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戰國時期,儒家和墨家代表人物的成語故事

西周滅亡後,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議”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處士橫議”的活躍風氣。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讨中,人們不再崇信“天道”,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衆等方面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稱為“諸子”,“百家”則指這些學派。最有影響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在中國文化史上形成了一個百家争鳴的空前繁榮的局面。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春秋末戰國初魯國人,在法家學術還沒有興起之前,墨家與儒家是當時最大的學派。儒、墨兩派互相攻擊,開啟了先秦百家争鳴的先聲。
有關墨子的成語故事有《》。
  成語故事《》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這個故事講述了墨子政治上主張《兼愛》、《非攻》,他認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他反對非正義戰争,希望諸侯國之間和睦相處。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肯定墨子《強本節用》的主張,是《人給家足》之道,也就是“加強農業生産,節省開支用度”,是實現“人人溫飽,家家富裕”的辦法。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前面的文章已經介紹了《》。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戰國中期鄒國人。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宋代以後,世人把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有關孟子的成語故事有《》、《》、《》、《》、《》和《》等。

   成語故事《》和《》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戰國中期,齊國攻占燕國的故事。在齊國攻占燕國之前,燕國發生了内亂,當齊國開始攻打燕國時,燕國的百姓認為齊國是來幫助他們解除災難的,燕國百姓歡迎齊國攻打燕國,他們“箪食壺漿,以迎王師”。但當齊國攻占燕國都城後,齊宣王想吞并燕國,齊國的占領使燕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遭到燕國人民的反抗,加上其他諸侯國的反對,齊國不得不從燕國撤軍。這個故事說明戰争隻有順應民心才能取得勝利,如果違背了人民的意願則必然失敗。

  成語故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比喻兩個同樣有錯誤缺點的人,程度較輕的人沒有自知之明,還去譏笑程度較重的人。

  成語故事《》出自《孟子.告子下》,比喻将困難或災害轉嫁給别人。

  成語故事《》出自《孟子.告子上》,指聚精會神,思想高度集中。

成語故事《》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指一個人教,許多人擾亂,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也指環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有關荀子的成語故事有《》和《》等。    成語故事《》出自《荀子.正論》,荀況主張:地位一定要和品德相稱,官職要和才能相符,賞賜要和功勞相等,處罰要和罪行相合。 成語故事《》出自《荀子.修身》,指跛腳的鼈,隻要不停地走,也能走到千裡之外。比喻隻要努力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可以取得成就。 春秋戰國時期,有關諸子百家的成語故事還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