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幸福,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個詞實在被說得太多,就像著名積極心理學家塞利格曼說的:“定義幸福的字句比定義任何一個哲學問題的都多,幸福是被誤用、濫用最多的詞之一”
可見,對于幸福,一方面,幸福這個詞被說得太多,但另一方面,似乎大家都回避甚至有些忌諱談論這個詞,是人們真的不再關心幸福不幸福了嗎?
2016年著名雜志《三聯生活周刊》推出了一期以幸福為主題的封面故事,卻受到了出乎意料的關注,銷量和口碑都超出了編輯們的預料。
這說明,幸福仍是當今時代人們内心普遍關注的話題。
于是,《三聯生活周刊》的編導們邀請國内11位專家教授,經過精心打磨,出品了與那期封面故事同題的音頻課“學會幸福”。課程推出後反響熱烈,成為雜志旗下三聯中讀的精品課程,他們又應讀者要求,把音頻課内容彙合成了這本名為《學會幸福》的書,集中回答了“何為幸福?如何才能幸福“這兩個人們最為關心的有關幸福的問題。
何為幸福?
當代著名哲學家、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陳嘉映在緒論裡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深入的探讨。
幸福這個話題是人們經常會談及的話題,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談論的幸福到底是指什麼?
陳教授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出發,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讨,他歸納了有三個基本點。
第一,幸福不是一種主觀感覺。為什麼有些貧窮國家的人幸福指數高?難道幸福真的是一種主觀感覺嗎?陳教授對此做出了斷然否決,現實中你不可能說一個溫飽都沒解決的流浪漢有什麼幸福可言。這點我很贊成,“心态決定一切”顯然是片面的,馬克思說“憂心忡忡的窮人面對再好的景色也會無動于衷”。
第二,幸福不是一個人的事,如果你隻是自己過得好,但你的家人或者你的祖國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你也不會是個幸福的人。
第三,幸福并不隻是好生活,還包含有良心平安之類的,如果你很富足,但卻是靠坑蒙拐騙甚至為非作歹得來的,人們也不會認為你是一個幸福的人。
幸福不隻是一個人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幸福跟人的品性有聯系。好人才配享幸福。
我們再深入一點。是不是隻要做到這3點就夠了?
陳教授打了個比方,寵物貓和幼兒是不是可以被稱為一個幸福的人呢?
顯然對于一個健全的成年人來說,這是不夠的,在享受幸福之外,我們還需要做點什麼。
還需要做點什麼呢?
在這裡陳教授對“幸福”這個詞進行了探究。他認為“幸福”是現代漢語裡的一個詞,其他語言裡面不一定有意思完全相同的詞。我們通常把幸福翻譯成英文的happiness,但意思顯然不太一樣。
荷馬時代崇尚英雄,追求卓越和優異,基督教時代認為真正的幸福隻在天國,相比較而言,亞裡士多德提出的“eudaimonia”更接近我們現在所說的幸福,但是這個詞更多地與品性和有所作為有關,我們常說”幸福的童年“,那與亞裡士多德的觀點顯然不符。中國古代沒有幸福這個詞,觀念也有很多不同。
英國有學者就認為亞裡士多德提出的“eudaimonia”不應譯成“happiness”,而應譯成“well-being,陳教授也認為譯為”幸福“不太恰當,他更願把它譯為”良好生活“。
深入一點說,真正的幸福應該稱為”良好生活“。
那麼真正的良好生活應該是怎麼樣的呢?享受幸福之外,我們應該還要做點什麼,或者說追求什麼?
陳教授指出,曆史上,除了尼采,很多哲學家都認為人生的目的應該是道德。
關于道德與幸福的關系,在曆史上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是功效主義,認為道德是幫助我們實現幸福的手段。
第二種是道德主義,認為道德是我們的唯一追求,道德就是幸福本身。
第三種就是亞裡士多德的幸福觀,他認為美德最重要,但是富貴的世俗的好生活也是可以追求的。
功效主義的用意是好的,通常道德确實是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比如勤勞的人通常比懶惰的人更幸福,但是道德不一定能帶來好生活,甚至會帶來苦難。如果美德同時能帶來好處,就等于你得到兩種好處,那豈不是人人都會成為道德高尚之人?
道德主義令人崇敬,但有點不食人間煙火,普通人很難做到。
還是亞裡士多德的幸福觀最接近我們普通人,在哲學史上影響也最大,陳教授認為我們中國孔子的觀點與此類似,“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不食人間煙火的道德主義讓人有點不可思議,但陳教授對此進一步分析,發現道德主義并非不想要好生活,隻是希望擺脫命運的無常,因為德行最内在地屬于一個人,不受運氣的影響,也就不必懼怕無常的命運。因此在良好生活中,亞裡士多德把德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在下面這篇影評中談到了閱讀這部分的感受)
真正的良好生活,就是“好生活,人之所欲也,德性,亦人之所欲也”,其中,德性——亞裡士多德稱為美德,應該放在首位。
如何才能幸福?
那麼如何獲得幸福呢?顯然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幸福當然是要奮鬥出來的。
好生活本身需要奮鬥,幸福之外需要做點什麼也需要奮鬥。
這個奮鬥涉及到社會和人生的各個方面,這本書的主題正是如何學會幸福,當然它不可能涉及獲得幸福的所有方面,它隻探讨了德行方面也就是精神方面的内容。
精神層面的東西也很多,本書也隻選擇了10個問題進行探讨(其實書中隻有9個,三聯中讀的同名課程裡面還有一個是關于“如何維系和提升身心健康“的,不過如果把緒論中的“何為幸福”算上,那也正好10個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分成了兩大塊,一塊是認識自我,另一塊是理解關系。
認識自我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所有的哲學和心理學都可以說是幫助你認識自己。這本《學會幸福》隻選擇了4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學會走向成熟?這個問題由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心理系副教授訾非講授,他認為成熟人格包括三個方面:獨立性,關系性,道德感,成熟的人并不認為有很多非常關鍵重大的選擇,更看重持續的努力,有勇氣承擔重大選擇的後果。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他指出,傳統社會鼓勵成人,現代後工業社會則崇尚年輕,其實這兩者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傳統社會不成熟的人觀點陳舊、因循守舊就如《套子裡的人》中的别裡科夫那樣,後工業社會不成熟的人是耽于幻想,在現實面前一觸即潰的人,如村上春樹小說裡的人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學會傾聽情緒?這個問題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講授,她認為悲傷是一個人正常的情緒,它使我們情感豐富,幫我們學會成長,過分壓制反而對身心健康不利,區分悲傷與抑郁的一個簡單标準就是弗洛伊德曾提出的,看是否“能工作、能愛”。如何傾聽情緒,走出抑郁?她給出了三個處方,一個是“内功”即行為療法的改變認知,另外兩個是“外功”,分别是運動和尋找人際支持。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她在書中提到的“素質與壓力模型“,這裡的素質是指人對哪方面的打擊比較敏感,人生的打擊主要來自兩方面,一個是在人際關系領域,另一個是在學業事業上的成就領域,有的人對前者非常敏感,有的人則對後者更敏感。
第三個問題是如何學會恰如其分地愛自己?這個問題由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副教授徐凱文講授,他認為自戀有健康和病态兩種,健康的自戀就是自尊自信,病态的自戀則被稱為自戀性人格障礙。之所以出現病态的自戀,社會層面是由于西方文化中個人主義過度發展,個人層面則包括經曆導緻的創傷和幻想等,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對自我産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但遭受創傷也會導緻自戀,有些病态的自戀後面其實是極度的自卑。如何恰如其分地愛自己?他給出的建議是建立牢固而現實的自尊,建立被需要的感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建立集體主義自尊等。
第四個問題是如何學會應對失落?這個問題由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姜宇輝講授,他認為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也就是說失落是永恒的,是終極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向死而生”。我覺得最受觸動的是,他指出,那些沒有辦法保留,并會真正失去的東西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東西,我想到逝去的歲月正是如此。(下面的影評中我談到了閱讀這部分的感受)
另一大塊内容是理解關系,選擇了2個問題。
一個是如何學會與童年的自己和解?這個問題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殷健靈講授,與童年和解其實就是與原生家庭和解,她給出的處方是閱讀文學作品,當然是閱讀那種不回避人生和世界真相的文學作品,尤其對于青少年很重要,可以提高青少年對挫折的承受力。
另一個是如何經營親密關系?這個問題由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蔡璧名講授,她給出的處方是運用莊子的思想。
講完這兩大塊主要内容後,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學會重寫一個更好的人生故事?人生其實就是一個故事,正确講述人生故事可以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北京林業大學心理系咨詢中心主任、著名叙事療法咨詢師李明在書中為我們簡要介紹了”講故事“的作用與方法。
最後兩個問題其實是幫助我們增進幸福感的兩件事。一個是飲食,另一個是音樂,分别由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心理系副教授張婍和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田藝苗講授。
成長、情緒、自我、失落、童年、愛情……陳嘉映、訾非、陳祉妍、姜宇輝、殷健靈等10位國内一線心理學家、哲學家、作家、音樂家,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解讀人生必修的10個基本問題。
10個問題當然遠遠不能包括人生幸福所有的方面,但它們能幫助我們認識自我,理解關系,幫助我們思考幸福,學會幸福。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