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前面的文章已經介紹了《》。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戰國中期鄒國人。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宋代以後,世人把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有關孟子的成語故事有《》、《》、《》、《》、《》和《》等。
成語故事《》和《》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戰國中期,齊國攻占燕國的故事。在齊國攻占燕國之前,燕國發生了内亂,當齊國開始攻打燕國時,燕國的百姓認為齊國是來幫助他們解除災難的,燕國百姓歡迎齊國攻打燕國,他們“箪食壺漿,以迎王師”。但當齊國攻占燕國都城後,齊宣王想吞并燕國,齊國的占領使燕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遭到燕國人民的反抗,加上其他諸侯國的反對,齊國不得不從燕國撤軍。這個故事說明戰争隻有順應民心才能取得勝利,如果違背了人民的意願則必然失敗。
成語故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比喻兩個同樣有錯誤缺點的人,程度較輕的人沒有自知之明,還去譏笑程度較重的人。
成語故事《》出自《孟子.告子下》,比喻将困難或災害轉嫁給别人。
成語故事《》出自《孟子.告子上》,指聚精會神,思想高度集中。
成語故事《》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指一個人教,許多人擾亂,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也指環境對人有很大的影響。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上一篇
詩歌||憶昔(二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