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後,我的同學基本都是有兄弟姐妹的,大多數一胎是女兒,二胎無論男女都會再生一個。
一小部分一胎是兒子,為了追求多子多福,原本不允許再生的家庭,還會冒險“逃生”,結果就是罰錢,我的同學裡,一個外号“九百”,一個外号“五百”。
還有極少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一個班級隻有2個),還有獨生子女證的,在那個時候,可是加分項。
如今政策不同了,鼓勵多生多育,對于胎兒的性别顯然沒有以前那麼執着,很多人就是沖着“小棉襖”去的。
然而,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理念依然存在。
有一則新聞印象很深:一女子懷孕後,家裡長輩想知道胎兒性别,通過各種途徑得知是男孩後,便歡天喜地回家待産,然而在生産時發現,生下的是女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男翻女”,家人都認為是媽媽的問題,最終夫妻因此分道揚镳。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孕婦聽信謠言,想生男孩,嘗試各種偏方,企圖“女翻男”。
那麼問題就來了:從科學角度出發,男翻女和女翻男有可能嗎?轉性偏方有科學依據嗎?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胎兒是如何形成的?
衆所周知,人類的性染色體有兩種:XX(女性)和XY(男性)。
經過減數分裂,媽媽的卵子提供X,而爸爸的精子提供X和Y基因,卵子和精子是随機結合的。
卵子隻有一顆(異卵雙胞胎除外),這就意味着,精子中最終的勝利者隻有一個,最先遊到卵子并與之結合的精子,是X,那就是女兒,是Y,就是兒子。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生男生女是爸爸決定的”!
從受精成功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受精卵(胎兒)性别。
剛開始的胚胎發育是不分男女的,統一按照“女兒身”來發育。
直到第六周或者第七周,如果是XY基因,Y染色體上的SRY基因就會促進胚胎形成睾丸等男性組織,反之如果是XX基因,那還是按照女兒的标準發育。
胚胎形成後,有可能轉性嗎?
放眼大自然,動物轉性并不是難事,簡單舉幾個例子:
最典型的是烏龜,小烏龜的性别不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而是溫度。25℃的時候,孵化出來的烏龜都是雄性,大于28℃孵化出來的,則都是雌性,因此也就有了“全球升溫,烏龜将找到不老公”的說法;
鳗魚的性别也是由環境決定的,群體數量少,則雌魚多,群體密度大的時候,則雄魚多;
小醜魚的轉性比較特殊,它可以公轉母,但不能母轉公。小醜魚家族由雌性統治,還包括幾個成年雄性,如果統治的雌性意外死亡,在荷爾蒙的作用下,雄性會自動轉性成為雌性,維持家族穩定。
一般來說,鳗魚、黃鳝和小醜魚(順序雌雄同體)這樣雌雄同體的動物,性激素的表達會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從而改變性别。
而其他絕大多數動物含有性染色體,常見的類型有XY型和ZW型,性激素的發展取決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屬于基因型性别決定。
就拿人類來說,男性相關的激素是Y染色體上的基因誘發的。
烏龜是一個複雜的群體,并不是所有烏龜都有性染色體,絕大多數的烏龜都遵循溫度依賴性别決定。
現實中的女翻男和男翻女,又是怎麼回事?
隻能說,事實早已注定,隻是在提前窺探胎兒性别的時候,出了差錯。
首先,B超圖片真實,但判斷的人會有誤差。
肚子裡的寶寶時刻都在動,如果寶寶太配合,即使經驗豐富的醫生,也很容易看錯;
其次,很多人會誤解醫生的意思。
在我們國家是不允許告知胎兒性别的,所以很多準媽媽會根據醫生的話來自己判斷,認為“寶寶太調皮”,就是說男孩,“寶寶好漂亮”就是女孩,但事實上,很多醫生隻是随口一說,并沒有這個指向。
PH值會影響胎兒的性别嗎?
胎兒的性别在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那在受精前,我們有能力決定性别嗎?例如:調整身體PH值。
從科學角度來說,攜帶X和攜帶Y基因的精子是不同的,Y精子移動速度快,但比較脆弱,喜歡堿性環境,而X精子移動速度緩慢,但比較頑強,更喜歡酸性環境。
根據這個原理,很多人認為,如果你想生女兒,可以通過将身體PH調整到酸性來實現,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鎂、鈣和酸性的食物,也可以選擇特定的時間生孩子(女性生殖器的PH值是交替變化的)。
很多人聲稱,這樣的方式很有效,但事實上,這些方式并沒有得到科學的證實。
人體是一個複雜,但又相對穩定的機體,它有自己喜歡的PH維度,不會因為你多吃酸性或者堿性食物,你的機體就會發生劇烈的改變。
最後
值得一提的是,人體的Y基因正在消失。
有研究表明,Y染色體原本有1438個基因,如今隻有45個,消失速度相當于每100萬年4.6個,根據這個速度,Y基因可能在1000萬年後消失。
那時候,男性會消失嗎?
不會,會有别的基因來代替Y的職能!
下一篇
單位個人年終總結範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