了。
朗潤園 攝于2015年7月
好懷念朗潤園水草豐茂時的景色啊!
但是對于水草豐沛的荷花池和荷葉茂盛的鏡春園水系,就要難找一些了,這裡的黑魚過的非常惬意,偶爾能看到黑魚們在荷葉間快樂的遊泳。
攝于鏡春園水塘
小鴛鴦們無意中驚擾到了正在曬太陽的大黑魚, 掀起了巨大的水花。 攝于朗潤湖
小黑魚
在北方地區,每年5-7月份是黑魚的繁殖期。成年黑魚夫婦會共同銜取水草或植物碎片,築成圓形的魚巢,漂浮于水面。
雌魚将卵産于巢中後,親魚潛伏于巢底,雌雄輪流看護。魚卵黃色,直徑約2mm,孵化期大約是2-3天(還沒有看到過魚巢和魚卵,同學們有時間可以去仔細尋找一下)。
卵化成幼魚後,則由父母共同帶領離開魚巢,四處覓食。遇到來犯者,便拼死抵抗,此時成魚異常的兇猛。感覺這種愛子如命的行為要遠強于綠頭鴨。
帶領孩子們四處遊蕩的黑魚父母 攝于荷花池
幼魚身體黃色,一對大眼睛,完全沒有成魚的兇悍。主要以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
幼魚們快快努力成長吧,長的足夠大後,你們都是吃鴨好手兒!
當小黑魚苗長大到5-6厘米以上時,親魚不再護幼,它們離開父母,開始獨自生活。此時它們的體色和身上的花紋變的和父母一樣。
小黑魚苗獨自趴在岸邊 攝于朗潤湖。
離開父母這麼久,肯定會想念吧!攝于朗潤湖。
晚上約20厘米長的小黑魚遊到了岸邊, 既不怕人又不怕光。 攝于朗潤湖
這條已經長的不小,可以獨當一面了
文中未标注來源的照片均為作者拍攝。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