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願意看到自己存放的米裡面長蟲子,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存放時間久一點的米裡面基本上都會長出蟲子。
在很多時候,即使我們在存放米之前已經仔細确認了米裡面沒有蟲子的蹤迹,并且對米進行妥善保存,确保米不會與外界的蟲子接觸,這種情況也依然不會改變,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些蟲子就像是“憑空”長出來的一樣。
為什麼米放久了就會莫名其妙地長出蟲子呢?想要搞清楚這些蟲子到底從何而來,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它們是什麼蟲子。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這些莫名其妙地從米裡面長出來的蟲子,是一種深色的小甲蟲,其口器與大象的鼻子很相似,實際上,這種蟲子就被稱為“米象”。
在生物分類學中,米象屬于昆蟲綱、鞘翅目、象甲科,其成蟲和幼蟲都是主要以谷物為食,也就是說,它們的“食譜”中除了米之外,還有玉米、高粱、麥類、大豆、綠豆等等五谷雜糧。
米象的平均壽命隻有5個月左右,它們的一生可分為“蟲卵”、“幼蟲”、“成蛹”以及“成蟲”四個階段,其中“成蟲”階段占據了它們一生中大部分的時間,在這個階段,繁衍後代是它們的“重要任務”。
與很多昆蟲不同的是,米象并不會“一堆一堆”地産卵,在經過交配之後,雌性的米象成蟲會利用強而有力的下颚在谷粒上鑽孔,然後将蟲卵産在谷粒之中,通常情況下,它們在一粒米之中隻會産下一枚蟲卵,在産卵結束之後,雌性的米象成蟲還會分泌出一種凝膠狀物質,将它們在谷粒上鑽出的孔封住。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精細活”,正是因為如此,雌性的米象成蟲每産一枚蟲卵都會花很多時間,平均每天隻能産4至5枚卵,這種産卵效率在昆蟲界裡可以說是很低了,盡管如此,它們産卵的數量也很可觀,研究數據表明,每隻雌性的米象成蟲在一生中可産下300至500枚蟲卵。
環境溫度對米象蟲卵的孵化速度有很大的影響,在理想條件下(一般為30至33攝氏度),它們隻需要3天就可以孵化成幼蟲,而如果氣溫偏低,那麼其孵化時間就需要6至9天,一旦孵化出來,它們就會以谷粒中的物質為食并迅速成長。
一切順利的話,在19至34天之内,米象的幼蟲就會進入“成蛹”階段,米象的“成蛹”階段比較短,一般來講隻有3至6天,最長不會超過20天,在經過這個階段之後,化蛹而出的米象成蟲就會從谷粒中鑽出來,然後一邊吃着其他的谷物,一邊繼續繁衍下一代。
順便講一下,身為鞘翅目中的一員,米象的成蟲是可以飛行的,所以它們的活動範圍很廣,可以較為輕松地将蟲卵産在自己中意的谷粒上。
結論要知道米象的蟲卵非常小,平均長度僅為0.7毫米,平均寬度更是隻有0.3毫米,并且它們的蟲卵顔色還是與米粒非常接近的乳白色,如此小的蟲卵再加上保護色,并且被深藏在米粒之中,我們僅憑肉眼根本就無法發現。
除此之外,米象幼蟲整體上也是乳白色(頭部呈較淡的黃褐色),米象的蛹也與之相差不大,因此當處于“幼蟲”或者“成蛹”階段的米象藏在米粒之中時,我們也不容易發現。實際上,我們能夠輕易發現的隻有米象的成蟲,畢竟它們的顔色與米粒是如此格格不入,并且還大搖大擺地在米粒之間爬來爬去……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猜到了為什麼米放久了就會莫名其妙地長蟲子,是的,這些蟲子并不是“憑空”長出來的,它們其實是事先就“潛伏”在米粒之中的米象。
值得一提的是,米象對的耐寒力是比較差的,隻要環境溫度長時間低于5攝氏度,米象就無法存活,所以對付米象的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米存放在低于5攝氏度的環境中。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