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聊孩子吃飯的問題,首先和大家看一則由“筷子”引發的新聞事件,結果雖屬特例,但過程或許常見:
2016年11月3日,重慶,一普通人家,晚飯中。2歲的希希含着筷子在客廳裡跑來跑去,後面緊跟着一邊追他一邊喂飯的奶奶。
“希希,奶奶要追上了哦!”
聽到奶奶說要追上了,希希趕緊加快步伐跑了起來。“當”的一聲,他面朝下摔在了地上。
奶奶立即丢下手裡的碗,将希希抱了起來。可眼前的一幕險些把奶奶吓暈:筷子插到了希希的嘴巴裡面。希希的父母見狀,抱着孩子就往醫院跑。
醫生通過CT片看到,筷子經口腔穿過希希的左側軟颚、扁桃體窩上方,插入體内約12厘米。醫生說,所幸筷子沒有直接刺傷頸動脈。
11月4日,經過30分鐘的手術,筷子終于從希希的口腔中取出。下午2點,手術後的希希蘇醒,神智也逐漸清醒。
喂飯,是現在許多家庭裡常見的場景。與鼓勵孩子自己學習安靜地坐着吃飯相比,我們的家長似乎更害怕孩子餓着、孩子把餐桌搞得髒兮兮、孩子吃的慢、孩子營養不良,等等。于是,我們甯願放棄讓孩子學習自己吃飯,而選擇哄、追、喂,甚至有些5歲、7歲的孩子家庭還有類似情況發生。
因此,有很多家長與我們咨詢:寶寶三歲還不會自己吃飯,四歲寶寶吃兩口就不吃了,玩勺子甚至把飯碗打翻,孩子什麼時候學筷子比較好,我家小孩很挑食怎麼辦……這些問題,都不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成長有每個階段的特性,他們的學習能力超乎你的想象,包括吃飯這等自我生存技能的學習。其實,有問題的是家長,該學習的是我們大人。
自己吃飯是兒童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現。從兒童生理、心理發育的過程來看,孩子在一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動,會表現出較強的自我獨立願望,比如,走路不讓大人扶、吃飯要自己拿着湯匙吃,學者大人的樣子拿筷子吃面條,他們不願得到大人的幫助。正是這種求知欲和好奇心擴展了孩子的認知範圍,培養了他們的獨立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通過自己的行為感到自己具備影響環境的力量,并初步品嘗到成功的滋味。一般說來,發育正常的孩子都可以在兩歲左右學會自己吃飯,這是他們應該具備的生存能力。
一兩歲的孩子由于手眼協調性較差,手部大、小肌肉需要鍛煉,剛開始學着吃飯時,常搞得滿桌子都是飯菜。這時家長受不了了,尤其是年長的家長,一些家長擔心孩子自己吃不飽,另外有一些家長過于急躁,缺乏耐心,甚至對孩子大聲訓斥,但最終都選擇了以“喂”的形式取而代之。殊不知,這樣束縛了孩子的探索精神,會使他們産生一種受挫感,日後還可能形成自卑心理。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了讓人喂飯,因為既能吃飽,又不挨罵,日積月累便容易形成依賴性人格。
孩子學習吃飯的過程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過程。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吃飽了,他會由此産生成就感,會幫助他長大後更自信。即使孩子暫時沒有把飯吃下去,他有了失敗的體驗,也是好事,這樣可以增強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将來更好地面對挫折,适應社會。
所以,在小孩子學習自己吃飯這件事兒上,父母要放養,而且要更耐心,更寬容,多給孩子鼓勵,讓他們做好這件力所能及的事。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不吃飯,不好好吃飯,可以餓一餓。因為這是不好的習慣,要改。與我們相比,國外的家長在這方面則更堅持原則。朋友就曾講過一個故事:
我去美國朋友家做客,給朋友四歲的兒子帶去了一個玩具汽車。孩子很喜歡,飯也沒心思吃了。媽媽問他:你确定你吃飽了?孩子回答:飽了。媽媽又說:那一會兒餓了,可不許再吃了。兒子回答:好的。
晚飯後,臨睡覺了,孩子可憐巴巴地央求媽媽:媽媽我餓了,我知道錯了。可以給我些吃的嗎?媽媽斷然拒絕:你保證過不再吃的。我們都該遵守諾言。
孩子無奈地睡覺去了。
……
培養孩子自己吃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育孩子信守諾言,關鍵在家長!
家長思塾,與家長朋友攜手,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成為家長思塾會員,直面更多教子育兒問題,探讨獨家解決方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