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當你跌落人生谷底時,要做好這三件事

老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當一個人跌入人生的谷底,從前的一切都被徹底打破,就如同地震過後的,一片狼藉。

想要重建人生,有如脫胎換骨,那種挫骨揚灰的痛楚,自然不言而喻。

但已經沒有退路,隻能從絕境中尋找出路,在無望中尋覓希望。

01

多讀書,以富養靈魂。

讀書改變命運,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清朝末年,面臨着内憂外患的朝廷搖搖欲墜。 為了力挽狂瀾,舉辦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其中一項,就是左宗棠創辦了福州船政學堂,招收免費學生,學習海軍、海防事務。

彼時,家道中落的嚴複,盡管到福州船政學堂求學并非科舉正途,但學校足夠豐厚的獎學金,且畢業後還能找到一份混飯吃的工作,實在是救命稻草。

為了謀生,年少喪父的嚴複,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從此跨入時代的洪流。

在福州船政學堂求學的五年,勤學苦讀,畢業之後,被選派去歐洲留學,深入接觸西方社會,後來成為傳播“西學”的重要人物。

留學歸來之後,嚴複被洋務派聘用到北洋水師學堂擔任總教務長長達20年,培養了大批人才。

學貫中西的嚴複,其辦學主張和理念與當權的“洋務派”并不合拍,索性,他就開啟了知識分子的救國之路:他創辦《國聞報》,與梁啟超主編的《時務報》唱和,為維新變法造勢,也刊載了大量他本人的譯著。

比如,在赫胥黎《天演論》的譯本中,嚴複根據自己對原文的理解,用“物競天擇,适者生存”一句總結達爾文主義,闡明自然、社會、國家的演化規律,鼓舞面臨亡國滅種危機的國人奮起鬥争。

嚴複還将翻譯工作的标準總結為著名的“三條原則”——信、達、雅。“信”就是忠實于原文,“達”即把原文的内容恰如其分表達出來,使讀者能夠充分理解原意;“雅”指翻譯的文采簡明優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翻譯工作者。

嚴複從落魄中走來,通過讀書,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因其不遺餘力地實踐“教育救國”,改變了許多有識之士的命運,也為時代進步與變革貢獻了積極的力量。

所以,當一個人走投無路的時候,發狠讀書,總能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隻要你舍得付出,一定能通過讀書闖出一條路來。

02

巧借力,以壯大勢力。

劉備在創業之初,可謂颠沛流離。

沒有屬于自己的“根據地”,就甘願放下“中山靖王之後”的身段,到處“挂靠”,相繼在公孫瓒、袁紹、劉表的地盤,甘心情願當一個“打工人”。

在一次次“混戰”中,他始終都沒有迷失方向,也沒有喪失自己“光複漢室”的信念。

所以,哪怕劉備“挂靠了”很多地方勢力和豪強,但為的并不是“占股分紅”,而是奔着自己的理想去的。盡管被打得到處亂竄,還是逐漸打響了名聲,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和“粉絲”,得以“羽翼漸豐”,從而和平地與“挂靠公司”分手,自己“另立門戶”創業去了。

人在職場,那些從最初的“一文不名”到後來的“獨當一面”的人,都不是平白無故地成為“牛人”,絕大多數人都是經曆了數不清的摸爬滾打,才漸漸“闖出一條路”來。

在那些聽人差遣、任人擺布的日子裡,一方面,要耐得住性子,忍辱負重;一方面,要堅定如磐,為夢想蓄積力量。

就算是尋常的普通人,但凡熬過了“卧薪嘗膽”的蟄伏期,但凡有過“頭懸梁錐刺股”的經曆,總會在某一天,迎來人生的蛻變,如同破繭而出的“蝴蝶”,振翅高飛。

03

嚴律己,以強健身心。

這世間,最公平的莫過于時間。

在同樣的二十四小時内,勤奮的人,能将有限的時間寫滿意義;而慵懶的人,則隻會眼睜睜地看着時間悄然流逝,在蹉跎中,變得一無所有。

一個人越是跌落到人生的谷底,越應當對自己“嚴格”起來,制定出“打好翻身仗”的時間表、路線圖、計劃書,不折不扣的完成,從而收獲一個愈加成熟、優秀的自己。

暢銷書作家嚴歌苓,剛去國外時,語言不通,經濟不濟,她便一邊打工,一邊苦讀。

哪怕已經三十三歲“高齡”,嚴歌苓依舊從頭開始學習英文,從隻會單個字母,到高分通過考試,再到養成英語思維,用英文寫作,實現了華麗的蝶變。

在外人看來,嚴歌苓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和天賦異禀的作家,而隻要她自己知道,那是多少個想要放棄時的又一次堅持,是每一天強迫自己端坐在書桌前,必須完成規定字數的“習慣”。

人生跌落谷底,看起來是“摔了個大跟頭”,實則是上天給了人們一次逆襲的機會。

真正厲害的人,不會一味抱怨和沉淪,而是以此為契機,重新規劃和定位自己的人生,并為之付出全部的心力,去創造一個自己想要的未來。

04

結束語:

人人都渴望能夠“一帆風順”,但現實的人生,卻充滿了坎坷,挫折常常不期而至。

在那段人生的“至暗時刻”,用讀書點亮夢想,用自律重塑形象,總會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總會遇到願意伸出援手的“貴人”,到那時,就能“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