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來源:西甯城北團區委)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每到年底,年輕人心中的炮仗,就被虛歲點燃。

“媽,我剛過完21歲生日,别在外面說我虛歲23了。”

老一輩人對虛歲仿佛有種執念,無論強調過多少次,他們總是興緻勃勃地給你的年齡加上一兩歲(有時甚至是三歲),緊接着,就是催促你已經一把年紀了,還不快成家立業升官發财......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更過分的是,虛就算了,他們還要四舍五入,二十出頭正值妙齡的年紀,轉頭在他們嘴裡就已近而立之年。

“不敢說年年十八,但你也不能随便給我加吧?”

不少人對此感到十分疑惑,明明平時那麼講究“顯年輕”, 為什麼到了虛歲這裡就不一樣了,非要把歲數往大說?

“圖啥?退休難道按虛歲退?”

他們更不理解, 為什麼長輩們對自己“不過虛歲”的宣言充耳不聞,每到過年,還是樂此不疲地給自己的年齡做加法。

一句“你已經老大不小啦,該懂事/結婚/生孩子/賺大錢啦”,給肩上的擔子又加了幾坨提前到來的砝碼。

惱虛歲者衆矣。網上有許多聲讨虛歲的帖子, 其中一篇質問“虛歲到底有什麼意義”的帖子中,最高贊的兩條回複分别是:顯老,逼婚。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更有人不服地表示,虛歲的應用場景實在有限,你說虛歲我說實歲,沒個統一的标準,很容易造成誤解。

那麼問題來了,虛歲到底是怎麼來的?既然這麼不方便,為啥會有虛歲一說呢?

虛歲的來曆

有人說,周歲是從媽媽身體裡出來的時間,而虛歲則是算上了懷胎十月的時間。

但這種說法并不完全正确。 虛歲的原理,與曆法有關。

我們常用的周歲是以公曆生日為節點,出生時0歲,每過一次生日添一歲。

而虛歲則是 以農曆新年為節點,出生時就算1歲,每過一個農曆新年增加一歲。

遠古時代的人過周歲還是虛歲,我們不得而知。但從秦始皇十六年開始,直到清宣統三年《戶籍法》頒布之前,官府的戶籍和檔案都隻記載民衆的生年和年齡,不記出生的月和日, 到了一定的時間,就給戶籍上所有人的年齡加一歲。因此從制度上來說,兩千多年以來,中國古代是沒有“周歲”這一概念的。

官方層面如此,民間習俗又如何?

民國教育部1930年頒布的《就舊曆虛歲推算國曆實足年齡用表》中,第一句話就說“我國舊習,計算年歲,都用舊曆,所以所說的年歲,都是虛的,不是實足的。”

盡管古人也有祝壽、慶生的習俗,但當時的人們往往隻把生日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節日來慶祝,并不将其視為年齡增長的節點, 而全社會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生日”,所有人在這一天一起“長大一歲”。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上古時代的先民在曆法出現之前,是通過自然景物的變換、農作物的成熟規律來紀歲(時間)的,十月作為豐收之時,被視為農業生産周期變更的節點,所以當時的人們把十月作為一歲之始,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互相祝賀長命百歲,熱鬧場面恰如後世之春節。

《詩經 · 豳風 ·七月》 :“ 嗟我婦子 ,曰為改歲 ,入此室處 ”,又說此時“朋酒斯飨,曰殺羔羊 。跻彼公堂 ,稱彼兕觥 ,萬壽無疆 ”。

直到漢武帝改定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 元旦成為了官方、民間通用的增歲節點,無論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元日賦詩“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時的喜悅,還是白居易除夕夜發出“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的感慨,都是元旦增歲的真實寫照。“天增歲月人增壽”的春節對聯,也一直沿用到了現在。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務實之人,不整虛的”

虛歲的出現,是因為 古人缺乏精确的計時手段,但又存在實際的計歲需 求。

但以人類文明發展的程度,這個問題早已經被解決了,我們對于一個人年齡的掌控,完全可以精确到日常看起來甚至沒什麼必要的準度。

更何況,年齡問題并非個人私事,它關系到國家、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面臨節點的時候,年齡的意義更加突出。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才能入學,所以教育部規定隻有當年8月31日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可以報名就讀小學一年級,9月1日出生的孩子哪怕隻差了一天,也隻能明年再上。

除此之外,結婚、就業、參軍、退休等等,無不對年齡有具體要求。

換言之, 從實用的角度出發,虛歲的存在似乎已經沒有必要了。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實際上,有虛歲傳統的國家并不隻我們一個,韓國也存在虛歲的說法,但在他們的法律中,虛歲、周歲和“年歲”三種計齡方法混用,給民衆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此,2022年12月,韓國國會修改了法律,除特别情況之外,所有領域将統一按周歲計算年齡。

由于韓國民間流行按虛歲算年齡,這也意味着,韓國人将在法案正式實施後集體“年輕”1至2歲。

要不要取消虛歲的讨論,在我國也一直有着頗高的熱度。

盡管虛歲已經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但在民間,虛歲的應用之廣,還是讓人無法想象。

相親時報虛歲是“基操”,身份證登記成農曆生日的也大有人在,更過分的是,甚至有人帶着孩子看病時也向醫生報其虛歲。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相反,也有人認為虛歲才是“正統”,是不可被湮沒的傳統文化之精髓, 報周歲的行為,還有可能被視為在“裝嫩”。

這無疑觸動了一些人的逆鱗。由于我國在現行法律中,對于年齡隻有周歲這一種算法,虛歲僅存在于民間,用哪個完全是自己說了算, 于是,過周歲還是虛歲,在人際交往中已然被上升到了“互相尊重”“文化傳承”的高度。

慢一點,也沒關系

有人說,夾在小孩和老人之間的人,最不想長大,反對虛歲的,往往也是他們。

“我已經不是三歲小孩了”“我今年已經虛歲89了”,和“我虛歲都35了”,個中情緒完全不一樣。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虛歲”,大多數帖子都流露出一種焦慮之情,用時間之長襯托出自己能力之短: 我已虛歲幾何,卻仍一事無成,焦躁也,迷茫也。

虛歲到底是誰發明的??

在很多人心裡, 虛歲已經和“年齡焦慮”牢牢地扣在了一起。就像父母在催孩子起床時,喜歡把八點說成十點半一樣,用誇大事實的方式,來加深事件的嚴重性,以期引起重視。

“到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事”,是許多人信奉的人生準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把年齡說大,仿佛就能加速上進的步伐。

可三十而立是孔子對于自己的人生回顧,見賢思齊可以理解, 但若事事對标聖人,一個腳步沒跟上就焦慮恐慌,那就大可不必了。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 算虛歲分明就是在吹響焦慮的号角,在年齡的坐标軸上做記号,并不斷内卷。

幾年前,一句廣告語曾引發網友熱議:全世界都在勸你早點,卻沒人在意你還沒吃“早點”。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根本不用在乎全世界怎麼說,好好吃自己的早點,哪怕隻有一杯豆漿,也能吃出無限滋味來。

孔子三十而立,而春秋時期人們平均壽命也不過三十上下。這頓飯吃得快 慢與否不重要,品出滋味來,才能算是吃好了。

着急忙慌地囫囵吞下去,就算吃的是人參果,也難免噎得心慌,不是嗎?

虛歲也好,周歲也罷,人生當自在暢快,不該被數字綁架。

壬寅年

臘月十三

2023-01-04

監制:唐小山

編輯:單鏡宇

審校:寒冬

原創聲明: 本文為央視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違者将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