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脾淨,皮也淨!中醫治“脂溢性濕疹”的方子,幹貨分享,請體會

脾淨,皮也淨!中醫治“脂溢性濕疹”的方子,幹貨分享,請體會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病因病機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醫是如何看待和應對濕疹的。

來,我給你講個真實的故事。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孩,當時隻有6歲,醫案記載姓吳。

她這個孩子,平時就大便幹結。大概從半年前開始,她多了一個毛病,就是頭部瘙癢,而且有液體滲出。

等到看病就醫的時候,醫家往孩子頭皮上一看,也着實吓了一跳。隻見,這孩子頭皮上有紅色的斑塊,斑塊上有針帽大小的丘疹。有一些,滲出淡黃色的液體。還有些,結痂了。

脾淨,皮也淨!中醫治“脂溢性濕疹”的方子,幹貨分享,請體會

當時, 小孩子非常痛苦,做父母的也是心急如焚。

當時,醫家仔細揣度,提筆書方一首。這張方子,我認為很有代表性,值得借鑒、收藏。它就是以瀉黃散做的加減。你看看吧——

藿香、佩蘭、生石膏、薏苡仁、茵陳、桑葉、茺蔚子各10克,栀子、防風各6克,白附子和升麻、炒川連各3克。

結果,這個方子,患者連用5劑,頭皮上的症狀幾乎完全消失。見效之明顯,讓患者父母喜出望外。後來,醫家以甘寒清養之品善後調養,鞏固療效,最終讓小患者恢複正常生活。

這是醫案的全部經過。它最初刊載于1988年的《遼甯中醫雜志》。這是我近些年看到的,比較有代表性的驗案。

我講講這背後的道理。

你看,這個小患者,主訴是頭部有紅色斑塊、丘疹,而且有黃色液體滲出。

我以前講過,任何皮膚上的事兒,其實都是體内陰陽失衡的表現。人的體内有問題,皮膚才有問題。

那麼,這個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做中醫的,一定要善于觀察細節。這個孩子,一直以來,大便幹結啊。

脾淨,皮也淨!中醫治“脂溢性濕疹”的方子,幹貨分享,請體會

大便幹結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她脾胃有郁熱。脾胃有熱,濕熱蘊藉,這是小患者體内的基本狀态。

巧的是,我們體表運行的衛氣,也源于脾胃。現在,你脾胃有濕熱,那麼從脾胃化生出來,進而輸布于體表的衛氣,就難免帶着濕熱之邪來到皮膚。就這樣,濕熱之邪浸淫肌膚腠理,這就形成了脂溢性的濕疹。孩子滲出來的黃色液體,其實就是濕熱的表現。

那麼,面對這個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醫案裡,醫家用到了瀉黃散加減。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藿香、佩蘭、生石膏、薏苡仁、茵陳、桑葉、茺蔚子各10克,栀子、防風各6克,白附子和升麻、炒川連各3克。

這裡頭,藿香、石膏、栀子、防風,其實就是瀉黃散的基本組成。石膏和栀子清熱,防風和藿香散達郁火。

脾淨,皮也淨!中醫治“脂溢性濕疹”的方子,幹貨分享,請體會

在這個基礎上,醫家加佩蘭芳香化濕,加薏苡仁利水除濕,加茵陳清熱利濕,加桑葉疏散風熱,加茺蔚子活血清熱,加升麻清熱解毒,加川連清熱燥濕,加白附子化濕燥痰。如此,患者中焦脾胃的濕熱之邪就被解決了。她皮膚上的問題,自然也就随之化解了。

其實,臨床上這種濕熱蘊脾,發于腠理的濕疹,還是很多的。該如何應對,中醫有各種方法。瀉黃散加減,算是其中一個辦法。文老師把它詳細解讀出來,供讀者朋友們借鑒、體會。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将方子抄下去,日後有機會,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在不經辨證的情況下,非專業讀者最好不要嘗試。

關鍵是,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任何皮膚上的問題,說到底,都是身體内環境的問題。而内環境的失衡,往往是從脾胃失衡開始。因此,我們清淡而均衡的飲食,是保護皮膚的重要手段。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脾淨,皮也淨!中醫治“脂溢性濕疹”的方子,幹貨分享,請體會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